目前國家正在大力度推動農村土地改革工作的開展,並明確提出要讓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持長久不變,以此保障農村居民的土地權益,不過在土地改革,很多農村居民都聽說土地都要被收回了,這是真的嗎?其實這只是謠言,農村居民根本就不用擔心,現階段國家推動的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也即將全面完成,通過土地確權登記,農村居民的土地權益將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隨著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結束,國家還會將二輪土地承包期限延長到2057年,穩定農村土地承包權益,從而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等改革工作的開展,可見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土地都要被收回」純屬謠言!不過在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這四類情況下,土地將會被收回,農民朋友需要注意!
1、農村居民自願退出土地承包權
目前國家正在積極推動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和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而在農村居民進城落戶之後,許多農村居民都自願將農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交回農村集體組織,所以在這一類情況之下,其土地將會被農村集體組織收回,不過隨著有償退地等政策的開展,這部分農村居民將能夠獲得合理的土地權益補償!
2、為了社會公共利益需開展土地徵收
目前農村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土地徵收等現象也非常重要,在新版《土地管理法》中,國家明確提出為了社會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對農村土地進行徵收,但需要給予農村居民合理的補償,並保障土地被徵收農民的長遠生計,同時國家還明確界定了社會公共利益需要的範圍,所以在此種情況下,農村居民的土地將會被收回!
3、土地失去承包經營權主體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土地屬於農村集體組織所有,農村居民享受土地承包經營權,國家每隔一段時間也會對農村土地進行重新分配承包權,不過在土地承包期限內,由於承包人員生老病死,許多土地已經失去了承包經營權主體,這一類土地將被農村集體組織收回!
4、以地養老,選擇將土地交回農村集體組織
近些年國家正在積極推動以地養老等改革工作的開展,即農村居民可以將土地交回農村集體,而農村集體組織會給予其一定的補貼或者養老保障,這種情況下,土地也將會被農村集體組織收回!
與此同時在農村《土地管理法》中還規定,農村土地擱置荒蕪三年以上,農村集體組織將有權收回擱置荒蕪的承包地,哪麼長期閒置的土地真會被收回嗎?其實不然,現階段許多農村地區土地都遭到了閒置荒蕪,也沒有見農村集體組織對這些土地進行收回,反而是在土地改革政策之下,國家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改革來提高這些農村土地的使用效率,保障農村居民土地權益的同時,提高農村居民土地收益!
那麼土地被收回了,將會如何處理呢?農村居民還能夠再申請土地承包嗎?這些也是當前農村居民最關心的問題,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國家明確提出不得對農村土地承包權益進行大範圍調整,而會小幅度的彌補人多地少的家庭,同時納入到農村集體經濟之中,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發展。同時由於農村居民放棄了農村土地承包權益,並且獲得相應的土地補償,所以在之後的土地分配中,也不能夠重新獲得土地承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