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之後,所留下來的承包地,該如何解決?

2021-01-08 新姐娛樂

農村老人去世之後,所留下來的承包地,該如何解決?

對農民朋友而言,最有價值的便是土地與自己的住房,這是農民朋友賴以生存的根本。而且,只要都屬於本村人員,這兩者都可以進行自由買賣。所以說對農村的土地都是人們一直關注的話題,因為經常會出現一些新的政策和規定,時刻影響著農民朋友的利益,所以人們對這一點非常關注。其中有一點,農村老人在去世之後,所留下來的承包地,該如何解決?

去年,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基本完成,這是為了保障農民朋友合法權益的第一步,不僅將農村的土地重新給整理和規劃,還明確的了解到誰究竟有多少土地。所以說才會出現確權工作,並且明確的給農民朋友發放了證書。如果老人在去世之後,他所留下來的承包地是需要如何繼承呢?第一點要明白的就是在農村的承包機制,都是屬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意思就是說是以家庭為單位承包的,那麼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之後,之前進行承包的是這一位老人,責任都在他,只要這個家庭裡面還有其他人員,那麼是都有資格承擔這份責任,可以繼續承包下去。

雖然土地只擁有使用權和經營權,那麼家中的父母去世之後,兒女是可以繼續承擔承包責任的,因為是以家庭為承包對象的。在這種情況下,家中的子女可以繼續承包、繼續耕種,至少可以承包到第2次的承包期結束,所以出現這樣情況的農民朋友,不需要擔心土地會被收回。

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去世老人沒有子女,那麼在老人去世之後無人繼承這片土地,無法找到這片土地的家庭責任人,就會被村集體收回。從這一點上來講,其實農民朋友都會理解,因為這種收回方式是合法的,將這些土地給收回之後可以繼續承包給其他農戶。

家中的老人是五保戶去世,即便是出嫁的女兒也不擁有繼承權,根據法律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但是如果五保戶的出嫁女在出嫁之後,沒有在新居地地獲得土地承包權,那麼他原來的父母一起享受的土地承包權也能夠繼續保留,也就是說他具備承包去世父母遺留的土地承包責任。

不乏一些農村中的子女都將戶口遷移到外地或者城裡,這是一種特殊情況,因為土地是只能給農民有使用和經營權,所以說城裡人是沒有權利擁有的,更無法繼承土地。在將戶口搬遷出本來的村集體之後,就已經不屬於本村了,無法擁有繼承權,更無法擁有家庭承包責任。這一點其實就和非農村戶口不能夠擁有宅基地是一個性質,只能夠繼承上面的房屋,對土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沒有承擔資格,這樣的土地只能被村集體給收回。但是根據各個地區的不同規定,村集體會給予一定的補償,也是因地域性不同,結果不同。

對於這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如果網友朋友對此仍舊有所困惑的話,可以去查閱一下我國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裡面相關內容。對於小編所說的內容,各位網友是否有其他的見解呢?不妨將你的看法發表在評論區,大家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農村親人去世後,要把死者衣服燒掉,而不留下來自己穿?
    在農村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習俗和風俗習慣,就拿現在農村上了年齡的死者來說,在農村一些年齡大的老年人找死亡之後,平生積攢下來了很多的舊衣服,無論這些死者的衣服是新舊,都會被去世死者家人燒掉的,甚至有些去世死者的衣服價格不便宜也是幾百塊錢,而死者家屬根本沒有打算將其留下來的念頭。
  • 農民朋友注意,農村老人去世之後,哪些情況領取喪葬補助金
    我們都在農村其實也有農村養老保險,也就是養老金補貼,這些都是老人活著的時候領取,但是在去世的時候也能有由家屬領取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不是說農民負擔不起喪葬費用,其實嚴格來說很多在失去親人的悲同下,但還在有一筆錢可以領來進行適當止損。什麼是喪葬補助金?
  • 農村裡老人去世,該如何通知鄉鄰及親戚來弔孝?
    在晏子的老家陝西漢中農村,村裡的老人去世了,通知鄉鄰及親戚前來弔孝的一個儀式叫做「報喪」。報,就是告知報告;喪,去世人去世的消息。報喪在過去是需要兩條腿走路,挨家挨戶上門叩頭並且告知的。磕頭迎弔孝人報喪活動一般開始於去世人去世後的當天。
  • 農村老人去世如果沒人幫忙了怎麼辦?
    晏子在農村居住了很長時間,對那裡的風土人情有很大了解,今兒來聊聊這個事。要解決農村老人去世無人幫忙的問題,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情:一是別人家有婚喪嫁娶的事兒,大家要積極幫忙,在農村這叫做換工。二是在鄉鄰以及親戚之間要樹立良好的口碑。三是找人幫忙不能讓人白幫忙。
  • 在農村,家裡的老人去世後,子女會把生前衣服燒掉,為什麼?
    和城裡人相比,農村人其實更加注重傳統的文化,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一些風俗和禁忌,比如說喪葬這一方面。在農村人的眼裡,家裡邊有老人去世是很大的事情,各種的風俗和禁忌非常多,而且必須得嚴格的遵守。在很多農村地區,喪事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家裡的老人去世之後,子女要將他們生前穿的衣服都燒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有什麼說法?看完你就懂了。1、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古代的人看來,結婚和生孩子都是非常喜慶而且非常吉利的事情,可是如果生病或者死亡的話,就是非常不吉利的。
  • 農村人注意:5種宅基地,子女無法繼承!村裡將收回!
    現在農民的土地分為兩種,即宅基地和承包地,承包地是用來種地的,而宅基地則是用來蓋房子的。由於承包地目前實施「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長時間都不會有變化,而宅基地不同,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宅基地。當戶主年老去世後,可以由同一戶的子女來繼承,更換戶主即可。但是,如果出現以下5種情況,宅基地是不能由子女繼承的,農村人要注意。
  • 父母去世土地禮金被三弟佔有,二哥不服,弟媳:父母都是我贍養的
    人情禮金、土地分割,李家兄弟問題連連淮北的李大哥說父親是2017年12月份去世的,母親是2019年12月份去世的,他就是想解決父母去世後人情禮金與承包地的分割問題。李大哥說三弟在父母親禮金的算法上有失公平,去年母親去世,親戚朋友送上禮金,因為將來還要還禮給別人,各家分走各自友人送上的禮金無可厚非,但三弟一併把各自家親戚的禮金也拿走這讓他覺得不妥,以後辦事的話他也是要去他的親戚家的,所以李大哥覺得三弟不該拿這個錢。李大哥說父母親去世後留下的田地協議約定兄弟四人都有份額,可三弟卻一人佔有,為這事兄弟之間形同陌路。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路引應該怎麼寫?
    中國人的喪葬文化定型於三千年之前的周朝,從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在洛陽等全國範圍確立,到現在的中國形成了大小不一,各個地方都有著各個地方風俗的喪葬習俗,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中國後代子孫之中很多人對於傳統文化之中的紅白喜事是一竅不通,更有甚者連生長在農村之中的農村孩子在家長老者去世之後只能幹瞪眼
  • 在農村,人去世之後要穿壽衣,老人留下的規矩,年輕人還知多少
    在我的農村老家,有一種風俗,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最好是提前準備壽衣。究竟為什麼要提前準備壽衣,說法不一樣。有人說越是提前準備了壽衣,人活的年齡越大。也有人說是為了防止人去世的時候來不及穿衣服,所以要提前準備好。
  • 農村白事有老人去世,別人在馬路邊給你家放鞭炮,你是怎麼看待的
    村裡有人去世,嚴重擾民,該怎麼辦?農村是人情社會,對於紅白喜事,都要有包容知心,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的,從出生到死亡。所以你說影響你休息了,可以忍忍,但是確實沒有必要發牢騷。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們這裡,去世的人為大,尤其是老人去世,除了親朋好友幫忙和上人情之外,當去世老人的靈車經過家門口的時候,十裡八鄉的鄰居朋友都會在公路上守著,每家每戶都會買一掛大鞭炮甚至是衝天炮,等車來的時候都要沿路放煙花炮足,然後去世人家的孝子賢孫都會給每家每戶跪謝磕頭,然後贈送一條毛巾和一包煙,這是文化傳統和人情世故,不是迷信。
  • 農村老俗話:老人在女兒家去世禁忌?
    08 10:49:33 來源: 娛樂胖baby 舉報   真實的事件—大伯母的母親在她家去世的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規矩。當然農村的這些所謂的規矩也是一種農村的文化,畢竟農村人都祖輩生活到現在,也是遵循著老祖宗的規矩來的,就像農村裡有人去世的時候就要穿壽衣,穿壽衣這個就是歷代傳下來的規矩,不管是什麼年齡的人去世,穿壽衣是必然要做的,像有的時候,
  • 農村有個習俗,家中有老人去世,3年裡不能貼對聯,這是啥講究?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生活講究比城裡多。因為農村是個人情社會,各種各樣的生活習俗都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國幅員遼闊,風土民情這事很難「全國一致」。像是今天要說的這每年過年時候要貼的春聯,在有老人去世的時候,3年裡是不能貼春聯的,這裡面講究不少,您了解嗎?
  • 農村一老人去世,讓5張帳桌,是想收5份禮金嗎?不是窮瘋了吧?
    據我所知,但凡農村有老人去世,一般負責幫忙辦理喪葬的帳房至少是要設置2張帳桌的。原因是農村在白事辦理時,所有的遠近表親親屬都是需要通知照顧到的,否則人家會怪罪下來。這樣一來,親朋好友之間根據關係遠近所上的禮金差別就會相當大,而且是相當的零散,什麼10塊、20塊、30塊的都可能出現。
  • 農村老人去世,五個兒子選擇收取五份禮金,你認為這樣合理嗎?
    村裡一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兄弟五個在村裡面遇到大事小情的時候,相互不來往,都是單獨隨禮,比如說村裡有人去世,兄弟五人都隨禮100元,那麼等這兄弟五人的父親去世,那麼這戶人家還禮五百元,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個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 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 農村老人常說「生在八月,去在臘月」,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從小聽農村老人聊天,互相之間你說一句俗語我也說一句俗語,當時並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只是覺得這些老人的知識好淵博啊,他們怎麼懂得那麼多。其次陰曆8月幾乎已經到了秋收的時間,秋收後父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小孩,而且因為剛收穫的糧食家裡的糧食比較充足,小孩也不會餓到,所以小孩最好的出生時間就是在八月,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小孩要在在八月。
  • 農村老人去世前,都會有這3個徵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農村的生活條件好了,餓肚子,穿不暖已經見不到了,人們的壽命也自然長了。高壽在農村老人裡很常見,但是老人的身體用農村的話說,就是舊機器,不知道哪天就卡殼了。昨天還在一塊聊天的人,兩天不見,就傳來了噩耗,也很正常。
  • 農村老人去世後輓聯怎麼寫?輓聯分幾種?這兩大類不能混淆
    其實給去世人寫輓聯這種事是不分農村和城市的,但在內容上,農村和城市的確是不同的,這主要是因為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所以在書寫內容上也會不同。故,輓聯除了思念以外,還有表達老人一生所做所為的效果。我們說到輓聯時,常常會混淆一些靈堂上的東西,確切來說,這東西分好幾種,比如靈堂輓聯,花圈輓聯等等。
  • 在農村參加白事,這3件事很忌諱,一定不能做,免得惹主人不高興
    如果是農村老人的話,對這些方面可能比較了解,但是大多數的年輕人知不知道。在很多農村地區如果遇到了農村「白事」,千萬別做這3件事,其中大有講究,一定要多多的了解,免得惹主人不高興。1、不能在抬棺材的時候說「重」農村白事首先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抬棺材的時候不要說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