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不一定繼承」父母房產?明年起,統統按新規辦

2021-01-10 發姐說房

中國人素來看重家庭觀念,「有房才有家」的想法下,房子成為了不少人幸福的寄託。「丈母娘經濟學」和學區房的現實需求,使得許多家庭因為房子而上演著各種離合悲歡,因為房子引發的婚戀矛盾甚至社會矛盾屢見不鮮。

有人可能會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發展,我國大多數城市房價已經讓普通人高攀不起了。

對工薪一族來說,即使在大城市工資1萬,面對三四百萬的房價來說,要攢夠首付,也需要很多年。對農村人來說,買房就更難了,因為數據顯示,近6億的月入千元收入者,大部分都在農村。

另外一個數據又讓我們回歸理性,根據央行的數據,城鎮家庭戶均住房套數為1.5套。這已經超過了國際上1.1套房子的均值。總量上,我國的住房是過剩了,但是從結構上,很多人「被平均」了,有兩套以上房產的比例高達31%。

一邊是房價高,普通人很難買得起,但在婚房、學區房等各種現實需求下,又不得不借錢買房;另一邊是有錢人擁有大量房產,在房價上漲過程中財富也在增值。未來,我們就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就是房產繼承問題。

大多數一二線城市,一套房產的價值就幾百萬了,如果子女能夠完全繼承下來,可能半輩子都不用奮鬥了。

有人會覺得,自己打拼下來的財產當然是給自己的親生兒子了,有什麼好爭議的呢?但是從2021年起,正式實施的《民法典》新規在繼承財產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果不注意,即使是獨生子女,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繼承父母的房產。

第一,繼承範圍擴大。

新規下,增加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為代位合法繼承人。

在特殊情況下,會有少數財產由堂兄弟姐妹繼承的情形。

案例一,小明是單親獨生子,小明的父親有一個弟弟,就是小明的叔叔,小明的叔叔有一個兒子,小光。小明的父親先於小明奶奶去世,小明的叔叔也在小明父親奶奶去世之前去世,那麼小光就有權利代位繼承奶奶可以繼承的來自小明父親的財產份額。

此外,《民法典》規定了繼承人的範圍,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子女不僅包括婚生子女,還包括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這意味著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也有繼承權。

第二,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財產贈予國家或者個人,也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過去,獨生子女們享受了來自父輩、爺爺輩6位長輩的寵愛,甚至出現了一種專屬於他們的稱謂——「小皇帝」。集全家寵愛於一身的獨生子,也想獨享父母的財產。

根據很多人的傳統思想,父母奮鬥所得的財產當然是歸自己的兒子,即使生前不立遺囑,也是理所應當,但是從明年起,這一點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兒子生前沒有盡孝,父母可以立遺囑將財產贈與他人,也可以設立信託。

案例二,老王有一個獨生子小王,小王常年在外地工作,很少照顧到老人。老王平常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麻煩鄰居小李。老王過世之後,小李居然拿出一份文件,要求小王配合他去辦理房屋過戶手續。

原來老王在生前和小李籤訂了遺贈撫養協議,根據協議,小李為老王養老送終,老王願意將自己的房產贈與小李。小王雖然生氣,但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他也無可奈何。

這樣一來,那些對父母不盡孝的子女,真的不能直接就繼承父母的房產了。

第三,繼承權有喪失和例外的情況,但給予繼承人悔改的機會。

《民法典》規定,有以下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①故意殺害繼承人,②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③遺棄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④偽造、篡改遺囑情節嚴重,⑤以脅迫手段妨礙被繼承人設立或變更遺囑情節嚴重的。

案例三,老李有一個獨生子小李,老李晚年時體弱多病,小李覺得照顧老人麻煩,經常打罵老人,那麼,是不是小李就喪失了對老李名下房產的繼承權呢?

不一定,因為《民法典》又規定,後三項行為中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如果小李後來反思悔改,獲得老李原諒的,也不喪失繼承權。

這一點告訴我們,父母在世要多盡孝道,即使短時間內有不孝行為,只要情節不是太嚴重,就應該及時改正,爭取父母的原諒。

第四,代書遺囑、列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都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相比以前的公證遺囑有最高優先權,《民法典》增加了幾種立遺囑的合法方式。據《民法典》第1134條到1138條,自書遺囑沒有要求必須要有見證人,但是代書遺囑、列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都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其中,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口頭遺囑無效。

案例四,老王有一個獨生子小王。小王在外地工作無法照顧老王,於是請了一個保姆小張。老王在病重住院期間,小張照顧老王。一年後老王過世,小張卻要求小王配合他去辦理房產過戶手續。

小王疑惑不解,原來在住院期間,老王就承諾要將房子送給小張,小張還錄了音。小王卻質問,這份錄音遺囑是否有兩個見證人在場呢?小張無話可說,因為根據《民法典》,錄音錄像遺囑需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否則是無效的。

第五,繼承權男女平等。

《民法典》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同一順位的繼承人可以繼承的財產份額,一般應該均等。

案例五,老張有一兒一女,女兒出嫁後,兒子小張和老張一起生活。老張去世後,老張名下的房子拆遷,由於生前沒有遺囑,小張就獨自佔有了拆遷所得的還建房。老張女兒表示不滿,小張卻認為自古財產就應該給兒子,而且自己照顧老人多,房子理應給他。《民法典》新規發布後,老張女兒就可以要求補償了,因為法律規定了,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六,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出售也變困難。

《民法典》中,居住權是一個新名詞,如果租房,在法律上最長只能籤訂二十年的租房合同,但居住權一旦設立就有效,雙方可以就居住多久自由約定,可以是二十年,也可以是五十年。

設立了居住權的房屋,不能出租,想出售也很難。雖然《民法典》沒有禁止對設立居住權的房屋進行出售,但流通性大打折扣,因為居住權人可以一直居住在房屋內。

案例六,老王有一個獨生子小王在外地發展,老王過世之後,小王想把老王的房子賣掉,卻被鄰居小李告知,因為小李經常照顧老王,老王出於感激之情給小李設立了居住權,如果小王把房子賣掉,就侵犯了小李的居住權。小王無可奈何,只能悔恨之前沒有好好照顧老人。

中國老百姓七成以上的財富集中在房子上,關於房產財富的傳承,也是《民法典》中的重要內容,新規發布後,對繼承父母房產方面有很多的改進,新規在很多方面也在告誡世人,父母在世,應該多盡孝道。

《民法典》在繼承方面有許多新規定,如繼承的範圍、繼承的方式、繼承權的例外等等,多讀《民法典》可以幫我們更好地保護財產。

此外,在婚姻家庭、物業、產權、合同、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也有許多新規,如離婚會有「冷靜期」、流浪狗傷人投餵者將擔責、熊孩子任性打賞主播可追回、買房「跳單」違法等等。如今一本《民法典》+《法律常識》只要28元,買回家隨手翻翻,有法撐腰,遇事不慌張!

相關焦點

  • 出新規了,事關獨生子女能否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執行
    下個月起房產繼承有新規啦具體有哪些變化呢?事關你我!趕緊來看看吧圖源網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
  • 【速看】獨生子女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
  • 房產繼承有新規!兩種情況下,即使是獨生子女也不能繼承房產!
    明確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 5.房產熱聞:獨生子女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01 明確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12月14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進一步降低落戶條件壯大人口規模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外省市人員均可申請在福州市落戶;全面放開近親屬投靠條件,實現投靠「零門檻」。《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其實這不是福州第一次「搶人」。
  • 今年起,繼承父母的老房子,統統按「新規」處理,子女再爭也沒用
    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家庭70%的財富來自房產。理由很簡單,我們有一個傳統觀念:有房子就有房子。家長這次進城,都會把買房當作第一要務,等到在城市紮根落下,準備好了孩子上學的學區房,等孩子長大成人,再準備好了婚房。因此有一句話很形象,中國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為了孩子付出一生,就是要讓孩子能衣食無憂。但是,有些孩子卻不這麼認為。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
  • 2021年起,父母的房產子女「不再繼承」?1.5億獨生子女家庭注意
    這正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說的,2021年1月1日起新的《民法典》開始實施,這意味著繼承權將發生重大變化,2021年起執行繼承權新規——千萬別以為「父財必然子承」,尤其是房子這個家庭財產的核心,在新的法規下,父母的房產真的會出現子女「不再繼承」的情況。特別是1.5億獨生子女家庭,更不要想當然覺得自己是獨生子女,財產繼承就萬無一失,新規和我們很多人的認知有很大出入。
  • 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房產?2021年起,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如果身處一二線城市,未來房價多半還有漲幅,拋開現在房產分配不均勻的問題,房價上漲的確是件好事,可難就難在,人們收入還沒跟上房價,房價就已經高不可攀了,即便是六個錢包也有心無力。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房產?2021年起,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 2021年起,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全按新規辦,子女要留意
    而對於現如今的年輕人來說,買房子非常困難,靠自己的工資基本上不可能買得起房子。但是現如今很多家庭也都有了房子,特別是城鎮家庭,根據央行調查組給出的數據,現在96%的城鎮家庭都有房子,並且戶均1.5套房子。所以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自己家並不缺房子,只是自己買不起房子。於是乎,很多人都不買房子,就是準備以後繼承自己父母的房子。
  •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新規」有變,子女要知曉
    一二線隨隨便便一套房產的市值也有四五百萬,這筆資金很多人可能埋頭苦幹一輩子也賺不到,能夠順利繼承下來,當然是最重要的事。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覺得詫異,子女繼承父母房產天經地義,怎麼會有「不順利」的情況?不管是傳統思想還是法律法規規定,我國一直以來都是父業子承的:父母的房產、積蓄未來只能給自己的親生兒子繼承。從2021年起,如果你還是這樣認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獨生子女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遺囑有新規
    去年6月份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關於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下稱公告),這則公告中提到的房產過戶給近親屬,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條規定引起了廣泛關注,關於房產的繼承和過戶問題,很多人還是很關注的,今天小會來給大家一起科普一下。畢竟如果你稍不注意,獨生子女可能都無法完全繼承到父母的房產!
  • 明年執行繼承權新規,2類房產無法過戶,1.5億獨生子女家庭注意了
    而民法體系中的繼承制度,是規定死者生前的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轉歸有權,取得該項財產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每個自然人,要作為繼承人的身份,要麼作為被繼承人的身份,都與這項制度息息相關。千萬別以為「父財必然子承」,明年開始,就要執行「繼承權」新規了。
  • 獨生子女家庭請注意,房屋繼承迎來新規,2類房產無法過戶
    也正是因為房產對於人們如此重要,兄弟姐妹之間因為爭奪房產而撕破臉皮的行為已經屢見不鮮。特別是對於一些成員較多的家庭來說,爭奪更是激烈。今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開始實施,相較過去的《繼承法》,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繼承範圍《民典法》重新對遺產進行了定義: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也就是說,只要是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均可被繼承。
  • 房子不用爭了,明年起父母的房子全部按新規繼承,獨生子也不例外
    2021年《民法典》頒布之後,關於繼承相關的法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不弄清楚以下6條新規,即使是獨生子,也不一定能夠獨享父母的房子。第一,處分不動產需要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被繼承人並不擁有全部的所有權。案例1:李先生和吳女士是一對再婚夫妻,李先生和前妻有一個獨生子,小李。
  • 下月起執行!這5種財產,獨生子女不能繼承!
    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對於即將實施的新條例,中華遺囑庫福州公益預約服務中心主任林閩認為「以往的遺囑登記規定和即將推行的新規並不衝突,而是進一步完善、補充了裡面的部分,可以讓遺囑的訂立更加明確清晰,減少糾紛。」
  • 繼承父母房產有變?有2類房子無法過戶,即便是獨生子女也一樣
    那對於房子的傳承,很多人都認為,身為獨生子女的80、90後,如果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那麼父母名下的房產就肯定是自己的?畢竟父債子還,天經地義。反過來說,父財子承,也是理所應當。
  •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重要信號:全部按4大「新規」處置
    同時,根據國內房產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可用居民房是供過於求,但是無房者依然不在少數,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唯一答案就是,高居不下的房價。我國工薪階層佔據大多數,對於這部分人群而言,恐怕打工一輩子也買不下一套房子。尤其是想要在一線城市安家的年輕人來說,一套房子動輒上千萬,即便一個月拿著上萬元的高薪,依舊很難安家。
  • 2021年執行繼承權「新規」,兩類房產無法過戶,獨生子女也不例外
    馬雲曾提出「未來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房地產嚴重過剩下,未來每對年輕夫妻至少要繼承父母雙方5套以上房子。即便現在不買房,以後也不會沒房住。中國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表示,2021-2025年國內60歲以上老人會突破3億。在2023年後,20-60歲青年勞動力每年減少上千萬。
  • 父母房產通通子女繼承?國家一錘定音,這些子女爭也沒用!
    從2021年1月1日起,新版《民典法》正式生效,國家一錘定音,子女要繼承父母房產全按「新規」辦。「新規」對於子女繼承父母房產方面的法規做了全新的改變。最值得子女關注的一條改變就是:《民典法》明確規定:2021年起父母可以自主選擇房產繼承人(可以是任何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而且還可以對房屋設置「居住權」。也就是說,2021年起有些子女可能不得繼承父母的房產。
  • 作為獨生子女,不能完整無憂的繼承父母的全部財產?該如何避免?
    ,侄子外甥有了繼承權,這樣像大連那位老太太的情況,如果再出現,可能她的財產就不一定充公了,當然由於外甥和侄子,未來有了繼承權,所以很多人有點把概念弄混淆了,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上也流傳,說新的繼承法規定,獨生子女是不能直接繼承,自己父母遺產的,所以很多人把這兩條信息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