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補骨脂止五更瀉

2021-01-09 人民資訊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 李豔如 □ 主治醫師 姜 楠

每天黎明時肚臍周圍腹痛,緊跟著就是腹瀉,瀉後疼痛減輕。這種情況多見於體弱的中老年人群,被稱為「五更瀉」,即黎明時分腹瀉,常夾雜未消化的食物,還伴有倦怠乏力、四肢涼、腰膝酸軟等症狀。中醫認為,五更瀉主要是由於機體脾腎陽虛導致,治療以溫補脾腎為主。下面簡單介紹個小藥方,可試服。

取肉豆蔻10克、補骨脂10克,花椒3克,三味藥物混合後,一起煎煮20~30分鐘,每日早、晚餐後服用,每次100~200毫升,可以連服14天。方中,肉豆蔻氣味芳香,辛溫味苦,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消脹、收斂澀腸止瀉的功效;補骨脂辛溫,入脾、腎經,具有補腎壯陽、補脾止瀉、固精縮尿的功效。肉豆蔻以補脾為主,補骨脂以補腎為主,二者合用,溫脾陽、補腎陽。花椒辛熱,入脾、胃、腎經,具有良好的暖脾止瀉、驅寒止痛的功效。三藥配合,補脾益腎效果佳,共同發揮改善黎明腹痛、腹瀉的症狀。

患者還應注意幾點: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忌食油膩、生冷食物,不可暴飲暴食;保持平和的心態,樂觀開朗;適當運動鍛鍊,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

相關焦點

  • 補骨脂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所謂補骨脂,是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果實,又叫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紙、補骨鴟、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黑故子。下面介紹的是補骨脂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趕緊來看看吧。補骨脂的功效與作用首先,補骨脂主要用來治療腎陽不足、下元虛冷、腰膝冷痛、陽痿精、尿頻、遺尿、腎不納氣、虛喘不止、脾腎兩虛、大便久瀉、白癜風、斑禿以及銀屑病等疾病。
  • 鹽補骨脂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功效 鹽補骨脂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
    鹽補骨脂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功效我相信許多孕婦對懷孕期間的注意事項以及準備懷孕時的生活、飲食和休息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孕婦需要更加小心,不要隨意吃喝。懷孕期間,應該使用新鮮的熟食,而且應該是熱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懷孕初期能不能吃涼皮?
  • 飯後容易腹瀉,而且大便溏瀉,調理重在健脾固腸
    容易經常大便次數多的現象,尤其是飲食過後容易出現便急,或者大便溏瀉等症狀,一般是跟脾氣虛脾氣不固,或有溼阻胃腸,導致腸道不固的現象。脾胃虛弱,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水果精微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刺激腸道導致容易排便的現象,再加上脾氣不固,腸道的固攝功能下降,就容易形成大便溏瀉、大便急、容易飯後腹瀉的現象。
  • 《活力青春美少女五更琉璃》悶葫蘆-聯合拍攝
    網絡暱稱黑貓,身為人類時的名字是五更琉璃。五更家的長女,是有著漂亮黑長髮、皮膚白皙的和風美人,平時一身哥特蘿莉裝打扮。但是性格陰沉,外表給人的感覺相當難以接近,是相當毒舌、中二病的電波女孩。不坦率,超容易害羞;不善言辭,但在自己的領域裡卻非常話多;自尊心很強。喜歡穿著哥特蘿莉裝,但在家一般都穿樸素的運動服。擅長遊戲和料理,喜歡Cosplay、動畫、遊戲以及同人創作。
  • 就用《銀海精微》五瀉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原古」雜誌圖片系轉載,版權歸權利人所有五瀉湯出自《銀海精微》,用於治療瞳仁乾澀火旺,以及五臟虛火妄動諸症,有滋陰瀉火之功。五瀉湯一方由黃柏、知母、木通、梔子、生地黃、甘草、玄參、桔梗、黃芩 、防風諸味藥物組成。中醫眼科有「五輪」之說。
  • 唐代六字訣之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原文和注釋
    皆先須調氣,令和,然後咽之,肺有病用大咽三十遍,細咽三十遍,去肺家勞,熱上氣咳嗽,皮膚瘡癢,四肢勞煩,鼻寒胸背疼痛,依法咽,疾差止過度則損。月禁食忌法七月勿食茱萸,食之血痢。八月、九月,勿多食生薑,並肝心肺之病宜食黍桃,禁苦味。肺臟導引法七月八月九月行之可正坐,以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三舉,去肺家風邪積勞。
  • 風水之論水,水行即龍行,水止即龍止,看水乃尋龍點穴之第一要訣
    水行即龍行,水止即龍止。山靜水動,靜者應緩而隱,動者應速而顯。看水乃看地之第一要訣。蔣大源先師云:「水是山家血脈精。」蓋言水之重要也。水可分「動水」「靜水」,或以水之形狀、位置、大小,賦予各種名稱。靜水:池、湖、潭、埤、塘、塭、井等皆屬之,古所謂「聚而水」者,系以水在正面融聚者而名之。動水:江、河、溪、圳、溝、渠、海洋等流動者屬之。
  • 《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是何意,很多人表示不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三更燈火五更雞」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孩子們學習的最好時間。「三更五更」是指什麼時候呢?一夜有五更,即一更到五更。三更是半夜,是在當天的23點到第二天的1點,三更又名子時,是深夜時分。五更是黎明時刻,即3點到5點。這時公雞啼叫。正所謂「雄雞一聲天下白」,不久天就大亮了。
  • 古代的「五更天」與「十二時辰」對應現在的什麼時間?
    1、五更天: 五更天是古人將夜晚分成了五份,每份為一更。打更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從傍晚7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每兩個小時為一更。
  • 耕育更時藉助古代五更計時便利現今交通旅行
    「耕育更時」概念及計時方式「耕育更時」就是把現今使用的24小時計時系統和中國的五更計時方法相結合,變革成一種新型的24小時計時方式。中國古代五更計時是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和一百刻(百刻制與漏刻有關),其中四十刻歸於夜,六十刻歸於晝。四十刻中,每十刻為一段,共四段,加上首尾共五個結點,記為五更。由於非整除的關係,每個時辰的刻數不是完全一致的。
  • 重慶掌故 | 古時候的重慶不打五更,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但是在重慶,五更是沒有人打的。這跟一個傳說有關。相傳以前太上老君在南山的老君洞修煉。有一次,他的坐騎青牛跑到山下的田裡去散步,看到田裡有穀子。它沒吃過凡間的穀子,好奇,就吃了一口。但是它覺得不好吃,就把穀子吐到了河裡。但是,被青牛咬過的穀子得了靈性,在河裡成了精,弄翻了過往的漁船。官府接到報案,四處請人來降妖,但是都沒有成功,一直沒能把穀子精降住。
  • 長壽有三不,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
    古人把夜晚時間從七點入夜到五點天明分為五更。所謂「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七點到九點為一更,也叫「落更」,夜幕降臨,開始進入黑夜。若是有更夫,這時我們便能聽到電視中最常聽到的那句「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九點到十一點為二更,這時候很多人開始陸續上床睡覺了,若是有更夫則會喊「關門關窗,防偷防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為三更,「三更半夜」說的就是這個時候了;一點到三點為四更,這是一天中氣溫最低最冷的時候;三點到五點為五更,公雞開始打鳴,天要亮了。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
  • 古時候的時辰和五更,分別對應的是現在的什麼時間?
    再說說傳統文化的五更的觀念。五更,古時有念五jīng的,現在仍有地方念五jīng。我國古代,夜晚分為五個時段,叫五夜或五更。一 更 19—21,對應戌時;二 更 21—23 ,對應亥時;三 更 23—1 ,對應子時;四 更 1—3 ,對應丑時;五 更 3—5,對應寅時。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怎麼解釋?
    除了很多人熟悉的十二時辰制度外,我們還能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報時的打更人,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打更人都只打到五更天呢?這是因為這些人採用了十時辰制度報時。十時辰制度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方式,把白天和夜晚各五分,其中夜晚用五更來表示,對人們來說,夜晚的每一更都有不同的意義。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這是字面理解。古時農村的俗語,簡潔明快,充滿了一定的道理和警示,這幾句話告誡了人們在一天中的這三個時辰裡切記要忌做的三種事情:三更勿貪戀美色,一更勿貪吃美食,五更勿生氣動怒。
  • 農村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是什麼意思
    比如農村裡老輩人才知道的老話: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更人我們常常在古裝劇中,聽到有人說「三更半夜」、「現在幾更了」這樣的話語。那「更」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是沒有手錶的,一天是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晚上又被劃分為「五更」,因此兩更之間是2.4個小時。
  • 古代俗語:「何必三更睡五更起」,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
    古代俗語:「何必三更睡五更起」,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俗語在我國擁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俗語隸屬於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我們的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總結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