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先心病纏住滿月小寶寶 醫生緊急「修心」挽回小生命

2021-01-09 瀟湘晨報

剛滿月男寶寶小吉(化名)被確診患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出現心衰和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武漢兒童醫院專家緊急手術「修心」,挽救了幼小的生命,小吉順利出院。4月21日,小吉回到武漢兒童醫院複查,恢復狀態很好,家長感激送上錦旗。

今年2月5日,家住孝感的胡女士產下兒子小吉,小吉出生時3.5kg,體重身長都正常。小吉還未滿月,胡女士在餵奶時發現,孩子吃奶有些費勁,呼吸頻率也比正常孩子要快一些,有時還有些咳嗽,胡女士不敢大意,將孩子抱到當地醫院後查出患肺炎。3月8日,幾經輾轉,小吉被送到武漢兒童醫院,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經會診,心胸外科專家很快發現,小吉不僅有重症肺炎,還患有主動脈弓發育不良、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和房間隔缺損,屬於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弓最狹窄處僅有3毫米。小吉的狀態不容樂觀,即使在鼻導管吸氧下,呼吸仍然急促,已出現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麻醉科醫生緊急進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孩子病情十分危重,挽救這個小生命唯一的辦法,就只有通過外科手術矯正心臟畸形,從源頭根治,否則,孩子隨時有生命危險。」武漢兒童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皮名安主任強調。由於先心病患兒容易發生呼吸系統感染,肺炎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許多相似的臨床表現,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生提高警惕,慎重排查,同時加緊手術準備。

3月19日,小吉戴著呼吸機被推入手術室,麻醉成功後,皮名安主任開始小心地施行手術。因為小吉月齡小、體重輕,心臟僅有雞蛋大小,給這樣的孩子做手術,需要格外細心。術中,醫生還發現,小吉的主動脈瓣右冠瓣已經開始脫垂,如果再晚點做手術,心臟造成損傷,他將很難恢復到正常狀態。

在心胸外科醫護人員精心護理下,術後的小吉也很「爭氣」,狀態一天比一天好,自主排尿,撤離呼吸機,頑強小生命連闖數道「生死關」,順利出院。

據了解,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很多,複雜而嚴重的畸形在出生後不久即可出現嚴重症狀,甚至威脅生命。皮名安主任提醒,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心臟有雜音;經常感冒、反覆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生長發育差、消瘦、多汗;吃奶時吸吮無力、餵奶困難,或嬰兒拒食、嗆咳,平時呼吸急促;稍有活動就氣喘、氣短,活動和哭鬧後出現青紫等,應警惕先心病,儘快到醫院進行心臟彩超檢查。

【來源:湖北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 但也打開了一扇窗——複雜先心病患兒的求生之旅
    肺動脈閉鎖——一種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就是因為這種病症讓小亮亮因為缺氧嚴重,導致全身發紫,當他哭鬧時,腦門兒上粗大的青筋宛如一隻扭動的青色小蟲。患兒經皮血氧飽和度僅有50%左右(正常人經皮血氧飽和度在95%及以上)。
  • 肺部的小口哨,三次險些奪走他的生命!
    小口哨「潛伏」在他的右肺,等待了20餘年,在他27歲之際,釀成肺部大出血,險些奪走他的生命。 如果不是東莞市人民醫院多學科專家通力合作,用盡全力,拼命相救:緊急上ECMO(體外膜肺氧合);連夜手術切除右下肺,找到「罪魁禍首」;跪地一個多小時清除阻塞氣道的血凝塊……至少有三次,張銀中就得與這個世界告別。 驚心動魄的搶救背後,是醫護人員不計代價、生命至上的堅持。
  • 滿月男嬰與母親同蓋一床棉被被悶死
    中新網2月26日電 天氣冷,臺灣臺中縣一位婦女和剛滿月的男嬰同蓋一條棉被睡覺,沒想到男嬰疑似被母親壓到,加上又被棉被悶住,母親醒來時,發現兒子全身冰冷、流鼻血,送醫後還是無法挽回性命。
  • 7歲女孩心臟遭細菌「啃噬」 醫生修復「心門」為其贏得生機
    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 薛源)自幼先天性心臟缺損未治療,引來細菌盤踞其中「啃噬」心臟,來勢洶洶的感染性心內膜炎讓一位7歲女孩生命岌岌可危。武漢兒童醫院心胸外科專家手術修復被細菌「啃」壞的「心門」,挽回孩子一命。護士劉玉君為晴晴誦讀父母寫來的「鼓勵信」。
  • 怎麼挽回男朋友最有效?
    挽回初期,很多人的心態都是有問題的,所以才會讓挽回操作的成效大打折扣。大部分人都是抱著「我要挽回對方」的心態去操作,這是有問題的,如果你的心態調整不好,很有可能你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費的。大部分人在分手之後,都會出現這樣幾個比較有標誌性的心態:l 失落,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了意義;l 強勢挽留,認為對方的生命裡不能出現別的異性,只能和自己複合;l 莫名堅持,認為只要自己纏住對方,就一定能挽回。以上三種心態,都是非常致命的。這種狀態做挽回,只會把對方越推越遠。
  • 家長用「土法」處理「六指」,剛滿月女嬰險殘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cbd146e72994d7b882d751cd2815168
  • 寧波一個班級有兩個六指娃 五年的心病終於祛除
    當時桑老師就給少年隊的輔導員推薦,能不能讓小胖子「中中」經常客串活動的播音員?沒想到,這一提議立馬遭到了反對。「不行,不行。」至於拒絕的理由,就是因為中中是個「六指娃」,怕上了臺被指指點點。聽到這,桑老師開始意識到,孩子慢慢長大,未來的「六指」可能成為一個人生障礙。
  • 剛滿月的男嬰跟父母同床睡窒息!醫生:別這樣做了
    「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2月26日,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剛滿月的男嬰奔向寧波寧海縣婦保院急診室,醫生檢查發現懷裡的孩子已經口唇青紫、全身冰冷,不哭不鬧也不動……縣婦保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啟動搶救小組進行搶救。
  • 92歲丁文祥教授獲頒2020年「最美醫生」:每周五仍開診,「每個孩子...
    本報記者 袁婧攝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主任醫師、92歲高齡的丁文祥教授榮獲2020年「最美醫生」稱號。他白手起家,探索我國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帶領中國小兒心血管學科躋身國際先進,創下國內小兒先心手術的諸多先例;為全國30餘家單位建立小兒先心病診治中心,搭建了小兒心胸外科的大平臺;提議建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進一步承擔守護中國兒童健康的使命。
  • 如果要給孩子打耳洞,先問兒科醫生
    如果要給孩子打耳洞,先問兒科醫生 澎湃新聞記者 楊洋 2017-05-05 08:09 來源:澎湃新聞
  • 孩子出生後,為何醫生要報幾斤幾兩?醫生通常不會說,父母要了解
    女主為了男主生下了一個非常健康的小寶寶,電視畫面出現了,護士抱著寶寶走出病房,然後就笑著恭喜男主,並且向他們說了孩子的一些基本情況,醫生也還記錄了小寶寶的體重,一家人幸福又美滿。孩子出生後,為何醫生要報幾斤幾兩?醫生通常不會說,父母要了解這次還是非常奇怪的去問她的奶奶,為什麼醫生要報她的體重呢?有什麼樣的一些特別重要的意義嗎?
  • 挽回獅子座男人其實很簡單
    挽回獅子座男人其實很簡單 分手後獅子男能挽回嗎?
  • 探秘小寶寶的夢境
    小寶寶也會做夢嗎?他們的小腦瓜裡都想著什麼呢?他們的夢境又是怎樣色彩斑斕的呢?在一個晚上的睡眠中,寶寶的睡眠通常先從非快速眼動期開始,入睡約90分鐘,進入快速眼動期,快速眼動期約持續半小時,此後再回到非快速眼動期,如此交替出現,一晚上大約6~7個周期。快速動眼期的睡眠對寶寶發育中的大腦特別重要,可能是因為它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展,使嬰兒在發育時期的神經系統得以成熟。因此快速動眼期睡眠對於寶寶正在健全的中樞神經系統是不可或缺的。
  • 探秘小寶寶的夢境|小寶寶|護理|做夢|安撫|心理_網易親子
    小寶寶也會做夢嗎?他們的小腦瓜裡都想著什麼呢?他們的夢境又是怎樣色彩斑斕的呢?在一個晚上的睡眠中,寶寶的睡眠通常先從非快速眼動期開始,入睡約90分鐘,進入快速眼動期,快速眼動期約持續半小時,此後再回到非快速眼動期,如此交替出現,一晚上大約6~7個周期。快速動眼期的睡眠對寶寶發育中的大腦特別重要,可能是因為它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展,使嬰兒在發育時期的神經系統得以成熟。因此快速動眼期睡眠對於寶寶正在健全的中樞神經系統是不可或缺的。
  • 剪了小寶寶的眼睫毛,是不是會長得更長?這些偏方信不得
    如果說我們生出來的小寶寶又可愛,又漂亮,那麼是不是會讓很多的朋友們羨慕不已呢?如果說是小寶寶有一雙迷人的大眼睛,眼睫毛方面還又長又濃的,是不是也感覺自己的臉上特別的有面子呢。其實現在有太多的媽媽們為了能讓自己的小寶寶有一雙讓人羨慕的睫毛,可是尋便了方法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生命,請再給我兩年時間」
    他就是那位讓病人一見面就願意以生命相託的良醫嗎?他就是那個罹患癌症、家境赤貧,卻留下「遺囑」堅持讓孩子為鄉親醫病的患者嗎?  望著他,我們的眼中驀然有淚。  病榻前,他喃喃低語著最大的渴望是:「再給我兩年生命,能為鄉親多診幾次病,讓我家阿輕能接班,讓我放心地走……」  他讓我們讀懂一個人的生命固然有限,但高尚的靈魂可以超越生命而永生。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劇情有感情戲嗎 王子文和陳曉有感情戲嗎
    陳曉、王子文、賈青、于小偉、嶽躍利、朱嘉琦、李歡、張淞等主演的「寶貝」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暖心開播!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有感情戲嗎?誰和誰是一對?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有感情戲嗎?誰和誰是一對?
  • 拍滿月照攝影師把寶寶裹成「一顆繭」?知道原因後,你還會默許嗎
    一位兒童攝影師曾透露,自己剛入行時,也學別人這樣給寶寶拍照,但有一次在給別人展示成片時,有個醫生朋友直接指出:這樣對寶寶的脊柱傷害非常大!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他,從此在給新生兒拍滿月照的時候,寧願多費一些功夫,多花一些時間,也不採取這樣的拍照姿勢了。寶媽們,知道這背後的原因,你還會默許攝影師,這樣擺弄你家娃嗎?
  • 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被魚刺卡住了怎麼辦
    當然這裡說的是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一般情況下,在餵食過程中寶寶突然劇烈咳嗽,不願意吞咽,還不停地流口水,那就要懷疑是不是被魚刺卡到了。這時候先停止餵食,觀察幾分鐘。如果寶寶還是持續哭鬧,流口水,甚至嘔吐,建議立即帶寶寶前往醫院進行取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