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孩心臟遭細菌「啃噬」 醫生修復「心門」為其贏得生機

2021-01-09 瀟湘晨報

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 薛源)自幼先天性心臟缺損未治療,引來細菌盤踞其中「啃噬」心臟,來勢洶洶的感染性心內膜炎讓一位7歲女孩生命岌岌可危。武漢兒童醫院心胸外科專家手術修復被細菌「啃」壞的「心門」,挽回孩子一命。

護士劉玉君為晴晴誦讀父母寫來的「鼓勵信」。通訊員供圖

心臟遭細菌「啃噬」 病情兇險

7歲女孩晴晴(化名)來自荊州,一雙眼睛格外靈氣動人,平時總愛咧著嘴露出兩顆小虎牙。今年5月底,晴晴感到身體有些乏力,看孩子既沒發燒也沒咳嗽,父母便沒有特別重視。但沒過幾天,晴晴病情突然加重,不僅反覆發燒、顏面部水腫,還出現全身無力、呼吸急促,被家人緊急送進醫院。當地醫生判斷晴晴是呼吸、心力衰竭合併肺部重度感染,情況十分危急,建議她儘快轉院。

很快,晴晴被轉到武漢兒童醫院治療。進一步檢查發現,晴晴心臟明顯能聽到雜音,心臟彩超提示,她患有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右心室、右心房增大,三尖瓣關閉不全,而且在心臟三尖瓣處還附著大量細菌贅生物。醫生判斷,孩子是因反覆感染,又合併心臟室間隔缺損引發感染性心內膜炎。病情十分兇險,晴晴被收治進武漢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監護室。

進行抗感染治療期間,醫生發現晴晴心臟內的贅生物仍在增大。擔心贅生物脫落可能導致肺動脈栓塞,造成生命危險,必須儘快手術清除。為了保證術後恢復順利,醫生一邊為她進行抗感染等治療改善基礎狀態,一邊積極準備,隨時進行心臟手術。

修復「心門」 女孩重獲新生

經過近5周的抗感染治療後,晴晴的感染得到控制。6月25日,該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皮名安主刀為她手術。打開心臟一看,晴晴的主動脈瓣脫垂、三尖瓣隔瓣和後瓣有大量贅生物,幾乎「吃」掉了心臟的三尖瓣膜。皮名安主任解釋,心臟的四個瓣膜如同一個個」單向活門「,使血液只能從一個方向流向另一個方向而不能倒流,「而晴晴的情況,就好像心臟的四扇門壞了兩扇,關不緊、合不攏」。

傳統的方法是將壞掉的「門」換掉,利用人工瓣膜置換自身損毀的瓣膜,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也帶來了問題。「晴晴還只有7歲,年紀尚小,置換人工瓣膜後需要長期服抗凝藥物,而長期服藥後的併發症都是一家人不敢想像的。」皮名安表示,對晴晴來說,修復三尖瓣膜是最好的方案,既可以避免長期抗凝治療,也減少了再次感染的風險。

然而,晴晴的瓣膜損壞嚴重,瓣膜修復術對主刀醫生技術要求十分高。 皮名安帶領專家團隊為晴晴切除贅生物,進行三尖瓣成形、室間隔和房間隔修補,手術成功。

晴晴在進入心胸外科監護室後第二天便撤除了呼吸機。複查結果顯示心臟畸形矯治效果滿意,各臟器功能恢復良好。在治療之餘,護士們特意給她編了「丸子頭」方便日常護理,還為她翻身拍背促進肺部康復,為她誦讀爸媽寫來的「鼓勵信」緩解分離性焦慮。晴晴終於度過了難關,術後恢復情況良好,7月13日出院。

醫生提醒先心患兒及時就診

談起孩子的病情,父母后悔不迭。原來,晴晴出生後不久就查出患有室間隔缺損,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再加上心臟缺損不大,一直拖著沒有治療。平素孩子身體也十分健康,漸漸便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皮名安主任指出,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是細菌引起,可能導致患者反覆發熱、咳嗽、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功能衰竭。先心病患兒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高發人群。正常的心內膜和瓣膜非常光滑,一般不會附著細菌,因為晴晴心臟有缺損,非常容易受到細菌感染,細菌附著在瓣膜上,像滾雪球一樣形成了贅生物,最終引起細菌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皮名安主任指出,孩子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後,有家長心懷僥倖,希望孩子能夠自愈,而不是第一時間給孩子治療,往往延誤孩子病情。他提醒家長,如果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應該及早就醫,防止把小病拖成大病。

【糾錯】

【來源:荊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心臟的「心門」是否被敲開——「二尖瓣脫垂」和「二尖瓣關閉不...
    【世界心臟病日】您心臟的「心門」是否被敲開——「二尖瓣脫垂」和「二尖瓣關閉不全」是什麼?醫生在聽診患者心臟時,會聽見「咔噠音」,還可能聽見心臟雜音。心臟雜音是心跳中的一種異常聲音,聽起來往往像多餘的「嘶嘶聲」或「嗖嗖聲」。部分二尖瓣脫垂患者會有胸痛、心跳快速或劇烈感、昏厥或頭暈感等症狀。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可造成呼吸困難、疲倦、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律問題、腳踝、腿部或腹部腫脹等。
  • 危險,患者「心門」關不住 手術118分鐘拆「炸彈」
    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專家團隊為王先生做心臟手術。7月28日,55歲的王先生已從海慈醫療集團重症監護室轉入心外科普通病房,目前身體恢復情況一切順利。讓王先生重獲「心」生的正是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的專家團隊。
  • 遂寧一71歲老人手臂被切斷,醫生「穿針引線」7小時為其接上
    接診的醫護人員發現情況緊急,一邊為老人檢查傷口和包紮,一邊緊急通知醫院手顯微外科住院部。斷掉的前臂接上了 「醫生,請儘量保住手!」 斷肢再植術是一項系統工程,對醫生的技術要求極高,而患者何某雲已經71歲高齡,體質差、血管彈性差、斷面汙染且不整齊……斷肢再植的條件極差,手術失敗率較高,對醫生的顯微技術要求更高。但是患者和家屬如此強烈的保肢願望,手顯微外科的醫生們決定「拼一拼」。
  • 醫生做了一個細菌實驗,結果驚人!
    我才20歲,還有大好青春啊!於是,我匆匆跑到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向醫生發出SOS。「醫生醫生,救救我的臉!」我邊說,邊摘下口罩,指了指嘴邊密密麻麻的痘痘。心裡想當然地覺得,醫生看到我的大爛臉後,會心疼我安慰幾句。可沒想到!
  • 21歲女孩吃飯磕掉小片牙,之後反覆發熱!竟是這種病……嚴重可致死!
    今年21歲的漳州姑娘小昭怎麼也沒想到,吃飯時磕掉的一小塊牙齒碎片竟然引發了心內膜嚴重感染!直至昨日,她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19歲女子差點沒命,只因擠痘痘?網友慌了,醫生緊急提醒
    「女孩剛來的時候,病情是比較嚴重的,體溫持續在39℃以上,其右眼外凸,眼球已經固定無法轉動,瞳孔擴大,對光反射消失,多組顱神經受累,這都是海綿竇嚴重感染的徵象,同時我們發現患者的腦膜刺激徵陽性,海綿竇的炎症已經擴散,出現了腦膜炎,繼續進展隨時有生命危險。」神經內一科副主任韓錕副主任醫師說。
  • 修復醫生的肺腑之言:脂肪在雙眼皮修復中的3大作用決定能否修復
    可能很多姑娘在雙眼皮修復面診時,有的醫生會說可以修復,但需要跟脂肪填充一起做!眼窩不凹陷,看上去很飽滿,為什麼還要脂肪填充?填充後,上眼瞼不會很臃腫嗎?明明看上去不像缺脂肪的樣子,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的往裡填?可能平時你們對脂肪是深惡痛絕的!但是在雙眼皮修復中,脂肪的作用真的太大了!可以這麼說,沒有脂肪的眼睛,修復醫生再厲害,也很難給你修!
  • 牙缺失後及時修復就不必多此一舉
    可是已經40歲的王先生卻發現自己的牙齒越來越長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王先生在去年9月份,突然發覺自己上頜右側第二顆大牙似乎變長了,在咀嚼食物時經常咬到下頜的牙齦和頰側的肉,十分影響日常生活,便到汕頭口腔醫療中心問診。
  • 敦煌「文物醫生」 參與新津觀音寺壁畫修復(圖)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由於年代久遠,觀音寺的牆壁出現了空臌、起甲、龜裂等病害,危及壁畫與泥塑,亟待修復。預計下月,包括敦煌研究院在內的國內各界文物保護巨擘將為觀音寺壁畫、泥塑會診,擬定維修方案。這一處天府文化的瑰寶有待重放異彩。這是敦煌研究院首次參與成都文物保護,未來可能還會在四川建立基地。
  • 26歲小夥拔智齒出血不止10天後死亡 醫生稱血液裡全是細菌
    劉國帆的姐姐在劉國帆的手機裡發現,由於拔牙後流血不止,5月29日上午9時許,劉國帆主動加了為他拔牙的中諾口腔醫院滕姓醫生的微信。微信聊天截圖顯示,劉國帆告知醫生早上五六點鐘就流血,一直止不住。醫生則回復讓他量一下血壓,如果血壓有點高,早上就會這樣,可能要持續幾天才能好。
  • 雲南昭通7歲女孩疑在學校宿舍被性侵 家長:孩子一直腿發抖,不敢一...
    記者:張海振 張穩 實習生 李玫萱 部分視頻來源:受訪者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穩 張海振 實習生 李玫萱 報導  近日,一段「雲南疑遭猥褻7歲女童家長在校門口下跪求公道
  • 00後女孩鼻梁長痘,引發顱內感染,差點去世!醫生:「危險三角區」別亂擠!
    不久前,「浙江寧波一19歲女孩因擠鼻梁上長出的痘痘而引發顱內感染」一事登上了熱搜。
  • 長春6歲男孩頭疼 醫生從他頭頂取出一隻蜱蟲……
    結果帶孩子醫院一看,醫生稱需要做手術來取出蟲子。但是孩子才6歲,一聽要做手術家人都不同意,就帶著孩子來到了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就診。一個多小時蟲子被完整拔出9日下午,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永平接待了童童,經檢查發現,蜱蟲仍存活著,馬上決定採取非創傷物理方法,將蟲體完全取出,儘量減少患兒痛苦。
  • 春季細菌病毒繁殖旺盛 謹防過敏性眼耳口鼻症
    原標題:春季細菌病毒繁殖旺盛 謹防過敏性眼耳口鼻症   春光明媚,外出踏青的市民越來越多。然而春季萬物生發,細菌病毒繁殖旺盛,花粉四處飄散,再加上冷熱交替刺激,春困造成的抵抗力下降,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自然也多了起來。  記者了解到,近段時間各大醫院的過敏性鼻咽炎患者明顯增多,過敏性結膜炎和紅眼病也進入高發季。
  • 14歲女孩每隻腳有7根腳趾 醫生截斷取骨幫糾正
    而上周,寧波李惠利醫院醫生沈延東,完成2例高難度足踝手術,上演現代版的「削足適履」,幫助病人治療腳部病變,使他們穿上正常人的鞋子。14歲女孩每隻腳7根腳趾小芬,是名14歲的花季少女。愛漂亮的姑娘,卻常常因為自己的腳而自卑。小芬被診斷為伴第一蹠骨發育異常的多趾畸形,每一隻腳都有7根腳趾,形成了扇形足。
  • 7旬老人內臟「反著長」:心臟在右邊闌尾在左邊
    東方網3月24日消息:心臟在右邊,闌尾在左邊,內臟天生與常人「反著長」的陳爹爹30多年來飽受闌尾炎折磨,卻始終不敢做手術。  陳爹爹今年73歲。30多年前,他因左下腹疼痛到縣醫院看病,醫生先摸其腹部,再聽心臟,結果嚇了一跳:用聽診器半天都聽不見患者心跳聲!
  • 墨西哥小女孩遭雙親非人虐待,就醫時對醫生說,「讓我死吧」
    根據英國鏡報9月20日報導,一名因性侵犯和性虐待而住院的7歲女孩懇求醫生幫殺死自己。8月21日,這名名叫夏季(Yaz)的小女孩在家中遭到毒打,被一名目睹了這場暴行的鄰居送往醫院。目前仍傷勢嚴重,在醫院中接受治療。
  • 隔著媽媽肚皮為胎兒做心臟手術,河南醫生是怎麼做到的
    河南省人民醫院、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兒童心臟中心、產科、超聲科、麻醉科多學科專家齊心協力,成功實施「胎兒重度肺動脈瓣狹窄介入手術」,為胎兒打開生命通道。據悉,這臺手術是華中地區首例,全國第五例。該技術的成功實施,不僅填補了華中地區胎兒宮內心臟介入治療的空白,也標誌著河南在胎兒心臟病的治療領域邁入世界領先行列。
  • 醫院動態9歲女孩心跳時有時無 醫護人員合力搶回生命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醫院動態9歲女孩心跳時有時無 醫護人員合力搶回生命&nbsp&nbsp&nbsp&nbsp醫生深夜緊急實施手術。
  • 美國小夥沒有心臟的555天:背著人工心臟打籃球(圖)
    在同意醫生為他安裝全人工心臟的治療方案之前,他足足遲疑了半個月。「一個機器將要成為我的心,」他瞪大眼睛,做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想一想吧,一個機器!」但是他不得不接受這個機器。16歲那年,拉金毫無預兆地休克在籃球場上。很快,他被診斷為患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在人體中,心臟通過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