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6歲男孩頭疼 醫生從他頭頂取出一隻蜱蟲……

2020-11-30 環球網

新文化訊(ZAKER吉林記者 謝超)9日是端午節的最後一天假期,長春6歲男孩童童(化名)與家人一起到某公園痛快地玩了一趟,沒想到回家後童童就開始頭疼了……

男孩頭頂鑽進一隻蟲

童童媽媽一聽孩子頭疼,趕緊給孩子看了看,發現孩子的頭頂有一隻蟲子,而且已經鑽入了頭皮中,她嘗試著取了好久也沒取出來。結果帶孩子醫院一看,醫生稱需要做手術來取出蟲子。但是孩子才6歲,一聽要做手術家人都不同意,就帶著孩子來到了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就診。

一個多小時蟲子被完整拔出

9日下午,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永平接待了童童,經檢查發現,蜱蟲仍存活著,馬上決定採取非創傷物理方法,將蟲體完全取出,儘量減少患兒痛苦。經過醫護人員一個多小時的操作,終於將童童頭頂的蟲子成功完整拔出,並給孩子的創口進行了清創消毒處理。

王永平介紹,從孩子頭頂取出的蟲子是蜱蟲,每年夏季門診時會偶爾接診到這類的患者。「蜱蟲是一種寄生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裡,或寄宿在貓、狗、牛、羊等動物身上。春夏季正是蜱蟲的繁殖季節,蜱蟲攜帶的致病微生物種類眾多,目前已知蜱蟲可攜帶83種病毒、31種細菌、32種原蟲。」

提醒:蜱蟲叮咬勿生拉硬拽

王永平提醒,如果市民被蜱蟲叮咬了,不能用手直接拔取,更不要捏碎它。正確的方法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無酒精時,也可用乙醚、煤油、松節油等代替),使它頭部放鬆,然後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切勿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如果出現發熱、局部傷口感染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看看蜱蟲的

特性、預防和應對

蜱(p�),也叫壁蝨,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蝨等。不吸血時,小的乾癟如綠豆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有指甲蓋大。蜱一般多在山區、林區比較常見,尤其是草木茂盛、潮溼的地方。

蜱不會飛,可以隨風飄,飄到有人和動物的地方,直接附著叮咬。城市的綠地或草坪有蜱蟲生存的條件,養寵物的家庭要注意,蜱蟲不但咬人,也咬貓、狗,所以它們進綠地或草坪也有被咬的可能。

活躍時間:

春秋季是蜱的活動高峰,夏天較活躍,冬天基本不活動。

活躍地點:主要棲息地為草地、樹林等環境。都市中除大型公園、植被茂盛地區外,一般社區內極少有蜱類生存,無需過分擔心。

攜帶病毒:已知蜱可攜帶83種病毒、14種細菌、17種回歸熱螺旋體、32種原蟲。

傳播疾病:包括森林腦炎、出血熱、Q熱、蜱傳斑疹傷寒、野兔熱等。

防護手段:應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需進入此類地區,提倡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爬上;針織衣物表面儘量光滑。

處理辦法:一旦發現有蜱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或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

■新聞連結

近年我省被蜱蟲叮咬案例

新文化報之前曾做過蜱蟲的相關報導:2010年7月末和8月初,一50多歲汪清縣男子和一20多歲敦化市男青年因遭蜱蟲叮咬患森林腦炎死亡。

2011年6月13日,白山市江源區47歲朱某經醫生搶救無效後死亡。他是上山採野菜時被蜱蟲咬了,後被確診患上森林腦炎。

2014年4月中旬,長春市民吳某帶著4歲大的女兒到長春一公園挖野菜。孩子回來後

被發現頭頂有一個帶著觸角的「肉瘤」,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 竟 是 蜱蟲,所幸被成功取出。森林腦炎潛伏期長的可達35天

森林腦炎是由黃病毒屬中蜱傳腦炎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蜱為其傳播媒介。

潛伏期: 一般為10~15天,最短2天,長者可達35天。症狀: 前驅期主要表現為低熱、頭昏、乏力、全身不適、四肢酸痛。大多數患者為急性發病。後期會有高熱伴頭痛、全身肌肉痛、無力、食慾缺乏、噁心、嘔吐等。約半數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志、意識變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識模糊、昏迷,亦會出現精神錯亂。

後遺症: 少數患者可留有後遺症,如失語、痴呆、吞咽困難、不自主運動,還有少數患者表現為弛緩性癱瘓、癲癇及精神障礙。

預防森林腦炎

可接種疫苗

長春市疾控中心預防醫學門診的專家介紹,預防森林腦炎的疫苗一般在進入森林前接種。初次免疫要接種兩針,兩針間隔14天。接種後,可以預防患上被蜱蟲咬傷引發森林腦炎。一旦被蜱蟲咬傷,再接種疫苗,就不起作用了。

相關焦點

  • 老太左臂長會動「黑痣」:醫生取出10隻蜱蟲-老太,黑痣,蜱蟲,醫生...
    昨日就診後,醫生半小時為其取出了10隻蜱蟲。家住東西湖的趙太婆(化名)今年66歲,每天都會到自家的菜地裡除草施肥,家裡養了條大黃狗看守菜地,和她十分親密。5月4日中午,吃完午飯後的趙太婆靠在沙發上看報紙,無意中發現左臂上突然多了三顆「黑痣」。趙太婆正納悶,此時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黑痣」竟然在動。
  • 安徽一8歲男童頭頂多顆「黑痣」 醫生檢查一看竟是「奪命...
    安徽8歲男童頭頂多顆「黑痣」春暖花開,公共場所陸續開放,許多家長帶著孩子紛紛走出家門踏青、賞花,但安徽省兒童醫院專家提醒:不要太放飛自我,踏青要注意預防昆蟲叮咬。近日,家長發現8歲的男孩亮亮在出門玩耍回家後頭頂上多了一個小黑點,湊近一看,竟然是一隻圓滾滾的小蟲子。 「蟲子鑽進了腦袋」家長不敢大意,立刻帶著亮亮前往安徽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病區求助。經專家詢問病史、檢查確認,亮亮頭上是一隻蜱蟲。最終,這隻蜱蟲被成功地取了下來。
  • 6歲溫州男孩頭上有個會動的疙瘩 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一隻蜱蟲鑽進一名
  • 大連一8歲男孩右耳疼了兩天,檢查一看耳道裡有隻蜱蟲!還產了卵
    1月3日晚上9時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一名8歲男孩和家長從西雙版納歸來後立即來就醫,孩子表示右耳已疼了兩天,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值班醫生石林立即給患者進行了檢查,石醫生發現男孩的耳道裡有大量的耵聹,也就是俗稱的「耳屎」。然而男孩因為疼痛,非常不配合檢查,醫生一碰就哭鬧的厲害。
  • 溫州6歲男孩頭上有個會動的疙瘩 家長被嚇得夠嗆
    一隻蜱蟲鑽進一名6歲男孩的頭頂皮膚內,在裡面「蠢蠢欲動」,這個會動的「頭頂疙瘩」將孩子的家長嚇得夠嗆。6月3日傍晚,溫州樂清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外科主任蔣賓接診了這名孩子,憑藉多年的經驗,蔣賓考慮孩子頭頂上的這個會動的疙瘩為蟲體入侵,深思熟慮後,他將一條成熟的蜱蟲巧妙地完整取出。這名6齡童的家長介紹,他們家住柳市鎮黃華社區。當天,孩子在幼兒園草坪上玩耍時,不慎跌了一跤,當時無礙,爬起來後,孩子又繼續玩耍。誰料放學回家後,孩子說頭頂上痛。
  • 戶外透氣撒歡,蜱蟲扎進女童頭頂 兒童醫院已接連收治四名患兒
    在家憋太久,天晴想去戶外人少的地方遊玩透氣,卻一不小心被蜱蟲咬傷,武漢兒童醫院一周內已接連收治四名被蜱蟲叮咬患兒。好在,經過及時處理和觀察後,都無大礙。醫生提醒,春季蜱蟲活躍,五一假期即將來臨,市民郊遊時要小心,到戶外活動要做好防護工作,回家後仔細檢查身上有沒有突然多出來的「黑點」。
  • 2歲男孩眼皮上突然冒出一個小黑點!醫生:這東西會要命
    012歲男孩草地上撒歡打滾眼皮上突然多了顆「黑痣」2歲半的貝貝(化名)家住黃陂郊區,上周日去外婆家遊玩後,媽媽黃女士發現他的眼皮上有一個黑色點點,還以為是孩子眼睛受傷結了血痂。醫生檢查後懷疑是蟲子叮咬,但是因為在這一敏感的部位,而且是幼兒,不好處理,建議立即轉至武漢兒童醫院就診。22日晚8點左右,黃女士帶貝貝來到武漢兒童醫院眼科,該科主治醫師梅松華檢查發現,這是一個蜱蟲,看上去很像是眼瞼上的一個小血痂。在裂隙燈下觀察可以看到,蜱蟲的口器已經深深扎入孩子的眼瞼緣根部,吸飽了血後,身體變得圓鼓鼓的。梅醫生先用麻藥「醉倒」蜱蟲,趁它口器鬆弛,用鑷子立刻取出。
  • 以為眼角長顆痣 不料取出一隻「蟲」
    本報訊  近日,一位名叫丹丹(化名)的4歲女孩因為右眼紅腫,並有血水流出,眼角好像長出了一顆「黑痣」,父母帶她到德生眼科醫院就診。經檢查,女孩眼角這顆「黑痣」竟然是一隻吸血的蜱蟲,醫生用鑷子取出蜱蟲後,對眼部進行消毒,用藥後丹丹右眼恢復健康。丹丹家住新安江街道新建路,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影響,一家人都宅在家裡。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加上天氣睛好,父母就帶著丹丹到野外郊遊,放鬆一下。郊遊回來的第二天,父母發現丹丹右眼紅腫,且有血水流出,仔細察看發現她眼角好像長出了一顆「黑痣」,於是立即帶她到德生眼科醫院就診。
  • 天,皮下拽出一隻蜱蟲!
    腰背部有個小突起,遠看像顆「黑痣」,近看居然還會動,用手使勁一拉,結果拉出了一隻還活著的蜱蟲。近日,50多歲的市民王女士遇到了這件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昨天,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夏季是蜱蟲的活躍季,市民去草地、樹林要多加小心。  上周,王女士和家人到山上遊玩。回家後在換衣服時,一旁的家人發現她的腰背部長了一顆「黑痣」。
  • 2歲男孩眼皮上突然冒出一個小黑點!醫生:這東西會要命!眼下高發,別...
    012歲男孩草地上撒歡打滾眼皮上突然多了顆「黑痣」2歲半的貝貝(化名)家住黃陂郊區,上周日去外婆家遊玩後,媽媽黃女士發現他的眼皮上有一個黑色點點,還以為是孩子眼睛受傷結了血痂。第二天,黃女士發現「血痂」變大了一點,她用手輕輕抹了一下,感覺是光滑的,不像是血痂。貝貝則總在揉眼睛,說「不舒服」。
  • 大腿根部發現「大黑痣」 原來是蜱蟲
    張先生腿上的蜱蟲。 張先生洗著澡,突然摸到大腿內側有個小突起,遠看像個「大黑痣」,湊近一看,「大黑痣」竟動了起來。原來,它是一隻蜱蟲。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醫生應航宇提醒,今年第一撥蜱蟲來了,市民出行要多加小心。在山上挖筍被蜱蟲咬了張先生60多歲,臨安人,務農為生。最近正值吃筍時節,張先生每天都會到山上挖筍。昨天晚上,張先生洗澡時,發現身上長了一顆「大黑痣」。「我摸到左邊大腿根部有個小突起,看上去像長了一個黑痣,大概有我小拇指的指甲蓋那麼大。」
  • 太婆手臂長出會動的「痣」 竟是10隻蜱蟲「附體」
    原標題:太婆手臂長出會動的「痣」 竟是10隻蜱蟲「附體」人民網武漢5月6日電 六旬太婆發現左臂上莫名長出三顆「黑痣」,更奇怪的是這三顆「黑痣」竟然會動到醫院看病後,醫生告訴她這是蜱蟲。經過半個小時,醫生又為其取出了10隻蜱蟲。家住東西湖的趙太婆(化名)今年66歲,每天早上她都會到自家的菜地裡除草施肥,她家裡專門養了條大黃狗看守菜地。每當大黃狗看到主人過來就使勁地搖著尾巴,趙太婆也會高興地摸摸大黃狗。5月4日中午,吃完午飯後的趙太婆靠在沙發上看報紙,無意中發現左臂上有三個綠豆大小的黑點,乍一看就像三顆「黑痣」。
  • 老太太手臂長出會動「黑痣」 原是蜱蟲叮上身
    楚天金報訊 圖為:被取出的蜱蟲昨日就診後,醫生半小時為其取出了10隻蜱蟲。  家住東西湖的趙太婆(化名)今年66歲,每天都會到自家的菜地裡除草施肥,家裡養了條大黃狗看守菜地,和她十分親密。5月4日中午,吃完午飯後的趙太婆靠在沙發上看報紙,無意中發現左臂上突然多了三顆「黑痣」。趙太婆正納悶,此時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黑痣」竟然在動。
  • 今年蜱蟲好像挺活躍5月就有人被咬了
    有人身上出現異常「黑點」    日前,大連市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兆研接診了一位男性患者,自述前日發現大腿部有「黑點」,因在農村生活,知道有可能是被蜱蟲叮咬了,便自行用酒精溼敷患處嘗試取出,但沒成功,因此來醫院就診。經診斷,的確是蜱蟲叮咬。無獨有偶,該院皮膚科主任中醫師唐春蕾在近日也接診了一位被蜱蟲叮咬的7歲女孩。
  • 嚇出一身汗,孩子頭上長「痣」,竟是蜱蟲鑽頭皮!丨H.voc健康
    父母帶她到醫院檢查發現,這個所謂的「肉痣」竟是一個大家聞之色變的「蜱蟲」。醫生檢查後表示,幸虧他們沒有強行將「肉痣」取下,否則可能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導致更嚴重的炎症。  4月24日,劉先生和李女士夫妻帶著2歲多的女兒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診。
  • 遠看以為是黑痣 近看原來是一隻「吸血鬼」!
    溫州網訊 腰背部有個小突起,遠看像顆「黑痣」,近看居然還會動,用手使勁一拉,結果拉出了一隻還活著的蜱蟲。近日,50多歲的市民王女士遇到了這件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昨天,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夏季是蜱蟲的活躍季,市民去草地、樹林要多加小心。
  • 登山後脖頸長 「黑痣」 原是鑽進蜱蟲
    家人立即將她送到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就診,醫生將「黑痣」果斷切除,以防誘發腦炎。5月2日,哈市56歲的李女士,在洗澡時發現脖頸處突然出現一「黑痣」,李女士試著用手去捏「黑痣」,觸碰下刺痛感十分明顯,而且「黑痣」竟然會動,兒女們一看嚇了一跳,馬上聯想到三天前去登山有被蚊蟲叮咬的可能,忙將李女士送至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就診。
  • 湖南一女童頭上長「痣」 原是蜱蟲鑽頭皮
    」困擾,在一家人的記憶中,從沒有在孩子頭部發現過肉痣,這個莫名其妙多出來黃豆粒大小,呈灰黑的顏色的東西是什麼呢?夫妻倆帶著孩子到了當地多處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諮詢,醫生都不能確診是什麼疾病,建議轉上級醫院就診,於是夫妻倆帶著女兒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檢查後告訴夫妻,幸虧他們沒有強行將「肉痣」取下,因為這個所謂的「肉痣」竟然是一個大家聞之色變的「蜱蟲」,而僅4月以來,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收治了近20例蜱蟲咬傷患者。
  • 體內鑽出一隻蟲子
    腰背部有個小突起,遠看像顆「黑痣」,近看居然還會動,用手使勁一拉,結果拉出了一隻還活著的蜱蟲。近日,溫州50多歲的市民王女士遇到了這件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昨天,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夏季是蜱蟲的活躍季,市民去草地、樹林要多加小心。 上周,王女士和家人到山上遊玩。回家後在換衣服時,一旁的家人發現她的腰背部長了一顆「黑痣」。
  • 體內鑽出一隻蟲子
    腰背部有個小突起,遠看像顆「黑痣」,近看居然還會動,用手使勁一拉,結果拉出了一隻還活著的蜱蟲。近日,溫州50多歲的市民王女士遇到了這件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昨天,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夏季是蜱蟲的活躍季,市民去草地、樹林要多加小心。上周,王女士和家人到山上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