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化名)一家最近被孩子頭上的一個「肉痣」困擾,在一家人的記憶中,從沒有在孩子頭部發現過肉痣,這個莫名其妙多出來黃豆粒大小,呈灰黑的顏色的東西是什麼呢?夫妻倆帶著孩子到了當地多處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諮詢,醫生都不能確診是什麼疾病,建議轉上級醫院就診,於是夫妻倆帶著女兒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檢查後告訴夫妻,幸虧他們沒有強行將「肉痣」取下,因為這個所謂的「肉痣」竟然是一個大家聞之色變的「蜱蟲」,而僅4月以來,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收治了近20例蜱蟲咬傷患者。
4月24日,劉先生和李女士夫妻帶著2歲多的女兒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診。原來一個星期前,劉先生摸到女兒的後腦的頭髮之間多了顆類似「痣」的異物,劉先生用水衝洗卻沒有洗掉。夫妻倆仔細回憶,孩子以前頭上並沒有這麼大的肉痣,這個摸上去柔軟的灰色圓形物體讓他們非常擔心。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江萍接診後經過仔細檢查,初步判斷女童後腦勺的這顆「痣」很有可能是一隻蜱蟲。據了解,蜱種類很多,分布廣泛,常棲居在牆壁、石縫、草地、樹林等處,為人、家禽和野生動物的體外寄生蟲,分為硬蜱和軟蜱兩類,常通過吸血損害皮膚,還能在人和動物之間傳播多種病原體,是森林腦炎、野兔熱、鼠疫、布氏桿菌病、蜱媒出血熱、蜱媒斑疹傷寒等疾病的傳播媒介。
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江萍發現叮咬在孩子頭皮上的蜱蟲一動不動,顏色發黑,估計已經死亡,於是她先將孩子的頭髮剃掉一部分,暴露出蜱蟲的身體,再用鑷子小心翼翼的將蜱蟲從女童頭皮上取出,當女童父母看到完整的蜱蟲身體時,不禁嚇呆了,沒想到在女兒頭部「駐守」了一個星期的「入侵者」,竟然是一隻吸血的蜱蟲。
每年的春、夏是蜱蟲的繁殖季節,正是蜱蟲密度最高的一個時期,其幼蟲、稚蟲和成蟲均能吸血,吸血時將蟄肢和口下板同時刺入宿主皮內,口器可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膚上,人體遭到蜱叮咬時,若強行將其拔除,則其口器容易折斷於皮膚內。蜱蟲在吸血的同時,還能將其體內的一些毒性物質注入皮內,一方面使皮膚局部出現滲出、紅斑、淤斑、丘疹、水皰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皮損處出現癢痛,此時如未及時治療,可出現畏寒、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皮膚抓破後可形成潰爛,可持續數月至多年不愈,更嚴重者可引起神經麻痺,抑制呼吸中樞而危及生命。因此,如遇到蜱叮咬時,一定要及時來醫院皮膚科就診,切勿自行處理和自購藥物治療。
近來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已經連續接診了多例被蜱蟲叮咬的患兒,經皮膚科及時處理後,各患兒均已痊癒,未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該如何防止被蜱蟲叮咬呢?江萍醫生提醒,首先市民要注意環境衛生,經常清潔家中的衛生死角,以防止蜱蟲孳生;外出遊玩時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並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外出露營時注意防範,回家後其衣服、帳篷等露營物品應噴灑氯菊酯等殺蟲劑;外出遊玩時儘量不直接接觸羊、牛、馬等動物;儘量少帶貓、狗等寵物入草坪、樹林中逗留,應經常檢查其身上是否有蜱蟲。市民一旦被蜱蟲叮咬,應及時來醫院檢查和處理傷口,另外,由於蜱蟲帶有致病物質,市民被咬後還要繼續觀察,如果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需要再次來醫院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