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小寶寶的夢境

2021-01-13 網易親子

小寶寶也會做夢嗎?他們的小腦瓜裡都想著什麼呢?他們的夢境又是怎樣色彩斑斕的呢?

指導專家/兒童心理學博士 周燕

很多媽媽都會問:「小寶寶也會做夢嗎?」肯定地答覆你:「會的。」寶寶能在夢中笑出聲,也能被噩夢嚇得哇哇大哭。夢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嬰兒也不例外。一定數量的夢是必需的,因為它可以使寶寶正在發育的高級神經活動得到鬆弛,從而可使精神上起到緩衝、調劑與鎮靜的作用。偶爾的噩夢並無需多慮,但若是持續性的噩夢,特別是寶寶醒來之後仍長時間感到驚慌、恐懼、害怕,便是寶寶承受過多壓力的信號,你最需要做的是鼓勵寶寶將夢境講述出來,就會發現影響他情緒的重要線索,真正了解寶寶這段時間的情緒。此時的媽媽,應該學一學,如何讓寶寶擺脫噩夢。


寶寶是否在做夢?

首先,寶寶睡覺的過程其實不是簡單的入睡和醒來兩個階段而已。睡眠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稱之為快速眼動期,在這時期人雖睡著了,眼球卻在眼皮下不停地動來動去,這一時期也是容易做夢的時候。另一階段稱為非快速眼動期,這一階段除了眼球不再轉動,心跳和呼吸也呈現正常而規則的現象。在一個晚上的睡眠中,寶寶的睡眠通常先從非快速眼動期開始,入睡約90分鐘,進入快速眼動期,快速眼動期約持續半小時,此後再回到非快速眼動期,如此交替出現,一晚上大約6~7個周期。快速動眼期的睡眠對寶寶發育中的大腦特別重要,可能是因為它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展,使嬰兒在發育時期的神經系統得以成熟。因此快速動眼期睡眠對於寶寶正在健全的中樞神經系統是不可或缺的。人的快速動眼期睡眠的時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小寶寶每晚的快速動眼期睡眠超過120分鐘,成年後只有80至90分鐘。這也是小寶寶做夢比成年人多的原因。如果寶寶醒來時,在非快速動眼期就不覺得做過夢。但若在快速眼動期,也就是在做夢階段時被驚醒,就會清楚地記著剛才的夢。

人在做夢時,眼睛雖然閉起來,但眼球仍在不停地迅速轉動著。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測定寶寶是否在做夢,以及做夢的時間。

半夜驚悚未必是做了夢

有時,孩子在睡眠過程中突然坐起大聲嘶喊或說夢話,甚至呼吸、心跳加快又盜汗,兩眼呆滯,叫他們也不回答。幾分鐘後孩子又安靜躺下睡著,第二天早上他也完全不記得有這麼一回事。

這種夜間驚悚是發生在非快速動眼期,所以不算真正的做夢。大約有5%的兒童有過此現象,和家族遺傳有關,也就是說,家裡其他長輩可能也有過相似的情況。這種情況頗為駭人,會嚇著看到的家人,而不是寶寶本人。一些迷信的老人會以為寶寶魂飛了,要替寶寶喊魂收驚。其實,如此興師動眾反而會讓寶寶喪失安全感。如果父母再碰上孩子有這種現象時,千萬不要擔心。馬上安慰孩子也沒什麼效果,只要幫他們擦擦汗就行了。

TIPS: 比較值得留意的是,有極少數孩子可能出現夢遊現象,也就是爬下床,走出去,一旦孩子出現夢遊,貿然叫醒孩子或搖醒孩子反而會發生意外。只要看好他們,別讓夢遊者走出門外遭受碰撞就好,這絕不是靈魂附身,沒什麼大不了的。

噩夢也並不可怕

寶寶要是被噩夢驚醒,會號啕大哭,且不敢馬上入睡,非要父母的安慰和陪伴才能睡著。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寶寶做噩夢,很可能是寶寶在白天碰到了強烈的刺激,比如看到或聽到了令他恐怖的事情,在大腦皮質上留下的印痕比較深,夜裡其他刺激不再「進來」了,這個刺激的印痕就開始發生作用,帶動了可怕夢境的編織。因此,白天不要給寶寶太強太多的刺激,懲罰、批評、責備寶寶要適度。睡前不要讓寶寶過度興奮,入睡前40分鐘,讓寶寶逐漸安靜下來。不要在睡前給寶寶講可怕的故事,不要給寶寶看恐怖的電視片和圖畫書。

爸媽也可以了解寶寶白天看見了哪些可怕的東西。提前為寶寶消除恐懼心理,免得再做噩夢。有的寶寶睡前看到窗外的樹或晾掛的床單、衣物,甚至是拖把留下的黑影,就會想像成可怕的東西,帶著這樣的恐懼入睡,自然要做噩夢。因此,媽媽可以在天黑下來之前帶寶寶到屋外轉一轉,讓寶寶看清楚,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不過是些樹和其他東西的影子罷了,寶寶的畏懼感就會消失。

剛剛和父母分房睡的寶寶,因害怕孤獨也會做噩夢。媽媽一方面要向寶寶講清自己一個人睡的好處,堅持鼓勵他獨自入睡;另一個方面在寶寶入睡前打開房門,讓他能聽到父母的說話聲,感到父母就在身邊,寶寶也就能安心睡了。

鮮為人知的是,寶寶身體不適或缺少生長發育中的某種元素時,也會出現噩夢。如寶寶在1歲半以後生長發育加快,容易缺鈣,鈣質和寶寶的神經發育相關,因此缺鈣的寶寶也容易做噩夢,有些寶寶補過鈣,做噩夢的機率就會大大下降。

安撫做噩夢的小寶寶

如果寶寶從噩夢中驚醒,媽媽應該如何安慰他呢?

● 媽媽應該馬上走到寶寶身邊,因為做夢時人多處於半睡半醒狀態,你只需輕輕拍拍他,讓他知道,父母在他需要的時候總會在身邊,寶寶就會很快入睡。如果覺得安慰力度不夠,還可以用胳膊摟住寶寶,拍一拍,但儘量不要抱起他來回走動,以免打擾寶寶睡眠。

● 如果寶寶夜間講夢話,不必驚動他,可輕輕拍拍寶寶,幫助他翻翻身,改變一下睡姿,也會起到安撫作用。

● 如果寶寶被噩夢嚇醒,媽媽千萬不要取笑寶寶是膽小鬼,應多講些安慰的話,讓寶寶知道,夢不是現實,沒有什麼可怕的,把手伸給寶寶,讓他握著入睡,等他完全睡沉再把手拿開。

● 當寶寶驚醒哭泣時,媽媽應打開燈,摟緊他。如寶寶已會說話,哭著講出「看到」的景象,媽媽要表示理解,也可以安慰他說:「媽媽小時候也做過這樣的夢。」聽到媽媽小時也經歷過這樣的不安,好像把害怕給了大人一部分,會讓寶寶好受得多。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噩夢會慢慢減少,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但如果經常做噩夢,應進行疾病的檢查,及時與醫生溝通。

寶寶夢境的可能涵義

除非寶寶自己要講,父母倒不必在半夜急著要追問孩子究竟在怕什麼,應先給予他們安全感,讓他們放心睡著。隔日白天時,再和孩子好好談談,了解他們真正恐懼的是什麼,想辦法解決寶寶的心理壓力。幼兒最常見的夢境包括:

夢見跌落:掉進無底洞,表示孩子害怕與生人接觸,難以適應。剛搬了家,換了保姆,剛上幼兒園或換了幼兒園老師的寶寶常做此夢。也可能是無意中闖了禍有負疚感。

夢見孤島:孩子要麼感到孤單,要麼把島嶼看成是逃避不公正待遇的地方——很可能是孩子感覺在幼兒園裡被嘲笑或被忽略。

夢見深淵:夢見掉下深淵,是感到孤獨的標誌。寄養在老人家裡,很少與父母見面的留守寶寶常做此夢。

夢見巨人:童話中的巨人往往是人人都得順從的超人,這表明孩子對嚴厲的管教感覺壓抑,使他的個性不能發展。

夢見溺水:反映出害怕寄託安全感的對象「沉沒」,隱晦地說出寶寶怕失去父母或夥伴的愛。

夢見貓狗:許多孩子夢見貓狗,貓狗在他們的夢中不是進犯者,而是玩伴,表明他們缺少關注和溫情,希望得到撫愛。

夢見隧道:孩子在這一時期遭到的否定太多了,他正經歷一個軟弱的、不自信的時期,應及時與幼兒園老師溝通,幫寶寶恢復自我肯定。

夢見迷路:你的孩子正為過多的責備不知所措,或是你對他未來的過多期待讓他感到困惑。現在,最重要的是,放低要求,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是「無條件」的。(《母子健康》供稿)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探秘小寶寶的夢境|小寶寶|護理|做夢|安撫|心理_網易親子
    小寶寶也會做夢嗎?他們的小腦瓜裡都想著什麼呢?他們的夢境又是怎樣色彩斑斕的呢?偶爾的噩夢並無需多慮,但若是持續性的噩夢,特別是寶寶醒來之後仍長時間感到驚慌、恐懼、害怕,便是寶寶承受過多壓力的信號,你最需要做的是鼓勵寶寶將夢境講述出來,就會發現影響他情緒的重要線索,真正了解寶寶這段時間的情緒。此時的媽媽,應該學一學,如何讓寶寶擺脫噩夢。
  • 探秘十大夢境:夢見死亡預示什麼?
    650)this.style.width=650;if(this.height>250)this.style.width=(this.width*250)/this.height;" border=0> 飛翔夢境
  • 探秘太平洋大海蛇
    探秘,太平洋中的大海蛇其次,太平洋的成因,關於太平洋的成因有很多的假說,其中喬治達爾文在1879年提出的月球分出說,最受人關注,達爾文認為太平洋是在月球形成的過程中,在地表面留下的大凹坑發展而成的。地理環境。
  • 小寶寶也會做夢?研究表明:除了日常夢境,還有基因記憶的延續
    不可否認,成人睡覺遇到美好的夢境,都會不自覺露出愉快的笑容,這種愉快心情,有時候會蔓延到醒來後的一段時間,甚至一整天。如果寶寶在睡覺中露出愉快的笑,當時的夢境可能是快樂的好夢,家長不需過多幹預,夢境一過,寶寶就會繼續進入睡眠狀態。2)、手忙腳亂。如果寶寶在睡眠中突然手忙腳亂,媽媽切莫急於哄抱,這樣他會容易醒來,再入睡就會較困難。
  • 小寶寶是ab血型,性格可能有哪些特點?
    這樣血型的小寶寶通常具有明顯的不勉強自己的傾向,而且做事相對更有計劃性,但是可能並沒有太多耐性,比較容易衝動,但是直覺可能比較敏銳,不喜歡墨守成規,性情也相對比較多變!小寶寶是ab血型,性格可能有哪些特點?Ab型血型的人相對比較少,可能佔人口總數的5%左右。
  • 剪了小寶寶的眼睫毛,是不是會長得更長?這些偏方信不得
    如果說我們生出來的小寶寶又可愛,又漂亮,那麼是不是會讓很多的朋友們羨慕不已呢?如果說是小寶寶有一雙迷人的大眼睛,眼睫毛方面還又長又濃的,是不是也感覺自己的臉上特別的有面子呢。其實現在有太多的媽媽們為了能讓自己的小寶寶有一雙讓人羨慕的睫毛,可是尋便了方法呢。
  • 新生小寶寶具備多種本領,尤其這3種,是天生的「護身符」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新生小寶寶小小軟軟的一個小人,看上去十分萌化,很多家長在小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只顧著喜悅,往往忽視了很多小寶寶具備的能力。
  • 清風:2016年出生猴小寶寶起名和禁忌
    那麼,2016年猴年很快就到了,出生的寶寶也會越來越多,如何該給猴年出生的小寶寶起名呢?  猴年出生小寶寶起名也是有講究的,猴年出生的小寶寶起名時必須結合出生時的生辰八字以及喜用神等情況,一切以協調四柱中日主的五行力量為中心,再根據周易八字數理才能給寶寶起個適合的好名字,所以生肖猴寶寶起名字宜忌用字只作參考!
  • 探秘:彩虹知識知多少?
    探秘
  • 小寶寶為何怕生?
    小寶寶為何怕生?2009-11-30 09:29:18出處:39健康網育兒頻道作者:佚名  原來,3個月以內的嬰兒,雖能感知人臉的模樣,還能逐漸辨認出親近之人和陌生人,不過,卻無記憶保存能力,因此轉眼便忘。
  • 熊侃《王牌》幕後直播探秘 網友贊主持人才思敏捷
    2020年4月6日,國民綜藝《王牌對王牌》開啟了第一次線上幕後探秘直播。  除了嘉賓的分享和爆料外,在此次直播中廣大觀眾朋友發現了另一驚喜,那就是直播間內負責把控節奏調動話題的主持人小熊。
  • 澳大利亞夫妻倆,帶著兩個小寶寶搭乘9個小時的飛機到廣州遊玩
    澳大利亞夫妻倆,帶著兩個小寶寶搭乘9個小時的飛機到廣州遊玩 原標題:澳大利亞夫妻倆,帶著兩個小寶寶搭乘9個小時的飛機到廣州遊玩
  • 夢境之中的神秘維度——幻夢境
    幻夢境是洛夫克拉夫特「夢境系列」作品中的一個虛構地點,這是一個巨大的,可通過做夢進入的維度,類似於星體投射。幻夢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清醒」宇宙的鏡像,在可以確定的範圍內,具有相同的行星、恆星和其他的宇宙地理特徵,然而,有許多種族、文明和生物存在於幻夢境中,而不存在於「清醒」宇宙中。
  • 一起來探秘冰雪世界
    探秘冰雪世界 冬天為什麼會下雪? 為了使社區青少年、兒童了解雪的形成,感受美妙的冰雪世界和相關有趣的現象,近日,長安區婦聯、河北省青少年社區教育服務中心在慄新社區和煤機街社區舉辦「探秘冰雪世界」主題活動,通過人造雪人
  • 夢境連結為什麼改名夢境重塑
    夢境連結為什麼改名夢境重塑,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遊戲下架事件,讓一個本來大受期待的遊戲瞬間銷聲匿跡了,一起來看看本期攻略,為大家帶來關於夢境連結的最新消息。夢境連結可能會夢境重塑重新上線,taptap已經可以預約了,希望這次回來是真的吧,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夢境分析:重複夢境是一種心結
    重複夢境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連續多年做同一個夢?重複夢境一個朋友說了一個困擾他三年的夢境,夢境是在一個黑暗的空間裡面一個人呆著,四周都是黑暗的,什麼都看不到,他感覺很害怕,很無助,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蜷縮在這個空間裡面瑟瑟發抖,他不知道這是哪裡,也不知道接下來要面臨什麼,就在這時,恐懼越來越深,他突然意識到這是這個一個夢,她掙扎著醒來,卻只能一聲嘆息,那時候他也尋求過別人幫助,大多數不了了之沒有什麼結果。
  • 走,去探秘!
    走,去探秘!走,去探秘!》
  • 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被魚刺卡住了怎麼辦
    當然這裡說的是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一般情況下,在餵食過程中寶寶突然劇烈咳嗽,不願意吞咽,還不停地流口水,那就要懷疑是不是被魚刺卡到了。這時候先停止餵食,觀察幾分鐘。如果寶寶還是持續哭鬧,流口水,甚至嘔吐,建議立即帶寶寶前往醫院進行取刺處理。
  • 夢境實例分析,關於夢境的動力研究
    精神分析、夢境研究、人類學精神分析是本公眾號的核心關於夢境,是作為精神分析研究的一部分並也是實踐與意識研究的相輔相成而最終的實踐,則是以精神分析的視角審視人類的一切今天的主題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久違了的夢境
  • 控制夢境的三部曲,分析如何控制夢境,暢遊夢境不再是「夢」
    夢境一直是一個神秘的領域,最近看了一些相關科學書籍之後,我對探索夢境的興趣更加濃烈,隨即決定寫篇文章簡單進行歸納一下。很多資料中都把控制夢境分為三個境界,識夢——控夢——造夢,我們逐步介紹以及分析每個階段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