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是關於時間跟空間的技術,奇門遁甲是由天盤、地盤、人盤、神盤組成,其中保羅萬象,我們人也是在一定的時間跟空間裡面,人的生辰年月被稱為先天,先天決定了我們的命,後天影響了我們的運,奇門遁甲運籌是奇門遁甲技術的高層次運用,通過改變時間跟空間來改變我們的運。
關於一件事能否做成,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天時、地利、人和、神助。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是指的天時。擇吉也是圍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我們生活中地球上,地球時時刻刻都在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來轉動,擇吉的時候首先要考慮順應天時,同時地球運轉過程中也對人們的生活有重大的影響,北方一年四季分明,海南地區四季如春,天氣的影響非常大,我們要避開颱風、熱帶風暴、大風、暴雨、冰雹、大霧、大雪等等各種惡劣天氣,我們出行一般都選擇風和日麗的日子。
同時時間跟空間是一體的,要避開各種不好的環境,比如:地震、海嘯、山體滑波、泥石流等各種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多看天氣預報,下雨天不要在山坡附近,颱風天氣遠離海邊,我們講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陰陽宅了,現實中的太歲屬於一種菌類,在我們易學中,大家公認的「太歲」,就是指值令當年的天幹地支,一般又將地支對應的方位作為地理擇吉的禁忌。比如甲申年,地支太歲申對應後天八卦的西南方向,開工奠基或挖土造墳,最好不要在該地塊太極點的西南方位先動土,可以先從其他方位挖第一鍬土。同時,在揮吉上,不要選擇與太歲地支相衝克的日子。比如甲申年,一般不要選寅日,因為寅申相衝。但可以選申日,申日太歲當值,大吉大利古人有所謂「太歲可坐不可衝,造葬日忌犯流年太歲」的論述。
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56個民族是一家,但是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放眼全球,需要忌諱的地方更多了,主要就是要尊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老百姓的風俗習慣。比如基督教流行的地區,忌諱「十三」,中國南方帶有的忌諱「十四」和「四」。「十三」,是基督耶蘇被釘在「十字架」上處死的日子,「+四」和「四」因「四」導「死」在南方讀音完全相同。這都是一些民俗,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從結婚來說,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山東每個地區都各有差別,有些是規定了早上幾點必須進門,那麼凌晨就需要去接親,還有的是早上典禮,中午舉辦酒席,都有不同的講究。在外地,還有上午迎親,晚上舉行典禮的。所以在擇吉的時候要根據當地的習俗,不能一概而論。
臺灣著名學者、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講過:「人只有自力自強,才能大吉大利;只有自佑自助,天才能助人。天助順也,人助信也。
能自佑自助,順其自然,不要和大自然作對,才能萬無一失。因此,擇吉只是客觀選擇的種方式,它根本無法代替個人的主觀努力,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南懷瑾在這裡也是強調「人和」,只要人和,人氣旺,人和萬事興。
奇門遁甲擇吉是擇吉流派中的其中一個很小的流派,我們在擇吉的時候也要參考下傳統的黃道、黑道日。名十二建星,或叫十二神值。它是依據北鬥星運動的天文背景,將鬥綱建月與日辰地支結合起來推衍的,也就是說它將十二地支與天文現象,天體運行結合在一起。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所謂十二建星,它有一個固定的順序,這就是: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用這十二個字,與十二地支對應,與每天的地支對應,周而復始地重複排列,推斷出每天是屬於黃道還是黑道當值的日子。這些都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
有時候擇吉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更不是萬能的。民間有「選日不如撞日」之說,這也說明擇吉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活動,而非雪中送炭。擇吉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種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