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鹿鼎記》引爭議:文學名著不是電視劇的護身符

2021-01-10 1905電影網
新《鹿鼎記》引爭議:文學名著不是電視劇的護身符
時間:2020.12.02 來源:光明網 作者:閆偉 邵將 分享到:

原標題:文學名著不是電視劇的護身符


新《鹿鼎記》劇照


中國電視劇在幾十年的發展史中,對於名著改編的熱情始終不減,而且公認的一些早期的經典電視劇也有相當部分源自名著改編。名著有著持久而雋永的生命力,將其進行視聽化再創造後搬上螢屏,能夠喚起國人的文化記憶、普及原作的文化內涵、回應觀眾的內心期待,當然也可為製作方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為什麼近些年的名著改編劇無論從品質還是口碑上都持續走低、不盡人意?根本原因在於創作理念的轉變,以前更多的是把名著作為文學母體來進行藝術品的打造,現在更多的則是把名著作為標識光環來進行商品的營銷。從最近某些引發爭議的改編劇中,便可見一斑。


某種程度而言,名著改編有些類似於散文的創作,可以「形散」,但要「神聚」。無論視角怎樣轉換、情節怎樣改動、人物怎樣增刪、表達怎樣變化,改編之作與原著在價值取向、主題內蘊、審美調性等方面應當保持基本一致。近期,改編自同名原著的新版《鹿鼎記》和改編自《半生緣》的《情深緣起》兩部劇之所以遭到瘋狂吐槽,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把原著的精神肌理很好地植入其中。小說《半生緣》的主題「人生的袍子爬滿了蝨子」,在《情深緣起》中被演繹成「人生是席華麗的袍子」。觀眾在劇中難以體悟到小說的神韻——陰差陽錯的錯過或人性的隕落而產生的蒼涼感,取而代之的是苦情劇的怨和慘。小說中敢愛敢恨但又嫵媚十足的顧曼璐在劇中被演繹成上海灘霸氣的「大姐大」,難見人物應有的內心算計和豔俗氣質;外表文弱、內心堅強的顧曼楨,性格溫潤、搖擺懦弱的沈世鈞,在劇中被簡單化塑造成追愛的新青年,在這些主要人物身上均消解了原著中「沒有一個人物不悲涼」的生命況味。並且,小說中顧曼楨與沈世鈞的愛情悲劇既有外力推動,亦與他們固有的秉性特質息息相關,但在劇中更多地被歸因為「棒打鴛鴦」,喪失了原有的思想深度和人性韻味。


同樣,新版《鹿鼎記》的種種問題,也緣於劇作的「淺薄」效果與原著的精神內核之間的嚴重偏差。小說既是一出引人發笑的喜劇,也是一部「掩卷悲從中來」的正劇,除表現了人性中的自由自在、至情至性之外,更寄寓了對當時社會體制和國民性的深刻批判。而新版電視劇的所謂「喜劇化處理」和「年輕化表達」卻使之淪為一場誇張的鬧劇,觀眾無法在浮誇的觀感中體悟到歷史的縱深幽微、封建王朝的腐朽沒落以及在浮世繪中拼命掙扎的個體命運,義薄雲天和快意恩仇的武俠精神儼然已被插科打諢、裝腔作勢所取代。


《情深緣起》劇照


如何理解「忠實於原著」?這裡的「忠實」當然不是亦步亦趨、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由於藝術形式的轉換和時代背景造成的審美趣味的變化,進行一些表達方式和表現視角的轉換,以至於某些情節或人物的增刪與改動,都無可厚非,也十分必要。然而,隨意化的「魔改」則會過猶不及。新版《鹿鼎記》從「撒石灰迷人眼相逢茅十八」開始,擠眉弄眼、咋咋呼呼的韋小寶,便不斷挑戰著觀眾的忍耐度:用力過猛的五官搭配上懟臉拍的鏡頭、誇張變形的肢體動作帶來的混亂感、每聲哼唧都不放過的多餘配音……這種為尋求某方面特質而過分放大角色某種屬性的處理方式,無疑是一葉障目、因小失大的不明智之舉。也無需打著「創新」的旗號來恣意作為,因為有價值的創新需要融入時代氣質、遵守藝術規律,而不是為了「出圈」而刻意標新立異。


名著改編劇從誕生之初就站上了「巨人的肩膀」,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也形成了一套從選角到製作再到宣發的相對成熟的市場模式。然而,如果過度倚重市場運作、追求經濟收益,也容易使作品在逐利化傾向之下自降審美層級。《情深緣起》被詬病最多的是演員的選擇,一些大齡「成熟」演員在集體「扮嫩」時對角色的詮釋難免會多幾分浮誇感,少幾分原著的悽涼感,進而讓觀眾產生違和感。新版《鹿鼎記》因大量刪減重要戲份而造成的跳躍式節奏、過渡片段的生硬拼貼,以及種種細節舛誤,常常讓人一頭霧水、啼笑皆非。如何避免讓藝術創造邏輯在市場化運作中被屏蔽、被扭曲,當是創作生產者應深思的現實命題。


名著不是電視劇的護身符。名著改編行為本身並無是非對錯之分,其成功與否取決於創作者的態度、誠意和功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只把名著拿來作為電視劇的幌子、光環、加持項、光鮮外衣,只把名著改編當作「賺快錢」的捷徑,而不在尊重經典精神、轉化藝術形式、打造匠心品質上下功夫,則作品非但叫不響、立不住、走不遠,也必然難逃高開低走的市場表現。(作者:閆偉、邵將;閆偉系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副主任,邵將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後)

相關焦點

  • 網文界「四大名著」引爭議,讀者:這4本小說憑什麼上榜
    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湧現了不少精彩的作品,有這樣四本非常經典的小說被讀者稱為網文界的「四大名著」,這些作品憑藉超高的口碑,開創式的寫法及較早出現的機遇成為了讀者口中口口相傳的經典,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看。
  • 張一山稱不畏曲折,凌亂寸頭髮型稜角分明,新《鹿鼎記》備受爭議
    大家應該對張一山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和楊紫一同出演《家有兒女》,是很多年輕人小時候的必看電視劇,童星出身的他直到如今的地位並不容易,曾經被稱為長殘的童星,直到後來憑藉電視劇的質量翻紅,被大家認為是童心中的實力派。
  • 《鹿鼎記》創下今年豆瓣電視劇評分最低,這兩件事張一山做錯了
    張一山版《鹿鼎記》評分墊底,演技浮誇,服化道不在線——引言。金庸的小說被翻拍了幾十年,IP賣了一輪又一輪,劇組百拍不厭,觀眾們卻一次比一次失望。11月15日,又一部翻拍自金庸小說的電視劇開播了。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在幾乎沒有任何前期宣傳的情況下,在央視8臺低調開播。
  • 「花開闊綽」引爭議 女作家曾為自創新詞得意
    「花開闊綽」引爭議 女作家曾為自創新詞得意   盛可以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著有長篇小說《道德頌》《水乳》等作品,曾獲得首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等多項獎項。據她講述,「花開闊綽」一詞出自自己的短篇小說《佛肚》,該文2011年年底,曾在知名文學雜誌《收穫》刊登。刊登時,該詞並未做任何修改。2012年底,該小說被收錄到《留一個房間給你用》一書中,由某知名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 新的一年,我們去文學名著中找尋靈魂的棲息地
    抵達世界有很多方式,文學是最可靠真實的……讀一本經典名著,有時勝過一次膚淺地環遊世界。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最近,天喜文化推出《世界名著大師課》(套裝),用世界文學經典陪您走進新年。「世界名著大師課」系列,包含英國卷(上下冊)、法國卷(上下冊)、俄羅斯卷、美國卷,是世界文學領域的翻譯家、權威學者們對西方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67部名著的深入解讀,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傲慢與偏見》《呼嘯山莊》《雙城記》《高老頭》《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追憶似水年華》《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靜靜的頓河》《紅字》《白鯨》《了不起的蓋茨比》《永別了,武器》《老人與海》
  •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兩本家喻戶曉
    提起四大名著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從小學課本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了四大名著,因為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中國古典名著也是認識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過程,而四大名著恰好可以讓年幼的青少年們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四大名著研究論著一覽
    《三國演義》與政治智慧《三國演義》與人生智慧現實精神·浪漫情調·傳奇色彩——論《三國演義》的創作方法《三國演義》與明清其他歷史演義小說的比較國土情懷與好漢氣概——《三國》《水滸》比較研究之一研究綜述新的進展新的突破——新時期《三國演義》研究述評面向新世紀的
  • 張雨綺造型再引爭議,本尊曬大頭照自證顏值,確定不是動漫人物?
    姐姐們最新一次公演的海報圖已經公布,不得不說照片中她們的扮相和平常生活中還真是非常不一樣呢,這一次姐姐們的新造型公布後,張雨綺的造型卻再次引起了爭議,從她們隊伍的三人海報中可以看見,其他兩位姐姐穿著的粉紫色、寶石綠都比較低調,而張雨綺這件螢光橙的大外套就瞬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鹿鼎記》全新星座尾 點燃江湖聖火
    十二星座齊聚江湖 夢想之旅即將啟航7月推薦新服:網通新服【威震九州】【縱橫天下】處女、雙魚、射手星座尾《鹿鼎記》全新星座尾 總有一款你最愛西域荒漠捕捉新尾 繁殖魂合盡情打造如精靈般吸收日月精華與天地靈氣的「尾」,有的潛藏在危機四伏西域荒漠深處
  • 六神磊磊等談《鹿鼎記》翻拍:沒有金庸,他們連挨罵的資格都沒有
    例如陳小春版《鹿鼎記》豆瓣評分上升至8.9,時隔二十年再次衝上視頻網站熱搜榜;例如過往多部《鹿鼎記》的「夫人團」被扒出,「最美雙兒」、「最美阿珂」的投票比比皆是;還有不少自媒體再次惡補金庸原著,在網絡上連載《鹿鼎記》的文學分析……張一山版《鹿鼎記》截止到目前,新版《鹿鼎記》播出過半,豆瓣評分已經穩固至
  • 日本疫情再起 政府旅遊刺激政策引爭議
    日本疫情再起 政府旅遊刺激政策引爭議
  • 《鹿鼎記》資料片「龍脈傳說」內容介紹
    《鹿鼎記:龍脈傳說》的故事劇情誕生於原著基礎之上,其魔幻色彩同時又超脫於原著之外。資料片原著中龍脈的最終懸念設定到即將更新的外域新地圖之上。由龍掘之境魔幻色彩演繹的全新幻想劇情將在六大職業玩家探索路線的基礎上展開,由於六大元素信仰的影響,導致第一批前往龍掘的探險者無意間探聽到了龍脈傳說的真相,由小寶與鰲拜起引,玩家將協助小寶深入龍脈腹地探尋傳說根源,古老傳說現世,他們將面臨哪些前所未有的危機呢?
  • 同為神話小說,西遊記是四大名著,封神演義卻不是,究竟差在哪?
    不過最後的評選結果也為《西遊記》,很大程度上因為它入選了四大名著,很多人只看過《西遊記》,並沒有看過《封神演義》。二者同樣成書於明代,也都取材於民間傳說,都深受許多人喜歡。包括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定的關聯,《封神演義》被認為是《西遊記》故事的前傳。那為什麼《封神演義》不能入選?只是一本普通的神魔小說?價值觀這一點應該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東西了,也是當代人最需要的。
  • 王力宏快歌為《鹿鼎記》星座系統注釋
    「山羊水瓶雙魚牡羊座,金牛雙子巨蟹座,獅子處女天秤天蠍射手座……問一問星座才能進攻……」 王力宏以一首快歌展示了星座的神秘和美好,同時也是《鹿鼎記》的星座系統的巧妙引注,星座系統是《鹿鼎記》所有系統中頗具特色的一個,為打造一個功能強大、佔卜權威的星座系統,《鹿鼎記》的策劃人員幾乎人人都成了星座專家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西遊記》成為了四大名著,文學經典,而《封神演義》只是普通的神魔小說呢? 其實從題材角度分析,四大名著不可能出現兩部神魔小說。
  • 王大陸錄節目闖入林允閨房,地上一物引爭議,不打馬賽克合適嗎?
    一說到王大陸和林允,大家應該都看過他們演的電影《一吻定情》,雖說是翻拍電視劇,也無法超越林依晨和鄭元暢的經典,但兩人的勇氣還是值得大家敬佩,畢竟新人演員就是需要不停地通過新作品來完善自己。林允一直給人的形象是淑女可愛,美妝達人,節目組還是應該好好維護一下,而不是靠暴露藝人的私生活還獲取點擊量,但這就是真人秀,真實也是很重要的,你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呢?王大陸錄節目闖入林允閨房,地上一物引爭議,不打馬賽克合適嗎?
  • 《鹿鼎記》中,智勇雙全的陳近南為什麼會收韋小寶為徒?
    金大俠的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多少「80、90後」都是看著金庸的小說和其改編的電影、電視劇長大的。打開電視機,金庸的武俠劇佔了很大的比例,其作品一次又一次地被翻拍,可觀眾似乎是百看不厭。哪部小說寫得最好?歷來都有爭議,公認最好的是《笑傲江湖》、《鹿鼎記》、《天龍八部》這三部,這三部哪部最好?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 《大秦賦》趙姬爭議不斷,朱珠又有新劇來襲!這是要霸屏的節奏?
    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主演的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這部劇以嬴政的成長為主線,講述了秦始皇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佐下滅六國、平天下的故事。導演通過嬴政的視角,將戰國時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在大家眼前。隨著劇集的更新,《大秦賦》遭到了不少觀眾的吐槽。
  • 新《鹿鼎記》男二竟演過7部翻拍古裝劇,幾乎都撲了
    新《鹿鼎記》一開播,張一山就憑一己之力扛住了90%的炮火,但其實因為這部劇製作方就要求全員用喜劇浮誇的風格表演,所以其他演員的表現也好不到哪去,比如這樣的唐藝昕,跟張一山不相上下吧?《鹿鼎記》除了韋小寶,「小玄子」康熙也是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次康熙反而沒什麼存在感了。康熙由不太出名的張天陽出演,這次他的表演也挺浮誇的,常常瞪眼睛,只是瞪得沒有張一山那麼出色。
  • 新鹿鼎記定格在2.9分,張一山回應演戲像猴,認同他的觀點嗎
    2020-11-30 23:33:16 來源: 旅途長清 舉報   被吐槽近一個月的《新鹿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