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日8時30分訊(何婷)5月30日一大早,慶齡幼兒園門口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米老鼠、小豬佩奇等卡通人物熱情迎接,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今天,小朋友和家長們也大變樣啦!有的身穿民俗服飾,有的化身漢服小蘿莉,有的變身動物精靈,盛裝出席,精神抖擻,開開心心入園啦 !
這個六一可有意思了!小朋友們將品味民間美食、樂玩民間遊戲、欣賞民間工藝,在吃喝玩樂中歡度六一。
清晨,慶齡幼兒園門口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熱鬧非凡 何婷 攝
遊樂園正式拉開帷幕 何婷 攝
精彩的變臉表演 何婷 攝
遊樂園嗨翻天 何婷 攝
「摸摸我的小獅子」 何婷 攝
孩子們和舞獅親密接觸 何婷 攝
「你看 好神奇呀」 何婷 攝
親子遊樂園嗨翻全場
品味民間美食 樂園民間遊戲 欣賞民間工藝
30日上午9時,「童年印象」六一遊樂會正式拉開帷幕,孩子們一個個打探著好奇的小腦袋,興奮不已。現場,神奇的川劇變臉,精彩的故事分享,專業的舞獅表演,讓大家零距離感受到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
精彩的表演之後,遊樂會正式開始了。「寶貝們,快來一起打餈粑吧!」在打餈粑的美食攤前,園長媽媽鄧雪梅正在和孩子們一起打餈粑,在同心協力下,一碗碗餈粑新鮮出爐了,此時,排起長龍的隊伍,早已迫不及待,迅速「搶」光。
棉花糖、吹糖人、蓮子羹、粽子、糖葫蘆……各種民間美味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孩子們不出校門就可以共享「舌尖上的盛宴」。幼兒園裡到處飄蕩著各種美食香味,叫賣聲、歡笑聲不絕於耳,整個遊樂園變得熱鬧非凡。
除了好吃的,還有好看的呢,在捏麵人攤位前,五顏六色的麵團,被捏面師傅隨手一掰,附在一根小木棍上,經過捏、搓、壓、按的手法捏出面人形狀,然後再藉助刀子、牙籤、細線等工具進行加工,一個面人就這麼神奇的成形了!草編的蜻蜓、玫瑰花,手繪的創意T恤,這些民間工藝,讓孩子們大開眼界。
「真的太好玩了!」家長們也像個兒童一樣,和孩子們一同參與到各種遊戲中,抬轎子、盲人摸象、套圈、動物下蛋……現場氛圍十分熱烈,家長們紛紛表示,孩子在活動中體驗生活、感知文化,遊樂園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提升了團隊合作意識,同時也增強了文化自信,家校之間的和諧溝通,讓親子關係更加密切,非常有意義。
園長媽媽和孩子們一起打餈粑 何婷 攝
草編攤位前人氣火爆 何婷 攝
吹糖人 何婷 攝
孩子們拿到草編的玫瑰花開心無比 何婷 攝
好家長和文明好先生評選 何婷 攝
轎子抬起來 何婷 攝
捏面師傅正在捏麵人,孩子們看的聚精會神 何婷 攝
園長媽媽分享自己的童年印象 何婷 攝
民間遊戲課程展示
將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孩子的心田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童年印象。園長媽媽也和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童年印象,「我從農村長大,童年好玩的事就是掏鳥窩、扔房子、捉泥鰍。」90後教師張璐說,「我的童年印象是捉迷藏、翻紙牌、抬轎子……」70後韋老師說,「我的童年印象是跳房子、跳橡皮筋、捉迷藏……」很多教師不禁感慨,雖然以前的物質條件沒有現在好,但快樂的本質是一樣的。
今天孩子們體驗到了爸爸媽媽那個年代的童年趣事,而爸爸媽媽們也和孩子一起重溫了兒時的快樂。大一班家長金女士說,今天帶著孩子來重新體驗,感覺非常不一樣。
「幼兒園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傳統文化的種子播進孩子們的心中,不僅讓孩子們增長了見識,同時對家長也是一種引導,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守望。」小一班家長李宏說道。
作為重慶市唯一一所經宋慶齡基金會批准命名的幼兒園,慶齡幼兒園傳承宋慶齡兒童教育思想,提出「成為自己」的兒童教育觀。凝練提出建構、音樂、民間遊戲三大遊戲特色,讓孩子在自由探索、快樂遊戲中實現成長。
此次六一活動是慶齡幼兒園《民間遊戲在兒童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的延伸,「我們將民間遊戲改良後,運用到課程中,讓孩子們去玩耍。」據園長鄧雪梅介紹,此課題還榮獲了重慶市科研成果一等獎,並且幼兒園還出版了《遊戲兒童的天性》書籍,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活動,提升幼兒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