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流量紅利殆盡,私域流量興起,挖掘老用戶價值已成為行業共識。微信生態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了眾多增長運營類插件工具。
不過今年5月,之前一些利用非正規接口的「灰產」逐漸被用戶拋棄,利用官方合規接口的工具正成為主流。
與此同時,微信也開放了更多元的能力——也正因為此,企業微信在營銷與運營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強,企業用戶數量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在12月23日舉辦的企業微信2020年度大會上,企業微信公布了最新更新:客戶群人數上限提升至500人,並支持發放客戶群紅包,離職、在職繼承和互通開放能力進一步優化。
另外,企業微信還在現場發布了最新數據:企業微信上的真實企業與組織數超550萬,活躍用戶數超1.3億。企業通過企業微信連接及服務的微信用戶數已經達4億。
在企業微信用戶量逐步增長的過程中,其實企業微信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生態,像微盛·企微管家這樣的服務商,就選擇了allin企業微信,專注為企業提供基於企業微信的私域獲客、運營等能力。
微盛·企微管家是一家基於企業微信的營銷型SCRM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在2015年5月份開始和企業微信合作。到目前為止,圍繞企業微信的付費企業數已經超過了15000家,在企業微信服務商中處於領先位置。
在營收方面,去年微盛·企微管家每個月的營收大概是300萬;而今年到11月份為止,單月營收已經超過1800萬,實現了6倍的增長。
為什麼企微管家選擇allin企業微信?頭部企業如何用企業微信做私域?企業微信這個賽道本身市場究竟有多大?
在大會現場,企微管家創始人楊明與我們分享了從2015年創業至今,他們與企業微信合作的思考。
以下是企微管家創始人楊明演講內容,經媒體編輯:
大家好,我是微盛企微管家的楊明,很高興來到企業微信發布會。
微盛是一家圍繞企業微信做營銷和SCRM方案的公司,目前是企業微信官方的ISV服務商和私有化服務商之一,我們的部分產品經過和企業微信團隊的共研已經上架了企業微信的官方應用市場。
微盛從2019年年中開始allin企業微信賽道的。總結過去一年多和企業微信的合作,我們感觸頗深,收穫頗多,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數據:
客戶數方面:到目前我們圍繞企業微信的付費企業客戶數已經超過1.5萬家,在垂直賽道中處於領先位置。
團隊人員從去年的一百人,發展到了三百多人,並且還在快速增長中,來滿足不斷增多的客戶的服務需求;
在營收方面:我們去年的營收大概每個月300萬,今年到11月份,單月的營收超過了1800萬,實現了6倍的增長。
在資本方面,去年我們融資非常困難,但今年因為深耕企業微信來服務客戶,我們受到多個投資方關注,並且拿到了騰訊和紅杉這種一線機構的投資。
當初我們為什麼會選擇與企業微信合作呢?這要從我們的發展背景說起。
過去幾年,我們一直都在探索私域打法,我們先後與不同的市場工具結合來提供做私域服務,但發現結果並不理想,因為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運營門檻太高了,如果沒有專業團隊運營,很難用得好產生足夠價值,最後導致的結果是我們作為服務商,客戶的續費率很低。
而在嘗試使用企業微信後,我們發現通過企業微信可以解決門檻高的問題:
因為企業微信繼承了個人微信一樣簡單的操作,所以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他的運營門檻很低,從路邊水果店到頭部企業都可以迅速上手使用。
同時我們還發現,企業使用企業微信服務客戶後,客戶留存是非常高的,這個有利於企業把客戶變成在線化資產,進行長期維護。這一點也是非常能打動企業去使用企業微信的。
所以基於對運營工具的深入理解和客戶服務經驗,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企業微信是適合大部分企業的私域工具,基於企業微信提供服務是私域經營的基礎打法。所以,我們去年果斷全面allin企業微信。並基於企業微信開放的數百項接口,開發了核心產品企微管家。
在服務客戶中,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在私域運營中最重要的三個的需求:分別是引流獲客、社群運營和用戶畫像。所以企微管家基於企業微信的開放接口,針對這三個需求做重點開發。
比如在引流獲客層面:我們基於企微管家的任務寶裂變和紅包能力,曾助力單個企業一個月獲取超過百萬好友;
在社群運營上,我們提供社群SOP和聊天側邊欄等能力,來提高社群活躍與轉化率。
在用戶畫像上,企微管家通過數據打通,客戶動態等方式給企業提供更精細化的用戶分析能力。
目前,企微管家已經服務了數百家頭部企業,這其中有很多企業的私域是做得很出色的,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長虹美菱的做法:
長虹美菱是頭部家電品牌,他們想打算把客戶服務轉移到線上,面臨的第一個難點是:怎樣讓導購更有動力地做線上推廣?
基於長虹美菱的這個訴求,我們通過企微管家的海報能力,讓長虹的導購每天只需要數秒時間就可以生成自己的專屬海報,海報上帶有導購的企業微信二維碼,這樣就能綁定導購自己個人的KPI,所以他們會非常積極地把海報轉發到自己的社群和朋友圈,從此不會再局限於以前門店的面對面推廣了。
大家知道,對於大家電產品顧客的決策周期是比較長的,導購需要進行長期的客戶維護,但是導購對顧客的喜好很難沉澱,那麼就不容易給顧客進行精準的產品推薦。
基於顧客在長虹品牌頁面的瀏覽,導購能了解客戶的訪問軌跡和喜好,再結合企業微信的標籤能力,給顧客提供更精準的產品和服務,讓轉化率大幅度提升。所以長虹現在越來越重視企業微信的使用,他們很短的時間在企業微信上沉澱了數十萬的顧客,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中。
最後來分享一下我們的思考。
去年之前微盛籤約服務一個ka企業平均周期需四個月,而今年平均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很顯然企業做私域的決策周期變短了。舉個例子:有一個大型央企運營商在年初的時候,要求我們用兩周的時間,搭建一套基於企業微信的私域體系,來幫他們集團數萬名銷售實現線上獲客。
今年的疫情讓線下經濟受到急剎車,給很多企業帶來了數位化的焦慮。我們觀察到不管是頭部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在跑步進入私域經營和服務的時代。
最近常常有合作夥伴來問我,做企業微信這個賽道規模會有多大,這可以從兩個角度參考。
首先,企業微信作為唯一與微信互通的底層工具,可以直接連接12億消費者,使用門檻是很低的,適合大中小企業,比如:我們服務的客戶也涵蓋了從個體工商戶到500強企業。
其次,可能大家因為企業微信連接微信的能力,會認為企業微信主要做B2C的場景,但是在實操中發現b2b的企業也是非常適合的。所以這個企業數規模比我們想像的大很多,我們認為企業微信會是千萬級企業進入在線營銷及客戶服務的最優路徑。
大家知道,網際網路用戶數和在線時長紅利在下降的,所以通過企業微信來做私域服務,不應再是以前的收割流量方式,而是用有溫度的服務留住客戶,增強客戶粘性,從而產生更多復購。相比於以前的一次性收割的私域方式,通過企業微信來做私域是更為良性的循環,所以可以理解為:企業微信將會幫助企業重建與消費者的關係。
結尾:
回想一年前的今天,我也在企業微信3.0發布會的現場,當時現場就接到了三個投資人的電話。經過這1年,投資圈比較普遍的共識是,企業微信將成為中國saas發展最重要的土壤和生態,他們正在跑步進入圍繞企業微信的相關投資。在這裡期待更多的創業者和同行者,讓我們在企業微信這塊土壤上一起成長,一起豐富這個生態。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自東方網企業宣傳資訊財經快訊,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