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激發科創小微企業活力

2020-11-23 企業觀察網

數位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和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在零售行業,網商們正在顛覆傳統的線下經營模式;在交通行業,網約車正在顛覆傳統的計程車行業;甚至在農業中,已經有企業通過對土壤、種子、氣候的數據分析來精細化運營,產生業務價值。

深圳市瑞科慧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這麼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面向技術和服務的科創型企業,公司主要提供諸如城市中家家戶戶的水錶電錶,農田裡的傳感器聯網的技術解決方案。瑞科慧聯就是基於這些「物聯」場景,為這些應用開發商、方案商和系統集成商,提供端到端的產品解決方案,讓「物」最簡單地接入網際網路。

深圳市瑞科慧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禹凱

在解決「物聯」的實踐過程中,瑞科慧聯希望為系統集成商等應用開發商們提供體驗感上佳的通信系統,因此在投入了大量研發預算的基礎上,重視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尤其在全球疫情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內在需求是非常大的。瑞科慧聯看到了這個行業未來的前景,也想抓住這次「契機」,乘上國家減稅降費的扶持東風,加大了今年公司的研發投入。「抓住這個疫情期間,去積極改良自己,加上這段時間的政策扶持,反而使我們跑得更快。」瑞科慧聯禹凱表示:「在享受了政策和堅定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後,使我們加大了信心和決心,去加速企業的成長。」

面對企業的經營與發展,資金的需求是旺盛的。瑞科慧聯禹凱說:「對於一家科創型企業來說,傳統貸款的幾種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快速的資金需求。就信用貸款來說,往往會因為科創企業的成立年限不長,信用累積不夠,導致企業無法獲得足額的授信額度,並且貸款周期較長,企業成本壓力變大;而抵押貸款更是一種高門檻的企業貸款,科創型企業更重視複合型人才的吸納和技術的含金量;第三個方式就是業務能力評估貸款,業務初期是無法準確評估它的未來收益。」

深圳市瑞科慧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禹凱與公司技術部同事

今年4月,瑞科慧聯通過南山科創局了解到微眾銀行微業貸科創貸款業務,掃描了二維碼,提交公司信息後,獲得了500萬的信用額度。禹凱表示:「微眾銀行微業貸科創貸款給予企業的不僅是高數額的貸款資金,還讓企業享受到了再貸款利息優惠,綜合成本為1.3392%,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我們企業的財務成本,讓我們企業可以有更大的資金,投入到產品和研發當中去。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驚喜,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的高度發展,微眾銀行的金融科技產品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們這些科技企業」。

據悉,微業貸科創貸款是微眾銀行基於「大數據+金融科技」優勢,通過南山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沉澱的優質數據資產,為眾多科創企業量身打造的一款業內首創、線上化、純信用的信貸產品,以「審核備案一次過、貸款資金一天取、利息補貼一網通」的產品理念,實現了企業信貸環節和政府補貼環節的線上化,簡化了服務辦理流程,將一筆貸款的申請、審批、貼息備案、放款的全流程由兩周縮短為一天,極大幅度地滿足了科創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又因其一鍵完成貼息備案、高效便捷,企業申請成功率達90%以上等特性,微業貸科創貸款的申請情況遠超同類線下產品,現已逐步覆蓋深圳其他區,規劃年底前將完成各區貸款貼息政策的對接落地。目前,微業貸科創貸款已有3300家科創企業提出申請,授信客戶數為500餘家,總體授信規模達11億元,戶均授信近210萬,其中南山地區就有750家企業提出申請,授信客戶數為150餘家,授信規模達4億元,戶均授信近250萬。

不僅如此,微業貸作為微眾銀行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拳頭產品,以「1分鐘,1部手機,服務200家小微企業」的網際網路效率,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微業貸的公眾號【微眾銀行企業金融】就吸引了400萬餘戶企業主關注,服務超150萬戶企業法人,累計發放金額超過3200億元。微眾銀行微業貸科創貸款的「資金及時雨」讓有想法、有幹勁、有前景的企業解決了資本環節的後顧之憂。未來,微眾銀行微業貸將繼續努力為科創企業營造良好的金融氛圍,讓科技迸發活力,助力科創成果轉化。

(編輯:劉軍)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技術轉移碩士:科創+ 金融+ |育科創英才
    五道口金融學院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與科創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養需求,逐步搭建了較為完整的教育培訓課程體系,形成科創企業成長全鏈條的人才培養與服務格局。這是一個授予金融碩士學位的學位項目,這個項目啟動以後,清華五道口將形成創業者成長期科創企業、大型企業、科創金融服務機構的教育生態體系,全面服務於國家的科技創新戰略。」
  • 人民日報:解碼小微金融的「台州模式」
    目前,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歸集30多個部門118個大類4000多細項信用信息,包括用電、用水、納稅額等體現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台州模式』表明,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政府應該在市場做不了、做不好又必需的事情上主動作為。」
  • 「與人為善 讓利於民」 民生典當榮膺年度小微金融領航企業
    12月14日,由經觀傳媒、經濟觀察報等聯合主辦的「2020第六屆金融年會」在北京舉辦,與會各方就金融科技、普惠金融、金融機構如何進一步順應需求側改革趨勢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此次年會上,民生典當以其在推行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的優異表現,榮膺「年度小微金融領航企業」。
  • 廣州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迎來「三幫手」|科技金融|企業...
    此前,廣州首批20家科技企業與來自11家銀行機構和14家投資機構的53名科技金融特派員實現了「精準匹配」。廣州市科技局副巡視員石鵬飛表示,「資金池」代表政策紅利和資本,「工作站」代表載體和眾多科技企業,「特派員」代表人和服務體系,三者聯動,意味著政策、人才、資本、載體、服務等各創新要素的碰撞、融合,也意味著廣州科技金融生態和科技創新生態的構建。
  • 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繼續:深圳公布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繼續:深圳公布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開年之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繼續。此次公示的部分項目嘗試通過金融科技創新手段,提高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提升應收帳款的標準化和透明度。比如,平安銀行的「平安好鏈供應鏈金融服務」通過搭建平安好鏈平臺,為核心企業上遊供應商提供基於應收帳款的融資服務,實現應收帳款核心企業線上簽發、供應商線上簽收及流轉等功能。
  • 華陽集團:開展「五個人人」活動激發企業活力
    陳 陽攝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作為省屬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的排頭兵,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大膽先行先試,勇於改革創新,堅定不移走轉型發展之路,按照「六新」要求,聚焦省委「把華陽打造成率先轉型蹚新路的『火箭軍』」的決策部署,大力培育戰略性新材料產業集群,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
  • 【振峰兩會觀察】扶持小微企業,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2月28日表示,他預測今年「兩會」將重點關注城鎮化與經濟發展、深化改革與推動轉型、扶持小微企業與緩解實體經濟困境、重構社會保障制度與醫療改革制度、空氣品質和飲水安全等五大熱點問題。
  • 小微金融服務的台州經驗:打好數據地基、下沉田間地頭
    每經記者:肖樂自2015年台州獲批國家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試驗區已過去四年多時間,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台州市中心支行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台州小微貸款餘額3384.76億元,佔全部貸款餘額的40.88%,分別高於全國、全省水平近20個、10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38.73萬戶,同比增加3.32萬戶。
  • 淄博小微企業紓困的背後,是一座懂得企業的城市
    駿怡酒店也在4月26日得到了這股金融水源的滋潤。兩個小切口,讓人看到淄博將資金往小微企業等經濟「毛細血管」滲透的迅速與有力。短期資金支持是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重中之重。此次向處於財務困境的小微企業進行政策性貸款,恰恰是節骨眼上的一場及時雨。為緩解疫情對小微企業造成的壓力,淄博並非只從資金方面單刀切入。在小微企業的經營難題上,淄博也已經出手助力。
  • 微眾銀行推出「雙11」供應鏈金融貸款升級方案,助力小微企業備貨...
    供應鏈金融貸款作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渠道,對於「雙11」這類考驗商家貨源、資金等能力的演武場來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供應鏈金融貸款成為商家備戰「雙11」的糧草。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致力於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效、持續、穩健的金融服務。
  • 為小微企業全面賦能,上海即富搭建財務生態鏈解決方案
    小微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地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近日,銀保監會、央行、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助力廣大小微企業的成長。在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方面,上海即富為小微商家提供了財務生態鏈整體解決方案,並帶來多項產品與周到的服務,得到了市場與客戶的充分肯定。
  • 小微企業支持政策持續加碼 綠色發展將成信貸支持新重點
    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業內預計,2021年我國綠色金融業務規模有望達到約16萬億元。
  • 指標任務重頻玩小微貸款「數字遊戲」 銀行屢收罰單
    如此多家銀行因虛報小微企業貸款數據遭到處罰,反映了小微企業經營風險高於銀行風險偏好的矛盾。建銀投資諮詢分析師王全月表示,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近年來伴隨金融科技的發展,大型銀行紛紛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緩解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化解上述所提的矛盾。而中小銀行受制於人財物限制,構建自身的大數據中心存在難度,又缺乏其他有效的風險識別手段,因此造成了數據造假現象。
  • 從一個蘋果說起——甘肅銀行平涼分行扶助小微企業發展觀察
    不過,甘肅銀行平涼分行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緊緊圍繞平涼市委市政府「一中心兩園區」城市發展戰略布局和煤電化、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己任,重點支持本地非公經濟、小微企業發展,加強金融創新,嚴守風險底線,全面踐行普惠金融,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優效率的金融服務。
  • 「第三屆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金融科技會議」圓滿落幕
    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傑進行以「防風險是金融永恆主題」為主旨的演講。他介紹目前遇到監管錯位、風險事件頻發、監管力量薄弱、科技支撐不足的問題,基於此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防控金融風險專職機構,搭建了金鷹系統十七大平臺。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大數據的目標是搭建地方金融和非法金融活動的風險識別模型。
  • 平安普惠微觀察:聚焦疫情之下小微企業破局求生路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2020小微企業融資狀況報告》顯示,微型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受疫情衝擊較大,春節後有72.7%無法正常運營或被迫停工,在已復工的小微企業和個體戶中,有48.3%處於虧本經營狀態。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企業數量龐大。當前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就有8200多萬,帶動就業人口超2億。
  • 親家數科聚焦五月金融科技行業大事件
    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1次會議,要求貫徹落實金融科技發展規劃近日,親家數科了解到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2020年第1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對金融科技理論研究、規劃指導、應用實踐等問題進行研究,明確了下一步工作重點。
  • 2018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在京舉行 百乘金科鄒洋應邀出席
    ,他表示,金融科技誕生之初就在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問題,金融科技與金融機構的合作能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國家一直對小微貸款非常重視,但因為小微企業財務數據、稅務數據不完整,傳統金融機構面臨著風控效率低、成本高、耗時長等問題,事實上將較大部分有需求的小微企業都攔在了門外;對小微企業來說,銀行等機構惠而不普,民間借貸普而不惠,兩者都很難覆蓋長尾人群。在市場需求與供應缺口下,金融科技企業快速崛起。
  • 易寶支付牽手中合擔保發力金融科技
    雙方將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小微金融、大數據風控等領域開展多方面合作,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為廣大供應鏈企業賦能,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圖:易寶支付、中合擔保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易寶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領軍企業,同時也是行業支付的開創者,深耕行業支付和交易服務,先後為航空旅遊、行政教育、通信、保險、新零售、電力等眾多行業提供了量身定製的行業解決方案
  • 科創迎黃金時代 北大校友助力大灣區科技自主創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已成為舉國上下核心攻堅的戰略任務。科創興國非一蹴而就,需要從重大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轉化、科技人才培養、前沿技術應用場景落地、長效市場與資本賦能等方面,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推動。北京大學作為中國硬科技人才的培養搖籃,為中國的科技創新輸出了無數優秀人才,肩負著科創興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