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峰兩會觀察】扶持小微企業,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2020-12-01 中國經濟網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2月28日表示,他預測今年「兩會」將重點關注城鎮化與經濟發展、深化改革與推動轉型、扶持小微企業與緩解實體經濟困境、重構社會保障制度與醫療改革制度、空氣品質和飲水安全等五大熱點問題。(2月28日《科技日報》)

    中小企是中國經濟的「脊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地位一點也不比大企業低。李克強同志曾有一句十分形象的話:「我國經濟發展既需要「頂天立地」的具有支柱作用的大企業,也需要「鋪天蓋地」的富有增長活力的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扶持政策難落實是中國經濟的「脊梁」挺不起來的老問題。中央政府的新老「36條」,加上各地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不可謂不多,可為什麼企業還是感覺「享受」不到,甚至是拱手相推呢?

    問題一,相關部門不願意對自己「動刀子」,來一次「自我革命」。政策不規範,審批落實層級多、效能差,有的政策變相「雙手互博」,一手扶持,另一手再上韁繩,你說如此扶持政策,中小企能「振奮」有感嗎?

    問題二,稅費負擔偏重一直是擠壓「脊梁」的壓力石。儘管國家已經取消了眾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但現實上還有不少收費項目不合理存在,有些行業甚至與上繳稅額負擔水平相當。

    此外,稅收徵管亂象在中小企業身上也較為突出,收「過頭稅」、上面下達的指標吃緊就亂查稅;沒有原則和法律支持的稅收執法彈性空間肆意擴張等等亂象常見於媒體報導。去年有學者曾警示說:「2013年全國一大批小微企業有可能被稅務部門整死」。

    更有甚者,為中小微企業減負的「營改增」試點,近期調查表明,有科學「減」切實「增」的現象存在。不少地方在政策執行時,有違政策初衷,特別是亂劃「最低稅負」標準問題。「營改增」的稅改,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個事關小微企發展的改革不僅要奮勇前行,更要走得「夯實」。

    十八大報告連續第三次指出扶持、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的兩個「不動搖」,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體核心的高度認識。問題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不平等、不公正和不公平」仍然是中國中小企業心頭之憂。今年兩會上,「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應該還會是不少代表、委員的發聲。

    事實上,辜勝阻就小微企業發展的建言中,金融、財稅問題對中小企尤為重要。

    2月28日,溫州市長陳金彪在「中國改革(溫州)論壇」發言時表示,溫州「金改」已開了好頭,但地方金融監管合法化、民資參與設立金融機構遭遇「玻璃門」,以及小額貸款公司、民間借貸服務中心的稅收優惠等問題,還有不少法律政策障礙,正待突破。去年3月28日,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金改」試驗區,主要意在破解民間資金多投資難、小微企業多融資難的「兩多兩難」等問題。如今溫州金融改革試驗將滿一年,為什麼還有不少難關還難以攻克呢?在建立適合中小企業成長的金融生態環境的通俗,去除我國銀行體系的不合理桎梏還應該引起兩會的足夠重視。

    此外,需要明確的是,打理中小企轉型的任務應交給「市場」,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經濟要轉型,結構要調整,經濟社會發展才有持續和動能;但並不意味著政府要伸出手來,幫企業「扭頭」轉身。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也就是說政府應該尊重經濟規律,讓市場來「倒逼」企業,用政策取向、優化環境和目標平臺來促推企業轉型。要相信企業家是有敏銳「嗅覺」的,只要政策制定者不指錯路。(王振峰)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正式開放網友投稿,原創經濟時評可發至cepl#mai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徵稿啟事

 

相關評論:【國棟兩會圍觀】「節假日免費坐火車」看起來很美

(責任編輯:李志強)

相關焦點

  • 「2020全國兩會」三大攻堅戰關鍵進展_政府工作報告
    「2020全國兩會」三大攻堅戰關鍵進展_政府工作報告由安徽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更多關於2020兩會政府報告,兩會政府工作的內容,請關注安徽公務員考試網!減稅降費2.36萬億元,超過原定的近2萬億元規模,製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最多。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完成。「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   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金融運行總體平穩。
  • 平安普惠微營家觀察上線 看小微企業如何乘風破浪
    小微企業是點燃人間的煙火,是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是城市發展的「最佳門面」。它遍布市井之中,是中國民族韌性的體現,也是「芸芸眾生相」中最出彩的一卷。為了更好地鑽研和記錄各個行業小微企業主「頑強的生命力」,平安普惠聯合梨視頻推出「微營家觀察」系列視頻,擇其「代表」而錄之,展示微營家們在時代和行業變革中不懼風雨,乘風破浪的魅力。
  • 「首席觀察」市場化「直達」有多難?央行與小微兩相望
    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 歐陽曉紅一一句「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撩得市場浮想聯翩……央媽工具箱裡的再貸款再貼現、PSL(抵押補充貸款)已是直達的啊,還能怎樣「直達」呢?進一步的結構性政策工具?甚至不排除直接買債——莫非貨幣化?別猜了,央行行長易綱在5月26日的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說:「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
  • 平安普惠微營家觀察:小微企業化身行業探索者尋求新生機
    平安普惠微營家觀察就發現了這麼一位微營家。服裝行業遇瓶頸洞見未來轉戰新興領域從服裝行業轉戰淨水工程行業,回憶起這個大膽的決定,52歲的秦先生表示當時自己已從河北到武漢發展20多年,從事的傳統行業在電商的衝擊下發展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因此想要尋求新的創業機會,恰逢自己在2010年世博會上了解到了淨水工程。
  • 平安普惠微觀察:聚焦疫情之下小微企業破局求生路
    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2020小微企業融資狀況報告》顯示,微型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受疫情衝擊較大,春節後有72.7%無法正常運營或被迫停工,在已復工的小微企業和個體戶中,有48.3%處於虧本經營狀態。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企業數量龐大。當前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就有8200多萬,帶動就業人口超2億。
  • 從一個蘋果說起——甘肅銀行平涼分行扶助小微企業發展觀察
    「我們就像個『蘋果銀行』,讓農戶可以依據市場行情存取蘋果,我們現在擁有蘋果冷庫存量1萬噸以上,能實現這個『蘋果銀行』的運轉,離不開甘肅銀行對咱們的扶持。」  和許多小微企業一樣,陳強的果業公司在成立之初也遇到了融資難的問題,特別是對於蘋果這種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行業,讓許多銀行望而卻步。
  • 「金融+科技」激發科創小微企業活力
    尤其在全球疫情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內在需求是非常大的。瑞科慧聯看到了這個行業未來的前景,也想抓住這次「契機」,乘上國家減稅降費的扶持東風,加大了今年公司的研發投入。「抓住這個疫情期間,去積極改良自己,加上這段時間的政策扶持,反而使我們跑得更快。」瑞科慧聯禹凱表示:「在享受了政策和堅定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後,使我們加大了信心和決心,去加速企業的成長。」
  • 淄博小微企業紓困的背後,是一座懂得企業的城市
    兩個小切口,讓人看到淄博將資金往小微企業等經濟「毛細血管」滲透的迅速與有力。短期資金支持是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重中之重。此次向處於財務困境的小微企業進行政策性貸款,恰恰是節骨眼上的一場及時雨。為緩解疫情對小微企業造成的壓力,淄博並非只從資金方面單刀切入。在小微企業的經營難題上,淄博也已經出手助力。
  • 政策面鼓勵國有「房東」免租金3個月,小微企業內心OS:我不是一個人...
    終於不是我一個人扛下了所有……對小微企業來說,為了幫其弱化疫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4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明確了諸多現金大紅包,其中,尤以幫助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租壓力最為振奮人心。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部分房租在其總成本中佔比相對較大。
  • 騰訊新聞丨2019年全國兩會網絡傳播大數據報告
    在科技領域,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成為輿論期待,「人工智慧」「科技創新」「網際網路+」成為兩會熱詞。「社會保障」「攜號轉網」「養老金」「疫苗管理」「疾病防控」等民生類熱詞凸顯了輿論對相關政策制度的關注。「小微企業」「營商環境」「科創板」等熱詞折射出輿論對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等方面的關注。
  • 中紀委網站刊文:紀委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攬
    原標題:述評:紀委不能無所不管 必須緊緊咬住本職日前,廣東省某市出臺了治理偷伐生態林木、偷採國家礦產資源和偷排工業汙染物(簡稱「三偷」)等違法行為的具體方案。據悉,為取得更好的效果,此次治理「三偷」專項行動將由該市紀委、監察局牽頭進行。牽頭治理「三偷」,是紀委該攬的活嗎?
  •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是什麼時候?
    2020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由哪些?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財政: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減稅降費: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就業: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創新: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消費: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
  • 疫情年份加重碼,銀行「火力全開」助小微企業渡難關丨告別2020
    在普惠金融政策持續推進,銀行小微貸款指標不斷加碼的背景下,小微企業無疑是2020年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國有大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對於其他銀行來講,比較普遍的是「兩增」貸款,即貸款較年初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餘額的戶數不低於年初水平。
  • 進博會觀察丨「洋小微」的中國信心
    進博會總面積36萬平方米的展館裡,除了國際巨頭的豪華展位,還有更多國外中小微企業「小而美」的展臺。他們位置可能不那麼核心,布展或許不華麗,但同樣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進博會,不僅是行業龍頭的舞臺,更是全球量大面廣的「洋小微」們在中國的超級舞臺。
  • 濟南1月10日起進入「兩會時間」
    「去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企業經營發展遭遇諸多難題和挑戰。但是我們對未來的市場還是非常有信心的。下一步要做精、做專、做強我們的本行。」市政協委員、山東亨格爾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姜霞最關注濟南工業發展的走勢。姜霞認為,經歷了去年一年,各個行業的形勢發生了很多變化,建議政府加強對企業的走訪和調研,制定和完善更多接地氣的扶持政策,推進濟南工業經濟更快、更高質量發展。
  • 兩會國內要聞目錄(5月27日)
    (1660)16、(兩會民生直通車)如何為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兩會之上看小快遞服務大民生(1777)23、(兩會議政錄)吹響脫貧攻堅戰總攻的衝鋒號角——軍隊代表委員熱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1583)24、(兩會解讀與訪談)「煙火氣」如何旺起來?
  • 為小微企業全面賦能,上海即富搭建財務生態鏈解決方案
    小微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地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近日,銀保監會、央行、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助力廣大小微企業的成長。在推動小微企業發展方面,上海即富為小微商家提供了財務生態鏈整體解決方案,並帶來多項產品與周到的服務,得到了市場與客戶的充分肯定。
  • 「與人為善 讓利於民」 民生典當榮膺年度小微金融領航企業
    此次年會上,民生典當以其在推行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的優異表現,榮膺「年度小微金融領航企業」。成立於2003年的民生典當是國內典當行業資金雄厚、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頭部企業之一,也是典當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單位。目前民生典當設有北京總部及成都分公司,服務於個人和小微企業客戶群。
  • 人民日報:解碼小微金融的「台州模式」
    目前,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歸集30多個部門118個大類4000多細項信用信息,包括用電、用水、納稅額等體現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台州模式』表明,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政府應該在市場做不了、做不好又必需的事情上主動作為。」
  • 指標任務重頻玩小微貸款「數字遊戲」 銀行屢收罰單
    在分析人士看來,個別銀行虛報現象或是出於監管指標壓力,但不應通過虛增手段做大小微貸款數據,而是應當在管理好核心風險的前提下,與擔保等徵信機構合作,結合各方優勢為小微提供更好服務。年內至少開出41張罰單在監管扶持小微企業的背景下,中小銀行卻屢屢出現虛報數據的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