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由於多次被檢測出有害生物,加拿大兩家油菜籽公司的對華出口已經被中方叫停。最近,加拿大的大豆、豌豆和豬肉商又開始著急了。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4月29日報導,中國的進口檢驗越發嚴格,貿易商表示,加拿大的大豆和豌豆對華出口,都面臨著障礙。另外,加拿大政府上周還稱,由於文件問題,對華豬肉出口也遇到了困難。
這種情況下,許多加拿大農民不得不開始種植小麥等其他作物,他們希望這些作物不會出口受阻。畢竟,中國是加拿大多數農產品的最大買家。去年,中國購買了價值27億加元(約合135億人民幣)的加拿大油菜籽、價值5.14億加元(約合25.7億人民幣)的豬肉。
2012年3月28日,江蘇南通一糧油接運碼頭正在從外輪上卸運進口大豆/IC Photo
加拿大出口商DG Global總裁德懷特·戈林(Dwight Gerling)說,今年1月份的時候,港口大豆檢查一般只需要幾天時間,現在,則需要3周時間,這導致不少中國買家避免購買加拿大產品。
戈林稱,「這是在發出一個信號:從加拿大購買,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困難」。
但是,時間延長的原因,是和加拿大農產品的質量有關。
今年早些時候,一位中國買家告訴戈林,一位政府檢查員在他的34個貨櫃(約680噸)加拿大大豆中發現了螞蟻。
儘管如此,戈林還是聲稱,這種現象是罕見的,他將此看作是中方「玩遊戲」,對其「施加壓力」。
但路透社也提到,中方表示,叫停加拿大的油菜籽企業,是一項常規的檢驗檢疫措施,目的是保護中國的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
加拿大農業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無法證實中國對油菜籽以外的農產品實施了更嚴格的措施。加政府本月表示,希望派遣代表團前往中國討論這一問題。
戈林的公司已經停止向中國銷售大豆,在東南亞尋找其他買家。
加拿大大豆產業組織(Soy Canada industry group)的數據顯示,由於此前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摩擦,加拿大在2018年向中國出口了價值17億加元(約合85億人民幣)的大豆,同比大幅增長。但現在,銷售已經放緩。
此外,加拿大政府上周一(22日)表示,一些加拿大豬肉出口商在向中國出口豬肉時使用過期的證明表格,造成延誤。加拿大豬肉協會發言人蓋理·史託迪(Gary Stordy)稱,此類問題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時有發生,但很少造成破壞性後果。
加拿大拿大豌豆出口商則開始擔心,他們可能成為下一個。行業組織Pulse Canada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進口了價值7.18億加元(35.9億人民幣)的加拿大豌豆,但現在進口速度已有所放緩。
總部位於多倫多的博德穀物大宗商品公司(BroadGrain Commodities)物流主管塔伊米·克魯茲(Taimy Cruz)表示,中方已開始更嚴格地審查進口文件和產品樣品。
目前,中國檢驗檢疫部門在批准每批豌豆進口前都會對其樣本進行檢測。克魯茲說,在某些情況下,他們還限制了一種許可證下允許的大豆運輸數量,減緩了運輸速度。
克魯茲說:「我們必須格外小心,他們現在非常嚴格。」
中國政府此前暫停兩家加拿大企業的油菜籽進口,都是因為其質量問題,而不是所謂的「施加壓力」。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3月6日表示,近期,中國海關多次在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中檢出危險性有害生物,其中一家企業出口的油菜籽檢疫問題尤為嚴重。在此情況下,中國海關根據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作出暫停進口的決定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加拿大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最大的油菜籽、菜籽油出口國,相信也一定明白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道理。同其他任何國家一樣,中國政府也需要保障自己國民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