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書法是一門手藝,也是一門學問。手藝需要勤奮的練習來形成自己的技巧技能,此時的書法功夫是一門拳腳功夫。學問那就需要有一種理論化的邏輯體系去支撐我們書法中的因果邏輯關係。楷書書法有其實用書法的一面,也有其藝術性的一面。本文則以女字旁字的書寫技巧與理論分析方法來探討書法的技巧與認識。
一、書法的法是什麼?
書法的載體是表形表義的漢字,規範化的方塊字的結體要求,主體上橫平豎直的筆法習俗,這些已成為造字祖先留給我們的規矩。這個規矩也算是書法人常說的「書法」的法。長期的書法發展中,我們習慣稱呼筆畫的書法方法、書寫規範叫做筆法;而筆畫的結構處理排兵布陣規則經常補人們稱為結構、結體,另一種稱呼則叫做「字法」;而單體漢字之間布局的方法則更是明明白白地叫做「章法」。既然由法來稱呼,說明這當中多少都有一些「教條」的存在,法是自由,卻也不是自由的。
書法的法就是一種經驗,一種有效的習慣。古人研究書寫方法,今天的數位化時代,現代人對書法書寫方法的研究比及古人更為仔細「教條」。工業的高效來源於產品設計與生產可重複,方法可以復用,模具的加工思想,機庫業精加工思想都是這個時代的工業加工特色。這種思想當然被現代人用到了書法研究,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被人們看成一種精緻而風格偏向同質化的書法,也算是一種例子。
說得遠了,還是來討論一下女字旁的書寫技巧。女字根可以左偏旁,也有居於下部的情形,當然居於右部的也有。左偏旁時,女旁就可以寫得細長一些,為右邊字根留下位置空間。而位於下部時,就可以寫得寬偏一些,給一上面的字根預留書寫空間。其背後美學原則無非就是均等布白,儀態均稱--「四平八穩」。
如字書寫中,橫向的均分原則,這裡的橫只是大體於左右方向上的貫穿,而非定指左右水平上的表現。如字中的結構層次主要是從左向右的扛肩方向,因而在如字布局時,女字頭部兩個起筆結點,尤其是女字的「撇」長長地探身體出去與右側口字第一豎筆的起筆呼應,三個結點形成一個從左上向右下的虛擬線,從而構成了如字法布局的平衡。
而在「委」字中的女字根,位於下部時,此時充當了下部分基石的作用,自然也就可以寫得橫扁大一些,起到一種篼底的作用。
二、書法最重要的技能是結構方法,多寫多分析就能形成布局意識;
楷書書寫中,有最基本的三種簡易方法。1)中鋒行筆,保證了實時調整筆尖運協位置的餘地;2)筆尖書寫,以此保證了書寫工具的良好形態與彈性;3)筆桿大體垂直紙面,從而保證運筆的收放自如。
回顧了筆法的關鍵技巧,再看看結構技巧。
如字為左右結構,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左邊字根與右邊字根中位線的呼應成線,從而讓左右兩部分字根平穩起來。其實這就是10種布局分析方法中的「重心平衡」原則。如字中從左上向右下的虛擬線構造則又借用了「結點成線」的規則。
漢字書法參考的是事間萬物的形態與排列方法,不同的「排兵布陣」方法對於不同字,彰顯的是不同的效果。其實一個字如何布局,有多種方法,只是有著效果好壞的區別。
女字旁在不同的字中,或者字的不同位置中,承擔責任不同,當然也就需要有不同的表現。書法只有相對的法,沒有萬世不變的僵死規則。
三、書法的「形態」是書法創作最大的發揮之處;
書法功夫的「形態」,那才真正地體現「文無定法」的深意。夏梁的工筆楷書也是書法圈子中的豪傑。你看到她的書法,你還是會認為她的風格與其它工筆書法先生的有所不同,這裡就是形態上不同體現出來的不同所在。書法功夫中的各種技能,也許只有「形態」所要遵從的法最少。書法形態的造型手法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發揮空間。
書法形態,我們可以從筆畫的長短、方筆圓筆、曲筆直筆的不同組合形成書法的姿百態。看一看啟功大師的書法,他完全與眾不同,其一是結構上的形成的特別「黃金分割」布局,然後還是信手而書的筆法形態,再有就是筆畫上粗細交替變化的應用。當然還是一個就是一個筆畫本身從起筆到行筆、收筆不同分段不同精細變化......
書法功夫中,形態造型功夫是最自由的功夫,但是也是最困難的功力。有了強大有形態處理整體觀與局部觀,我們的書法作品也就有了與眾不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