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二椅「寫意」《天下歸心》

2021-01-11 新京報電子報
數字版首頁 > 第C14:文化新聞·藝術 下一篇

張藝謀執導原創京劇大戲月底上演,尚長榮等老中青三代京劇名家加盟

一桌二椅「寫意」《天下歸心》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新京報 分享:
《天下歸心》演員和主創昨日出席發布會。左起依次為翟墨、徐孟珂、張慧芳、袁慧琴、楊乃彭、安平、朱紹玉(作曲)、尚長榮、李鳴巖、陳霖蒼(執行導演)、陳少雲、史依弘、朱世慧、康靜。肖一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陳然)由張藝謀執導、尚長榮領銜主演的原創京劇大戲《天下歸心》,昨天上午召開了首次新聞發布會。作曲朱紹玉、執行導演陳霖蒼,主演尚長榮、安平、陳少雲、楊乃彭、李鳴巖、袁慧琴、史依弘、張慧芳、朱世慧、徐孟珂、康靜、翟墨等梨園名家悉數到場。導演張藝謀因工作在身缺席,但他提前錄好視頻向媒體分享了此次的創作思路。

  該劇將於9月30日至10月7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三代京劇名家分組演出

  《天下歸心》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此劇的演員陣容集結了老中青三代京劇名家。劇中出演「鄭莊公」的京劇大師尚長榮昨日表示,自己這個年紀精力有限,本已不願再接新戲,但今年遇到《天下歸心》的劇本就被打動,乃至「第一次看就掉眼淚了」。劇中,鄭莊公這個角色戲份吃重,73歲的尚長榮在接下戲後,時常半夜失眠起來背詞。在傳統京劇中,老旦行當總是以配角出現,但在《天下歸心》中,老旦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上。飾演鄭莊公之母武姜的是79歲高齡的老旦名家李鳴巖,她也同樣表示:「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演新戲了」。為保證作品質量,《天下歸心》中每位主角都將由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分組演出。

  張藝謀提出「既傳統又現代」

  昨天發布會上,主辦方還播放了張藝謀導演提前錄製好的視頻。作為一個以視覺見長的導演,首次執導京劇,張藝謀卻表示要一改近年舞臺上頗為流行奢華製作的風氣,回歸到傳統京劇的審美,將「一桌二椅」的寫意之美變幻出無窮的效果,以此向國粹京劇致敬。該劇的執行導演陳霖蒼,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架子花臉演員。他表示,在與張藝謀一起工作的時候,張導把握總體風格,並著重掌控視覺部分,他提出的總思路是「既傳統又現代」。

  導演談

  我想導京劇已經很多年了。我在想,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做。幾十年來,演出越來越大,手段越來越新、越來越複雜,這可能跟京劇是搭不上的。京劇是純粹的,它的美是在象徵、寫意和概念中的。所謂「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它是一種概括的、程式化的美。我希望從這樣一個美學角度進入去呈現。我向京劇致敬並不是說我們就完全回到傳統,而是用傳統美學概念,以現代的方式來演繹。但現代方式的演繹,仍是向傳統美學致敬,因為它是從傳統中來的。我堅信京劇不會死,因為它是我們民族藝術的瑰寶,這個傳統是長在身上的,並一代代傳下去。

  ■ 角色解讀

  鄭莊公

  行當:花臉

  飾演者:尚長榮、孟廣祿、安平

  在《天下歸心》裡,鄭莊公是一個既有英雄氣概,又不乏人性光芒,甚至還有弱點的人物形象。

  武姜

  行當:老旦

  飾演者:李鳴巖、袁慧琴

  從偏心的母親到最終與長子冰釋前嫌,鄭莊公之母武姜的身上,湧現人性之複雜與親情的力量。

  潁考叔

  行當:老生

  飾演者:陳少雲、楊乃彭

  以四兩撥千斤的智慧,化解了鄭莊公與母親的積怨。與鄭莊公相比,潁考叔更有種舉重若輕的氣度。

  莊後

  行當:青衣

  飾演者:史依弘、張慧芳

  莊後溫婉賢淑,在這場夫君與婆婆的「戰爭」中,她如一縷清風,撫平一切傷痕。

  口述:張藝謀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相關焦點

  • 張藝謀指導原創京劇《天下歸心》 只留「一桌二椅」
    原創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劇照。舞臺上只保留了京劇傳統道具「一桌二椅」。 圖片來源 國家大劇院官微   和郭寶昌帶領眾多老戲骨的《大宅門》一樣,以張藝謀執導吸引眾多眼球的大型原創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同樣也是京劇界明星的大集合。昨晚,這一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作品同樣作為藝術節劇目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並將連演三場。
  • 京劇《天下歸心》獻演東藝 張藝謀用一桌二椅說故事
    張藝謀首部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將從13日晚起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3場。作為國家大劇院耗時近5年醞釀籌備的年度大戲,該劇此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首輪演出。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的部分京劇界人士,有評論家說,一桌二椅的京劇程式被完整保留,甚至被多媒體放大,張藝謀是《天下歸心》的最大賣點,演員的唱功則是整臺戲的最大看點。
  • 張藝謀執導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二椅」
    主創陣容創下近年來京劇演出之最的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天下歸心》,可謂既看角兒又看導演,不論是已經78歲高齡、謝絕各方演出邀約多年的老旦名家李鳴巖,還是本已決定不再參與新創劇目的當今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的「破例」出演,就足以讓戲迷翹首期盼,更何況還有張藝謀的首次跨界執導,這齣尚未登場的舞臺大戲建組之初便讓人吊足了胃口。
  • 看張藝謀用「一桌二椅」說故事
    央廣網上海11月13日消息  張藝謀首部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從11月13日起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3場。作為國家大劇院耗時近5年醞釀籌備的年度大戲,該劇此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首輪演出。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的部分京劇界人士,有評論家說,一桌二椅的京劇程式被完整保留,甚至被多媒體放大,張藝謀是《天下歸心》的最大賣點,演員的唱功則是整臺戲的最大看點。
  • 《天下歸心》主打簡約 張藝謀強調「一桌二椅」
    這一次,張藝謀執導的是他的首部舞臺京劇作品、國家大劇院製作京劇《天下歸心》 。  9月2日,記者從京劇《天下歸心》媒體見面會上獲悉,該劇將於9月30日至10月7日國慶檔期登陸國家大劇院舞臺。雖因故未能到場,張藝謀也在提前錄製的視頻中表達了對進劇場看京劇的觀眾的感謝,希望「這樣的觀眾能多一點,讓京劇在舞臺上煥發它的美麗」 。
  • 《天下歸心》主創開藝術導賞課 一桌二椅不簡單
    京劇《天下歸心》主演尚長榮表演念白。晨報記者 史春陽/攝  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京劇《天下歸心》是繼京劇《赤壁》之後推出的又一部新編歷史京劇作品,該劇同樣集結了強大的主創陣容,9月8日執行導演陳霖蒼,主演尚長榮、安平和史依弘做客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和戲迷朋友分享了創作過程。
  • 京劇《天下歸心》開始排練 舞臺僅「一桌二椅」
    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9月2日,在北京京劇院排練廳,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天下歸心》已經開始排練,尚長榮、安平、陳少雲、楊乃彭、李鳴巖、朱世慧、袁慧琴、史依弘、張慧芳、徐孟珂、康靜、翟墨等梨園名角首次與媒體見面,講述他們心目中的《天下歸心》。導演張藝謀並沒有現身,只是通過一段視頻隔空傳話。
  • 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
    原標題: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  9月30日晚,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新編歷史京劇《天下歸心》在京首演。該劇由張藝謀跨界執導,他對京劇傳統道具「一桌二椅」的運用是演出的亮點,尚長榮、李鳴巖、陳少雲、史依弘等名家的表演則依舊精湛。
  • 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兩椅 一掃舞臺豪華風
    張藝謀導演京劇《天下歸心》登臺東方藝術中心  今晚起至15日,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舞臺上,京劇道具中最傳統的「一桌二椅」幻化成大大小小、虛虛實實的道具或背景,意在突出京劇的程式化與寫意性,而「克段」、「慶功」、「私訪」、「天問」、「見母」等五幕大戲中也包含了水墨、皮影、宣紙等中國傳統元素。  張藝謀表示:「作為一個跨界導演,我面臨的最主要的挑戰就是如何讓京劇呈現出最本質的美。
  • 《天下歸心》將演 張藝謀:一桌二椅就是舞臺
    天下歸心發布會  經過近五年的精心醞釀與籌劃,大劇院製作京劇《天下歸心》將於9月30日至10月7日的國慶檔期正式上演,該劇由導演張藝謀領銜,搭配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演出。  《天下歸心》的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非凡智慧以及和諧之美。  據介紹,在舞臺視覺呈現上,《天下歸心》主打「傳統牌」,通過「一桌二椅」體現寫意性,而水墨、皮影、宣紙等元素也都將配合出現。
  • 張藝謀京劇處女作亮相 "一桌二椅"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尚長榮飾演的鄭莊公霸氣十足,而巨型的與小型的兩套「一桌二椅」也在不同場景中呼應變換。蘇巖 攝 昨晚,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天下歸心》在大劇院戲劇場與觀眾見面。 「一桌二椅」 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天下歸心》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講述春秋時期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作為張藝謀的「京劇處女作」,該劇如他之前承諾的:向京劇傳統致敬,同時不乏現代感。舞臺的主布景是紅色巨型的「一桌二椅」與一堵白牆,通過機械、投影和燈光的運用,「一桌二椅」可自由變換,賦予戲劇更豐富的內涵。
  • 張藝謀跨界執導京劇 「一桌兩椅」傳達簡約美感
    由張藝謀任總導演、匯集尚長榮和陳少雲等眾多名家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11月13日至15日將上演於東方藝術中心。這部由國家大劇院之作的京劇巨獻,也是2013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壓軸大戲。  據悉《天下歸心》故事取材於《左轉》「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
  • 崑劇的虛擬性與「一桌二椅」
    崑劇有二個最基本的特徵,一是它的綜合性,它通過音樂、舞蹈、表演、歌唱,又通過繪畫、建築、雕塑、文學劇本等,把時間藝術樣式與空間藝術樣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綜合性之廣泛,在各種綜合藝術中是絕無僅有的;二是它的虛擬性(或稱寫意性),這和西方戲劇的寫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正好相反。
  • 【文化】一桌二椅
    舞臺上的道具幾乎不能再簡陋了,在沒有光影的年代,戲臺背景除了幻燈,多是幾塊屏幅,屏幅前,擺著一張桌子,二把椅子,空蕩寂寥。沒有擴音器,燈光有夜壺燈、汽燈和動力發電。 演員妝容、服飾也十分簡陋,僅就服飾來講,戲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數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長袍、褂、盔帽、靴鞋、蟒袍等古裝衣。
  • 神奇的「一桌二椅」,舞臺上看我七十二變!
    空格「一桌二椅」是中國戲曲舞臺上的演出用具,用時可多可少,可分可合,視演出需要而定。它能夠用極簡單的道具表示出形形色色的環境處所,大小場合。
  • 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圖)
    由國家大劇院出品,張藝謀領銜執導、聚集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的原創京劇《天下歸心》正式亮相國家大劇院。一桌二椅的巧妙舞臺運用、流派紛呈的唱腔展示、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在兩個多小時內,讓觀眾們過足了戲癮。一桌二椅暗藏玄機演出當晚,導演張藝謀兌現了之前的承諾,為大家奉獻出一部「向京劇傳統致敬」的誠意之作。
  • 「看我七十二變」之戲曲舞臺上的「一桌二椅」
    為何「一桌二椅」有如此大的魅力,可以讓現代人拒絕接受全新的視覺享受而堅守傳統?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很多人認為「一桌二椅」就是指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其實不是的。在戲曲術語中,「一桌二椅」是傳統戲曲舞臺上對桌椅擺列使用的總稱呼。
  • 《一桌二椅-夜奔 朱䴉記》榮膺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
    導讀:《一桌二椅-夜奔》《一桌二椅朱䴉記》是華人實驗藝術先驅榮念曾策劃、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柯軍主編、新華日報高級記者王曉映編著的姊妹書。榮念曾於1997年開創的「一桌兩椅」計劃,建立了跨越時代與國界的藝術交流平臺,共超過100位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
  • 柯軍:現代布景不應破壞崑劇「一桌二椅」的傳統
    「一桌二椅,你和母親兩個人怎麼坐?和父親呢?和愛人呢?」12月11日,梅花獎得主、崑劇表演藝術家柯軍做客先鋒書店,帶來一場主題為《一桌二椅,從過去到未來》的崑曲講座。
  • 「一桌二椅」的酣暢清新 「做一本最美的書」系列報導①
    」的酣暢清新 《一桌二椅·夜奔》《一桌二椅·朱䴉記》,一本聚焦於一部由崑曲大師柯軍和世界現代戲劇名家合作的經典,一本全景再現了「朱䴉計劃」這項綜合藝術實驗。在「瀚清堂」書籍設計師趙清的手中,「一桌二椅」經過設計語言的再度發現,成為創造更多可能性的書籍藝術。也許每一個發現這本以紅白為主調的書的秘密的人,都會不禁嘆道:「書原來還能這樣!」趙清的給出的回應是:「書籍為什麼不可以這樣?」這套書榮獲「中國最美圖書」獎及HKDA Global Design Awards 2016書籍類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