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張藝謀用「一桌二椅」說故事

2021-01-19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1月13日消息  張藝謀首部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從11月13日起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3場。作為國家大劇院耗時近5年醞釀籌備的年度大戲,該劇此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首輪演出。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的部分京劇界人士,有評論家說,一桌二椅的京劇程式被完整保留,甚至被多媒體放大,張藝謀是《天下歸心》的最大賣點,演員的唱功則是整臺戲的最大看點。
  

舞美:尊重京劇傳統,程式與寫意兼具

  毋庸諱言,張藝謀三個字,是《天下歸心》的重要賣點。人們普遍關心在他的導演之下,京劇舞臺會呈現出怎樣的視覺效果。此前張藝謀曾經表示,沒有想過要改變京劇,自己要做的是尊重一桌二椅的傳統,同時用現代舞臺結構的公式,來展現京劇最本質的美。

  就北京首輪演出的效果來看,張藝謀在這一點上沒有食言。《天下歸心》沒有重蹈近年來戲曲舞臺越來越寫實化的覆轍,而是巧妙設計了大、中、小三套「一桌二椅」,在無窮變幻中體現傳統美學中的「程式化」與「寫意性」。作為一名電影導演,張藝謀克制了自己對於影像的偏好,多媒體手段僅僅點睛般寥寥幾筆,最大限度地把舞臺空間留給了演員,在極盡簡約卻充滿想像智慧的舞臺時空之內,將「克段」、「慶功」、「私訪」、「天問」、「見母」五幕大戲一一呈現。

  就拿開場來說,大幕拉開,一桌二椅被擺上舞臺,但很快藉助多媒體手段逐漸隱去。另一套巨大的一桌二椅在舞臺上漸漸成形,而桌腿被蒙上了一層宣紙,變身為屏幕,用皮影呈現出鄭莊公平叛的戰爭場面。此後音樂聲響起,演員們的身影疊加在皮影之上,最終破紙而出,幾位主要人物也正式登上舞臺。

  

故事:取材「掘地見母」,弘揚仁義孝道

  《天下歸心》的故事取材於《左轉》「鄭伯克段於鄢」。歷史上,人們把這段典故稱為「掘地見母」,講的是鄭莊公繼承王位成為鄭國君主,向來厭惡他的母親武姜卻一心想要扶持次子叔段。武姜與叔段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後,便伺機謀反,定下裡應外合之計,欲取鄭莊公而代之。計謀敗露,叔段自殺,鄭莊公表示從此與武姜不到黃泉不再見面。之後鄭莊公心生悔意,經穎考叔的點撥,在城下挖了一條地道,母子二人得以見面。

  應該說,「掘地見母」的故事固然緣起於尖銳的政治衝突,其結局卻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所崇尚的孝道,而此次重新創作的《天下歸心》,就把重點放在了後者。有北京的劇評人告訴記者,劇中母子見面的橋段,相當動人。記者同時了解到,早在1926年上海天蟾舞臺開業時,京劇高派老生創始人高慶奎便與荀慧生、金少山等人合演了這齣劇目,又名《孝感天》。然而由於年代久遠,今天已經很少有人了解當時的劇本和演出情況。

  

表演:薈萃名家名角,展現深厚功力

  名家薈萃、流派紛呈,是《天下歸心》最大的看點。記者了解到,該劇網羅了眾多當今京劇界各行當的領軍人物,其中鄭莊公由尚長榮和安平分飾,武姜由著名老旦、李派傳人李鳴巖扮演,陳少雲和楊乃彭分飾穎考叔,朱世慧扮演公子呂,史依弘扮演鄭莊公夫人。

  有評論家向記者介紹說,不同於傳統京劇中以老生和青衣行當為主的演繹方式,《天下歸心》大大拓展了花臉、老旦等行當的表演空間,不僅對於京劇表演傳統來說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也加強了人物的感染力。幾位名角兒的唱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尚長榮在出場伊始,就用一段霸氣渾厚、細膩而不失豪放的演唱,將鄭莊公得知武姜和叔段謀反之後的暴怒演繹得張力十足,鎮住了全場。李鳴巖雖然年近八旬,嗓音依然富有爆發力,在北京演出時幾乎一句一個滿堂彩,特別是一段「為嬌兒我險赴鬼門關」的二黃原板,聲情並茂、韻味醇正,足見功力之深。而當劇情發展到「見母」一幕時,尚長榮與李鳴巖的大段對唱激情四溢,成為全劇最為華彩的篇章。

相關焦點

  • 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
    原標題: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  9月30日晚,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新編歷史京劇《天下歸心》在京首演。該劇由張藝謀跨界執導,他對京劇傳統道具「一桌二椅」的運用是演出的亮點,尚長榮、李鳴巖、陳少雲、史依弘等名家的表演則依舊精湛。
  • 京劇《天下歸心》獻演東藝 張藝謀用一桌二椅說故事
    張藝謀首部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將從13日晚起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3場。作為國家大劇院耗時近5年醞釀籌備的年度大戲,該劇此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首輪演出。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的部分京劇界人士,有評論家說,一桌二椅的京劇程式被完整保留,甚至被多媒體放大,張藝謀是《天下歸心》的最大賣點,演員的唱功則是整臺戲的最大看點。
  • 張藝謀執導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二椅」
    主創陣容創下近年來京劇演出之最的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天下歸心》,可謂既看角兒又看導演,不論是已經78歲高齡、謝絕各方演出邀約多年的老旦名家李鳴巖,還是本已決定不再參與新創劇目的當今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的「破例」出演,就足以讓戲迷翹首期盼,更何況還有張藝謀的首次跨界執導,這齣尚未登場的舞臺大戲建組之初便讓人吊足了胃口。
  • 《天下歸心》主打簡約 張藝謀強調「一桌二椅」
    張藝謀  在大牌導演紛紛「歸來」籌拍新作之際,備受矚目的張藝謀一邊籌備電影《歸來》 ,一邊又玩起了跨界。這一次,張藝謀執導的是他的首部舞臺京劇作品、國家大劇院製作京劇《天下歸心》 。雖因故未能到場,張藝謀也在提前錄製的視頻中表達了對進劇場看京劇的觀眾的感謝,希望「這樣的觀眾能多一點,讓京劇在舞臺上煥發它的美麗」 。  對於此次跨界,張藝謀說:「作為一個跨界導演,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就是如何讓京劇呈現出它最本質的美。 」他表示,京劇的簡約、象徵、寓意、程式化、中國古典情懷等,是京劇持久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自己將會用京劇獨特的美學體系來創作《天下歸心》 。
  • 張藝謀京劇處女作亮相 "一桌二椅"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尚長榮飾演的鄭莊公霸氣十足,而巨型的與小型的兩套「一桌二椅」也在不同場景中呼應變換。該劇由導演張藝謀領銜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合力打造,首輪演出將演至10月7日。 「一桌二椅」 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天下歸心》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講述春秋時期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作為張藝謀的「京劇處女作」,該劇如他之前承諾的:向京劇傳統致敬,同時不乏現代感。
  • 張藝謀跨界執導京劇 「一桌兩椅」傳達簡約美感
    由張藝謀任總導演、匯集尚長榮和陳少雲等眾多名家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11月13日至15日將上演於東方藝術中心。這部由國家大劇院之作的京劇巨獻,也是2013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壓軸大戲。  據悉《天下歸心》故事取材於《左轉》「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
  • 張藝謀指導原創京劇《天下歸心》 只留「一桌二椅」
    舞臺上只保留了京劇傳統道具「一桌二椅」。 圖片來源 國家大劇院官微   和郭寶昌帶領眾多老戲骨的《大宅門》一樣,以張藝謀執導吸引眾多眼球的大型原創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同樣也是京劇界明星的大集合。昨晚,這一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作品同樣作為藝術節劇目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並將連演三場。
  • 一桌二椅「寫意」《天下歸心》
    數字版首頁 > 第C14:文化新聞·藝術 下一篇 張藝謀執導原創京劇大戲月底上演,尚長榮等老中青三代京劇名家加盟 一桌二椅「寫意」《天下歸心》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新京報 分享:
  • 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圖)
    由國家大劇院出品,張藝謀領銜執導、聚集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的原創京劇《天下歸心》正式亮相國家大劇院。一桌二椅的巧妙舞臺運用、流派紛呈的唱腔展示、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在兩個多小時內,讓觀眾們過足了戲癮。一桌二椅暗藏玄機演出當晚,導演張藝謀兌現了之前的承諾,為大家奉獻出一部「向京劇傳統致敬」的誠意之作。
  • 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兩椅 一掃舞臺豪華風
    張藝謀導演京劇《天下歸心》登臺東方藝術中心  今晚起至15日,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經過近五年時間的醞釀籌劃,《天下歸心》由張藝謀擔綱總導演,作曲、唱腔設計兼指揮朱紹玉,執行導演陳霖蒼參與創作,尚長榮、安平、陳少雲、楊乃彭、李鳴巖、史依弘、朱世慧、康靜、翟墨等梨園名家傾情獻演。這也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繼去年引進新編歷史京劇 《赤壁》後,引進的又一部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京劇作品。
  • 《天下歸心》主創開藝術導賞課 一桌二椅不簡單
    陳霖蒼導演說在京劇《天下歸心》建組前半年左右的時間裡,他一直和張藝謀導演溝通繪圖,到現在才從一千多張繪圖中定下來方案,之所以如此費勁,就因為張藝謀導演希望《天下歸心》既要保留京劇傳統的一桌二椅,又要有新的視覺衝擊力,讓人眼前一亮。
  • 【文化】一桌二椅
    臺柱用的是各家各戶擱架篙子,一捆蠢麻根根綁牢,臺面則是房屋的大門,再到棉花採購站借來一塊油布鋪上。戲臺兩邊的貼有對聯,這些對聯不僅追求對聯的藝術之美,更賦有教化作用,借戲論世,充滿哲理,寓意深刻。 舞臺上的道具幾乎不能再簡陋了,在沒有光影的年代,戲臺背景除了幻燈,多是幾塊屏幅,屏幅前,擺著一張桌子,二把椅子,空蕩寂寥。沒有擴音器,燈光有夜壺燈、汽燈和動力發電。
  • 《天下歸心》將演 張藝謀:一桌二椅就是舞臺
    天下歸心發布會  經過近五年的精心醞釀與籌劃,大劇院製作京劇《天下歸心》將於9月30日至10月7日的國慶檔期正式上演,該劇由導演張藝謀領銜,搭配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演出。  《天下歸心》的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非凡智慧以及和諧之美。  據介紹,在舞臺視覺呈現上,《天下歸心》主打「傳統牌」,通過「一桌二椅」體現寫意性,而水墨、皮影、宣紙等元素也都將配合出現。
  • 「看我七十二變」之戲曲舞臺上的「一桌二椅」
    為何「一桌二椅」有如此大的魅力,可以讓現代人拒絕接受全新的視覺享受而堅守傳統?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很多人認為「一桌二椅」就是指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其實不是的。在戲曲術語中,「一桌二椅」是傳統戲曲舞臺上對桌椅擺列使用的總稱呼。
  • 神奇的「一桌二椅」,舞臺上看我七十二變!
    空格「一桌二椅」是中國戲曲舞臺上的演出用具,用時可多可少,可分可合,視演出需要而定。它能夠用極簡單的道具表示出形形色色的環境處所,大小場合。
  • 崑劇的虛擬性與「一桌二椅」
    崑劇有二個最基本的特徵,一是它的綜合性,它通過音樂、舞蹈、表演、歌唱,又通過繪畫、建築、雕塑、文學劇本等,把時間藝術樣式與空間藝術樣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綜合性之廣泛,在各種綜合藝術中是絕無僅有的;二是它的虛擬性(或稱寫意性),這和西方戲劇的寫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正好相反。
  • 《一桌二椅-夜奔 朱䴉記》榮膺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
    導讀:《一桌二椅-夜奔》《一桌二椅朱䴉記》是華人實驗藝術先驅榮念曾策劃、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柯軍主編、新華日報高級記者王曉映編著的姊妹書。榮念曾於1997年開創的「一桌兩椅」計劃,建立了跨越時代與國界的藝術交流平臺,共超過100位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
  • 京劇《天下歸心》開始排練 舞臺僅「一桌二椅」
    導演張藝謀並沒有現身,只是通過一段視頻隔空傳話。  《天下歸心》取材於《左傳》中「鄭伯克段於鄢」,講述了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中國人的孝道親情和非凡智慧。  在排練廳兩側擺放著的《天下歸心》海報上,以水墨為底,用紅色的簡單線條勾勒出一桌二椅,其中一把椅子還倒在地上,簡約而又頗見新意。從這幅海報中也能窺探出,此次張藝謀執導京劇的理念。
  • 柯軍:現代布景不應破壞崑劇「一桌二椅」的傳統
    「一桌二椅,你和母親兩個人怎麼坐?和父親呢?和愛人呢?」12月11日,梅花獎得主、崑劇表演藝術家柯軍做客先鋒書店,帶來一場主題為《一桌二椅,從過去到未來》的崑曲講座。
  • 「一桌二椅」有何門道? 專家教你如何賞析川劇
    聽好戲的開頭至關重要    「年輕人不看川劇是因為不了解。」曾祥明認為,川劇不應該從演員出場後開始欣賞,在幕布拉開的一刻其實就已經滿臺是戲了。對於剛接觸川劇的觀眾而言,看好戲的開頭至關重要,「引子」、「定場詩」往往能令觀眾更好融入劇情當中。    怎麼看?「看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