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寒潮頻頻來襲。1月7日,北京南郊觀象臺監測顯示,最低氣溫-19.6℃,打破了1966年2月以來北京氣溫的最低紀錄。連日的低溫讓家住平谷區悅洳匯和旭輝小區的家長們格外犯愁,因為距離學校最近的公交車站有1公裡的路程,每天搭公交車上下學的孩子們從公交車站走到學校需要約20分鐘。捨不得孩子挨凍,不少家長只好開車或騎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又造成學校門前擁堵,路上機動車來往穿梭,人車混行,也存在安全隱患。
1月7日,在學生家長的引領下,記者來到現場進行探訪。
學校門前道路擠滿接送孩子的車輛。
公交站距離校門1公裡
冬季步行孩子遭罪家長不忍
1月7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平谷城區以西順平路南側的北京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平谷分校(以下簡稱一師附小平谷分校)。由於還沒到放學時間,學校大門緊閉,門前的道路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學生家長張先生說,等學生放學的時候,這條路不僅兩側找不到停車位,而且路中間都停滿了接孩子的車。
記者又來到學校附近的兩個公交車站,一個在體育中心西路,站名叫「體育中心站」;另一個在順平路上,站名叫「博物館站」。按照手機地圖導航顯示的距離,兩個車站到學校大門的距離差不多,都為1公裡。
在體育中心站,記者看到這裡有6條公交線路,其中平6路和平37路車可以到達悅洳匯小區和旭輝小區。
相比體育中心站,博物館站的公交線路更多一些,一共有12條,其中也包括平6路和平37路。「對於去一師附小平谷分校上學的孩子來說,無論是在這站或體育中心站下車,都需要步行1公裡,唯一的區別就是,體育中心站下車後要多經過一個紅綠燈。」張先生說。
張先生告訴記者,從悅洳匯和旭輝兩個小區到學校的總路程也就兩公裡左右,坐公交不能直達,「由於一半的路程都得步行,導致很多家長和學生不願趕公交車,特別是寒冷的冬季,早晚氣溫低,孩子走這麼遠太遭罪。」
記者了解到,其實距學校三四百米就有一個公交站,在學校北側的周村路路口牌樓附近,但該站的公交線路不途經悅洳匯和旭輝兩個小區。
校門前擁堵騎電動車不安全
家長呼籲公交站點靠近學校
當天下午4時10分,快到放學時間了。一師附小平谷分校門前車流開始明顯增多,尤其是在校門口的路兩側和中央都停滿各種車輛,除了汽車以外,還有數十輛廂式電動三輪車,不少家長坐在車裡等候孩子放學。
記者正隨機採訪一位家長,沒想到,在得知記者是來了解學校周邊的公交線路設置後,多位家長一下子圍了上來,爭相發言。一了解,他們都住在悅洳匯及周邊小區。
有幾位家長是因為不會開車或者家裡沒有機動車,所以選擇騎電動車接送孩子。其中一位住在悅洳匯小區的家長說,為了儘量縮短接送時間,平時她騎一輛小電動三輪車來接孫子,路上需要十幾分鐘時間,「這麼冷的天,雖然騎小三輪車冷點,卻是最快的。」旁邊一位家長補充道:「我不會開車,只能騎電動三輪車來,但總覺得不安全,尤其是在過路口、遇到車多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如果公交車站能夠離學校近一些,我們還是會首選坐公交,最起碼安全。」這位女士還特意帶記者看了自己的電動車,這輛車沒有完全封閉的車廂,而是用一塊透明的塑料布擋風,「這輛『小破車』四處漏風,但為了孩子在路上少遭點罪,也只能靠它了。」
還有幾位騎電動車的家長說雖然家裡有車,但因為校門口太堵,停車不方便,只能騎電動車接送孩子。記者看到一輛紅色的電動三輪車車廂後座上擠著三名小學生,坐在駕駛位的家長說,她和同小區的幾位家長組成了互助小組,輪流接孩子,車後座除了自家娃,還有鄰居家的孩子。「家裡老人開電動三輪車不安全,還是我自己隔三差五請假來接比較放心。」她說如果公交車站能夠離學校近一些,家裡老人是可以接送孩子的。
有不少開車來的家長坐在車裡等待孩子放學,記者也採訪了他們。一位將車停在幾百米外路邊的家長表示自己很無奈,「一是校門口難停車,二是接了孩子還得走好遠才能取車,太折騰。」當問到為何不選擇公交車時,她說因為公交下車後要走很遠,「孩子少則得走20多分鐘,多則半個小時都到不了學校,尤其是颳風下雨降溫時,太遭罪。」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記者耳邊的汽車喇叭聲此起彼伏。由於汽車和電動三輪車堵得太滿,不少車輛通行困難,司機需要不停鳴笛才能開出一條路。校方雖專門安排了幾名保安在校門口疏導交通、維持秩序,可是收效甚微。
不過,對於是否開通公交車,也有個別家長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說學校門前的路比較窄,開通公交後會不會擁堵更嚴重?
記者在校門前待了不到一小時,手腳就已凍僵。結束採訪時,大多數家長已經離開,但還有幾位未接到孩子的家長在寒風中瑟瑟發抖。1月8日早晨,張先生又給記者發來了一段送孩子上學的視頻,汽車儀錶盤上顯示,室外溫度是-19℃。
多部門緊急踏勘研判
初步確定平12路改線
1月8日下午4時許,記者聯繫到公交線路的主管部門平谷區交通局。詢問相關情況後,該局副局長賀開相立即帶領下屬科室、客運企業負責人趕赴現場了解情況。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實地察看後,賀開相回復記者,作為管理單位,他們會悉心聽取市民的意見,並爭取儘快做出調整。當晚,相關各方便連夜開會,商議公交線路改線的具體方案。
平12路初定改線方案中,新增的6個站點名和大致位置。
1月9日上午,賀開相告知記者,改線方案正在起草中。下午3時許,記者便收到了一份《關於解決悅洳匯與北京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平谷分校)轉乘不便問題的方案》。該方案顯示,經過對悅洳匯小區、北京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平谷分校線路覆蓋情況、站點設置、通行路況的實地踏勘和整體研判,初步確定對平12路(周村-大峽谷)進行線路調整,取消1個站點(博物館站),增設6個新站點。其中,增設的師範小學站位於學校西側的周村路,未來將結合道路周邊的實際情況和線路合理性來確定車站位置,距離上儘可能靠近校門。
運營線路調整需要按規定流程進行審批,平谷區交通局已將線路調整情況上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待批覆後按要求時限向社會進行公告,公告期滿後對線路站牌及運營車輛費率進行調整更新,爭取儘早投入運營,方便市民出行。
賀開相表示,對於取消平12路博物館站會影響部分市民的乘車習慣,在方案公告階段,將積極做好解釋工作,希望獲得理解和支持。「新增線路將繞行悅洳匯小區,新增6個站點,比原線路增加三四公裡路程,按照裡程計費的原則,改線後票價會適當上調,對此我們也會做好解釋工作。我們會科學合理地改線,盡力平衡市民的不同需求,為市民更好服務。」賀開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