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1月20日訊 蝦青素、葉黃素、藻源蛋白、藻多糖、念珠藻、硒片、海參寶、海馬寶……這些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如今已成為很多市民家庭常備食品,這也讓一家藍色經濟企業逐漸為社會所熟悉。這家企業就是青島英豪集團。
「二十年前,我毅然決然的離開體制下海創業,在青島的大海邊種下了第一顆夢想的種子。當時因為這個事情,我的父母兩年沒有跟我說過話。」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起步履維艱的創業歷程,青島英豪集團董事長辛茂盛頗為感慨。
以海興業,經過20年的發展,青島英豪集團立足青島西海岸新區,在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建有研發、生產、銷售基地或實體公司,全球員工約2600人。目前,英豪集團擁有藍色經濟事業部、大健康事業部、裝備智造事業部、青春美(日化)事業部四大板塊,將食、藥、空氣、水和美在內的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產品連結起來,實現了對海洋產業的創新發展,詮釋著「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和理念。據了解,這家企業的全球年產值已達數十億元。
「在過往爭分奪秒,披荊斬棘的歲月裡,我一直在尋找答案,英豪集團究竟要做一家怎樣的企業?時隔多年,英豪集團已經在大健康產業的道路上走了很遠,接下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辛茂盛說。
藍色寶庫的「英豪造」
走進英豪集團藍色經濟展廳,可以看到這裡像極了一個琳琅滿目的產品超市,展示著海洋醫藥、生物製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領域的各類創新技術和產品,這些都是「英豪造」。在英豪內部,這被稱作藍色經濟事業部,這裡集海洋生物引種、遺傳改良、育種、育苗、增養殖、精深加工、科研及技術推廣為一體,集中展示英豪集團在海洋領域的技術成果。
「英豪集團每一次的技術創新每一次的產業布局,都是為了實現產業化發展的需求而做的。」辛茂盛說,以華夏藍速溶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粉為例,在產業化路上曾遇到有很多關卡,通過技術創新和多地戰略布局,終於讓停留在紙面上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為了實實在在的產品。
蝦青素作為一種強效的天然抗氧化劑,在人體內的免疫應答中可以起到顯著的作用。蝦青素可消除體內的自由基,促進細胞的再生機能,維持機體平衡並減緩細胞的衰老,緩解運動疲勞、增強機體活力。
辛茂盛介紹,雨生紅球藻是自然界中純天然蝦青素的主要來源,但雨生紅球藻生長條件極為苛刻。雨生紅球藻能否實現規模化培育,是決定蝦青素能否產業化的關鍵一環。為尋求雨生紅球藻規模化之路,英豪研發團隊做了大量的實驗,尋求其最好的生長環境。經過3年研究考察,發現雲南楚雄無論是光照、海拔、溫度等地理條件最適合雨生紅球藻的培育。因此,英豪集團在雲南楚雄建立了大規模的雨生紅球藻培育基地。運用醫藥級玻璃管道式的創新性培育方式,實現了原料的安全無汙染,確保了量大質優藻種的獲取。
「蝦青素這種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強抗氧化劑自身卻極容易被氧化。如何解決生產出來的蝦青素不被氧化?這一度成了公司的技術難題。」辛茂盛介紹,研發團隊採用獨特的破壁提取技術、微囊技術,將藻體細胞壁打碎,使其釋放更多的游離態蝦青素,並用微囊將游離蝦青素包裹起來防止其氧化。該技術科技含量高,創新性強,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為創新產品劑型,能夠實現採用膠囊包裝蝦青素,我們不惜遠赴美國建立生產基地。」 辛茂盛說。
歷經20年耕耘,如今英豪打造出了一座富饒的藍色寶庫。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果,辛茂盛告訴記者,離不開英豪人身上的那種死磕精神。「成果轉化是我們遇到的突出難題,為了能夠讓科研成果走上市場,我們以需求倒逼成果轉化。我們堅持多條腿走路,也始終相信總有一條路徑可以順利通往產業化。」辛茂盛說。
全球領先成就「一機難求」
除了深耕海洋,智能製造是英豪近年來布局的產業高地。如今,這一領域內,英豪也通過淬鍊硬核科技,成為一家實力型企業。全球領先的貝昂無耗材空氣淨化器,就是這家海洋企業拓展智能製造的實力證明。
在英豪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展廳,記者看到各種各樣的空氣淨化器產品:穿戴型、車載型、家用型、辦公型、商用型、新風系統、以及醫用型號淨化器、空氣品質檢測儀等。
「現在這裡用的就是貝昂的淨化器,這臺小小淨化器,可以淨化100平的室內空間。」辛茂盛向記者介紹會議室內正在運行的一臺空氣淨化器。記者注意到,這臺大約50釐米高度的白色空氣淨化器幾乎聽不到噪音。
辛茂盛介紹,英豪集團裝備智造板塊的貝昂科技有限公司自創的TPA無耗材純效淨化技術,帶領我國空氣淨化行業走進了納米環保新時代。該技術實現了99.97%的殺菌效果。疫情爆發後曾一度「一機難求」。
「為達到殺菌淨化空氣的目的,我們多路徑研發,一改常規空氣淨化器的研發思路,創新運用「雙極獵塵」技術,設置一個發生極和回收極,實現了全球領先的無耗材空氣淨化技術。」辛茂盛說,為了讓產品更高效更方便,研發團隊進一步在「無耗材」的基礎上為空淨產品添加了「分解甲醛」、「殺滅空氣源病毒」、「遠程監控」、「智能控制」等一系列強大功能,使「貝昂」系列產品如虎添翼,性價比遠超許多高端進口品牌。
他介紹,貝昂科技擁有行業領先的空氣淨化技術方面的智慧財產權積累,公司研發的核心技術申請了100餘項國家專利,5項PCT專利,49件國家商標,產品通過了CQC、CE、UL認證。貝昂科技是中國空氣淨化器國家標準的參與制定者,曾參與制訂行業標準:《室內空氣淨化器淨化性能評價要求》APIAC/LM 01-2013和 國家標準:《空氣淨化器》GB/T 18801-2015,這些都奠定了貝昂科技在空淨江湖的地位。
「目前我們在青島正全力建設的海洋裝備產業園項目,一期投資1.8億,主要建設貝昂高端新風及空氣淨化研發生產園,為貝昂科技研發、辦公、中試、實驗等提供相關配套。」辛茂盛說。
助力青島海洋經濟挺進縱深
今年7月,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發布《關於對2020年山東省「十強產業」民營企業10強榜單公示的公告》,英豪集團旗下青島英豪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入圍山東省海洋產業民企十強。辛茂盛說,青島有雄厚的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產業基礎, 但也存在傳統產業和傳統動能佔比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海洋經濟發展意識和海洋思維滯後等問題。
「破局青島海洋經濟,我們集團有責任和義務去做更多。疫情當下,我們集團依然堅持加快項目落地,目前在青島有四個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建設中。」辛茂盛表示。
鑲嵌於琅琊颱風景區、龍灣、齋堂島、靈山島之間的12000畝碧海,是承接英豪集團智慧海洋創新產業綜合體項目海洋板塊的載體。項目涵蓋了基於消浪技術的海洋能發電、電解制氫、海水淡化、鹽化工、鹽藻產業化、海洋牧場、海洋旅遊、海底儲藏、海洋生物、海洋光電、海洋裝備、海洋文化及海洋科普等眾多內容。
據辛茂盛介紹,投資15億元的智慧海洋創新產業綜合體項目以集團浩然國家級海洋牧場項目為依託,規劃建設海洋、陸地、縱深輻射統籌區三個產業園區。青島英豪集團作為投資建設主體,現已與挪威、美國、紐西蘭等多家跨國公司及多家國內單位達成共建協議。
一個產業項目就是一個產業磁石,一旦成型,將極大的促進上下遊產業聚集發展。
在辛茂盛看來,該項目的建設將示範性的帶動新舊動能轉換在海洋經濟方向上的縱深推進,助推近海遠海融合發展、淺海深海立體發展、陸地海洋統籌發展,努力打造新的海洋經濟增長點,鑄就新一輪青島海洋攻勢的「新樣板、「新引擎」。
「過去20年,我有好多機會去轉型,比如搞房地產、搞金融、搞網際網路等,但我最終還是選擇堅守初心。「辛茂盛說,「其實幹實業非常艱苦,非常累,但我們就憑死磕的精神一路堅持了下來。創業維艱,光有初心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有恆心、專心、耐心和匠心。」(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