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向國際社會簡介香港2020年施政報告

2020-11-30 環球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6日與外國領事團和國際商務委員會成員會面,向他們簡介25日發表的2020年施政報告。超過80位成員出席。

林鄭月娥首先闡述施政報告中「堅持『一國兩制』」一章,重申清楚了解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十分重要。她說,香港國安法的實施讓香港恢復穩定,強調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會繼續得到保障。

她說,香港一直是一個國際城市,國際聯繫是香港的主要優勢之一,令香港發展成為今日的國際金融、貿易和商業中心。香港特區將通過這項優勢,參與國家的「雙循環」經濟策略,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決心加強與國際的聯繫,以保持香港的競爭力。」

林鄭月娥還詳細介紹中央政府就七個主要政策方向給予香港的支持。她歡迎海外商界把握當中的良機,尤其是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地位的措施所帶來的機遇。

林鄭月娥說,施政報告宣布香港特區將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後,特區政府從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收到了外國夥伴非常正面的評價。特區政府環境局會爭取時間努力制定更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歡迎海外司法管轄區與香港分享經驗。(總臺記者 周偉琪 金東)

相關焦點

  • 香港2020年經濟料收縮6.1%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談經濟新動力
    中新社香港11月25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表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蕩、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勞工市場亦面對巨大壓力。特區政府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
  • 《2020施政報告》香港優才每年配額從1000增至2000!
    11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發表她任期內的第四份施政報告。報告中明確表示:——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從2020年9月起,每年的配額從原來的1000名增至2000名!今年香港優才進行了2次甄選,共計獲批735個名額,換句話說,在今年年底前,還剩餘1000多個香港優才空餘名額!
  • 林鄭月娥發表2020施政報告:2000個大灣區工作機會等著香港年輕人
    11月2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報告以200項新措施為香港規劃新藍圖,其中年輕人到大灣區就業也是報告的重點之一。在問到具體有哪些措施來給香港年輕人創造機會到大灣區工作時,林鄭月娥表示,從青年角度出發,她提出兩個計劃,一個是大灣區的青年就業計劃,一個是大灣區的青年創業計劃。
  • 每周聽香港|香港「創新科技嘉年華2020」將於12月在線舉行
    林鄭月娥發表2020年施政報告: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立法會發表了2020年施政報告。這是林鄭月娥任內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報告包括十個部分,立足于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結合香港的傳統優勢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既體現了中央對特區一如既往的支持,又承載著特區管治團隊為香港打拼的決心。
  • 林鄭月娥出席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會議並與泰副總理頌吉會面
    5月14日,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泰國曼谷出席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亞太經社會)第74屆會議,並與泰國副總理頌吉會面。林鄭月娥當天在亞太經社會部長級會議的開幕環節作主題發言,同與會者分享香港在促進社會融和、保護環境以達致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
  • 挑戰與機遇:林鄭月娥這些話,透露香港2019發展方向
    中新網1月25日電(何路曼) 2019年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對於香港來說,也是如此。「香港會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及發展大局。」日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展望2019年特區政府工作時,如是說。落實利民工作,推動基建,發展創新科技……林鄭月娥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 林鄭月娥:香港民眾不要被香港反政府政客和外國政客謊言矇騙
    新華社香港7月5日電  香港特區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在7月3日召開會議期間,反對派議員不斷「拉布」,拒絕探討教科書議題,並有反對派議員向會議主持者潑水。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日晚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教育事務委員會要討論的是學校教科書和教材的問題,是近年很多家長關心的事情,也是要求教育局必須做好把關的一項工作。但如今在議會的正常討論也命途多舛,足見立法會理性討論施政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少。  林鄭月娥表示,那些批評中國從國家層面為國安立法的外國官員和議員,說什麼要經過香港立法會的程序,是有點痴人說夢。
  • 六個月內林鄭月娥三次赴京,這件事要成為香港「頭等大事」!
    撰文 | 董鑫2020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就在2019年的11月6日,也是在釣魚臺國賓館,韓正會見了林鄭月娥。
  • 專訪林鄭月娥:2019年,香港要積極參與這3件國家大事
    近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北京接受人民網專訪,不僅談到香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青年發展、創新科技等話題,還透露了2019年香港要參與的幾件國家大事。 「未來機遇無限,我們作為國家的一份子,在『一國兩制』下享有著很獨特的優勢,應該把這個優勢發揮得更好。」林鄭月娥表示。
  •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前途命運所系
    對正處於由亂轉治歷史新起點的香港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鼓勵與支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牢牢抓住難得機遇,以更廣闊和更開放的思維積極融入新時代國家發展偉大進程,在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上,切實化解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為未來開闢新篇。
  • 林鄭月娥發文憶40年職業生涯:信念和價值觀始終如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8月18日在社交網站發文,回憶自己長達數十年的公僕生涯。林鄭月娥表示,40年間,她擔任過接近20個工作崗位,雖然職位有變,但當年入職時的信念和價值觀始終如一。林鄭月娥提到,1980年8月18日她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走進下亞釐畢道政府合署報到,加入政務主任行列,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年的公僕生涯。
  • 香港著名曆法專家蔡伯勵離世 林鄭月娥表示哀悼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香港《明報》網站報導,香港著名曆法專家蔡伯勵26日離世,享年96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蔡伯勵辭世表示深切哀悼。蔡伯勵先生。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蔡伯勵是編纂曆法的權威,不同版本《通勝》中的曆法部分均由他編纂,在該項中國文化遺產中舉足輕重。蔡伯勵於2015年獲頒金紫荊星章。林鄭月娥表示,蔡伯勵一生致力推廣中國文化,向普羅大眾推廣傳統曆書《通勝》更是不遺餘力。他也樂善好施,關心後輩,對社會貢獻良多。香港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也表示,對蔡伯勵辭世深表哀悼,並慰問其家人。
  • 香港國際機場2019/2020財年客運量下降18.9%
    新華社香港6月25日電(記者周文其)香港機場管理局最新發布的《2019/20年報》顯示,在2019/2020財年,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同比下跌18.9%,貨運量同比下跌7.3%。報告中所指的2019/2020財年是從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
  • 林鄭月娥:2019年全年香港經濟情況嚴峻 要想治本須遏止暴力
    新華社香港10月29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2019年全年香港經濟情況嚴峻,特區政府會竭盡所能「撐企業、保就業」。不過紓緩措施都是治標,要想治本則須遏止暴力,儘快讓香港恢復平靜。
  • 致外國政客:香港人不配享有國家安全嗎?丨香港一日
    因應當前疫情,香港特別行政區此前將立法會換屆選舉推遲至2021年9月5日。周二,港府特首辦公室發言人就路透社的報導回應指,「國安法令香港回復穩定,減少街頭暴力,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亦獲得保障,會確保立法會選舉開放、公平和誠實進行」。此外,港府表示,正研究電子投票以及在中國內地建立投票和點票站。林鄭月娥:香港人的安全是否不比美國人重要?
  • 2020年11月26日時事新聞播報
    時事政治網今日為你提供:2020年11月26日時事新聞播報。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筆試考試會涉及到時事政治,中公教育每日為大家整理當天時事新聞,請大家收藏關注。國內要聞習近平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強調,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
  • 餘勝良:當深圳向東莞要地香港向大海要地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1日發布2018年施政報告顯示,香港的土地供應短缺問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計劃將分階段填海造地,建造約1700公頃人工島,可規劃用作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23日上午,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拿下塘廈3.8萬平米商住地,樓面價1.65萬。
  • 香港推「電子身份證」惹人期待
    10月17日,在一個介紹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17年施政報告的會議上,談及創新科技範疇的具體措施時,他又聊到了這個話題。   林鄭月娥在10月11日發布的施政報告中,首次提議為香港居民提供「統一的數字身份和身份驗證」進行在線交易,並歸入「智慧城市」藍圖計劃的一部分。為了發展「智慧城市」創新,未來五年特區政府將研發支出增加至45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80億元)。
  • 2017新任特首林鄭月娥政綱中的投資商機
    比特港:昨日林鄭月娥以777票成為香港首個女性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