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媽媽常常苦惱:「寶寶一到了認生期,除了讓自己抱,其他人都接近不了寶寶,而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太累了」大多數寶寶都會在6-7月出現認生期,當寶寶碰到不熟悉的人,就會出現大哭大鬧,焦慮不安的情況。
孩子出現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寶寶在4-6個月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記憶儲存能力,當能夠分清親人和陌生人的時候,便會對陌生人有種天生的恐懼,於是就出現了怕生害怕陌生人的現象。那麼父母如何減少寶寶在認生期的時間呢,用下面這三種應對方式效果好。
1.多對寶寶進行鼓勵
孩子剛出生都是非常敏感的,一點聲響都可能導致寶寶淘淘大哭,這是因為孩子天生都對危險有種感知力。隨著寶寶漸漸成長,很多父母會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呵護,這樣往往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完善。
包辦、溺愛的關愛,往往會讓寶寶的自主發展受到影響,出現對自己不自信,對外在事物充滿戒備的膽怯心理。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不妨讓寶寶自己探索未知的世界,多鼓勵寶寶去嘗試新事物,這樣會讓寶寶願意接觸陌生的事物,在認生期也可以很快接受陌生人。
2. 對寶寶進行早期鍛鍊
由於寶寶認生期是有規律可言的,一般發生在6月以後,父母為了減短寶寶認生期的時間是可以在孩子6月以前進行鍛鍊的。當孩子還處於不怕生,不懂生人的時間時,可以讓孩子多接觸些人。
比如出現換尿布,餵奶餵水,哄睡覺的時候等都可以讓其他家庭成員參與進來,由於各個家庭成員相貌不同,說話聲音不同,這樣就讓寶寶對陌生和熟悉有了認知,在認生期也可以很好的理解媽媽和其他人的區別,從而不會出現一看到陌生人就緊張害怕的現象。
3.多帶寶寶出門玩
現在正逢夏季,屋外天氣炎熱,很多媽媽選擇宅在家裡。這樣寶寶很少接觸到外人,非常容易導致寶寶性格內向,在認生期間出現膽怯怕生的現象。媽媽多帶寶寶出去玩,可以讓寶寶變得活潑好動,保持對各種大自然事物的新奇感。
媽媽帶寶寶出去玩,一定不要讓寶寶餓著。寶寶出門本來就處於一個不熟悉的環境,儘管待在媽媽身邊也常常感覺沒有安全感,如果餓者肚子,更會給自己去陌生人的地方非常可怕的信號,而往往生活中,寶寶吃飽肚子,才會感覺到安全感,也才更容易讓陌生人接近自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減緩寶寶的認生期時間,父母除了上面的幾種方法,還可以在選擇玩具的時候,適度選擇有些操作空間的玩具培養寶寶的獨立性。
小結:由於這些玩具操作力比較強,當孩子出現困難時,父母非常容易參與進來。而父母和寶寶產生良好的互動,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寶寶的社交能力,讓寶寶再也不害怕接觸到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