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遇生人就哭,是「認生期」正常表現,四招幫娃緩解陌生人焦慮

2021-01-11 丹媽經驗說

鄰居家李姐小寶寶剛滿七個月,很是可愛。今天李姐抱著小寶寶來家裡做客,我看著寶寶很是可愛,便忍不住伸手想要抱一下。不曾想,剛剛稍微靠近了寶寶,小寶寶就嚎啕大哭,李姐怎麼哄寶寶都沒辦法讓他停止哭泣。

李姐無奈的對我說道:"寶寶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一遇到陌生的面孔就很害怕,哭個不停。上次,三個月不見的外婆來看他,寶寶卻也認生的很,搞得他外婆還有點傷心。"

其實寶爸寶媽都反饋說遇到相似的情況。家長們多以為是孩子膽小怕生,或者是被陌生的面孔嚇到了。其實不然,這可以說是是寶寶認知發展的一種進步,代表著寶寶已經進入了"認生期"

何為"認生期"?

研究表明50%至80的寶寶成長中都會經歷"認生期",多在寶寶5個月至一歲多的成長周期中發生。具體表現為孩子遇到陌生的面孔,容易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哭鬧。

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認生易發展為內向膽小的性格,其實這是一種認知誤區。認生是寶寶正常的生理反應。孩子認生並非一件壞事,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體現。

從認知角度探究孩子認生的原因

第一階段:寶寶與母親的依戀關係

六個月的寶寶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漸漸的能夠區分給予自身照顧和關愛人的面孔。所以此刻,寶寶能夠感知到母親才是能夠保護他的存在。

這個階段的寶寶認為母親與自己是一體的,對母親具有親密性。而當其他人想要近距離接觸寶寶的時候,寶寶就散發出排他性,通常這種哭鬧的方式表達拒絕。

第二階段:寶寶能夠意識到自身是獨立的個體

當寶寶成長到8月份的時候,寶寶逐漸認識到自己和母親並非是一體的。當寶寶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會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

與此同時,母親的短暫性離開都會讓他感覺不安和焦慮。因為此時在他們的認知中,離開就等同於消失。因為母親不給予回應或不處於一個空間的哭鬧時有發生。

第三階段:掌握分辨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能力

10個月的寶寶能夠區分陌生人和熟悉人。這一階段的寶寶會將自己的注意力擴大範圍集中於周圍照顧他的人,能夠區分更多經常性照顧他的人(如,熟悉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陌生的人。研究表明,寶寶的認生是一種出於自我保護的生存進化。對於寶寶的社會認知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認生期兩種能力的培養:

家長不應該糾結於孩子認生與否,而應該抓住孩子的"認生期",培養孩子相關情緒識別和的社會交往的能力,以應用於未來的情感體驗和人際交往。

當孩子處於認生期,會專注於辨別周圍人的面孔,包括面部表情和情緒。此時家長就可以通過在孩子面前展示微笑,大笑,憤怒,傷心等不同的表情,讓孩子感知到情緒的變化和所對應的表情,從而提升孩子情緒認知和辨別能力。

在此階段,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不是指讓孩子去主動的與陌生人頻繁接觸。是讓孩子感知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種正常的行為。父母在平時可以多約朋友來家中聚會,讓孩子感受到朋友間相處和諧的氛圍。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形成社交必要的認識概念。

孩子處於認生期,家長不能抱著等孩子再稍微長大一點自然而然就好了的想法。應該學會幫孩子緩解陌生人焦慮更加順利的度過認生期。

如何幫孩子順利度過認生期?

1、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滿足

孩子認生的根本原因是怕於母親分離。所以寶媽們應該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的內心感到安定。和孩子建立充分的依戀關係,讓孩子感知二者是不會分開的。不難發現,當母親陪伴在身邊時,孩子往往會進行更大膽的嘗試,因為他們相信母親會保護他們。

2、接納寶寶的認生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見到生人就經常性的哭鬧,就給孩子貼上了"膽小怕事"的負面標籤。每當孩子產生陌生人焦慮時,就任其哭之鬧之,而不作為。這樣孩子會喪失安全感和歸屬感。

家長應該學會接納孩子的認生期和陌生人焦慮,富有同理心的去理解孩子。對於孩子認生的焦慮和不安,應該多鼓勵和慰藉,讓孩子感到安心。而不是採用憤怒,煩躁的態度,孩子能夠感知到父母的情緒,只會讓其越發害怕。

3、 多讓孩子融入社交環境之中

家長要可以多帶孩子去人流量好多的環境之中,例如超市,公園。讓孩子感知到,人多的地方也並非充斥著危險。帶孩子逐漸適應陌生人的存在。一篇曾經發表在兒童期刊上的論文中提到:當孩子處於嬰兒時期,經常性帶孩子出行旅遊,能夠很大程度的減少孩子的陌生人焦慮,甚至孩子不會出現"認生期"。所以讓孩子認識並適應陌生人的存在,能夠很大程度上減緩孩子的陌生人焦慮。

4、引導孩子循序漸進的建立信任

家長可以將其他親人和朋友的照片向孩子展示。讓孩子通過多看照片來認識他們的較為陌生的面孔,達到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進程。

或是當一同外出遇到孩子不熟悉的朋友時,孩子表現的十分焦慮敏感,家長可以通過與朋友熟絡交流的行為,讓孩子做出這個陌生人不存在危險的判斷。

對於孩子的認生期,家長理應接納。家長眼中孩子的靦腆和內向,其實只是當下階段的認生表現。家長不必過於焦慮,多給孩子一些陪伴,讓孩子感受更多的安全感,帶孩子融入社交關係之中,相信孩子很容易就能夠順利的度過認生期,能夠落落大方的和他人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 ,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進入認生期,怕生害羞還愛哭,聰明父母會這樣做
    很多寶爸寶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家裡的小寶寶以前見誰都親、看誰都笑,誰抱都可以,可是到了6個月到一歲左右(部分寶寶3-4個月就會出現)的時候就完全反過來了,除了父母或者常帶自己的爺爺奶奶外,親戚朋友或者是周圍鄰居只要一走近,或者是稍微有點親近的動作,我們的寶寶就會害羞、躲在大人懷裡,嚴重的還會哇哇大哭
  • 怕生很正常,4方法幫寶寶輕鬆度過
    ,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認生期就到來。」  寶寶認生是他情感發展的第一個重要裡程碑。寶寶可能會變得很粘人,只要碰到新面孔(哪怕是熟悉的人),他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如果有陌生人突然接近他,寶寶也可能還會哭起來。 所以,媽媽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不用感到奇怪,這是寶寶正常的表現。
  • 陌生人「伸手」寶寶就大哭,寶寶認生是好是壞?9種輕鬆方法應對
    前段時間去了趟朋友家,她家寶寶快8個月了,正在吃輔食。我看寶寶非常可愛,準備抱起來,結果我一伸手,寶寶就看著我大哭了起來,搞得我不知所措。朋友趕緊過來抱起了寶寶,一個勁地安慰他,寶寶漸漸不哭了。朋友和我說,這段時間寶寶非常怕陌生人,她很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應該是很多家長的經歷,也是很多寶寶的表現。
  • 孩子害怕和人相處,是認生期來了,父母用這三種方法輕鬆應對!
    文|福林媽咪媽媽常常苦惱:「寶寶一到了認生期,除了讓自己抱,其他人都接近不了寶寶,而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太累了」大多數寶寶都會在6-7月出現認生期,當寶寶碰到不熟悉的人,就會出現大哭大鬧,焦慮不安的情況。孩子出現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寶寶在4-6個月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記憶儲存能力,當能夠分清親人和陌生人的時候,便會對陌生人有種天生的恐懼,於是就出現了怕生害怕陌生人的現象。那麼父母如何減少寶寶在認生期的時間呢,用下面這三種應對方式效果好。
  • 可能是到了「認生期」,這樣做他會變得落落大方
    孩子6個月左右開始進入「認生期」生活中,和鄰居一樣有類似疑問的家長不在少數,家長對孩子突然性情大變,害羞怕生的行為感到不解,也非常擔心孩子變成扭捏、不大氣的人,在社交過程中不招人喜歡。但其實,孩子長到一定階段,出現這種情況是再正常不過了,可能是孩子到了「認生期」。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後的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進入了。
  • 一歲多寶寶在家裡橫,外面怕生,咋回事?
    可面對生人,哪怕是跟他差不多的小朋友,他都會害怕得不敢說話,甚至一直哭著找媽媽,請問這是什麼心理?是不是太嬌氣?很擔心他以後會沒有男子漢氣概,請您幫幫忙。 解答:幾乎每個寶寶在一歲左右都要經歷 「認生期」。「認生」其實是他們心理髮育的表現,是孩子的社會認知在發展,說明孩子開始建立與某些具體人的聯繫。
  • 寶寶在家很活波在外很怕生,如何改善孩子怕生
    怕生的表現,是孩子發育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怕生主要發生在8、9個月至1-2周歲之間,且一般在1周歲達到高峰,心理學稱為陌生人焦慮。這個年齡段正好和孩子學會爬行的時間重疊。孩子會爬後,可以自己支配身體,活動範圍擴大,於是開始脫離照料者的視線。但因為他們各方面能力還沒發育完全,看到陌生人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吸引照料者的注意。所以說,怕生其實是一種先天的自我保護機制。
  • 寶寶為什麼一見人就哭,怎樣才能改正?
    您的寶寶是不是經常一見到陌生人就哭,這是一種怕生的表現,寶寶到了半歲之後就開始區分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有些寶寶就會怕生比較嚴重,而有些表現的就比較輕,很多家長都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就不去管,這是不可行的,家長應該找出寶寶為什麼怕生,讓寶寶慢慢改正,學會和陌生人相處。
  • 化解2歲半寶寶分離焦慮的方法
    化解2歲半寶寶分離焦慮的方法2009-11-18 10:23作者:佚名來源:出處:搖籃網錄入:liuchanjuan   收藏本文導讀:我的寶寶現在兩歲半了,每天早上一醒來就找我,並說:「媽媽不要上班,在家裡陪寶寶玩。」
  • 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怕生是孩子在5個月之後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5個月之前孩子看見陌生人是不會出現這種害怕的現象,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怕生的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怕生是人天生的自我保護的的一種本能,面對陌生環境,人的本能是不會讓自己處於危險的環境中,這種求生的本能是刻在人的基因裡面的。
  • 徐佳瑩曬兒子滿月照,寶貝趴爸爸懷裡賣萌,附滿月後寶寶養護重點
    滿月的寶寶是什麼樣子呢?就是拉拉在配圖中曬得這樣子啦!這時候的寶寶,雖然除了吃奶睡覺還什麼都不會,但比剛出生時已經可愛很多了。那滿月後的寶寶怎麼養護呢,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來跟著京媽學學吧。滿月後寶寶養護重點,新手爸媽要記在心裡不少新手爸媽應該有聽過「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說法。
  • 焦慮的成年人,你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了嗎?
    當然了,緩解焦慮的方法,除了藉助Seremind定心丸之外,個人對情緒的自我調節也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壓力的時候,懂得自我放鬆、積極暗示,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當然,如果你的症狀比較嚴重,還是建議向醫生尋求幫助,及時治療,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緩解焦慮、緩解抑鬱的方法。
  • 為何有些寶寶怕生,有些見了陌生人還笑?這些原因你家寶寶也有
    結果發現有些寶寶一歲多了非常的怕生,不喜歡陌生人抱,但是有些寶寶7個多月了,也認人了,但卻不怕生,而且還很喜歡別人抱,真是勇敢的小孩。每個寶寶的個性特徵都不同,有些寶寶在家裡非常的活潑可愛,也很調皮,性格很開朗,但是一見到陌生人就開始怕生,躲在大人的後面不敢出來,完全不同於和家人在一起的模樣。
  • 寶寶變得怕生怎麼辦?怕生很正常!
    最近,媽媽會發現寶寶遇到生人會害怕,懷疑是不是寶寶出了問題「怕生」或者「羞怯」,在七八月齡的寶寶中很常見,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的一個固有階段。3月齡左右的寶寶,很自然地顯露出外向性,見到陌生人不會表現出害羞。大約在6月齡前,寶寶對陌生人都會表現得很友好,但是情況並不會一直如此。大約在6月齡後,寶寶對陌生人仍然會表現得友好,卻不再像之前那樣外向,見到陌生人,他們需要確保父母或者主要帶養人在身旁。
  • 寶寶不願去幼兒園,Judy教你三招,so easy!
    難忘的不僅僅是小傢伙的各種表現,還有我和寶爸一起研究入學儀式的徹夜長談。相信身邊也有很多寶媽寶爸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哭著說不要去幼兒園,哭的那叫一個傷心啊。這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立馬搬出準備好的臺詞——例如幼兒園多好多好呀,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你呀!
  • 女子性子比較急 她靠吃東西來緩解心裡的焦慮
    大概就是從這次以後,我便發現「吃」能讓我的負面情緒得以緩解,然後我的「吃」之門就此打開,一發不可收拾。其實,我白天的狀態還是可以的,工作、生活都算正常,這麼說吧,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白天便不會有明顯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