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包莉莉 鄭俊朋 沈妍伶
這個學期,寧波大學的同學們在課間都有了共同期待——聽「思政微課間」的現場講課或收看視頻。
原來,這是該校團委正在探索的新型思政課,即利用課間的碎片化時間進行課程設計,起到思政自然嵌入、教育潤物無聲的效果。「我們了解到,平常課間時分,同學們大部分都是在刷微博聊微信或打遊戲中度過。如何才能把這些課間的碎片化時間利用好,成了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寧大團委書記周洵瑛介紹,「思政微課間」每節課時長5-8分鐘,課程內容涵蓋時政熱點、理想信念、青春成長、科研創新、公益奉獻等五大主題。而且有三分之二的課程由在校優秀大學生擔任主講教師。一到課間,同學們便紛紛化身為了課間「思政課教師」。
例如該校研究生支教團的同學熱汗古力吐爾洪帶來的思政微課就感動了不少同學。「聽她講述自己從祖國的大西北跨越千裡來到寧波求學,如今又到貴州成為一名支教老師的經歷,她身上的奉獻精神和韌勁特別有感染力。」該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張筱恬感慨。
該校醫學院臨床193團支部團支書方均是「思政微課間」的第一批「聽眾」。他發現,下課鈴一響,同學們並沒有一鬨而散,而是都坐在教室靜靜地觀看微課視頻,「『思政微課間』的主講人是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內容又很生動,所以才能把同學們的視線從手機屏幕上拉了回來,而且會感受到原來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離我們的生活這麼近。」
在嘗試了一學期的「思政微課間」後,該校外國語學院2019級英語2班團支部書記韓新怡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以前專門組織理論學習活動,還是要花許多精力的,不然會存在相當一部分同學遲到或請假的情況,但通過『思政微課間』把同學們的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開展思政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明顯有了提升。」
據悉,截止目前寧大已展了377場微課間活動,覆蓋人數達8320餘人。接下來,「思政微課間」還將進一步探索實行導師制——3-4名同學結合專業特點,共同打磨一節思政微課,配備一名思政導師,形成理論學習團隊,並嘗試讓理論學習與各類學科專業知識體系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