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一種面
小夥伴們就算沒吃過
也一定聽說過它的大名
但就算親自吃過
也有可能還是不會寫它的名字
不信?biangbiang面的biang你會寫嗎?
在陝西Biangbiang面的賣法,不按一碗賣,而是論根賣,一根足足有二兩重,俗話說「biangbiang面吃一根飽一天,吃兩根飽一年,吃三根飽終生」。
此話雖說誇張了點,但吃一根確實一天都不覺餓,可見biangbiang面的飽腹實力。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biang」字到底怎麼寫?
biangbiang面有哪些民間傳說?
biangbiang面怎麼會變成便利店商品?
圖源網絡
「一點戳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點六。左一長,右一長,中間夾了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拴鉤搭掛麻糖。推著車車走鹹陽。」
這是一首在陝西關中城鄉流傳很廣的歌謠,唱的是一個字的寫法,說的是一種老少皆知的小吃名稱——Biang字和BiangBiang面。
這是一個字典未錄、字庫裡也沒有的字,但它作為陝西地方獨有的漢字,其歌訣卻久唱不衰;這是一種手工擀制,寬似褲帶的麵條,長二尺有餘,調以各色臊子、油潑辣子,香饞誘人,家家會做,人人喜食。
「biang」字是一個合字,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傅功振認為Biang字由10個文化元素組成,向人們傳達出秦人特有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環境、居住形式、飲食習慣、審美情趣、心理品格、民族精神等。
「穴」部說明了以黃河中上遊的渭河流域為中心的秦人,在古代是以穴居為主的;
這裡的「言」字其實是「鹽」,鹽是文明的尺度,鹽為百味之祖,是秦人飲食中的主要調料,用鹽水和面才能使麵筋道;
「糸」和「長」這兩個字則充分體現了秦人在製作BiangBiang面過程中的動作以及品嘗之後的愉悅情態;
圖源網絡
「心」字傳遞了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秉性;
左邊「月」字通「肉」,彪悍強健的秦人喜食牛羊肉,體現了秦人「虎狼之師」的飲食習慣;
「馬」和「戈(刂)」字,則更體現了秦人的尚武、尚勇精神;
關於「馬大王」的傳說,指的是秦將白起當年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鹹陽」告功還鄉的故事。「推個車車逛鹹陽」實際上點明了這個字是在以鹹陽為中心的秦地產生的。
圖源網絡
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介紹:Biang字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最具關中民俗特色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圖騰。
Biang字是關中民間自創的一個漢字,其發音獨一無二,書寫在漢字中也是筆畫最多、最複雜的,據說其寫法至少有10種,最少的54畫,最多的71畫,不同的寫法還各有歌謠幫助人們記憶,並世代相傳。
Biangbiang面這個字可以在《康熙字典》裡找到,相傳當年康熙微服私訪民間,吃到了農夫做的一碗麵,感覺味道實在是太美了,於是問農夫麵條名字。
圖源網絡
農夫當時怔住了,後來想起在面板上擀麵,拉制,下鍋,拌制以及在吃麵的時候會發出「biangbiang」的響聲,當機立斷回答biangbiang面。
「biangbiang」的發音是擬聲詞,其相聲得名如下:
▲面在製作的擀制和拉扯過程中在案板上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
▲面在下鍋時,在鍋沿上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
▲面在撈出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
▲面在入口時,在嘴邊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
具備以上聲音特性的面十分柔韌而且有彈性,入口筋道。
剛剛出鍋熱氣騰騰的面,配以醋,西紅柿臊子,炸醬,滷肉、辣椒麵、鹽等作料,再加上最後的一勺墊油,這碗面才可以上桌供食客品嘗。
讓biangbiang面長盛不衰的,不僅僅是這個極其複雜的名字,還有這麵食豐富的營養和綿軟筋光的口感。
在16年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十大名面邀請賽開幕式上,陝西biangbiang面等麵食被評為「中國十大名面」,biangbiang面不僅是陝西的特色,還意外走俏日本。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近年來生煎包、刀削麵、蘭州拉麵等越來越多的正宗中國小吃,紛紛佔據日本群眾的餐桌,成為一波又一波熱門話題。
在今年,關於中國美食最被津津樂道的話題無疑當屬陝西省傳統麵食「biangbiang面」,這道美食不僅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中國餐館的菜單上,還被便利店開發成新商品。
「biangbiang面」成為網絡話題(日本《中文導報》)
圖源中國新聞網
7-11便利店在東京都和千葉縣部分門店推出的限定商品「biangbiang面」成為twitter上的熱門話題。
不過這次7-11推出的可不是方便麵,而是用新鮮食材製作、當日食用,口感可媲美店家的盒裝「biangbiang面」。
不僅口味得到一眾好評,複雜的「biang」字還引發了日本網友極大的興趣,開始挑戰書寫「biang」字,明明可以靠美味徵服眾人,卻偏偏因為名字而走紅。
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
一個字光是筆畫就有57畫,因為結構複雜,電腦竟然打不出這個字來,被譽為最難寫的漢字,現在國外很多中餐館在菜單上也添加了「biangbiang面」。
| 編輯:小科
| 審核:科普菌
希望小夥伴們可以星標一下陝西科普或者點擊一下贊和在看
防止小科失聯
為了能長久相伴大家快來給「陝西科普」公眾號點亮「星標」
你可能還想了解更多科普內容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點擊「在看」,幫小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