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技術,音域又夾在大小提琴之間,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紀開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內樂合奏,乃是由兩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因無用武之地,漸漸的差不多被作曲家們完全遺忘了,偶爾被採用,也不過是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
-
巴桐:一曲《天鵝轉子》,聽見中提琴的逆襲
11月22日晚,上海交響樂團由駐團指揮家張潔敏執棒,上演了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協奏曲《天鵝轉子》,讓觀眾感受到中提琴的獨特魅力。擔任中提琴獨奏的,是上海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85後」巴桐。
-
你知道提琴家族中的中提琴嗎?原來它才是提琴家族的老大
想必很多學樂器的朋友都沒有注意到,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中間還有個中提琴,而小提琴更被稱為樂器之後,卻很少有人知道中提琴,那這個中提琴是怎麼來的呢?在很久以前,它們其實是一家人,這還要從古老的歐洲中世紀說起,其實維奧拉(Viola)這個詞大約出現於16世紀,但這時候的Viola只是作為提琴樂器名的字根,被稱為比較大的中提琴(Viola da gamba),以及比較小的中提琴(Viola da braccio),當然其實它們直接翻譯過來並不是這個意思。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邂逅中提琴
中提琴獨奏《艾涅斯庫隨想曲》。中提琴八重奏《西區故事》。 文/圖:鄭友晴 因音色介於小提琴的高亢明亮與大提琴的低沉渾厚之間,中提琴在樂隊中常被當作銜接高低音聲部的一座橋梁。隨著交響樂的普及,中提琴也從擔任伴奏的配角逐漸成為能獨當一面的中音弦樂器。11月2日晚,在文化周末演藝中心舉辦的「邂逅中提琴」星海附中優秀中提琴學生展演活動,不僅給聽眾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更通過靈活多變的曲風將中提琴沉鬱飽滿的音色特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
「中提琴魔女」和「五弦」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 曹氏提琴
她曾是德國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中提琴副首席,也是當時全團最年輕的成員。並曾在薩爾茨堡室內樂團、義大利世界青年交響樂團和倫敦獨奏家室內樂團中擔任中提琴首席——楊依諾。一次突發奇想,開啟五弦之路4年前楊依諾剛剛回國,在一次音樂會上與小提琴演奏家李傳韻合作,李傳韻希望與她再演奏一首雙小提琴的曲目,她感覺在一場音樂會裡既可以演奏小提琴又可以演奏中提琴非常過癮。
-
中提琴的發展和由來
中提琴的發展歷史和「提琴」家族其他成員的發展密切相關。事實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都起源於一種叫做維奧拉(Viola)的弓形的樂器,這也是中提琴的英文名字Viola的由來。儘管在文藝復興時期,維奧拉是貴族化程度很高的樂器,但由於阿瑪蒂、瓜納裡和斯特拉迪瓦裡等偉大工匠的不斷改進,「臂提琴」最終版本的中提琴誕生。
-
上海交響樂團把青年演奏家推到臺前 展現中提琴這位「灰姑娘」魅力
上交駐團指揮張潔敏攜手中提琴首席巴桐帶來欣德米特《天鵝轉子》。前晚,上海交響樂團由駐團指揮家張潔敏執棒,上演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協奏曲《天鵝轉子》。中提琴是弦樂家族中的「灰姑娘」,它不像小提琴那樣輝煌,也不像大提琴那樣渾厚,常常被視作室內樂和交響樂中的伴奏樂器,低調而不露聲色。
-
全國青少年中提琴邀請賽開鑼
「星海杯」全國青少年中提琴邀請賽正式開賽。 據介紹,為期4天的本次大賽由星海音樂學院、全國中提琴學會主辦,由星海音樂學院附中承辦,是廣東省舉辦的首次中提琴全國性比賽。此前全國共舉辦過5次比賽,此次比賽落戶花城,吸引了來自廣州、北京、上海、廈門、烏魯木齊、呼和浩特等26個城市86名選手參賽,是歷屆全國性中提琴比賽之最,也是分布最廣的一次。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導師毛新光|音樂王國中的隱士
讓我們走進真實的中提琴,走進職業中提琴演奏家的日常。這一期,讓我們跟隨中國愛樂樂團中提琴演奏家毛新光老師的步伐,共同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並和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聲望的音樂大師們多次合作。同時是中國愛樂樂團弦樂四重奏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愛樂弦樂四重奏常年巡演於國內各大音樂廳,曾赴美國卡內基音樂廳、耶魯大學,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杜拜等國家演出。2018年被上海交響樂團聘為客席中提琴首席,隨上海交響樂團進行了美國和歐洲世界巡演。參加的所有演出均受到當地專業樂評人和樂迷的高度讚譽!
-
樂器皇后小提琴與大提琴,你知道還有中提琴嗎?
其實還有中提琴的存在。那麼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小提琴屬於擦奏弦鳴樂器。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的、用於現代管弦樂隊的弓弦樂器。它在器樂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現代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工藝技術。它的發音近似人聲,適於表現溫柔、熱烈、輕快、輝煌以至最富於戲劇性的強烈感情。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之間的區別以及它們所擔任的角色
小提琴小提琴在弦樂器組中體積最小,音域最高,它的表現力格外豐富多樣。在演奏技術方面,小提琴在全樂隊中也最靈活,它適於演奏任何速度和形式的樂句,包括帶有和弦式進行的樂句。因此,小提琴在樂隊中總是起著主導的作用,它可以稱為交響樂隊的"心臟"。
-
中提琴地位尷尬不上不下,勸大家不要學
想必大家都知道小提琴和大提琴,那大家聽說過中提琴嗎?通常小提琴是放在肩上演奏,大提琴則是放在地上演奏,那中提琴應該怎樣演奏呢?以及它和小提琴之間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如果你也有這些問題,那麼下面將為大家進行解答。
-
為什麼中提琴沒啥知名度?可能是大哥小弟都太有名了……
平時使用中音譜記號(alto clef)記譜,高音域則使用高音譜記號。在18世紀中葉之前,中提琴只在管弦樂團中使用。之後隨著弦樂四重奏的興盛,成為室內樂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看完中提琴的「簡歷」,覺得說還好啊,為什麼大家對中提琴的「惡意」那麼那麼那麼大呢?
-
這位青年中提琴首席,為何被戲稱「住團藝術家」?
上半場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協奏曲《天鵝轉子》中,擔綱獨奏的是上海交響中提琴首席、「85後」青年巴桐,下半場貝多芬《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則由「95後」柳鳴出任樂隊首席。上海交響中提琴首席巴桐《天鵝轉子》是德國中提琴家、作曲家、教育家欣德米特的作品。巴桐向記者介紹:「這部作品旋律非常美,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提琴生產國
新華網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孫彬)據中國提琴協會會長、江蘇鳳靈樂器集團總裁李書介紹,今年中國的提琴生產量預計可達70餘萬把,佔世界總產量100餘萬把的60%以上,其中50%以上出口,這表明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提琴生產國。李書說,中國第一把小提琴1959年在北京生產,此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地相繼建設了工廠,開始生產提琴。
-
中提琴泰鬥吳育紳謝世享年80 曾懷有同時下三盤盲棋的絕技
2018年12月20日,我國中提琴演奏藝術學科的創建者之一、一代中提琴泰鬥吳育紳謝世,享年80。吳育紳是國家一級演奏員、原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團長、中提琴首席,他生前擔任中央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等高校客座教授。同時,他又是枰界一聖手,擔任首都文藝界圍棋聯誼會副秘書長。
-
江蘇泰興:「提琴之鄉」趕製訂單忙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被譽為「東方提琴之鄉」,提琴生產加工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該鎮共有200多家提琴生產及配套企業,3.5萬名樂器行業從業人員,年生產各類提琴70餘萬把,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0%,產品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社發(湯德宏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1月3日,在泰興黃橋鎮一樂器公司,工人在製作大提琴。
-
一分鐘帶你看懂弦樂四重奏,演奏和製作的奧秘| 曹氏提琴
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美國著名的亞歷山大使用曹氏四重奏演奏很多人認為四重奏的琴只是每把琴的大小做得不一樣而已,但是小提琴的四條弦為G、D、A、E, 而中提琴與大提琴則是C、G、D、A。她們之間共鳴大小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