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中國的地圖形狀就像是一個雄雞,雞頭在東北三省,雞尾在新疆,雞腳是海南和臺灣,那麼,雞心在哪裡呢?其實這個地方知道的人不多,它又不是城市,又不出名,只是一座山峰,位於重慶、湖北以及陝西三省交界處,是中國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中國雄雞的心臟位置就在這裡了。
陝西、重慶、湖北分界線處,有一座山嶺,海拔1890米,狀若雞心,叫做雞心嶺,以山形而得名。「走上雞心嶺,一腳踏三省」指的就是此嶺,上面豎有界牌標樁,標明此處是三省分界之地。雞心嶺處在北緯31度,東經109度上,恰好位於中國雄雞版圖的心臟位置,故有「自然國心」稱號。
雞心嶺的主峰在湖北省竹谿縣境內,嶺南是重慶巫溪縣,西北是陝西鎮坪縣。雖然雞心嶺最高點在湖北竹溪,但是它距離竹谿縣是比較遠,有130多公裡,距離重慶巫溪縣約80公裡,距離陝西鎮坪縣最近,到縣城不到30公裡。當然,三地到雞心嶺的道路都是比較方便,就看你從哪個地方去了。
雞心嶺地勢險峻,靠陝西一側有一龐大的峭壁懸崖山體,高聳入雲霄,非常壯觀。在雞心嶺的腳下矗立著一座牌樓,距牌樓不遠處,有一塊巨型的中國雄雞版圖招牌,上面寫著中國自然國心雞心嶺。雞心嶺正好是由內蒙古滿都拉到廣東海安的中心點,於是就有了雞心嶺是「自然國心」之說。
雞心嶺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張飛、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入川都曾經過此地。在雞心嶺有一條古鹽道,東漢永平七年開通,掩藏在深山老林中,它是古代通往陝南、關中和鄂西北的唯一通道。巫溪產食鹽,鹽夫從巫溪背運大量食鹽,經雞心嶺鹽道前往陝西、湖北一帶。
《竹溪史志》 中的民謠有這樣的記載:「攀上雞心嶺,一腳踏三省,去時不知歸,歸來身失魂」。描寫了清朝順治年間鹽夫從巫溪縣背鹽前往湖北、陝西的艱險,在鹽道上鹽夫們遇水架橋,遇崖置棧道,當時有鹽比黃金貴的說法,直到1972年世代運鹽的歷史才結束。
雞心嶺雖然地處三省邊界,但是這裡的植被卻不相同。巫溪境內人多植物比較稀少,鎮坪縣樹木十分茂盛,竹谿縣境內多長茅竹灌木,如此差異說明三地經濟發展的差別。遊客來到雞心嶺,可領略一腳踏三省的樂趣。對了,山上有座觀音廟,相傳這裡觀音十分靈驗,古往今來一直香火不斷,值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