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山」:被稱為道教第一山,但並不在「道教四山」之列

2021-01-09 曹先生帶你看世界

作為中國人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名山大川,大江大河大河。古往今來,中國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說,山水在我們心中往往有著很特別的分量,尤其對一些文豪詩人而言,更是其靈感之源。

而且中國的宗教也一向與山河相得益彰,有佛教名山、道教名山,還有那麼一座擁有中華道教第一山美譽的道教名山,卻不在道教四大名山之列。

道教的名山就是崆峒山,也許有些人還沒聽說過,但對此名字大概也不會陌生,在金庸筆下的小說裡,經常會出現崆峒山這樣的門派,而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存在這樣的門派。

平涼派有很多武學大師,平涼武術也是中國五大武術流派之一。平涼派的居所,就在甘肅平涼市,平涼市是陝甘寧三省交匯處的中心地帶,歷史上以「西出長安第一城」而聞名。

平涼市崆峒山位於城西,從崆峒山風景區向東依次為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崆峒古鎮和彈琴峽風景區,形成了巨大的崆峒古鎮自然景觀。講到崆峒山,不得不提崆峒山上的宗教派別,因為崆峒山歷來都被尊為中華道教第一山。

據說,當年軒轅黃帝在崆峒山中問其道術高強的廣成子,逐漸成了道教的名山,但由於年代久遠,更早的時候成了道教的第一山。

但是即使有這樣一個不明覺厲的頭銜,崆峒山也比較委屈,因為在公認的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中,崆峒山並沒有列在其中,現在著名的四大道教名山是武當山、青城山、龍虎山和齊雲山。其中包括崆峒山,比較著名的終南山就沒有了。而道教第一山並非道教的四大名山,還真讓人很奇怪,也不禁讓人想,為何崆峒山沒有列入這一排名。

有人猜測,崆峒山不只有道教,可能還有儒、道、佛三教並存。由於在崆峒山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景點,叫做三教洞,三教洞是侍奉孔子、老子、釋迦摩尼三大教派的始祖。

事實上,三教共存的主要原因是漢代與魏晉時期,佛教剛剛傳入中原,道教尚未建立,儒家更多地提倡治世修身,三教在崆峒山相互學習,才形成後來的三教格局。

今天,崆峒山下的崆峒十二景,成了最吸引遊客的景點,無論是香山、問道臺,還是聚仙橋、望駕山,每一景都是獨特而迷人的。平山上,還有一處彈箏峽,因其形似彈古箏而得名,彈箏峽的一邊是彈箏湖,湖邊泛舟也是一種難得的休閒享受。而且想去看看崆峒山景,還得花很多功夫。

儘管道教名山在中華排名前四,但是崆峒山的風光之壯麗,景點之豐富,也讓許多名山大川望塵莫及。它不僅具有塞外的雄姿,而且兼具江南的秀麗風光,崆峒山也是隴原的一顆明珠。你們去過甘肅崆峒山嗎?崆峒山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來自崆峒派嗎?請留下您的評論和意見。

相關焦點

  • 中國這2座名山,都被稱為「東南第一山」,相隔千裡一佛一道
    中國的名山大川怎麼也看不完,幅員遼闊,廣闊的大地上,森林總大小不同的山川,都有各自的山魂數百座,說起名山,最有名、知名度最高的是三山五嶽、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等代表性山脈,其中兩座山都有「東南第一山」的名聲,外號可以說是「撞車」,和我一起看看是哪兩個山脈!
  • 老孔帶你看中國,神仙洞府,走近道教十大洞天(下)
    在前一篇文章裡,我們說了道教的十大洞天的前五個,我們今天來說一下後面的五個。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千載傳承,深深地烙在了中華大地上,我們就來看看道教文化裡的十大洞天(下)赤城山洞天赤城山古稱道教十大洞天之六,為一天然洞穴,洞深10米,寬7米。
  • 四川這座山,有108個樓閣32座山峰,被稱為「西蜀第一山」
    談到四川的青城山,我甚至從小學地理課本上都知道,這裡是避暑勝地,青城山有西蜀第一山之稱,也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青城山幽靜,歷來是人們喜愛青城山的重要原因,有108幢樓閣,有32座山峰,青城山的境界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無論什麼季節,在這裡都能找到不同的驚喜。
  • 道教的「符」是怎麼畫的?何為「三山符籙」,修道之人都該知道
    道家有言「不知書符竅,反惹鬼神笑」,在道教,「符」作為道士與天神溝通的媒介,是萬萬不可隨意亂畫,道士畫符時要用到黃紙和朱墨,朱即硃砂,墨即煙墨。關於畫符,不同的道教派別有不同的畫法。通常情況下,符頭用三勾或敕令、雷令開頭。三勾代表三清或三界公,三清即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三界公即城隍,土地和祖師爺。三勾在整個符上就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就代表三界公。
  • 道教洞天福地(江西篇)
    廬山迎客松1、廬山道教南天師道發祥地,中國道教完成由民間走向殿堂的地方,中國南方道教中心之一,太虛觀(簡寂觀)代表了中國道教由民間走向殿堂的大趨勢,道教第八小洞天、第四十七福地所在地。鷹潭龍虎山3、龍虎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正一派三山之一,道教正一派發祥地,中國南方道教中心之一,天師府為道教正一派祖庭,也是全國道教21處重點宮觀之一,道教第十五小洞天、第三十二福地所在地。
  • 道教的十大女神仙
    道教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宗教。張道陵成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是在道教黃老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原始的神仙信仰和崇拜而發展起來的。道教素有「一陰一陽稱道」之稱,歷來尊重男女平等,這不僅體現在道教的思想學說上,而且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也有許多女性神仙。在這期節目中,我想介紹十位道教神仙。
  •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全去過的太幸福了,你去過幾個呢
    中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山,很有名,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去登山,但是有些地方忘記了,道教誕生於中國,從現在開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在中國道教的聖地,被稱為太和山、謝羅山等,以前被稱為「太嶽」、「玄嶽」、「大嶽」,有元明建築群等風景區,現在三十多處宮觀多建於明代,是中國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宋代書畫家的美管理者稱讚武當為「天下第一山」,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祥地。
  • 有關道教文化的六個知識點,一般人最多答上兩個
    一、道教四大名山,北方一座也沒有道教的四大名山分別是安徽的齊雲山、湖北的武當山、四川的青城山和江西的龍虎山。作為道教的聖地,這四座山都是位於中國的南方。齊雲山作為道教全真派的聖地,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美譽,齊雲山的風光秀麗,是道教的洞天福地。
  • 中國道教神仙級別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並稱:「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兇,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
  •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水秀、林幽、山雄,你去過哪個
    國內四座山是道教的聖地,被稱為道教的四大名山,分別有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和安徽齊雲山,這四座名山從東漢開始建道場一直延續到清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國家保護,修路觀,現在成為了國內外有名的宗教、觀光地。
  •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很多人都記不全,你知道幾個?
    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祖天師張道陵在東漢順帝年間在四川鶴鳴山創始,到現在為止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道教漫長發展的歷史中,影響力逐漸擴大,並成為中國三大宗教之一,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面。今天,向大家介紹道教中的四座名山,黃山、武當山,現在很多人都不記得這個道教的四大名山,但不能否定道教中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力,此外,道教四大名山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都是風景秀麗的古蹟繁多的旅遊勝地,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5A旅遊勝地,是假期旅遊的絕好目的地,去玩一天或兩天的話,可以說有修養身體的效果,但也可以親近自然放鬆身心。
  • 江西發現「道教重地」,專家:仿佛仙氣猶在,不愧是道教第一宮
    不僅如此,說起佛教,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會是咱們中國,那飛天蹁躚的敦煌莫高窟,那憨態可掬酣然斜睡的樂山大佛,甚至是大家小時候都會守在電視機旁邊,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觀看的西遊記,它們都具有佛教色彩,因此很多人會把佛教誤認為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那麼什麼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呢?那就是道教。
  • 江西這座山為道教聖地,山上卻有佛教寺院,據說求籤十分靈驗
    在江西,有這麼一座山,號稱「中華靈寶第一山」,卻鮮為人知:葛仙山。在江西名山大川中,葛仙山的名氣並不算得上遠揚。許多去江西旅遊,若登山,首選廬山、三清山,武功山、龍虎山、井岡山等等。就葛仙山,絕大多數人不僅沒去過,而且也沒聽說過,它幾乎不曾在江西名山排行中出現過。葛仙山,觀其名可知,這是一座集宗教文化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山。
  • 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從道教手裡搶來的,與《封神演義》無關
    提到文殊菩薩就不得不提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五臺山」,此地也正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道場。但在道教的經籍中,此地原為道教所佔據,被稱為「紫府山」,並建有「紫府廟」。那麼為何這裡後來變成了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呢?這還需要從史籍記載的「佛道兩教·賽法焚經「一事說起。
  • 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道教四大名山供奉的真神都是誰?
    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傳承至現在,逐漸形成了幾大流派。在文化的演變過程之中,洞天福地的存在對於其起到肯定積極的態度。在道教之中素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在我國境內有四座山是道教的聖地,更是道教文化傳承的搖籃,分別是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和江西龍虎山。
  • 道教四靈二十八宿
    我國古代為了觀測天象及日、月、五星的運行,選取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誌,稱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為四組,每組七宿,與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蒼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合稱)等動物形象相配,稱為「四象」,道教名之為「四靈」。二十八宿在四象觀念的形成很早,至戰國初已見於記載。稍晚的《禮記·曲禮上》云:「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孔穎達疏:「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東漢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目前,道教已經走出中華大地,正在朝著國際性宗教的未來穩步前進。有明一代,張天師們為上至帝王皇室,下至黎明百姓,做了很多符籙法事。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命令的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先生為其傳授太上延禧諸階法籙。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魚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道教作為我國本土的一種宗教,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很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都有道教的影子。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動物被道教認為是吉祥的象徵,在前面幾期介紹了鹿、鶴、龜、蝙蝠等幾種動物被道教稱為瑞獸。本期為大家介紹魚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 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根植於中華民族,道教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知道,道教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為全真道,以修習內丹學為主;一派是正一道,以修煉符籙為主,兩者共同促進道教的發展。道教中的符咒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我們在道觀總是能看到道長嘴裡念著咒語,腳下踏著罡步,手裡拿著符紙,做著法事。其實,在道教中比較出名的符咒就是「九字真言」。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吧!在道教中,符咒也叫口訣、要語、金言、真言等等,從這些名稱也可看出符咒在道教的重要性。
  • 湖北被遺忘的一座山,是全國五大道教名山之一,海拔1657米
    如今中國山川眾多,其中許多山川具有發展潛力和開發意義,與眾多景點相比也不失為一種好去處,除了得到許多城市的重點發展外,發展意義也十分突出,在名川旅遊中,旅遊的價值總是很高。湖北省是我國發展旅遊文化價值和潛力較大的省份之一,隨著地方城市的不斷發展進步,自身對旅遊業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以山川為代表,具有潛在的開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