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傳承至現在,逐漸形成了幾大流派。在文化的演變過程之中,洞天福地的存在對於其起到肯定積極的態度。在道教之中素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在我國境內有四座山是道教的聖地,更是道教文化傳承的搖籃,分別是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和江西龍虎山。這四座山分別供奉著四位主要尊神,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
1、武當山:真武大帝
和南茅北馬一樣意義的是北少林,南武當,少林和武當一直是武術聖地,更是道教的名山。我們都知道一代武學宗師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了道教的一個分支武當派,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始真人尹喜曾經在武當山隱仙巖修道,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武當山的道教走向了巔峰時期。
武當,非真武不足當之,真武就是指的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在道教之中是非常重要的神祗。真武大帝統御北方大地,道教稱之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真武大帝形象威武不凡,身披金鎖甲冑,執劍赤足,身邊更是有著龜蛇二將侍衛左右。
2、青城山:太上老君
青城山在道教名山之中名氣很大,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相傳祖天師張道凌曾在青城山修煉傳道,是道教中的。早在黃帝時期就有寧封子居住在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過御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奉其為五嶽丈人,所以後人稱呼青城山也為丈人山。
青城山主要供奉的尊神是道教的最高神明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又被稱為道德天尊,是道教之中至高無上的神明。相傳老子一氣化三清,因此道教尊稱老子為道祖,老子傳授的《道德經》尊為道教的聖經。
3、齊雲山:真武大帝
齊雲山也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是道教全真派的聖地。相傳有道士皇帝之稱的嘉靖皇帝到了而立之年還沒有子嗣,便命龍虎山張天師前往白嶽為其開壇做法求子,而後果然應驗得子,嘉靖皇帝龍顏大悅,看到白嶽「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所以改稱白嶽為齊雲山。
齊雲山和武當山一樣,供奉的真神都是真武大帝,常常被人稱之為「江南小武當」。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相傳山上供奉的真武大帝神像乃是由白鳥銜泥所成,由於真武大帝統御北方,北方屬水,故真武大帝也被稱為水神,齊雲山的真武大殿在古代常被用作祈雨之所。
4、龍虎山:張道凌天師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是我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在東漢時期,祖天師張道凌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煉製九天神丹,丹成之時有龍虎環繞異象,因此便被稱之為龍虎山。龍虎山天師府是歷代天師居住的地方,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之地。
龍虎山供奉的則是道教創始人、龍虎山第一代天師張道凌,張道凌是漢代留侯張良的九世孫,祖籍在古沛國豐縣。張道凌早年修道於蜀地鶴鳴山,並被天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諸品經籙、斬邪劍和玉印,創立了道教的前身五鬥米教,隨著後人的不斷發展壯大,道教便逐漸開枝散葉,逐漸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