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顆可怕的系外行星,其中一顆行星在白天的溫度可超過1300°C

2020-11-29 悟空科學世界

在過去的幾年裡,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足夠數量的「類地」行星,當然,也發現了許多與地球完全不同的星球。

那麼,什麼是系外行星呢?最流行的解釋是,一顆圍繞著類似於太陽這樣的恆星運行的行星,但它不在太陽系之內。

今天,我們將向你展示一些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可怕的系外行星。

強大的輻射

PSR B1257+12B、C和D是最早發現的系外行星之一。事實證明,它們是奇怪的系外行星。整個PSR B1257+12行星系統是一個「墓地」,也是一個正常運作的「太陽系」的殘餘,它的結束來源於中央恆星的巨大爆炸。

隨著一聲爆炸,從恆星外殼中釋放出大量的物質,這導致了這些行星上所有生命(如果有的話)的毀滅。從行星本身來看,它們只剩下石質「軀殼」。

在PSR B1257+12B、C和D上,其條件是非常奇特的。其中兩個的質量與地球質量相似,並且非常接近脈衝星,這使得繞它的軸旋轉只需要6.22毫秒,而中子星的磁場是強輻射源。此外,磁場像加速器一樣會使基本粒子加速。在這個星球上,不斷有離子雨落下,因此,這種情況對人類來說都是致命的。

強大的風

一般說來,風聲是行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系外行星HD 189733b上的天氣條件更加危險。

乍一看,這顆行星看起來像一個典型的「熱木星」,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位於星系中心的恆星附近。由於它靠近母星,所以HD 189733b的光側保持約930°C的溫度。由於它的旋轉與其軌道運動是同步的,所以HD 189733b總是以一個方向轉向恆星。

但是,當天文學家測量這顆行星黑暗面的溫度時,他們震驚地發現,它比光面(約425°C)低了好幾倍。那這是什麼 原因呢?

原來是因為風。一個難以置信的速度,強烈的風將熱量從白天帶到夜晚,其速度幾乎是音速的六倍。

一顆新生的系外行星和一顆灼熱的恆星

K2-33b是迄今發現的、最年輕的、完整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海王星相當,圍繞恆星旋轉一圈需要5個地球日。由於這顆行星與恆星的距離是水星與太陽的距離的1/10左右,所以,它的熱度是無法想像的。

因此,無論你有多喜歡這顆系外行星,你都會儘量遠離這個「嬰兒」。

孤獨而寒冷的行星

在發現的行星中,雖然大多數行星適合用「地獄」這個詞來描述,但有些行星無論如何都不適用這個詞。

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OGLE-2005-BLG-390L b系外行星,它是一顆極冷行星,它圍繞其母星旋轉一圈需要10個地球年,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OGLE-2005-BLG-390Lb的平均表面溫度僅為50K,你可以想像,這裡是非常冷的。

灼熱的世界

克卜勒10b是一個焦灼的世界,它圍繞它的恆星一圈需要0.84個地球日,而這顆恆星是一顆古老的黃矮星。在這顆行星表面,其溫度極高,即:白天的溫度可超過1300°C,同時,它也是一顆鐵質行星。正是因為表面溫度極高,所以行星上的鐵處於液體狀態。

相關焦點

  • 300光年外新發現一顆行星,大小和溫度與地球相近!
    據美國宇航局NASA報導,一支科學小組通過重新審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探測數據,新發現一顆大小與地球相近且處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名為克卜勒-1649c,距離地球約300光年,它可能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大小和溫度與地球最相近的——初步估測表明,克卜勒-1649c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06倍,從母星接收到的星光則相當於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75%。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4、「足球星球」:2019年8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足球形狀的系外行星,它的大氣層正在迅速脫落,同時還失去了鐵、鎂等重金屬元素,這顆臃腫的系外行星被命名為「WASP-121b」,也被稱為「熱木星」。它的軌道距離太陽非常近,因此其溫度比任何其他已知行星更高,大氣上層溫度高達2538攝氏度。當它接近主恆星,不僅會升溫,還會導致其膨脹得像一顆足球,因為恆星引力會將它撕成碎片。
  • NASA發布系外類地行星Kepler-1649c的藝術渲染圖
    美國宇航局(NASA)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尋找可能適合居住的類地系外行星。該航天局有一份龐大的行星清單,其中一些行星比其他行星更有趣。其中一顆這樣的系外行星是Kepler-1649c,它圍繞著紅矮星 Kepler-1649運行,其距離我們的星球約300光年。
  • NASA發現超熱系外行星,表面溫度趕超太陽
    多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一直對廣闊的宇宙做著不厭其煩的搜索和確認,為的就是找到第二顆「地球」以及可能存在的任何外星文明。截止到11月6日,美國宇航局已經發現了8757顆系外行星,其中4084顆外星行星已經得到確認,4673顆尚待確認。在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總會有各種各樣令人驚嘆的發現。
  •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CHEN • 2021-01-13 16:33:27 來源:前瞻網 E1469G0
  • 諾獎專題——系外行星尋蹤
    它作為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讓全世界的學者和公眾為之震動。今天我們將為大家講述這顆著名行星的故事。So?系外行星的命名是依據如下規則進行的:從b開始(不用a,可以理解為a是恆星本身),依據發現的先後順序依次編號為b、c、d……對於同時發現的行星,依據行星到恆星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編號為b、c、d……1它是如何被我們發現的?
  • 科學家在天秤座發現一顆宜居行星,上面的環境人類或「拎包即住」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努力,一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200多顆類地行星,當然,很多都不適合人類居住,也不符合各項生態指標。大部分科學家發現的行星,不是溫度太高就是溫度太低,或者就是行星的質量太大和太小,無法滿足生命居住。
  • NASA發布系外類地行星藝術圖,有液態水,溫度大小跟地球相當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宇航局(NASA)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尋找可能適合居住的類地系外行星,是一直都沒有找到類似地球的星球。現在他們公布了其中一顆這樣的系外行星是Kepler-1649c,它圍繞著紅矮星 Kepler-1649運行,其距離我們的星球約300光年。這顆星球離我們實在太遠,現在的觀測技術還不足以讓我們的視線到達這顆星球。
  • 第二地球:新發現一顆最似地球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具有宜居區域的如地球大小的行星。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在克卜勒數據中發現的大小和溫度都與地球最接近。發現該系外行星的國際研究小組在昨天的《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發表了一篇有關它的論文。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
    我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名字來源於中國神話,意為「為月亮駕車的女神」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2.16米望遠鏡。圖片源自國家天文臺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得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望舒」。
  • 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暴
    這是一顆比太陽更大、溫度更高的恆星,距離地球約51光年,它擁有一顆系外行星,1996年由保羅·巴特勒(Paul Butler)團隊發現。行星牧夫座τb的質量下限曾被認為是4倍木星質量,2012年有研究認為質量介於木星的5.5~6倍。由於它距離恆星僅僅0.05天文單位,這意味著這顆氣態行星的溫度將高達1430℃以上,俗稱「熱木星」。這樣的行星顯然不會有任何生命存在。
  • 在巨蟹座又發現新的系外行星,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真的強
    現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巨蟹座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恰巧的時間安排和這顆行星奇特的軌道模式,芝加哥大學科學家們能夠比迄今為止任何一顆都小的行星,更精確地計算出它的質量。第一作者、研究生亞倫·哈曼說:這完全出乎的意料,起初認為數據有問題,但當仔細觀察時,發現問題非常明顯。
  • 飛馬座51b:引領太陽系外行星研究領域變革的行星
    飛馬座51b(51 Pegasi b, 51 Peg b)是一顆位於飛馬座、距離地球約50.9光年的太陽系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 exoplanet). 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轉且被證實的系外行星. 該行星的質量約是木星的一半, 體積約是木星的2倍, 軌道周期大約為4個地球日, 表面溫度約1000°C.
  • 宇宙中十大最致命的神秘行星
    2009年,天文學家使用衛星觀測到距離地球480光年之遙的新系外行星CoRoT-7b,但令人遺憾的是,CoRoT-7b白天溫度可達2000攝氏度,夜間溫度又降到零下200攝氏度,並不適宜生命存活,大氣層充滿礦物質,形成巖石雲,這樣導致鵝卵石和小石塊從天而降,就像下雨一樣,此外,該行星始終有一側朝向恆星,表面溫度在19802300攝氏度能夠融化表面巖石。
  • 天文學家直接拍攝到兩顆系外行星,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太陽系含有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還有從太陽系的形成方式上來看,天文學家很清楚宇宙中的行星數量必然是要遠多於恆星的。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51 Pegasi b,又稱柏勒洛豐),這顆行星位於飛馬座,距離地球50光年。
  • 最可怕的行星是什麼?
    金星是太陽系中最可怕的行星。那顆美麗的晨星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本文帶你解密,為什麼金星被認為是整個太陽系中最為可怕的行星。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是金星。(這就是為什麼它被以愛與美之神的名字命名為維納斯)儘管水星才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金星的表面溫度卻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高的。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受訪者供圖給太陽系外行星系統「起名」發現並研究太陽系外行星是現代天文學研究中最前沿、最熱門的領域。近20多年來,天文學家已發現了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4000多顆太陽系外行星系統(exoplanet),其中有些行星與地球較為相似,可能適於地外生命的生存乃至文明的繁衍。
  • 科學家發現有60億顆類地行星
    6月17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銀河系中可居住的類地行星潛在數量進行了新的估算, 最終計算出差不多有60億顆這樣的行星 。這項計算是基於銀河系中G型星(光譜型為G的恆星,光譜特徵為電離鈣的H和K線特強)的數量,這些G型星與類太陽恆星相似。
  • 科學家發現一顆「特殊又熟悉的」類地行星
    據外媒CNET報導,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 René Heller領導的一項研究對恆星Kepler-160周圍的行星進行了調查,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數據顯示, 可能有一顆稱為 KOI-456.04的系外行星繞著這顆恆星運行,這顆行星可能是一顆類地行星。
  • 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