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檢察工作巡禮:檢察改革,勇毅篤行敢啃「硬骨頭」

2021-01-22 最高人民檢察院

來源:檢察日報



2015年6月19日,上海司法改革全面鋪開後的首次檢察官遴選考試開考,這是考試人員進入考場。程丁 攝



近日,重慶首批161名員額內檢察官宣誓就職。重慶是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地區,目前該市確定重慶市檢察院第二分院、黔江區檢察院、渝中區檢察院、榮昌區檢察院、梁平縣檢察院5個單位先行進行試點。滿寧 攝


歲月悠長,時光記錄著一切。

  

促進嚴格執法、保證公正司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動力也是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拉開了新一輪司法改革的大幕。

  

「百舸爭流千帆競,敢立潮頭唱大風」。5年來,各級檢察機關認真落實黨中央深化司法改革的各項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盼,積極穩妥有序推進檢察改革,為檢察事業不斷注入勃勃生機活力。

  

  

改革措施能夠得以順利推進,背後是決策者披堅執銳、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決心。

  

黨的十八大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把「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戰略任務之一,提出了60多項司法改革具體任務。五中全會再次突出強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尊重司法規律,促進司法公正,完善對權利的司法保障、對權力的司法監督。

  

中央成立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密集召開的一次次會議對司法改革作出明確部署、為司法改革指明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也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對政法機關積極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進行深入研究,作出具體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方向決定道路,目標決定成敗。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的決心和部署,為深入紮實推進檢察改革提供了鮮明的導向圖和科學的方法論。

  

一年之計在於春。2014年初,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主持召開最高檢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他強調,要緊緊圍繞中央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決策部署,把握正確方向,強化責任擔當,協調有序推進,做實做好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檢察改革大文章。

  

從2014年至今,曹建明先後9次主持召開最高檢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對如何統籌規劃紮實推進中央改革部署,確保檢察改革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作出具體安排。

  

推進改革過程中的「硬骨頭」是否有所突破?人民群眾在司法體制改革中有多少獲得感,對改革又有哪些更高的期待?下一步深化改革又要堅持什麼導向、重點解決哪些難題?帶著這些問題,2013年至2016年6月,曹建明先後多次深入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份上海、廣東、吉林、江蘇等地進行專題調研,全面了解檢察機關承擔的司法體制改革任務落實情況,認真傾聽各級檢察人員意見建議,共同謀劃破解改革難題的良方。

  

智慧,在交流中迸發;共識,在討論中增進;力量,在互動中凝聚。

  

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通過深入總結基層探索經驗,最高檢深化檢察改革的總體方案不斷完善,推進改革的思路越來越清晰。2015年6月,最高檢修訂印發《關於深化檢察改革的意見(2013—2017年工作規劃)》,對新一輪檢察改革作出全面規劃,提出91項具體改革舉措。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先後開展13項司法體制改革和檢察改革試點。截至目前,單獨出臺66個改革文件,與其他部門共同制定27個改革文件。

  

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密集調研、周密部署、探索試點、狠抓落實……5年來,各級檢察機關按照中央部署,有條不紊把司法體制改革推向前進。

  

  

坐言起行,善作善成。

  

紮實推進檢察人員分類管理、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等四項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改革,加快完善檢察機關自身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檢察改革在關鍵領域和主要環節穩步推開,攻堅克難,成效逐步顯現。

  

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是改革的重點,員額制改革更是重頭戲。最高檢會同中組部出臺了《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分類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意見》,將檢察人員劃分為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三類,進行分類管理。會同、配合其他部門出臺《法官、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法官、檢察官工資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為建設專業化、職業化檢察官隊伍提供制度保障。

  

2014年6月,上海率先在全國拉開司法體制改革大幕。根據中央深改組會議通過的試點方案,上海將檢察人員分為檢察官、檢察官助理等司法輔助人員以及行政管理人員三類,分別佔隊伍總數的33%、52%、15%。隨後,吉林、廣東、湖北等第一批改革試點省份相繼開展員額制檢察官遴選等試點工作。

  

完善司法責任制在司法改革中居於基礎性地位,同樣是一塊「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凡是進入法官、檢察官員額的,要在司法一線辦案,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

  

按照中央部署,2014年,上海等7省(市)開展完善司法責任制試點。2015年,最高檢出臺《關於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突出檢察官在司法辦案中的主體地位,落實「誰辦案誰決定,誰決定誰負責」。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全面推進試點,17個省級檢察院制定了檢察官權力清單,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設立跨行政區劃法院和檢察院被視為「保障審判權和檢察權依法公正高效運行之重大舉措」。根據全國人大授權,檢察機關積極開展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改革試點工作。

 

2014年底,上海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和北京市檢察院第四分院相續成立。截至2015年底,兩家試點檢察院共受理新增管轄案件325件443人,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通過實踐,辦案檢察官切身感受到「跨地區」帶來的便利:打破地方保護,背靠背辦案,少了人情幹擾,多了司法公信。

  

讓改革落地,必須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

  

「正人先正己,監督者必須接受監督」。5年來,檢察機關堅持用比監督別人更嚴格的要求來監督自己,積極構建開放、動態、透明的陽光司法機制,建立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制度,加快完善檢察機關自身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規範涉案財物處置的司法程序,建立健全對自身司法的監督制約機制,司法公信力明顯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司法體制改革必須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體制改革成效如何,說一千道一萬,要由人民來評判,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

  

2015年7月,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在上海召開。孟建柱同志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改革試點,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司法規律的司法體制,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務落實,讓人民對司法改革有更多獲得感。」曹建明檢察長在調研中多次強調。

  

經過5年的努力,涉法涉訴信訪改革、落實國家司法救助制度、推進檢務公開、保障律師權益等一批重大司法改革試點已開花結果。從中,人民群眾感受到真切的變化。

  

在深化涉法涉訴信訪改革中,目前已建成全國四級檢察機關全聯通的遠程視頻接訪系統,實現了跨越千裡的「面對面」接訪。在接訪中,建立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重視解疑釋惑,有效化解了矛盾。

  

一系列數字印證了檢察機關創新工作制度機製取得的成效:健全涉法涉訴信訪導入、糾錯、退出機制,共接收、辦理群眾信訪114.8萬件次,其中涉檢信訪6.5萬件次;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共同頒布辦理刑事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1109件案件予以賠償;落實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對8897名陷入生活困境的被害人或近親屬予以救助。

  

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是否得到有力的維護,群眾關注,中央關切。

  

2015年7月,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檢在北京、內蒙古等13個省(區、市)開展公益訴訟試點。截至2016年5月,13個試點省份檢察機關已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233件,已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案件16件,已審理結案7件,除1件因行政機關糾正後檢察機關撤訴外,其餘6件法院均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

  

改革中,探索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2014年8月,最高檢部署在全國14個省份的18個試點地區三級檢察機關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截至2015年12月,試點地區檢察機關適用速裁程序提起公訴案件3.1萬餘件,佔同期審結的全部刑事案件總數的15%左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周期由過去的平均20天縮短至6天以內,有效地提高訴訟效率、保障了當事人權利。

  

人民監督員制度是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的重要渠道。自2014年9月新一輪試點開展以來,最高檢會同司法部聯合下發了《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進一步擴大人民監督員的選任範圍,人民監督員監督範圍由7項增至11項,基本覆蓋了檢察機關辦理職務犯罪案件的各關鍵環節。人民監督員職權更加明確,選任程序更加規範,確保了人民監督員有職有權、履職盡責。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檢察機關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完善羈押、刑罰執行等刑事執行活動監督機制,確保刑罰執行合法、公正;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形成檢察機關與律師良性互動關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行百裡者半九十。創新永無止境,改革未有窮期。未來一段時間,檢察改革將繼續勇毅篤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事業注入強大動力!(王治國 賈陽)

相關焦點

  • "以審判為中心"與檢察工作
    作為刑事訴訟三大職能之檢察職能的履職主體,檢察機關如何在學界與實務界的眾說紛紜中準確理解「以審判為中心」的內涵,如何在改革帶來的全方位影響中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在諸多現實的矛盾與困境中把握好改革的維度,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符合司法規律的改革之路,是我們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為開創檢察工作新局面貢獻力量
    從檢察實踐來看,法律監督職責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履行得不充分、不到位,既有不敢監督、不願監督的主觀原因,也有專業能力不足、不善於監督的客觀原因。近年來,檢察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有所提升,但離人民群眾在新時代的新要求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我們必須認清新時代對檢察人員專業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不斷提升專業能力。
  • ...水平做優刑事檢察工作的溫州模式,溫州檢察這個會告訴你怎麼做~
    今天下午,溫州市檢察院召開全市刑事檢察工作會議。   此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政法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全省刑事檢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全市刑事檢察工作,研究部署今後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以「構建『四大檢察』融合發展的溫州檢察樣本」為牽引,著力打造高水平做優刑事檢察工作的溫州模式。
  • 2020年濟寧檢察讓刑事執行檢察「金字招牌」更閃亮
    一年來,全市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圍繞發展大局,聚焦監督主業,完善制度機制,推進改革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2020年,在全體刑事執行檢察人員的辛勤努力下,「金字招牌」更加閃亮。一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辦理的3起案件被最高檢評為精品案例;辦理的11起案件被省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1名幹警在特赦檢察工作中表現突出被最高檢通報表揚;6名幹警入選全國、全省刑事執行檢察和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偵查人才庫。面對疫情主動調整監督模式疫情期間,各監管場所均實行全封閉管理,給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
  • 梁嫣嫣:志願服務與檢察工作同行
    梁嫣嫣,女,1989年4月生,2010年7月安徽農業大學法學專業畢業,2011年12月考進安徽省舒城縣人民檢察院,從事偵查監督檢察工作。在不到兩年的工作時間裡,這個既保留大學生的活躍,又具有法律監督工作者的理性,還有過省博物館志願講解員的經歷的陽光女孩,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堅持志願服務與檢察工作同行,組織開展青少年維權、法制宣傳、愛心助學、救助服刑人員子女、溫情執法等每一項志願服務活動,在奉獻他人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收穫了成長。
  • 衡陽市檢察機關一行到株洲市天元區檢察院交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
    紅網時刻株洲9月11日訊(通訊員 彭雅愉 劉楚瑜 劉雨薇)9月9日上午,衡陽市兩級檢察機關一行30人來到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檢察院,交流研討未成年人檢察工作。  在參觀了天元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區後,雙方召開經驗交流座談會。
  • 檢察工作報告十大「關鍵詞」
    十大關鍵詞 2021年1月12日,宜昌市伍家崗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彭頌東在宜昌市伍家崗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作檢察工作報告。
  • 蕭山區人大:劍指檢察監督 劍鋒日趨凌厲
    與以往不同的是,會議在通過審議意見的同時,還通過了《關於加強區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工作的決議》。這種對專項工作報告有「審」有「決」的監督方式,在蕭山人大自《監督法》實施以來尚屬首次。同樣,這種由人大常委會對檢察監督工作作出決議的形式在我省各級人大常委會中也是首次,在全國縣(市、區)級人大常委會中也為數不多。
  • 【改革開放四十年】85歲龔讀綸回首十年檢察歲月—— 反腐是一場沒...
    在四川,老一輩的政法人都認識龔讀綸,一位堅守理想與信仰的老共產黨員,一位參與過十年反腐鬥爭的老檢察長,一位四川檢察事業發展的時代見證人。1988年到1998年,龔讀綸任四川檢察掌舵人。回首十年檢察歲月,龔老這樣形容:「這十年是我付出最多的十年,是工作最艱難的十年。面對查辦貪汙、賄賂、瀆職案件的阻力,我就帶頭去同腐敗分子作鬥爭。」
  • 掃黑除惡先進|劉海燕:勇挑大梁 鏗鏘玫瑰盡顯檢察擔當
    她就是「全省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個人」——衡陽市石鼓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一級檢察官劉海燕。孜孜不倦甘奉獻1994年9月從事檢察工作以來,劉海燕一直堅守刑事檢察辦案一線,憑著對檢察事業的滿腔熱情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顆赤子之心,成功辦理了市衛計委原黨委書記、主任鄒愛民受賄、貪汙等一批大案、要案。
  • 一年檢察大事盡在「掌」握,回顧、總結必備!
    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落實中央專項巡視整改要求,提升檢察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  18、2017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面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
  • 速來圍觀|檢察守護神過節啦……
    伴隨司法改革的步伐,秀檢的司法警察隊伍在新的起點上開始了新徵程。 把堅守「服務」和「保障」初心作為法警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全面梳理檢察環節司法辦案活動中警務保障的剛性需求,積極開展司法警察參與常態化疫情防控、刑事檢察監督保障、法治宣傳、日常值班
  • 贛榆檢察|落實四號檢察建議,守護腳底下的安全
    圖為檢察機關和住建部門對四號檢察建議作交流探討 為深入貫徹落實高檢院「四號檢察建議」,推動窨井蓋綜合治理工作落地落實,切實消除公共安全隱患。
  • 代表委員話檢察 | 新時代檢察產品「督促監護令」正當時
    「這幾年我了解到檢察機關有個新名詞,檢察產品,在新發展格局下為做好新時代檢察工作,我們福州檢察機關推出了不少的檢察產品,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福州市檢察院提出的服務民營企業『五定辦法』。自該工作機制實施以來,福州市兩級機關共發出「督促監護令」121份,每一份「督促監護令」的背後都是一份精準化個案配套幫教方案。通過「監護督促」,全市共有53名涉案未成年人重返校園,另有39名未成年人順利實現就業,佔到跟蹤幫教人員總量近八成。
  • 進入新時代,基層檢察「變」在哪裡?「新」在何處?
    新形勢在變革中涅槃出新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對檢察機關而言,基層檢察院是整個檢察機關的基礎,基層檢察工作是全部檢察工作的基礎!
  • 固本強基,讓檢察事業行穩致遠
    新形勢:在變革中涅槃出新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對檢察機關而言,基層檢察院是整個檢察機關的基礎,基層檢察工作是全部檢察工作的基礎!
  • 2019年度全國檢察機關社會治理類優秀檢察建議評定結果(下)
    ,現根據《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第十一條第二項的規定,特向你單位發出檢察建議。按照《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自貢市檢察機關法律監督事項案件化辦理規程》的規定,四川省榮縣檢察院立即啟動重大監督事項案件化辦理程序,成立檢察長任主辦檢察官的檢察官辦案組,立案開展調查核實工作。
  • 處分決定被裁決無效,文在寅為何拿檢察總長尹錫悅沒辦法?
    有人可能會為什麼文在寅要針對檢察總長尹錫悅?  文在寅與檢察總長尹錫悅之間的關係很微妙,由於後者在查辦樸槿惠和李明博案的過程中盡心盡力,文便破格提名其出任韓國檢察總長。文在寅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打算,那就是讓尹錫悅本人能夠支持他的司法體制改革,從而削弱檢察系統本身的權力。然而事與願違,尹錫悅非但沒有配合,反而是通過對具體負責司法改革事務的前法務部長曹國及其家人進行調查,成功將後者拉下了馬。
  • 《巡迴檢察組》裡找答案
    《巡迴檢察組》裡找答案 2021-01-0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周檢察熱點(10月31日—11月6日)
    ,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對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關於加強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智慧財產權檢察工作提出要求。[詳細]張軍:把五中全會精神落到業績考評中 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11月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擴大會,專題研究檢察人員業績考評工作。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主持會議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幹部考核評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檢察人員業績考評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