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現役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正在摩爾曼斯克第35紅星海軍修船廠維修。說是維修,其實大部分時間還是泡在海水裡等通知。自被砸傷以來,庫艦已被閒置一年多,維修進度時時延誤,實際情況估計也並不是很樂觀,看來庫艦想重返大海是希望渺茫了。但俄羅斯自己還興致勃勃,宣稱庫艦可以在2022年改造完畢並重新歸建,廣大網友對此並不買帳,與其再等一年讓一艘已經落伍的航母繼續服役,還不如再多等兩年,讓中國幫忙再造一艘更先進的也行。
眾所周知,俄羅斯現在的造船能力已不如以前,這幾年的情況已十分明顯,俄羅斯的戰艦心臟,都已開始採用中國的高速柴油發動機。依靠俄羅斯自己,別說航母,連大驅逐艦都造不出來,只能搞幾艘超小噸位輕護衛艦。在此之前,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良好,還可以利用黑海造船廠建造航母。但是現在烏克蘭已經陷入困境,黑海的造船廠已經崩潰,俄羅斯完全沒有希望了。那時候中國有不少軍迷說,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還不如來中國修理,肯定能修好又快,指不定能讓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俄羅斯現在是修不起也造不起航母,唯一出路是買,但也是資金緊張。俄羅斯目前連「庫茲涅佐夫」的維護都費勁,更不要說花幾十億美元去買了。對俄羅斯來說庫艦更像是在維護俄羅斯的「國家臉面」,僅此而已。除了技術問題之外,經濟更是卡住俄羅斯海軍的要害。海軍本身極其「燒錢」,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全部7艘已經服役的航空母艦,結果還沒到2000年就已經退役了6艘,只剩下庫艦。而庫艦的大修也是一推再推,90年代就已經損壞的鍋爐直到前年才更換,然而庫艦就在那次大修遭受重創。
世界上有能力建造航空母艦的國家也就美中英法。美英壓根不可能,法國中立,只有中國這一個選擇。再以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狀況,連維護航母的能力都沒有更不要說買了。一艘大型航空母艦報價至少在50億美元以上,還要給他配齊艦載機,這麼也要至少70-80億美元,再加上護航編隊要100億美元以上。俄羅斯每年的軍費才不到500億美元,還要維持龐大的戰略核力量,哪來的錢搞航空母艦。俄羅斯自己倒是搞了不少模型和方案,但是這麼多年沒有一個付諸實施。
對於俄羅斯來說,目前的庫艦更具政治意義,因為俄羅斯需要這艘大型航母來保住「面子」,如果連一艘庫艦都沒有的話,它就會淪為政治上的二等公民。而且俄羅斯的航母問題,其實自己造不起也根本買不起,歸根結底是自己國家底子太薄。也許俄羅斯海軍的庫艦可以按預定計劃在2022年再次服役。但從庫艦的總體技術狀況和戰鬥力來看,已經很難被看作是現代航母,只能看作是俄羅斯海軍的「精神象徵」。(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