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陽王文:選情膠著,川普會有什麼出格舉動?|風向

2020-11-15 手機鳳凰網

對話嘉賓: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

自新冠疫情以來,中美兩國迅速從貿易戰上升到科技、經濟、政治的全面摩擦,意識形態交鋒異常激烈。從制裁中興、華為、TikTok到限制5G、中國技術,再到南海、香港等問題,川普政府試圖在價值觀、輿論、金融和戰略安全等領域挑起全面競爭。美國為什麼頻頻將矛頭對準中國?中美關係是否會陷入新的冷戰?中美兩個大國是否會陷入所謂的修昔底德陷井?中國是否又應當主動出擊?就諸多核心重要話題,鳳凰網《風向》欄目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共同舉辦「中美關係如何走出困局」討論會,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展開深入對話。

核心提要:

1. 學術界目前對中美關係的憂慮是十分必要的,但其實兩國之間還有很多樂觀的現象沒有被媒體充分發現。這些樂觀現象包括今年上半年中美之間互相投資額是加大的,川普「罵戰」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現在全世界多數國家都沒有選邊站等。

2. 雖然短期之內和可預見的將來,兩國會呈現出緊張和摩擦的新常態,但是兩個大國終究還是會好起來的。在美國大選最終投票日之前,兩國之間的分歧一定會不斷地加大。但是美國大選揭曉以後,無論誰勝選,中美都會出現短暫的調和期。

3. 中美之間是競爭還是合作佔主流取決於兩國政府的政策和世界局勢下一步的發展。當前可合作的領域主要包括貿易、公共國際安全、抗疫這三個領域。

4. 隨著選情的膠著,川普可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但不會瘋狂到對中國發起「熱戰」。川普在區域性問題上會強硬地表態,塑造自己一個強人的形象,而獲取更多的選票。

5. 「一帶一路」代表和折射著中國走出去的步伐。所以「一帶一路」當然能夠解決目前中國外部的一些困境。要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是一場持久戰,現在不能過於驕傲,要去重新建立國際秩序。

中美與其說正陷入「新冷戰」,

不如說是很嚴重的「罵戰」

鳳凰網《風向》:作為我們今天討論會的第一個問題,先請您聊一聊中美關係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您認為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您認為中美之間進入「新冷戰」了嗎?

王文:大概5月份,我寫了一篇英文文章,裡面用了一個說法稱美國無力發動「冷戰」——「ColdWar」。我在「Cold」的前面加了一個「S」,叫「ScoldWar」,也就是「罵戰」中美現在與其說是正在陷入新的「冷戰」,倒不如說它是一個很嚴重的罵戰。這篇文章在美國華盛頓的智庫圈還流傳挺廣,好多人都說覺得這篇文章角度很獨特。我非常尊重其他專家的觀點,我也認為學術界對於目前中美的這種憂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有很多很樂觀的現象,只是沒有充分被媒體發現,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樂觀現象就是今年上半年中美之間的相互投資額是加大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年的前7個月,雖然我們經常說美國人打壓生態,但是幾乎沒有媒體報導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中國在美上市的公司募集到的資金是40億,40億美元什麼概念?去年一年才38億。這就表明,我們獲得在美國市場的決心、踴躍程度相比去年一點都沒有減少,反而是上升的,並且美國的市場對中國企業的IPO也是開放的。但是我們過多的視角都放在華為等企業上了,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些。

美國的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也是上升的。舉個簡單例子,高盛,在中國的公司叫高盛高華。高盛在中國公司的股份是提升的,這是跟中國的金融開放有關係的,還有好多美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股份都在提升。

最新的調研數據顯示,82%的美國在華企業,都決心把中國市場作為首要市場或者主要市場。也就是說,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並沒有發生變化。換句話說,川普天天在打壓中國,但是兩國的金融圈是在握手,是偷偷地躲開了川普所謂的瘋狂和非理性,所以他們是用真金白銀用腳在投票。這是樂觀點的第一。

第二個樂觀現象就是,川普罵戰搞了中國兩年多,但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他打華為,華為被他打死了嗎?相反,華為過去兩年的營收額每年都是上漲20%以上。他搞中美經貿摩擦,想打中國的貿易,但產業鏈並沒有移出中國,相反中國的貿易總額這些年保持不變,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的貿易下降僅僅是3%左右。如果不是疫情的話,我們今年還會大漲。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中國的對外貿易並沒有被美國人打亂。而中美貿易呢?中美貿易下降了大概不到10個百分點左右,並沒有出現斷崖式的下降。並且雖然有下降,但是額度還是巨大的。中美貿易在中國企業貿易結構中的調整相對地更小,中國成為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但是美國仍然是中國第一大單獨的國家的貿易夥伴,少於歐盟和東協。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中美貿易額仍然非常大。

所以為什麼網民給川普取了一個稱號叫「川建國」,因為是他在幫助中國發展。當然中國目前存在了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紕漏和不足,但那是我們國內改革、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其實美國對中國的衝擊相對是有限的,這是第二個樂觀的現象。

第三個樂觀的看法就是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不像1947年、1948年那樣,美國的鐵幕演講以後,短短三年之內,全世界就變成了兩個陣營。現在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選邊站,沒有在勸打、促打,而是都在勸和。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對中美關係的未來,短期之內、短中期之內肯定會呈現一種緊張的摩擦狀態。

但對長期來講,還是應該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只是某種程度上,在這個罵戰的前提下,中美兩國的公眾輿論和民眾恐怕都要適應這種緊張摩擦的狀態。

今天討論的主題叫「中美關係如何走出困局」,這是個挺好的題目。但坦率講,十年前我們不也在討論這個話題嗎?五年前我們也有類似這樣的話題的討論會。過去二十年,多少時候都有一定的困局,但是我們不是照樣也走出來了嗎?

另外,「新冷戰」的說法中國是不接受的,王毅外長5月24日的兩會記者招待會、7月9日的中美智庫與媒體視頻論壇上反覆在講,中國要和美國合作,我們要對話,不要「新冷戰」。

要打仗兩國還得有共同的意願,中國沒有那個意願,所以我對美國的能力持有懷疑態度、看低態度,他們沒有能力發動新的戰役。關鍵是我們自己要有自己的戰略定力,並且跟美國進行更多的周旋和努力。

美國大選前中美分歧會不斷加大

大選後會出現短暫的調和期

鳳凰網《風向》:我們看到川普目前在外交上無視規則,頻頻出手,您認為中美目前還有沒有基本的共識可言?

王文:應該是有很大共識的,我對中美關係在整個學術界屬於審慎樂觀派。雖然短期之內和可預見的將來,都會呈現這個緊張和摩擦的新常態,但是兩個大國終究還是會好起來的。這個主要的共識大體有三點。

第一個,兩國都是全球級的大國,都是核大國,兩國都不希望類似這樣緊張的狀態下降到最谷底。所謂的最谷底,就是爆發熱戰,那樣的話就是人類的災難了。所以無論川普多麼非理性,多麼瘋狂,都不至於要對中國打一場熱戰、打一場核戰爭,那就意味著整個地球就毀滅了。

所以這樣一個最底線的思維還是一場共識。只要兩個國家不發生這種核戰爭,不發生熱戰,吵吵鬧鬧整體上大國還是能夠承受,這是我相對樂觀的想法,儘管我也不認為「新冷戰」會有比較大的可能性,這是第一點共識。

第二個共識就是兩國人民,絕大多數人民都是希望兩國能夠和平共處,能夠進一步地推進合作。且不說兩國每年600萬來往的人群,即使美國,相當多的人也是希望自己國家發展,而美國的發展離不開跟中國的合作,這是第二點共識。

第三點就是全世界都是希望中美兩國能夠儘快地解決這樣的摩擦。這樣的共識就會使得在中美兩國目前的爭鬥中,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會選邊站。這個跟過去1946年、1947年發生的「冷戰」是完全不一樣的。那個時候美蘇之間發生「冷戰」,世界迅速變成兩大陣營。所以這樣的三大共識,決定了儘管短中期可能中美兩國都會呈現出緊張和摩擦的新常態,但從長期看,中美兩國還是會解決目前的這種霸權國和崛起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的。

鳳凰網《風向》:您提到中美存在基本三點共識,當然緊張和摩擦也是新常態,不可否認,中美也是有分歧存在的。那麼如果讓您量化一下,您覺得這個共識和分歧的比例大概是幾比幾?

王文:目前美國處在選戰膠著期,未來差不多70天左右,分歧肯定會加大。因為川普是一個公共傳播、操縱輿論的高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轉移美國國內聚焦他的抗疫失敗的視線,他一定會炮製更多的中美關係的緊張,來轉移老百姓對他在抗疫問題上的指責。所以在11月初、美國大選最終投票日之前,兩國之間的分歧一定會不斷地加大,而且在媒體上的引爆點還會越來越多。

但是美國大選揭曉以後,無論是川普連任還是拜登上臺,中美都會出現短暫的調和期,都會對這一兩年來、兩三年以來,中美之間這樣大規模的摩擦做出一定的反思和調整。調整的結果,就是會出現新的互動狀態。但我們必須有一個心理預期,就是兩個大國接觸面那麼廣,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也是有矛盾的,同事之間,哪怕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都會有矛盾,所以不要奢望中美之間完全的毫無矛盾的相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未來中國的民眾和中國的輿論,都要適應對美關係存在著競合併行的這種狀態。

中美當前至少在三方面可以合作

鳳凰網《風向》:那競爭會大於合作嗎?

王文:競爭和合作誰更大取決於兩方面。第一是取決於中美兩國政府的政策。美國雖然是目前唯一的超級大國,但它也沒有完全的能力能夠決定中美的狀況。換句話說,過去的兩三年,包括川普在內的很多人想打「新冷戰」。但是中國不願意跟它打,它也打不起來,所以一國是沒法決定的。兩國政府相互之間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第一個決定因素,決定了競爭和合作誰更大。

第二個決定因素,就是世界局勢下一步的發展。比如說是否還會出現區域危機,是否會出現新一場的金融危機,是否還會有一些更大的突發事件,促使兩國又能合作了,這個都說不定。2001年的911事件促使兩國合作,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也促使兩國合作,所以未來兩國競爭還是合作,不要過早地斷言。當然也不能過於樂觀,說合作一定大於競爭。中美兩個大國如何學會共處,在未來一定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大國共處現象,比過去歷史上16對崛起國和霸權國之間的矛盾都要更複雜,所以我們應該不停地去觀望、磨合,並且去處理這些複雜的矛盾。

鳳凰網《風向》:那您認為還有哪些可以合作的領域呢?

王文:合作至少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在貿易方面的合作,這點中國也不迴避。中美兩國的貿易談判在今年年初已經達成了貿易協定,但是因為疫情,影響了貿易協定的落實。中國需要很多美國的貿易產品,比如美國的農產品,美國也大量需要中國的製成品,比如服裝、玩具等。在這些領域,兩國應該在貿易談判上有一個更好的結果。因為這涉及到了兩國的老百姓的福祉,這是第一。

第二就是兩國在國際公共安全上的合作。現在恐怖主義、分裂主義仍然在全世界肆虐,兩國在這些領域應該有一些合作。在這些領域的合作其實現在也在進行,美國的國防部、五角大樓也在幾次表態,表達了對中國的善意。目前來看,軍事是兩國穩定的壓艙石。

第三個當然就是現在反覆講的就是疫情仍在蔓延,中美兩國應該在抗疫方面、疫苗的研發方面,繼續深入合作下去。

川普會在區域問題上強硬表態拉取選票,

但沒有膽量發動「熱戰」

鳳凰網《風向》:我注意到您之前提到一點,隨著選情的膠著,確實川普可能會有一些比較出格的舉動,那您認為他有可能爆發一些局部的戰爭,來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嗎?如果有的話,他可能還會有哪些比較極端的選擇?

王文:比較早的時候,我就預計川普會在軍事領域有一些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但是我不認為川普會瘋狂到對中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熱戰,他沒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這個能力。

過去的這些年,川普都沒敢對伊朗動手,伊朗人為了給將軍復仇,把他的無人機打下來了,打他的基地,他都沒敢還手,幾句話就把它抹過去了。對朝鮮它也沒敢動手,對中國,料他也沒有這樣的膽量,中國要有這樣的自信。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中國的軍隊是有這樣的準備的,我們要不怕戰,要敢戰,這個都是我們中央的相關決策。

同時,不排除有一種沒有造成人身傷亡的擦槍走火的事件發生。比如7月份日本媒體報導,美國的軍力會造成對我們國家在南海領域、在海上的部分島礁的毀壞。這些會造成區域的緊張,這樣的緊張感就會迅速的牽引全球媒體的注意力。川普在這個問題上會強硬地表態,進而塑造自己一個強人的形象,而獲取更多的選票,這種可能性概率是最大的。但即使這樣的可能性發生,在中國決策者看來,我們也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

要對「一帶一路」保持信心

對建立國際新秩序保持謙虛

鳳凰網《風向》:我們此次討論會的主題是中美關係如何走出困局,您長期從事「一帶一路」相關研究,那麼您認為「一帶一路」能否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走出去的困境呢?

王文:「一帶一路」不只是一個具體的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國面向全球的理念,它實際上代表著從十八大中國進入到新時代以後,中國面向全球的一種戰略視野。什麼意思呢?就是過去中國的對外發展是一個非均衡式的、不平衡的、非對稱的發展,它過於重視西方。

2013年秋季提出「一帶一路」以來,到現在剛好七周年左右。「一帶一路」的提出,實際上促使了中國的民眾、地方政府、企業(包括民企和國企),都更加去平衡化的自己的全球戰略,不只是重視西方、重視歐洲、美國、日本,還更加重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國家,還有一些區域性強國,比如伊朗、土耳其、奈及利亞、埃及等。

所以理論上講,無論是不是「一帶一路」,反正總有這樣一個倡議的代號,來代表著、折射著中國走出去的步伐。所以「一帶一路」當然能夠解決目前中國外部的一些困境。但是無論如何,要對未來中國走向世界、擁抱世界、跟世界融合,有更大的信心。

鳳凰網《風向》:您認為目前中國是否已經具備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能力了呢?

王文:中國的崛起是一場持久戰。中國現在不能過於驕傲,要去重新建立國際秩序,這一點是中國的共識。但是在對美國的重要性上面,我們也需要有更積極的因素。

過去這些年美國對中國對外戰略的重要性是在下降的,三年前大概在2016年、2017年的時候,對美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的大盤中比重是19%到20%,而現在下降到10%,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對美國的影響要有一個更加客觀的評估,知道美國不足以顛覆中國未來的發展。所以對於更年輕的一代來講,我在這方面更自信,我並不認為美國有那樣的能力。當然在戰術層面上,中國還是要聚焦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外部的事情也會隨之發生。

相關焦點

  • 川普選情不利,美軍無人機將襲擊中國南海島礁?
    記者:據美國媒體報導,美方正在研究川普總統選情出現不利時,使用MQ-9無人機襲擊中國南海有關島礁的方案,以製造所謂「十月驚奇」。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 川普選情不利就攻擊中國南海?美防長出面滅火,國防部正面回應
    國際評論人士從報導中空軍人員制服上印著中國地圖形狀跟MQ-9「死神」無人機得出,美國軍方在為川普出謀劃策,試圖在選情不利的情況下利用MQ-9無人機襲擊中國南海島礁。眾所周知,根據美國制度規定,在對外戰爭的情況下,美國是不能舉行總統選舉的。是否川普到了這一時刻真的打算狗急跳牆了呢?美國防長出面滅火在這個消息出來後,美國國防部部長埃斯珀便緊急跟我方溝通。
  • 拜登入駐白宮可謂十拿九穩,當大局已定,川普將會選擇如何離場?
    但是川普所控訴的幾州正好是拜登選情反超的地方,對於他的訴諸,美國最高法院也並沒有理睬。而且川普的舉動也一直在煽動其支持者的情緒,在美國選民的情緒都非常激動的時刻,川普如此的行為更加加重了動亂的風險,毫無作為一位總統的覺悟。
  • 川普正上演「瘋狂70天」,背後果然有小九九
    已經在總統大選中大勢已去的川普,一方面在發動「法律戰」試圖逆轉選情,另一方面也在瘋狂出手,抓緊最後的時間,幹那些過去4年想幹而沒敢幹的瘋狂事。川普的瘋狂舉動是從開除國防部長埃斯珀開始的。這位國防部長因為拒絕在弗洛伊德事件之後動用現役軍人解決美國城市黑人遊行示威的問題,而遭到川普的忌恨。
  • 川普卸任後會被清算嗎?這點拜登看很清楚,若動手結果只有一個
    自從川普和拜登的選情結束以後,有不少人就在猜測,如果川普要是卸任之後會被清算嗎?關於這一點,很多民眾的看法不一,但是這一點拜登看得很清楚,若是對川普動手結果只有一個。
  • 美媒大呼:川普腦迴路令人吃驚,他要麼瘋了,要麼大腦被人控制
    但除了川普的支持者們,恐怕沒有人會和川普持有同樣的想法。近日,美國媒體就表示,川普的腦迴路令人吃驚,他要麼是瘋了,要麼就是大腦被人控制了。不得不說,美國媒體的論斷雖然有點極端,但是也表明了川普的種種言行是多麼出格。
  • 川普與金正恩,不是冤家不聚頭
    朝鮮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資料圖此前的7月7日,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知道他們(朝鮮)想見面,我們也一定會這樣做。」朝美這輪隔空對話,給外界的感覺是川普吃了「閉門羹」——他說「我們都想見面」,平壤的回應是「相見不如懷念」。但話外之意是:雙方都有「共識」,是否見面視情況而定。
  • 深度解密:川普攪亂全世界?他的邏輯其實很縝密|風向
    鳳凰網《風向》欄目陸續推出川普系列人物稿,從家庭觀、權力觀、價值觀、世界觀和中國觀五個維度詮釋川普。本期是系列稿件的第四篇——川普的世界觀。無怪乎成年的川普會說: 「 人是所有動物中最兇殘的,生命是一系列以勝利或失敗而告終的戰鬥。」 在這種使個人與世界相對立的背景下,力量將是最終的道德價值;追求自我利益的極端主義將不是一種惡習,而是一種美德。
  • RCEP籤了,什麼風向?
    一個發生在華盛頓(美國當地時間11月14日),川普的支持者舉行了「萬人大遊行」,喊出的口號是反對「選舉舞弊」,呼籲川普「再幹四年」。另一件發生在東亞,談了八年的RCEP,終於在2020年11月15日於越南河內籤署了協議。
  • 蔡英文突接「心涼」信號,川普一舉動讓「臺獨」絕望
    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因為部分內容與臺灣有關所以備受臺媒關注,而近日,川普的一個舉動讓蔡英文突接「心涼」信號,也讓島內「臺獨」絕望。據臺媒此前報導,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的涉臺相關內容主要在1260條和9724條。
  • 十二星座吵架後,都會做哪些「出格」舉動,天蠍最好別招惹
    文 | 安 達吵架後,我們的思緒還處於激動狀態,可能會做出一些「出格」舉動,比如讓戀人認錯,或者拂袖而去,那麼十二星座吵架後都會怎麼做呢?白羊們吵架後,當下會十分生氣,但是,倘若看到你沒有動靜,他們過一會又會忍不住來撩你,但是他們普遍沒有消氣,這個時候找你,搞不好又會把戰火點燃。2、金牛座:大吃一頓。金牛們生氣了,最好的消氣方式就是大吃一頓,他們覺得與其在感情的世界裡受罪,不如滿足好自己的口腹之慾,犒勞一下自己才最重要,不值得為別人傷心。3、雙子座:買買買。
  • 川普現狀如何呢?
    川普的任期還剩下52天,在這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裡,川普幹不了什麼大事,只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坐等明年1月20日正常卸任。 儘管川普嘴上還沒有正式承認拜登勝選,但是他已經明確表示會接受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這就是說川普已經做好從白宮走人的準備了。
  • 川普卸任會做什麼?伊萬卡不小心暴露,拜登和歐巴馬要緊張了
    儘管11月3日至今,川普從未承認拜登在2020年大選中「獲勝」,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他已失去「翻盤」的希望。12月8日,聯邦最高法院駁回賓州計票訴訟,川普遭遇了「最沉重一擊」。當天,就是川普和拜登解決大選州一級爭議的截止日,理論上,川普「翻盤」的希望幾乎已降為0。各方對川普最為關注的問題,已不再是其是否能連任,而是其卸任後會做些什麼。
  • 11月21日,一天3條壞消息傳來,川普深受打擊
    雖然在11月初的投票當在拜登取得了勝利,但是川普顯然並不會善罷甘休。目前,川普在美國多個地區提起訴訟,希望能夠反敗為勝。但是僅僅11月21日一天,他就收到了三條壞消息,因此深受打擊。喬治亞州川普敗選之前川普向美國多地提出要求,希望通過法律手段重新計票。而這一要求在多地都遭到了拒絕,像是先前其針對賓夕法尼亞州提出的訴訟就遭到了美國聯邦法院的駁回。
  • 黎智英又作妖,開推特帳戶還@川普關注香港情況
    黎智英資料圖(圖片來源:香港「東網」)5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公布議程,其中包括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東網」報導稱,黎智英在推特(註:該帳戶並未進行認證)發文聲稱,現在是開設推特帳戶的好時機。隨後,他又@川普關注香港的情況。
  • 把水瓶、雙子和天秤這些風向星座惹生氣了,會是什麼後果?
    風向星座往往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捉摸不透,因為善變所以他人總是猜不透風向星座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他們的性格特別複雜,風向星座的性格大多很樂觀,比較注重自己的內心的感受,但是他們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會展現出非常消極的一面,會在人前笑容滿面脾氣好像很好的樣子,所以人緣大多很好,可是你知道把這些風向星座惹生氣的後果是什麼嗎
  • 川普做夢也沒有想到,或親自將拜登送上總統寶座,美國輿論炸鍋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暴發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在明確知曉新冠病毒危害性的情況下,依舊向外界淡化疫情,導致新冠病毒在美國境內得到快速擴散。即使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導致數以萬計的人死亡後,川普也仍然公開淡化疫情,甚至毫無根據地宣稱「99%的新冠病毒沒有危害性」「新冠肺炎疫情會神奇般消失」,這樣荒唐的言論和死於新冠病毒的20多萬美國民眾的生命相比,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
  • 川普令島內生出"棄臺論" 怕被他擺上"生意天平"
    「臺灣未來情勢註定嚴峻」「恐淪為亞細亞的孤兒」「蔡英文要抱的美國大腿沒了」……昨天美國大選公布結果,島內關注熱度異常高漲,平常不熱衷報導國際新聞的臺灣媒體紛紛實時更新選情。川普的最終出線令臺灣各界「大跌眼鏡」,驚訝之餘,更多對臺灣未來的悲觀預測也隨之而來。  TPP談判要黃?
  • 美國總統拜登的13大謊言|美國總統|川普|美國總統選舉|拜登
    第1大謊言:密西根州淨增選票10萬這是前幾天選情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張圖。按照圖片的顯示,在密西根州,拜登的票數陡然增加了十幾萬張,而川普的票一張都沒增加。於是很多人就說:肯定是拜登和民主黨作弊!否則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異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