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講堂」第二十七期:《多讀書 讀好書——今天你讀書了嗎?(下...

2021-01-21 人民網

當碎片式的知識滲透日常生活各個角落,當視頻網課變得更加便捷,通過讀書的方式獲取知識是否已經過時?如何吸引「讀屏時代」的年輕人閱讀經典?如何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堅定文化自信?由全國政協辦公廳製作的「委員講堂」將於1月19日推出第二十七期節目《多讀書 讀好書——今天你讀書了嗎?(下)》,邀請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繼續暢談對閱讀的認識和理解,敬請期待。

往期回顧:

委員講堂第一期:全國政協常委楊偉民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委員講堂第二期:全國政協常委樓繼偉解讀「一帶一路」和中非經貿合作

委員講堂第三期: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解讀個人所得稅改革

委員講堂第四期:全國政協委員王靜詳解「舌尖上的安全」

委員講堂第五期:施小明委員從衛生健康視角談生態環境保護

委員講堂第六期:王培安委員解讀新時代人口發展和計劃生育

委員講堂第七期:張雲勇委員談5G

委員講堂第八期:凌友詩委員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關聯

委員講堂第九期:李朋德委員談稀土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二:馬志偉委員講述家族四代人的政協情緣

委員講堂第十二期:周樹春委員談如何讓世界讀懂新時代中國

委員講堂第十三期:餘欣榮委員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三:鄔滄萍講述《愛國 建言 參政——我的民盟之路》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四:周漢民常委講述《民建與共和國血脈相連》

委員講堂第十六期:聽清真寺阿訇楊傑講新疆的故事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五:陳益群談《多黨合作在政協》

委員講堂推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別節目:眾志成城 同心戰「疫」

委員講堂推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別節目第二期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六:呂忠梅談多黨合作事業中的中國農工民主黨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七:徐曉蘭講述《百年奮進話致公 風雨同舟謀復興》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八:許進講述九三學社與中國共產黨攜手同行的故事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九:胡有清講述臺盟與新中國的70年

委員講堂特別節目之十:莊聰生講述工商聯如何助推民營經濟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

委員講堂第二十六期:《多讀書 讀好書——今天你讀書了嗎?(上)》

相關焦點

  • 名家談讀書丨商子雍:讀書,讓我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中共黨員,政協西安市第九、十、十一屆委員會委員。曾在紙媒和多個社團擔任領導職務,現任西安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史研究會會長,系省、市電視臺、電臺多個頻道或欄目的顧問、特約評論員,多所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西安市新聞十佳、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第二屆陝西最具文化影響力十大傑出成就人物、首屆西部十大風雲人物、《金秋》雜誌(省委老乾局主辦)封面人物「金秋驕子」等榮譽。
  • 關於讀書的詩句 形容多讀書有益的詩句
    關於讀書的詩句整理分享,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就像蜜蜂只在勤勞地採蜜,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那麼關於形容多讀書有益的詩句都有哪些呢?一起來欣賞
  • 多讀書,有4個要點,掌握它,學好語文不難
    多讀書,與天賦比起來,是人人都可以嘗試去做的事情。它存在著許多能夠實現的可能性,不像天賦說,一下子就能把人的盼頭都給澆滅,這不夠友好,或者簡直有點殘忍。多讀書,乍一看似乎挺簡單,但其實學問不小。我們拆解一下,至少有這麼幾個要點:1,要讀的書多,既指書的數量,也指書的品類;2,要大浪淘沙,讀好書,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3,對真正的好書要多讀,讀懂、讀透、讀通;4,讀書的妙處不僅在讀,更在用,要用書中的領悟來實現某一種目標。或許是解釋當下的困惑,或許是解決眼前的困難。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12月上旬,2020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如期舉辦,並在疫情影響、電商衝擊等多重不利因素下逆市上揚,現場銷售突破2000萬元,成為今年全國時間最長、模式最新、銷量最高的城市書展。事實上,深圳作為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2.5歲的年輕城市,已經連續29年蟬聯人均購書量全國第一。
  • 五年級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憶讀書》《我的「長生果」》匯總
    心已經到了,難道眼和口會不到嗎?解析: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經到了,難道眼和口會不到嗎?「急」在這是裡「要緊,重要」的意思,強調了「三到」之中「心到」的重要性,意在告誡我們:讀書時,專心最重要。「豈」在這裡是「難道」的意思。作者把這個反問句作為全段的結束,起強調作用,再一次強調了讀書時「心到」的重要性。7、為什麼朱熹認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 ...讀書品牌,讓廣大委員思想永遠在線、智慧時刻連線、議政永不斷線
    為搭建市區政協聯動、線上線下協同、讀書履職互相促進的委員讀書活動平臺載體,市政協依託「上海政協通」委員履職平臺,建設開通「國是書院」線上讀書頻道,為委員讀書學習提供一站式、移動化服務和數位化、網絡化支撐。作為上海政協「網際網路+讀書」學習平臺,「國是書院」運用國內領先的移動數字閱讀技術,設置了書城、共讀、書架等模塊,可靈活建立共讀或專題委員讀書群組,具有強大的閱讀和互動交流功能。
  • 讀什麼書,如何讀書?閱讀經驗分享,願大家都能享受閱讀的快樂!
    今天就來說一說自己關於讀書的一些感受。多讀書,讀好書是本人多年的一個願望。就像疫情期間,按說小區封閉,居家辦公應該讓人比較鬱悶,不過對我而言還好。想像一下不用上班,泡壺熱茶,做在飄窗邊曬著太陽,一邊看著自己喜歡看的書一邊喝著綠茶的日子甭提會多麼愜意!在疫情嚴重的整個2月,除了取網上訂的菜和快遞,我基本沒有出過門。
  • 網易又來玩地鐵 蝸牛讀書和新知青年們搞事兒
    11月19日,一場充滿樂趣和冒險的「15分鐘線下讀書約會」,將在地鐵站裡展開,現場6位男生,6位女生,共同坐下來,同讀15分鐘。在這15分鐘內,男生女生可以閱讀對方帶來的書籍,也可以和對方探討聊天,在這個過程中,對一本書,一個人產生興趣。就在杭州地鐵鳳起路地鐵站C6出口,轉角的這座理想生活空間,遇見那個和你最契合的靈魂。
  • 養成聰明機智的大腦,用心靜讀一本好書
    著名詩人杜甫,曾經說過一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確實,只有書讀得多了,才能寫出自己想要的內容,否則你的大腦會一片空白。而書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圖書館,電子書,或者書店購買,有很多的閱讀通道可以供我們來閱讀。可是這麼多便利的讀書途徑,那你有讀書讀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嗎?
  • 4.23世界讀書日,同樣是讀書,為什麼有人讀「火」了一生?
    唐朝的張籍也常讀書,因其終身不見長進,於是焚杜甫之詩取其灰而飲之,期望脫胎換骨變成為杜甫那樣的詩聖,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這不能叫做讀書,就是稱其為書蟲,書奴,書痴也都不配。讀書人先要讀一本「奇特」的書,這本書就是「把握自身」,讀書人自己就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書」,你是否先讀懂自己這本「書」。
  • 讀書不只世界讀書日 看看10位資深作家平時讀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劉可欣4.23世界讀書日的存在,絕不是只在這一日讀書。而在於提醒人們,讀書對於人的重要。蘇東坡說:「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然而,世間滔滔,書海無涯,該讀何書對我們的精神塑造、靈魂滋養更有幫助,還是值得每個人探尋思考一番。
  •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貳
    鄭板橋 「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
  • 看十點讀書如何用視頻號打造「閱讀共同體」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文化生活平臺「十點讀書」的視頻號發起了主題為「追光——2021全球日出不間斷視頻號直播廈門站」活動。「早晨6點30分,我們在廈門海邊,和你擁抱2021年第一束光。」視頻號已經成為「十點讀書」的重要戰略。就在昨天,由十點讀書發起的「向世界安利1000本書」活動圓滿收官。
  • 讀書的子醜寅卯
    「從來不問這個問題的人,不是讀書的人。」雷達說。 偉人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智者答:讀書對於智慧像體操對於身體(愛迪生);於丹答:讀書是為了心靈的圓滿;胡適答: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 看似各有不同,其實都有共性,所為就是所愛。 最幸福,莫過於相守所愛,一輩子。醜所以,讀你真正想讀的書,讀你會一口氣讀完的書,讀你點著蠟燭也要讀的書。哪怕只是養花手冊,抑或是本漢語詞典。
  •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麼 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么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夢見上學,吉兆,生活會幸福。夢見上學,可能是由於你最近的生活壓力造成的,而在夢中讓你想起了在學校天真的日子。你渴望現實生活能夠像上學時候的日子一樣。
  • 好書潤心靈書香溢校園 大津口鄉中心幼兒園開展讀書月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坤 通訊員 解珠珠 袁雙為進一步推動書香校園建設,激發學前幼兒閱讀興趣,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溫馨和諧的親子共讀氛圍,大津口鄉中心幼兒園開展了讀書月活動。濃濃的書香不僅渲染著幼兒園的文化,更給每個孩子的家庭營造了濃濃的讀書氛圍。
  • 十點讀書林少:錯過了這個風口就抓住下一個
    林少,十點讀書創始人。全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傳播公司,致力於打造覆蓋讀書、電影、娛樂、時尚等領域的文化生活平臺。作為嘉賓派第二季學員,林少認為,通過嘉賓派的訪學能夠深入學習到優秀企業的很多方法論,開拓視野。林少說道:「從訪學小米,我了解到拳頭產品的定位與搭建生態鏈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十點讀書線下書店的創新來源。」
  • 讀書日|看你讀了哪些書,就知你是個什麼樣人,告訴4點讀書竅門
    二、讀了哪些書,代表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讀書知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讀書清單,看看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人類簡史》《未來簡史》、《鄧小平時代》、《中國思想史》《儒學六講》《中國文化史闡釋》《中國書院史》《大國興衰》《心學大師王陽明》。他就是和君商學院院長知名戰略專家王明夫先生,也被號稱為「市值管理教父」,近幾年重點就在忙和君教育小鎮的建設。
  • 讀書也要掌握主動權
    我問她:你怎樣讀書?她說:從頭看到尾。我說:也許有更好的方法,於是我講了自己是如何讀《原則》這種大部頭書的。今天也和大家聊一下。我的讀書方法中,最重要的經驗是一定要「以我為主」,而不是「以書為主」,這其實也是「掌握主動權」在讀書中的體現。具體怎麼做呢?以《原則》一書為例,我會先仔細審閱書籍目錄,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那一個章節,直接跳到此章節閱讀。
  • 28位民國文學大師,告訴你怎樣讀書好
    這本書裡,既可以看到如林語堂、豐子愷、朱光潛等赫赫有名的文學家的虛心分享,也能看到辭海編纂者張友漁、四角字典發明者王雲五等等文藝界泰鬥的心得體驗,還有蔡元培、胡適等著名教育家和文學家的勸讀箴言。其實現在市場上關於讀書方法論的書籍數不勝數,但翻看了這本《怎樣讀書好》才發現,國內作家總結的或是翻譯引進的閱讀方法論,早被近百年前的文學大師們總結在了這本200多頁的小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