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營文化建設是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加強民警思想、政治、道德、審美建設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常寧市公安局黨委結合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實際,積極提倡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警營文化生活,充分發揮文化感染人、培育人和提升人的強大功效,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內涵,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常寧公安警營文化。
一、夯實文化育警平臺。常寧市公安局黨委把警營文化工作尤其是警營文化基礎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對警營文化工作的物力、財力的投入。為深入推進陣地建設平臺,該局在局業務大樓建設中規劃設立了運動場(2個高標準的燈光籃球場,2個高標準的燈光羽毛球場)、警察榮譽室、文化長廊,設置了警體訓練室、警營書屋、電子閱覽室等,進一步改善民警的文化活動中心。為了讓警營文化基礎建設更加設計合理,局專門派出工作組到衡陽縣、祁東縣等地公安局等地學習交流。為了進一步加強文化組織體系建設,經過精心籌備,成立了常寧市警察協會攝影分會、羽毛球分會、籃球分會等,從根本上健全了警營文化組織體系,也為警營活動正常、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正在籌建中的公安文藝小分隊,以及書法、歌唱、舞蹈等組織,將會進一步繁榮公安文化,不斷推動公安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二、著力精神文明薰陶。公安精神是公安文化的核心,弘揚培育公安精神是新時期公安文化的重要任務。常寧市公安局結合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實踐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實踐、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等活動,在全體民警中大力弘揚並落實「忠貞智勇、奉獻為民」的湖南公安精神。先後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傳統精神等主題教育活動。在「七一」建黨節大會上,組織民警重溫入黨誓詞,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組織全局民警觀看公安機關踐行群眾路線先進事跡視頻報告會和英雄吉湘林事跡報告會。今年3月8日,組織全體女民警前往衡東縣羅榮桓故鄉緬懷先烈,接受革命教育。通過內網彈幕、LED電子顯示屏、簡訊群發等方式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月份,該局警營書屋和電子閱覽室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政工室和警務保障室的文化長廊率先建成,豐富的文化內容點亮了警營,對培養團隊精神,建設學習型、書香型、精英型警隊起到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
三、增強文化強警效果。今年以來,該局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理論教育的重點,通過制定系統的學習計劃,安排足夠的學習時間,利用靈活的學習形式,採取必要的組織措施,完成了規定的各項學習教育任務,有力提升全體民警的政治素質。進一步打牢民警執法基礎,開設法律知識大講堂,邀請衡陽市局法治支隊領導和法律專家講解常用法律法規。舉辦了公安信息化培訓班、刑偵現場勘驗技術培訓班、出入境管理業務培訓班,通過培訓有力地提升了全體民警的執法素質。堅持體技能練兵,增強實戰能力,逐步實現教育訓練規範化、常態化運行,進一步提高全局民警的整體素質和實戰能力,年初制定《常寧市公安局警務實戰訓練工作方案》、《常寧市公安局民警訓練日制度》,開展隊列、單警裝備使用、手槍射擊、盾牌戰術操練等集中訓練,增進了民警的對敵技能,鍛鍊了攻堅克難的意志,也提高了廣大民警履職能力和職業素質。種種培訓的舉辦和育警措施的落實,有效規範了民警的學習行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廣大民警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
四、擴大警營文化影響。常寧市公安局努力搭建互動平臺,吸引人民群眾主動關心關注公安機關和公安工作。政工室遇有重大警務活動或案件,深入一線,隨警宣傳。自2014年初,積極與電視臺合作開辦了《常寧警事》欄目,在常寧報、常寧手機報、常寧新聞網開辦專欄,及時向社會宣傳公安工作以及隊伍建設的各方面工作。該局利用網際網路、報紙、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特別是通過自主開辦的「常寧市公安」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傳遞了公安「好聲音」,民警「好故事」。今年以來,被《人民公安報》、《法制日報》、《衡陽日報》等國家級、省市級報刊刊登稿件50餘篇,被人民網、騰訊網、華聲在線、各大知名論壇等電視、網絡媒體採納的稿件不計其數,極大地宣傳了常寧公安的新業績,樹立了常寧公安的新形象。為豐富民警文化生活,增強警民密切關係,年內,該局除組織民警參加省公安廳、衡陽市局和常寧市一系列比賽活動外,還自發組織開展了登山比賽、攝影採風活動等,展示了常寧公安良好的「精、氣、神」,增進了與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溝通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和諧警民關係建設。無所不在、無所不及的警營文化,全面滲透至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和角落,成為陶冶民警高尚情操、培育民警忠誠為民思想的有效載體,為新時期公安民警的價值取向、情趣愛好、行為方式營造了溫馨濃厚的勵志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