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好茶找哪裡?六大茶山在這裡

2021-01-09 一杯茶一首歌

六大茶山,中國消費型普洱茶的領導品牌。

雲南六大茶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及銷售普洱茶、紅茶、綠茶的知名企業,擁有多個高標準現代化茶廠及近三萬畝古茶園、有機茶園。旗下有「六大茶山」「俊昌號」等多個著名品牌。

鳳慶茶廠全貌

我們的資質

我們的產品

六山紅茶系列

六山印象(醇印)

國民小紅單盒

國民小紅禮盒

國民小紅家庭版

俊昌號系列

俊昌號生茶

俊昌號熟茶

正山普洱茶系列

班章正山普洱茶

易武正山普洱茶

南糯正山普洱茶

俊昌號窖藏系列

俊昌號窖藏--玖年--生茶

俊昌號窖藏--壹拾貳年--生茶

俊昌號窖藏--壹拾貳年--熟茶

禮品茶系列

瀾滄之韻--熟茶

勐海之戀--生茶

號級普洱茶系列

壹號熟餅

陸號熟餅

經典定製系列

2017錦雞餅茶

2013年中國夢356g熟茶

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餅357克生茶

六山普洱經典系列

萬盞乾坤--生茶

御品原茶--熟茶

更多產品在這裡就不一一展示了,

「六大茶山」牌茶葉因過硬的質量,

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為

「2005年三綠工程放心茶中茶協推薦品牌」,

國務院扶貧辦—國家扶貧龍頭企業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茶葉行業前30強企業

雲南省政府—雲南茶產業發展優秀企業

雲南省農業廳—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商標被雲南省工商局評為「雲南省著名商標」

公司產品在各種評選中多次獲獎

生態的有機茶園、一流的加工環境、

一流的專業化團隊,為您奉獻高品質好茶!

六大茶山產品是值得您信賴的產品,

也是屬於不同層級消費的產品,

價格由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相信一定有一款是屬於您的。

相關焦點

  • 六大茶山,雲南六大茶山現狀分享
    在那缺醫少 藥的歷史時期,當地土著民族本人(自稱及外稱)生病了,用植物的根、皮、茶、葉、果試病,發現茶葉具有清熱解毒、醒腦明目,止痛除煩的藥用功效,又解渴好喝,便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外地到這裡做生意或路過的人員生病了,群眾也用茶葉為其治病,病治好了,免不了買些回去,需要量愈來愈多,茶葉變成了商品,有的群眾就相約遷到野生茶林多的地方改造野生茶樹,把高大的茶樹砍矮,砍除雜樹、雜草、藤條,變成人工容易採摘的茶園
  • 9日雲南文博會六大茶山普洱茶拍賣專場邀你探秘古樹茶韻
    古茶山的老茶樹,品的就是一種悠遠的茶韻茶香。雲南普洱六大茶山的名氣由來已久,乾隆進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慢撒,周八百裡。」。8月9日上午9時雲南文博會六大茶山普洱茶精品專場在閒魚拍賣網上準點開拍,本次專場由昆明思普茶葉有限公司提供,雲南文博會送拍機構送拍,全場共36件拍品。
  • 雲南古六大茶山內質細品說
    《六山古韻》定製茶,飽含了我們對古六大茶山普洱茶源的追求與尋味,為愛好傳統普洱茶的茶友們奉上一杯正山好茶,感受六山氣韻帶來的亙古情懷。在深邃的歷史長河中探秘時光的記憶,體味普洱茶純粹之美。那莽莽大山中、茶林裡,昔日馬幫古道遺留下來的痕跡,如同一首不朽的老歌,傳向四方……
  • 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沉浮300年
    將雲南茶正式稱作為普洱茶應該是在元代,當時普洱地區名為「步日部」,轉為漢語音譯即為「普洱」,到了明朝中期,「普茶」的說法已經基本固定了下來,萬曆年間的博物家謝肇淛在《滇略》中記載了「普茶」製作,稱「蒸而成團」,這與現在我們所了解的普洱茶製作工藝很是相似。可見普洱茶歷史悠久。六大古茶山
  • 古六大茶山,普洱茶核心產地繞不過去的關鍵詞
    樊綽載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的所指範圍是銀生節度府地(景東縣城)周邊的無量山、哀牢山等群山,應該說沒有六大茶山什麼事,晚樊綽300多年的南宋史官李石在《續博物志》稱:「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椒姜烹而飲之。」這裡少了個「界」字,涵蓋範圍已擴大。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
    倚邦是雲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位於西雙版納勐臘縣象明鄉,倚邦在傣語中,本稱為「唐臘」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倚邦茶山下面有很多寨子,古樹茶都極為優秀,其中倚邦(正寨)、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都是著名的茶葉產區,曼松更是作為貢茶進入了朝堂。
  • 內江「古六大茶山」歷史及名茶劃分
    對普洱茶歷史稍有了解的茶友都知道,清代以來,雲南普洱茶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翻閱普洱茶歷史資料,不難發現關於普洱茶的記載幾乎都是普洱茶產自六大茶山。 1660年,清順治平定雲南時曾提到:「以所屬普洱等處六大茶山,納地設普洱府」。
  • 愛茶愛普洱:帶你領略古代六大茶山的魅力
    喜歡喝普洱茶的朋友,茶喝得多了,自然想去了解一些茶文化,或者喝到某款茶就想知道產自哪個茶區,哪個山頭,對比各個品牌或各個山頭、各個茶區的不同滋味,然後津津樂道。如今這裡還保存著古茶園130多公頃,這些古茶園裡的茶樹多數達80釐米以上,所產的茶葉苦澀味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氣濃,湯色呈淡橘黃色。革登茶山革登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臘縣,範圍包括象明鄉、新酒房、萊陽河一帶。革登茶山在清朝便已出名,不過如今已經荒廢,山上的老茶樹已經所剩無幾了,僅餘茶房、秧林、紅土坡等不足33.3公頃的古茶園。
  • 勐臘古茶山-茶韻悠悠
    根據當時現存的茶山範圍、茶園面積、茶葉產量等等因素,匯報了古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倚邦、攸樂(基諾)、漫撒、蠻磚和革登,州人民政府確認了他們的報告。(歷史上所稱六大茶山是攸樂、倚邦、莽枝、革登、曼撒(含易武))。
  • 六大茶山的來歷和劃分
    六大茶山本篇資料來源各處收集圖片來源作者雲南省擁有全國最豐富的古樹資源,雲南古茶樹不僅是樹齡大。而且古茶園的面積也大、分布區域廣,本篇要介紹的六大茶山就是典型的代表。六大茶山的劃分要知道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怎麼區分,就要知道六大茶山是哪六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新」是指茶山命名的時間先後,而不是指茶樹的種植先後。事實上新六大茶山的種茶歷史來說,反而早於古六大茶山,而且古茶園的面積比古六大茶山的面積更大、樹齡更長。
  • 六大茶山輝煌的開始,曹當齋與倚邦茶山的故事
    六大茶山從車裡宣慰司的轄地中劃出,歸入普淚府,其中就包扣倚邦茶山。曹當齋---生於茶山、長於茶山、紮根於茶山的四川移民雍正十三年開始出任六大茶山的最高長官,是第一位貢茶採辦官,為普淚茶發展作出過歷史貢獻的重要人物曹當齋祖籍四川,祖父曹大洲清康熙初年到倚邦一帶經商運茶,曹大洲娶了倚邦彝族頭人的女兒,後繼承其頭人職位。
  • 一、風起雲湧裡總是搞不清的六大茶山一古六大茶山
    出來一個茶,說道產地和味道,沒有大概的印象的話,容易亂。不過自己在泡與喝的時候會發動態跟大家分享的!好啦,扯遠了。繼續今天的正文。六大茶山還是這張圖,古六大茶山全部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其中5座(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在勐臘縣,1座(攸樂(基諾))在景洪市。莽枝:莽枝茶山位於蠻磚茶山南面與革登茶山相連,海拔1400m米左右。
  • 自古貢茶出倚邦:古六大茶山之首倚邦山的輝煌故事
    作為茶馬古道的源頭,普洱茶的發源地,六大古茶山之一的「倚邦山」一定佔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倚邦茶山面積約360平方公裡,南連蠻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東臨易武茶山,習崆、架布、曼拱等子茶山都在其範圍內。二:歷史淵源倚邦山在明代初期就已經有成片的茶園了,很多的是少數民族都在這裡以種茶為生。根據道光年間的《普洱府志》記載,從雍正十三年起(1735年),普洱茶就由倚邦土千總負責採辦,倚邦山的曼松茶也就被皇帝指定為專茶。
  • 仁易說茶:為什么喝普洱茶的人迷戀古六大茶山?淺析迷戀它的原因
    2018倚邦古樹,芽葉肥嫩柔軟很多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是茶人的終點站,而仁易說茶曾經說過,普洱茶是茶人的起點,而非茶人的終點站,原因很明確,茶人的終點站不在於喝茶本身,而在於領悟什麼是茶?茶的意義在哪裡?
  • 普洱茶山頭哪個好?新六大茶山勢頭正猛,沒喝過就虧了
    普洱茶看山頭論高低的風氣並不是近兩年才有的,早在1957年,西雙版納組織專業的茶葉普查工作隊,勘察了瀾滄江內的茶山,並將它們並稱為六大茶山,這六大茶山地理環境優越,茶樹資源豐富,在普洱茶產區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莽枝、革登)講解二
    你好,這是「約茶記」第51篇原創文章,我是茶小菓。本文導語:繼小菓上一篇《古六大茶山(易武、蠻磚、攸樂、倚邦、莽枝、革登)講解二》一文中,已經大致介紹了革登古茶山、莽枝古茶山、攸樂古茶山。接下來便繼續介紹餘下三大古茶山,分別是倚邦古茶山、蠻磚古茶山、易武古茶山。
  • 了解普洱,就從普洱六大古茶山開始吧!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境內的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說法不一,儘管在1957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實地普查,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和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賀開、勐宋、景邁、布朗、巴達)兩個說法。1、革登古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象明鄉安樂村,北毗鄰倚邦茶山,西接蠻磚茶山,南相望於攸樂(基諾)茶山,東與孔明山相連。
  • 古六大茶山之普洱茶「味最釅」
    也就是說,阮福是跟著父親到了雲南的。此前阮元曾任浙江巡撫、江西巡撫、河南巡撫、兩廣總督等職。道光十五年(1835年),阮元回朝,在雲貴總督任上近十年。由此可見,阮福寫《普洱茶記》,是以一個外地人的視角寫的,顯然這個「味最釅」指的是與其它茶類相比較而言。《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寶玉說:「今兒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頑一回」。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等笑說:「該漬些普洱茶吃」。
  • 春天到廣西這裡的茶山上,和瑤族阿媽一起學採好茶
    陸羽《茶經》云:「茶者,南方之佳木也。」廣西金秀,美麗的大瑤山上產好茶,和瑤族阿媽一起學採一味香茗,你去過嗎?俗話說得好,高山出好茶,美麗的金秀大瑤山,漫山遍野都是茶園。大瑤山海拔在1000—1200米之間,這些茶樹生長在大山間,常年有縹緲的雲霧雨水滋養。
  • 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靈魂
    【石頭說茶·人參喻】石頭是一龍的友人,焰焰火火,讀書作解。謂之道也。初讀《茶經》,讀到下面這句話,多少會有些突兀感。「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 ,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