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影視、射手網、TLF據稱因為版權原因被整頓或關閉,美劇迷一片痛惜之聲。不過正版化是大勢所趨,免費午餐終究有結束的一天。在正版內容相當普及的發達國家,網民是通過什麼途徑觀看在線媒體的呢?這裡就介紹一下美國的情況。
在美國,在線影視劇服務提供商有三家主要的競爭者:Netflix、Hulu和Amazon。其中Netflix最受歡迎,市場佔有率最高。三家服務商都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影視資源、靈活的收費政策與較好的觀看體驗。當然,他們也各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如果想要同步追劇,Hulu是美國人最好的選擇。Hulu主打的服務就是電視劇,其與美國主要的電視臺都有合作,在電視臺播出的劇集通常在一天之內就會在Hulu上線,相比之下Netflix和Amazon 都不提供當季劇集同步播出業務。其中Netflix只會在某部電視劇新一季開始播出時才會上線之前的一季,而Amazon的劇庫中只有一些老劇集。Hulu的內容庫目前有超過2900部劇,總集數超過8.6萬。蘋果的iTunes服務也有同步新劇的服務,但是昂貴的價格相比Hulu沒有什麼競爭力。Hulu還提供很多日本原聲動畫,對北美宅男是個福音。
Netflix的主打服務是電影和老劇集,其資源庫是幾家中最大的(超過10萬部電影和電視劇)。它的兒童專區做的也比較好,內容較為豐富——只是引進的日本動畫較少,且多為配音版本。此外Netflix也在投資自製劇,大名鼎鼎的《紙牌屋》便是出自這家網站。至於Amazon,由於其服務發展較晚,現在網站內容相比Netflix還有很大差距。不過有一些內容是Amazon獨家授權的,此外它也在投資一些自製劇集。
在線媒體質量方面三家做的都不錯。Netflix優勢最大,提供了DVD、720p與1080p的質量選擇(其中1080p是新近引入的)。播放720p質量視頻要求5Mbps網絡帶寬;Hulu的多數內容只提供到480p(寬屏DVD質量),部分內容有720p選擇;Amazon則主打720p。注意國內的視頻網站雖然現在也開始普及720p乃至1080p視頻,但很多視頻由於壓制質量不足或碼率不足,實際效果是要降一個檔次的。音質方面Hulu只提供標準立體聲,但Netflix標配Dolby Digital 5.1,Amazon的電影/劇集也都是DD5.1。
發展中國家剛剛步入小康生活的百姓對正版在線影視服務最大的關注點顯然是價格。不過仔細看過這幾家服務商的合約後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也不是那麼嚇人嘛。
Netflix
Netflix提供30天試用期,試用期需要用信用卡號註冊,如果試用期結束前用戶不手動取消服務就會自動進入收費期扣費。基礎套餐月費7.99美元,約合人民幣43元,用戶只能同時在一部設備觀看標清內容;標準套餐8.99美元,支持同時在兩部設備觀看高清內容;花費12美元每月可以在四部設備同時觀看內容。Netflix還提供光碟租借服務,每月8美元可以租DVD,10美元租藍光。
Hulu
Hulu的收費服務叫Hulu Plus,只有一周試用期,同樣是信用卡註冊到期自動轉收費。Hulu Plus只有一種方案,月費7.99美元,且只能同時在一部設備上觀看內容。雖然Hulu提供很多熱門劇的同步播出服務,但缺點是即便是收費的Hulu Plus的電視劇也會插播廣告。
Amazon
Amazon有30天試用期,不過用戶可以在註冊時就選擇不自動轉入收費服務。Amazon是按年收費,每年99美元——不過同樣只能同時在一部設備觀看內容。
考慮到美國人民的消費水平,上面的這些服務收費水平的確不算昂貴——2013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約5萬美元。即便對於國內大城市的白領階層來說這樣的收費也不是承擔不起:同時購買Netflix與Hulu Plus的服務就能觀看到數量遠超國內網站的電影、電視劇,而價格也不過17美元每月,亦即105元。如今去看一場電影的花費通常都在百元以上,每月100塊滿足自己的一大愛好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那麼令人心痛。更為重要的是在Netflix/Hulu看電影、電視劇不需要擔心內容刪減、閹割,保證原汁原味,而這是國內視頻網站無法做到的。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美國網民開始選擇在線影視劇服務,有些用戶甚至停掉了自己的有線電視,只在網上看片。豐富的資源與低廉的價格誘惑之下,截至2013年僅Netflix的註冊用戶就超過3000萬(注意一個家庭通常只需一個註冊帳號,所以總用戶數量會接近一億)。在內容複製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網際網路社會,健康的正版內容消費市場不是單靠監管與約束就能培養出來的。只要資源足夠豐富、優質,價格合理,那麼用戶會自然而然養成付費購買正版內容的消費習慣。希望國內用戶也有一天能夠像美國網民一樣享受到這樣的服務,屆時即便沒有字幕組沒有BT下載,相信大多數人也不會有什麼抱怨了。人人影視、射手網終歸是要走入歷史的,那麼沒有他們的未來又將是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