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友提問,我們簡單敘述一下張學良的軍事能力。張學良是東北講武堂第一期畢業,一個剛剛建立的新學校,而且在這個培養排長的軍校裡一畢業就成為了團長,沒過多久又成為旅長。
在張學良畢業3年以後,以旅長參加了第一次直奉戰爭,但是那次戰鬥主要是郭松齡在指揮。到1924年,也就是張學良軍校畢業4年以後,擔任軍長,還有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
可以看到張學良晉升速度非常快,從一個培養排長的學校一畢業就是團長,4年以後就是軍長。在2次直奉戰爭,張學良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自從失去了郭松齡以後,張學良的表現就開始迅速下降了。
我們以此後張學良指揮的最關鍵的2次戰役為例子。1個是錦州戰役,在錦州戰役,日軍出動2個師團,為了防止我國軍隊的側翼打擊,日軍進行了很多準備工作,制定了陸軍側翼防禦,海軍封鎖,航空兵制空監控等等計劃。
結果,日軍發現錦州城外和城內的工事根本沒有人,根本無需做那麼多準備工作和計劃。隨後的熱河戰役,也是張學良擔任總指揮,日軍為2個師團,又3個旅團,張學良所部為16萬人。
日軍兵分5路以齊頭並進、相互策應,僅僅12天就佔領了熱河省。當時,日軍在通過內蒙草原的時候,遭遇了零下30多度嚴寒,大雪遍地,日軍行動緩慢,凍傷人員眾多,但是我方部隊更是發生動搖。
各個部隊之間互相猜疑,自起驚擾,並作無秩序的撤退,使指揮機關對部隊失去了控制。東北軍將領張作相,萬福麟相繼率領部隊進入長城沿線,熱河戰役基本上沒有進行戰鬥就失敗了,最後128個日本騎兵佔領了承德。隨後就是著名的長城抗戰了,這就和張學良沒有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