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好好說話不行嗎!最新調研顯示,英國很多企業喜歡在招聘廣告中濫用行話、術語,導致大半的「職場萌新」尚未投簡歷就已被嚇跑。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6日報導,倫敦職場諮詢公司Milkround前不久對2000名英國求職者進行了一項調研,發現高達半數的受訪者會被招聘廣告上的各類「行話」打消求職念頭。在畢業求職群體當中,高達77%的受訪者對這類現象表示反感,認為是企業在有意製造「煙霧彈」;75%的受訪者認為,招聘方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崗位職責進行明確描述。
《每日電訊報》羅列出幾個最為令人深惡痛絕的招聘用語,比如「我司欲尋求具備『藍天思維』之能力者」,其中「藍天思維」指代不拘泥於實際狀況、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腦洞大開」的思考方式;另一個被用爛的詞叫「思想淋浴」,指代頭腦風暴。此外,令人費解的招聘用語還包括「品牌架構」「低掛果實」(形容在特定條件下容易實現的目標),還有信息量極大的術語「成長駭客」——這個詞常用在初創公司,泛指通過創新思維、用戶聯動等方式彌補資源和經驗的不足,以低成本實現高增長。
Milkround負責人布拉齊爾表示,這種招聘亂象的產生原因之一在於傳媒手段的日益發達,招聘方無須再將招聘信息以最簡明扼要的方式壓縮進版面有限的報紙廣告版,這在某種程度上給企業帶來了「任性發揮」的空間。簡明英語運動倡導者史蒂夫·詹納表示,在招聘廣告上濫用行話、故作高深,很可能會導致應聘者在面試階段就開始「裝模作樣」,最終的結果就是「才不配位」,受損失的是雙方。(劉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