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線訊(戴小花 楊娟 文/攝)匹諾曹、蓋比特老人、藍仙女、蟋蟀吉明尼、老實約翰、傻瓜貓基甸……《木偶奇遇記》這部流傳百年的經典童話中的卡通形象紛紛走上舞臺,和小學生們來了一次歡樂聚會。11月2日下午,合肥市廬陽實驗小學在學校報告廳舉行了一場名為「基於整本書閱讀的『項目化學習』成果展示活動」,向師生、家長展示該校探索「全課程項目化學習」模式的教學成果。看著同齡小夥伴們的表演,現場的小學生們不時爆發出「哈哈」的大笑聲。
現場,學生們通過「健身操」「好書推薦」「親子配音秀」「親子創意秀」等節目的串聯,表演了《木偶奇遇記》《夏洛的網》,展示了他們在項目化學習中的成果。教師代表則向家長們介紹了本次活動的初衷,希望孩子能通過基於整本書閱讀的項目化學習,與書中的人物一起成長,與各科老師一起探索,與學習夥伴一起進步,從而真正體驗到學習和成長的快樂。
據了解,「基於整本書閱讀的『項目化學習』」是借鑑「PBL項目化學習」的理念,採用探究式學習、跨學科學習等策略而進行的項目化學習活動。
「基於整本書閱讀的『項目化學習』」是怎樣的呢?該場成果展示活動揭曉了答案。兩周前,該校安排教師帶著二至五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項目化學習」,如三年級的學生共讀一本書《夏洛的網》,語文老師進行閱讀策略上的指導,教孩子將書中的故事劃分成開頭、情節發展、高潮、後續、結尾五個部分,同時教學生做好批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閱讀,提升語文素養;數學老師則挖掘出書中涉及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展開思考,交流互動;英語老師教會了孩子們學唱與書中故事有關的英文歌;美術老師帶領同學們通過手工製作的方式,將書中精彩故事情節再現;科學老師帶孩子們了解書中動物的生理結構和基本習性;體育老師就圍繞書中出現的動物種類,從形體特徵方面闡述,引導學生熱愛運動,保持健康體魄……就這樣,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等學科進行融合,圍繞同一本書,圍繞書中的人物、情感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更新更有趣的體驗,在課程中獲得更多成長。
據廬陽實驗小學校長黃濤介紹,廬陽實驗小學自今年9月新校投入使用以來,辦學面貌煥然一新,課程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此前,學校還成為了「全課程PBL項目化學習」實踐基地,憑藉「PBL項目化學習」理念,借鑑上海等先發地區的先進教學理念和辦學經驗。在全國名師,全課程研究中心核心成員,上海赫德雙語學校課程研究院院長朱文君的指導和引領下,目前,該校已探索實施了為期兩周的「始業課程」「整本書閱讀」「教育戲劇」「跨學科學習」等一系列「項目化學習活動」。在核心校本課程和辦學特色的道路上邁出了令人驚喜的一步。
一位參加活動的家長表示,自己女兒平時比較膽小內向,但在參與本次活動中積極性很高,認真閱讀了年級推薦的《木偶奇遇記》一書,還主動參與情景劇表演了,這對孩子是一種有益的鍛鍊。
「基於整本書閱讀的『項目化學習』」也是廬陽實驗小學貫徹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求的一個縮影,通過對接長三角城市,借鑑吸納先發地區教育教學方式優化自身教育教學模式,採取學科融合、項目化學習等形式,激發學生內驅力,從而推進區域課程全面升級,打破學科界限,推動從學科課程到綜合課程,從能力提升到綜合素養提升的育人模式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