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行業已經「高歌猛進」十多年了,買房變得越來越難,為此國家出臺了「房住不炒」政策,不少人預言樓市或將「降溫」。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1-9月的商品房的平均價格上漲了5.6%。從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我國房價總體出現了上漲的趨勢。房價的上漲無疑牽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特別是剛需購房者,還在期待房價「回冷」,攢夠錢了買一套。
一方面是房價的「死扛不降」,另一方面是房地產行業的上下遊產業呈現了「遇冷」狀態。根據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10月底全國水泥價格出現了下降趨勢,同比下跌了1.52%,雖然跌幅並不是很大,但是全國大範圍的下降也並不常見。
因此,有不少網友很疑惑,水泥價格的下降或多或少會影響房價,那為什麼房價還是沒有出現明顯下行的趨勢呢?有專家給出了如下的分析。
首先購房者都有「買漲不買跌」的習慣,要是房價真的下跌了,購房者都會處於觀望狀態。剛需購房者會想著等繼續下跌,以更低的價格入手。而「炒房客」則覺得樓市市場不太穩定,不適合入手。所以,開發商不太可能會打折售賣房子。
另外,就算有些開發商手上有大量的庫存商品房,想降價儘快脫手,早日回籠資金,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做,老業主肯定會找開發商要求賠償,為了減少這些麻煩,開發商也不敢大幅降價促銷。
那如果房價一直像現在這樣「死扛不降」,會出現什麼後果呢?「玻璃大王」曹德旺一語道破。曹德旺一直以來都對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不太「看好」,他曾經就大膽直言高房價的弊端,他認為房子的生產成本並沒有這麼高,但是房價很高,他甚至還讓自己的妹妹趕快把手中多餘的房產賣掉。
同時曹德旺也表示中國房價漲到這個地步,並且「死扛不降」,其實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很大。高房價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因為現在大家都想要在大城市買房,如果企業不給員工開高工資,就招不到人或留不住人。而企業給員工開了高工資,又會嚴重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減弱。
正如曹德旺所看透的那樣,目前從整體上來看,大量的資金都是流入了房地產行業,而不是實體經濟,這樣不利於實體經濟的長遠發展。國家也意識到高房價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多次倡導「房住不炒」。
另外也有房產專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房價「死扛不降」,也會影響到人口數量的增長。目前中國各城市高房價,已經在無形之中使得我國人口出生率持續多年走低,包括結婚率也在降低。
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發表了一篇文章,一針見血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明確建議開放三胎。網友們對此紛紛表示: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現在生活壓力大,房價很高,教育還貴,而收入不高。要知道正是因為「人口紅利」,我國經濟得以迅速崛起,哪怕是在現今的信息化時代,人口地位的重要性也超出大家的想像,所以我國經濟專家才會三番四次地提出要開放三胎。
而且,人口越多,住房需求就會也大,房地產市場才會持續繁華。如果人口不增長,大家都沒有買房需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當然也會受到重大的衝擊。所以,有不少房產專家認為,房價「死扛不降」對誰都沒好處,只有在「房住不炒」的調控下,讓房子逐步回歸居住屬性,這樣才會利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長期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