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劉旭剛
領導幹部在講話中,有口頭禪現象並不鮮見。有人認為口頭禪是習慣用語,不值得大驚小怪。其實不然,領導幹部的口頭禪關乎形象和影響,絕不可小覷。
何謂口頭禪?通常來講,指的是某人或某類人口頭習慣說的一些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話。宋人王楙《野客叢書》詩云:「平生不做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菜根譚》前集中說:「讀書不見聖賢,如鉛槧傭;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如口頭禪。」口頭禪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品行或心理。具有積極意義的口頭禪,如「看我的」「太棒了」等應大力倡導,而對那些容易帶來消極影響的口頭禪,像「差不多吧」「隨便」「據說」「也許」「算了吧」「無聊」「沒勁」等應注意防止和糾正。
領導幹部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在內部場合講話,凡有口頭禪都會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好的口頭禪可以起到畫龍點睛、激勵向上的作用,使講話更生動、活潑、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給領導幹部「加分」。相反,不良的口頭禪則會讓人有牽絲攀藤、優柔寡斷、模稜兩可、婆婆媽媽、多此一舉之感,可能導致聽眾記不住講話內容卻記住了口頭禪,引發笑談甚至遭到反感,給領導幹部「減分」。
綜觀領導幹部的口頭禪,有些現象和問題確實需要引起重視。有的把「嗯」「呃」「唉」「這個」「那個」「所以」「然後」等作為口頭禪,既顯得拖泥帶水,又讓人感到官腔十足;有的把「我了解了解」「你看著辦」等當成口頭禪,反映出工作中缺乏擔當精神;有的口頭禪帶髒話,既顯得沒修養、沒水平、不文明,又讓人感覺有霸道的官老爺作風,等等。
類似以上不良口頭禪還可以舉出許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領導幹部思想上不重視口頭禪。有的領導幹部把講話內容看得很重,對講話稿字斟句酌、反覆修改、多方論證、層層把關,即便是脫稿講話,也是反覆琢磨,深入思考,待腹中有稿而後侃侃而談。然而,對口頭禪卻不太重視,在講話中哪些口頭禪可以講,哪些口頭禪不能講,缺乏思考,不能界定。加之口頭禪是一種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習慣用語,久而久之,已意識不到自己有口頭禪,對口頭禪的內容更是說不清楚,在講話中出現口頭禪就在所難免了。
「言為心聲」這句成語出自漢代揚雄的《法言·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意思是說言語是人們思想情感的反映。《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官員言行不慎,其後果往往難以挽回,如所謂「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口頭禪是多年養成的講話習慣,雖無實際意義,但也是一種語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和情操。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口頭禪可以從一個側面體現規矩意識、工作作風、文明素養,切不可麻痺大意、等閒視之。要防止不良口頭禪產生的消極影響,需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解決。
一要「尋醫問診」。領導幹部在單位裡、社會上、家庭中講話,由於所處環境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口頭禪,既然靠自身難以察覺,就應以謙虛誠懇的態度,就像身體不舒服需要尋醫問診那樣,主動向同事、朋友、親人詢問自己有沒有口頭禪,如果有一定要弄清是什麼、在什麼語境下講的、為什麼會出現,徵求意見的人數要多、範圍要廣、頻率要高,不放過口頭禪的任何蛛絲馬跡,逐步加以釐清,歸類分析,看哪些是有益的口頭禪,哪些是不良口頭禪,對不良口頭禪要真正做到「病症」清、「病因」明,為辨證施治打下基礎。
二要「對症下藥」。治沉痾必須用猛藥,對於多年形成的不良口頭禪,領導幹部要從黨性修養、幹部形象、社會影響等高度來看待,思想重視、行動自覺、痛下決心予以自我糾正。糾正不良口頭禪需要一定的毅力和技巧,比如堅持在說話時想好了再說、語速儘量放慢、不和人搶著講話等,特別是在發表正式講話前,要給自己打一針「鎮靜劑」,在講話過程中始終提示自己不能講不良口頭禪。要把同事、朋友作為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看不良口頭禪改了沒有,比如每一次講完話後虛心問一問講沒講不良口頭禪,誠懇接受大家的善意提醒。要把家人作為自己的監督員,發現不良口頭禪,讓家人當場糾正、嚴肅「批評」,久久為功,必見成效。
三要「積極預防」。領導幹部無論有沒有口頭禪,都應重視預防,防止養成不良口頭禪。在單位裡要把糾正不良口頭禪作為淨化工作環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相互提醒、互相監督,形成良好的氛圍,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帶頭不講不良口頭禪。領導幹部要克服口頭禪是小事、小節的心理,多讀書、多實踐、多向群眾學習,防止自己養成不良口頭禪。
漢代賈誼說:「夫言與行者,知愚之表也,賢不肖之別也……智者慎言慎行,以為身福,愚者易言易行,以為身災。」能否恰當地控制自己的言行是區別一個人智與愚、賢與不肖的標誌,作為領導幹部,對於不良口頭禪理應有效地加以預防和糾正。
(作者系人社部離退休幹部局局長)(圖|網絡)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