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親師」牌位上的「文昌天子」是哪位神仙?為何要供奉他?

2021-01-09 城市船夫起

在古代和現在的西南等地區,家家戶戶都供奉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是我國悠久的歷史下傳承下來的文化;至今每到逢年過節,或家逢風光喜事都會恭敬的禮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牌位正中的五個字旁邊還會有兩列神仙名稱,常見的都有「文昌天子」這四個字,這是指哪位神仙?為何要把他與天地君親師共列呢?

「天地君親師」牌位

其實這個文昌天子,就是道教裡的「文昌帝君」。全稱為「文昌梓潼帝君」,這「梓潼」二字,指的是地名,即今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了解了這個意思,我們就說說文昌帝君的來歷。據《明史》裡記載,這個文昌梓潼帝君,真名叫「張亞子」,居住在四川梓潼地。有一種說法是,他曾為東晉的官員,後來五胡亂華,戰而死,家鄉人們立廟紀念,碑上銘刻「梓潼君」,用當今的語法用詞,大概就是「梓潼縣抗擊五胡烈士」的意思。

文昌帝君神像

這個張亞子,是如何從梓潼君變為梓潼帝君的呢?在宋代的《太平寰宇記》等書中記載了一個「梓潼君顯聖」的故事,大意是張亞子曾見到過姚萇(五胡十六國後秦的開國君主),並對他說五胡動亂九年後,你應該進入蜀地,到時候如果你去梓潼縣的七曲山,我們還能見到;就這樣,姚萇那年真的去到的此地,見到了一位神人,這個神仙又對姚萇說「你應該早點去秦地,那個地區的君主,應在你身上」,告訴姚萇自己叫「張亞子」,後來果然建立後秦,立廟祭祀梓潼君。

文昌帝君大殿

在後來就是歷史文化中常見的,後世朝代皇帝的追封。唐朝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兩個時期,當時的兩位皇帝都曾經過七曲山,對梓潼神祭祀加封為「濟順王」,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至於後來為何又成為了「文昌帝君」,這就和民間的一些傳說和道教的附和勾連的產物了。特別是隋唐開科考試後,赴長安的南方讀書人,常從梓潼境內過,多在梓潼帝君廟經過,也會祈求禱告,這樣就和文事、仕途結合了,如《夢粱錄·外郡生祠》書中就有此記錄。在道教附和中也有了梓潼帝君被玉帝封為文昌帝君的說法「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

文昌帝君像

民間供奉的「天地君親師」牌位上,只所以列「文昌天子」名,也是為了祈求子孫後代,出類拔萃,成才做官,光宗耀祖的寓意。文昌帝君的地位在道教譜系中是很高的,除了三清、六御及東王公、西王母等天帝級別的以外,可以說文昌帝君是和真武大帝分管文事、武事的最高神靈。另外在西南地區的傳說中,文昌帝君曾化身「瘟祖大神」,降服五瘟神,在梓潼縣七曲山文昌主殿一側現在仍有「瘟祖殿」。關於「文昌帝君」陪祀神仙,是天聾、地啞,寓意為「文運人不能知」等。

相關焦點

  • 除了玉皇大帝,文昌帝君也姓張!
    在古代和現在的西南等地區,家家戶戶都供奉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是我國悠久的歷史下傳承下來的文化;至今每到逢年過節,或家逢風光喜事都會恭敬的禮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牌位正中的五個字旁邊還會有兩列神仙名稱,常見的都有「文昌天子」這四個字,這是指哪位神仙?為何要把他與天地君親師共列呢?
  • 你知道天地君親師分別代表什麼及祭祀的含義嗎?
    天地君親師是什麼我國古代是一個農耕文化的國家,又信奉儒家文化,天地君親師,為儒家祭祀的對「象,多設天地君親師牌位或條幅供奉於中堂。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聖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也是傳統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觀念取向。我國古代以天為至高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萬物,祭天地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於君權神授觀念。
  • 「天地君親師」中國民居的香火神位,祭祀習俗極為講究
    土家族屬於山地民族,民居以吊腳樓為主,民居的中堂設置了香火牌位,供著各路神仙及家族祖先,供後人祭拜。和名門望族以及大戶人家建立家祠、宗祠不一樣,平常百姓也十分講究家祭的儀式,他們在修建住宅時將正房設為堂屋,在堂屋的正牆上設香火神龕。香火臺前擺放方桌一張,四條木凳,平常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地方。
  • 祖宗牌位的來歷!(增長點知識)
    解縉問:「不知聖上有何賭法」,明成祖說:「我要讓你那件寶物根本擺不上正堂」。解縉也毫不示弱地說:「我不僅要擺在正中間,而且要人人向他打躬作揖!」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賈宰相的壽誕之日轉眼就到了。明成祖考慮再三,親筆寫了個米筷那麼大的「壽」字,令人用金片連夜趕製出來。第二天天剛亮,就派人送到了賈府。
  • 唐朝皇帝供奉祖宗的太廟中,為何會出現一個身份卑微的樂工的牌位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古代皇帝而言,祭祀天地和祖先,絕對是一件值得重視的大事,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任何軍國大事。祭祀天地,可以宣揚、強化「君權神授」的氛圍,樹立皇權的絕對權威,祭祀祖先,是為了弘揚「忠孝精神」,培養天下臣民對「天地君親師」的無條件崇拜服從,以鞏固皇帝的統治。
  • 劉氏 劉家人正確供奉祖先牌位的方法
    正確供奉後人牌位的辦法,實在只必要寫上祖宗姓氏,如「某門堂上歷代內外後人」,此乃作為哀悼思念祖宗之情,以摯誠之心,孝思憶念歷代後人,敬請衪們來到領受禮拜,接受親熱撫養。就好像天子上坐,做布衣的怎敢平安坐在其身旁呢!當然你坐在他身旁他不會怪妳,但都有種極不好受的感到。故不應設座於神聖之近側,應另設低座而作供奉為佳。(3)供奉後人不應寫上某1位,或擺放各人認為生前特別青睞的1位先祖遺像:因為這會令到別的先亡親眾產生吃醋和吝嗇,令衪們之間發生紛爭。
  • 佛教法會上,供奉的紅色牌位和黃色牌位有啥區別?做什麼用的?
    經常去寺廟的朋友,或多或少會遇到寺廟舉辦佛教法會,在寺廟的法會上,有供奉著兩種顏色的牌位,有黃色的和紅色的,而這兩種牌位看似沒多大的差別,為何它們要分開來呢?而且,這些在法會上供奉著這種牌位有啥作用。說到這兩種顏色的牌位,可能普通遊客都不熟悉,僧人卻十分重視他們的區別,要是搞錯了,可能遭人遊客謾罵,因此在舉行法會時,它們都是很謹慎的。
  • 道教神仙:神話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誰?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
    到了宮觀我們會發現裡面有供奉著不同神仙的神殿,如藥王殿裡供奉的是護佑人們健康平安的藥王孫思邈;月老殿裡供奉的是保佑人們婚姻愛情圓滿的月下老人;財神殿裡的神仙是執掌天下財富的財神爺……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同神職的神仙,那是因為這些神仙歸根到底都是「道」的化身,道教以此來更好的達到勸化世人積德行善的目的。
  • 文昌帝君是誰?他的身邊為何是「天聾地啞」兩位神仙?有何說法
    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神誕日。其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地位緊隨三清四御五老三官之後;真武大帝是武事最高神,他就是分管文事的最高神。道籍載其「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具體神職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古代多為讀書學子、考取功名者及官員所最為尊奉的神靈。
  • 《非人哉》同樣是掌管星宿的神仙,昴日星君和文昌君差距這麼大?
    在《非人哉》中,文昌帝君和昴日星君都是掌管星宿的神仙,但是他們日常中的工作狀態完全不一樣。昴日星君的工作是「司晨啼曉」,他需要負責每天早起打鳴,然後就在四象神獸之一的白虎手下工作。而文昌帝君是掌管功名祿位的神仙,一般大大小小的考試,甚至是招聘應聘,都會經過文昌帝君的手。所以,文昌帝君非常羨慕昴日星君的生活。
  • 喪主、祠堂、牌位,思想上忌諱談死,為何在物質上大辦喪事?
    與這種語言上的緘默截然相反,在對於這一客觀現象的實質表達和紀念上,人們反而無所顧忌,特別是到了臨近的日子,更是大張旗鼓的置辦起來。這樣十分矛盾但是看起來又十分理所當然的傳統,究竟是從何時開始,又是為何開始的呢?
  • 溥儀退位後,請求要回祖先的牌位供奉,因為一個原因,沒有同意
    溥儀退位後,請求要回祖先的牌位供奉,因為一個原因,沒有同意清朝最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經歷跌宕起伏後,最終於溥儀的手上滅亡。雖然是亡國君,但是這並不是溥儀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事情,在溥儀之前清王朝已經經歷了多年的腐敗,加上國際大趨勢的影響,封建王朝的破滅是不可避免的。
  • 看姻緣要給哪位神仙上香
    別看有些人表面上拒絕相信,背地裡用小號比誰都轉的多。曾經的我也不相信這些許願祈福,直到有一天無聊閒逛陪單身朋友去廟裡上香祈願脫單,誰想到一周後她就帶著對象來見我了。當時心裡一萬個問號,這也太快了吧?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遵循馬克思主義近70年的國家,已經養成了儘量少麻煩神靈,獨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但在面對人生大事時,還是可以求仙問道一下。
  • 走近道教:民間傳說的「五文昌」指的是哪五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簡單來說神一般是司職的,每位神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都有不同的司職,仙一般沒有官職,十分的逍遙自在。在道教的神明中,有五位神仙被稱為「五文昌」,分別是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執掌著世間的功名利祿,本期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觀裡最常供奉的一位神仙,文昌殿內的文昌帝君旁邊會有兩位侍者,他們是天聾地啞,一個掌管文人錄運薄冊,一個手持文昌大印。
  • 明世宗朱厚熜為何要把始祖明德祖踢出太廟?
    簡單來說,就是皇帝祭祖,大殿裡面只能供奉七位先祖(即七廟),中間是為始祖牌位,後世子孫則遵循左昭右穆的原則。也就是說,始祖放在在中間不動,父親的牌位放在左邊,兒子的牌位就在右邊,以此類推。朱元璋以九為至尊,所以將天子七廟改為九廟,明朝就開始執行九廟制度。到達孝宗年間,明憲宗進入太廟時太廟已經滿了(中間明德祖,剩下是懿祖、熙祖、仁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代宗被英宗移出)),明孝宗朱佑樘規定了移出的方法,明德祖的牌位「萬世」不能被移出太廟,而太祖、太宗的牌位「百世」不能被移出太廟。
  • 改朝換代後,清朝何還供奉明朝皇帝的牌位?
    他們的牌位照樣被清朝皇帝供奉起來。這又是為什麼呢?改朝換代的時局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李自成入主北京。在這個歷史劇變的時刻,每一個人都掌握著改變歷史的機會。吳三桂也是。在李自成與清軍的夾縫中,吳三桂抉擇過許多回。他最終選擇了清軍,讓多爾袞入關,一起圍攻李自成。在輪番圍攻下,李自成敗退,一路向陝西一帶撤軍。多爾袞一路猛攻。
  • 文昌帝君是誰,能取代東華和白鳳九組成CP? 四川學生對他最了解
    說來也是慚愧,《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部電視劇已經播完多時了,我才發現在劇情中,白鳳九知道三生石上不會有東華帝君的名字,於是就砍斷了自己的一條尾巴,化成一個法器在三生石上刻下東華的名字,但是鳳九旁邊的名字不是東華,而是一個叫文昌帝君的神祇,很多網友都想知道文昌帝君是誰?
  • 【道教神明】文昌帝君
    《雲笈七籤》︰「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同命之符也。中央司命者。或曰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攝壽夭之簡禮。」文昌神源自星辰信仰。《楚辭九歌》的少司命即指第四顆星。戰國已列入國家祀典。《明史.稽志》:「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唐宗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元加號為帝君,而天下學校亦有。
  • 你知道老百姓家裡和廟宇供奉的神佛總數有多少?附神佛誕辰千秋表
    上清派九代傳人陶弘景編制的《真靈位業圖》,把諸神及神仙分為第一級到第七級七個等級,共有788位神仙。發展到現在,編制肯定擴大了好幾倍。現在農村,一般人家,除了祖先牌位之外,一般供奉的神大概包括觀音、灶神、財神、土地神、玉皇大帝、門神、山神、送子娘娘、狐神、黃鼠狼神、蛇神等等,當然不是一個家庭全都供奉,而是只供其中幾位。
  • 非人哉:文昌君「馬桶憋氣」令人印象深刻,星君給他做了周邊玩偶
    歡迎大家來到《非人哉》,這裡有搞笑的校園日常故事,也有生活中的溫馨故事,如果你開心的話,請看非人哉,不開心的話,更要看非人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溫一下神仙妖怪們帶給我們的快樂!非人哉:文昌君「馬桶憋氣」令人印象深刻,星君給他做了周邊玩偶文昌君來昴日星君家裡做客,看到星君家裡有很多玩偶,星君表示這些都是自己做的,一個小愛好而已。文昌君看到這些玩偶都是動物原形,想著應該都是按照大家的原形做出來的娃娃吧,於是問昴日星君有沒有自己原型的娃娃。昴日星君隨即拿出了一個頭插在馬桶裡的娃娃,說這個就是文昌君原型做出來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