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概述
一、A1
1、以下不屬於和法的適用範疇的是
A、肝脾不和B、寒熱錯雜C、表裡同病D、邪在少陽E、痰飲不化
2、下列各項中哪一項不是丸劑的特點
A、不易變質B、藥力持久C、吸收緩慢D、節省藥材E、便於攜帶
3、系統論述「八法」的是
A、張仲景B、張介賓C、汪昂D、王熹E、程鍾齡
4、湯劑的特點不包括的是
A、服用量小,便於攜帶B、吸收快C、可迅速發揮療效D、便於隨證加減E、適用於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5、下列哪項是「方從法出」的含義
A、有法必有方
B、方劑體現治法
C、現有法後有方
D、根據治法選擇適宜的組方
E、方劑從屬治法
二、B
1、A.吸收較快,能迅速發揮藥效,特別是便於根據病情的變化而隨證加減,適用於病證較重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B.製備方法簡便、吸收較快、節省藥材、性質較穩定、不易變質、便於服用與攜帶
C.體積小、含量高、便於服用、口味甜美
D.吸收較慢,藥效持久,節省藥材,體積較小,便於攜帶與服用
E.常於祛風通絡和補益方劑中使用
<1> 、湯劑的特點是
<2> 、散劑的特點是
<3> 、酒劑的特點是
<4> 、丸劑的特點是
答案部分
1、【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和解之法適用於邪犯少陽,證屬半表半裡者;調和之法適用於肝脾不和、寒熱錯雜、表裡同病等。此外,尚有調和營衛、調理肝脾等,亦屬和法範疇。
2、【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丸劑與湯劑相比,吸收緩慢,藥效持久,節省藥材,便於攜帶與服用。
3、【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程鍾齡將諸多治法概括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
4、【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湯劑的特點是吸收快、能迅速發揮藥效,便於隨證加減,適用於病證較重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5、【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治法是組方的依據,方劑是治法的體現,即「方從法出」。臨床過程中,在辨證的基礎上確定治法,在治法的指導下選用適宜的藥物組成方劑。
第二部分:
1、【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湯劑的特點是吸收較快,能迅速發揮藥效,特別是便於根據病情的變化而隨證加減,適用於病證較重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散劑的特點是製備方法簡便、吸收較快、節省藥材、性質較穩定、不易變質、便於服用與攜帶。
【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酒有活血通絡、易於發散和助長藥效的特性,故常於祛風通絡和補益方劑中使用。外用酒劑尚可祛風活血,止痛消腫。
【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丸劑與湯劑相比,吸收較慢,藥效持久,節省藥材,體積較小,便於攜帶與服用。適用於慢性、虛弱性疾病的治療。
方劑學 第二單元 解表劑
1、下列病證,不宜使用解表劑治療的是
A、風邪初中經絡者
B、麻疹初起見表證者
C、痢疾初起見表證者
D、溫病初起見表證者
E、水腫初起見表證者
2、辛涼解表劑有時配伍少量辛溫解表藥,其意在
A、發散風寒B、疏散風熱C、疏散風熱D、助透表邪外出E、監製方中寒涼,以防涼遏
3、選用麻黃湯與桂枝湯最主要的區別是
A、惡寒與惡風
B、喘與鼻鳴乾嘔
C、無汗與有汗
D、脈浮緊與脈浮緩
E、身痛與頭痛
4、芍藥與五味子在小青龍湯中是
A、臣藥B、佐藥C、調和藥D、引經藥E、君藥
5、以下關於解表劑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不宜久煎
B、用藥出汗後避風寒
C、用藥宜有大汗出
D、忌油膩之品
E、虛證水腫不宜使用
6、麻杏甘石湯中石膏的作用是
A、清肺胃熱生津B、解表散邪C、宣肺平喘D、解肌清熱E、生津止渴
7、桂枝、甘草同用的方劑是
A、桂枝湯B、麻子仁丸C、敗毒散D、麻黃細辛附子湯E、九味羌活湯
8、以下各項,哪項是在小青龍湯中主要起溫肺化飲的作用
A、芍藥、五味子
B、桂枝、麻黃
C、半夏、炙甘草
D、麻黃、細辛
E、乾薑、細辛
9、症見惡風發熱.汗出頭痛,鼻鳴乾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應選用的方劑是
A、麻黃湯B、桂枝湯C、九味羌活湯D、小青龍湯E、敗毒散
10、人參在敗毒散中的意義是
A、扶正驅邪外出B、益氣解表散寒C、益氣以利血行D、益氣以助固表E、補氣培土生金
11、柴葛解肌湯中與柴胡同用,清少陽之熱的藥物是
A、葛根B、黃芩C、芍藥D、羌活E、白芷
12、以下採用「逆流挽舟」法的方劑是
A、麻黃細辛附子湯B、柴葛解肌湯C、敗毒散D、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E、九味羌活湯
13、以下不屬於桂枝湯適應證的是
A、惡風發熱B、汗出頭痛C、苔白不渴D、鼻鳴乾嘔E、咳嗽痰稀
14、具有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功效的方劑是
A、小青龍湯B、九味羌活湯C、桂枝湯D、銀翹散E、柴葛解肌湯
15、屬於「辛涼重劑」的方是
A、銀翹散B、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C、小青龍湯D、九味羌活湯E、桂枝湯
16、治療肢體酸痛較劇者,應對九味羌活湯做如何加減化裁
A、倍用羌活
B、去蒼朮、細辛
C、去生地,加枳殼,厚樸
D、酌情裁減生地、黃芩
E、加石膏、知母
二、B習題
1、A.羌活 B.白芷C.細辛 D.川芎 E.獨活
<1> 、九味羌活湯中,善止少陰頭痛的是
<2> 、九味羌活湯中,善解陽明頭痛的是
<3> 、九味羌活湯中,善止少陽、厥陰頭痛的是
2、A.銀翹散B.麻黃細辛附子湯 C.敗毒散D.九味羌活湯 E.柴葛解肌湯
<1> 、患者是氣虛之體,且外感風寒溼邪,治療宜選用
<2> 、患者外感風寒溼邪,且內有蘊熱,治療宜選用
答案部分哦
第一部分
1、【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解表劑適用於六淫外邪侵襲人體肌表、肺衛所致的表證。凡風寒外感或溫病初起,以及麻疹、瘡瘍、水腫、痢疾等病初起而有表證者,均屬解表劑的適應範圍。
2、【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一般凉性藥物會有留邪,有時就會配伍辛溫藥物以使表邪外出。
3、【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麻黃湯與桂枝湯同為辛溫解表劑,均可用治外感風寒表證。麻黃湯中麻黃、桂枝並用,佐以杏仁,發汗散寒力強,又能宣肺平喘,為辛溫發汗之重劑,主治外感風寒所致惡寒發熱、無汗而喘之表實證;桂枝湯中桂枝、芍藥並用,佐以生薑、大棗,發汗解表之力遜於麻黃湯,但有調和營衛之功,為辛溫解表之和劑,主治外感風寒所致惡風發熱而自汗出之表虛證。
4、【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小青龍湯佐用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和營養血。
5、【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解表劑不宜久煎。一般宜溫服,或增衣被,或輔之以熱粥,取微汗,汗後避風寒; 汗出病癒,即停服。注意忌食生冷、油膩之品。若外邪已入裡,:或麻疹已透,或瘡瘍已潰,或虛證水腫,均不宜使用。
6、【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中石膏清瀉肺胃之熱以生津。
7、【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桂枝湯【組成】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8、【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方中麻黃、桂枝共為君,發汗散寒以解表邪,麻黃又能宣肺而平喘,桂枝溫陽以化飲。乾薑、細辛為臣,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祛邪。佐用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和營養血。二藥與辛散之品相配,有散有收,既可增止咳平喘之力,又可制約諸藥辛散太過,防止溫燥藥傷津。半夏燥溼化痰,和胃降逆,亦為佐藥。炙甘草為佐使,益氣和中,又能調和藥性。
9、【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桂枝湯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惡風發熱,汗出頭痛,鼻鳴乾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10、【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敗毒散的組方原理。敗毒散【組方原理】本證為正氣素虛,風寒溼邪襲於肌表所致。治當散寒祛溼,益氣解表。方中羌活、獨活發散風寒,除溼止痛,羌活長於祛上部風寒溼邪,獨活長於祛下部風寒溼邪,合用通治一身風寒溼邪,為君藥。川芎行氣活血祛風;柴胡解肌透邪行氣,助君藥解表逐邪,又可加強止痛之力,共為臣藥。桔梗宣肺利膈,枳殼理氣寬中,二藥相伍,一升一降,暢通胸膈氣機;前胡化痰止咳;茯苓滲溼消痰,俱為佐藥。生薑、薄荷為引,助解表之力;甘草調和藥性,益氣和中,共為佐使藥。方中人參為佐,益氣扶正,驅邪外出,並寓防邪復入之義。喻嘉言用本方治外邪陷裡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氣疏通,裡滯亦除,其痢自止,故稱此為「逆流挽舟」法。
11、【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柴葛解肌湯的組方原理。柴葛解肌湯【組方原理】本證因外邪鬱而化熱,傳入陽明、少陽,屬三陽合病。治宜辛涼解肌,兼清裡熱。方中柴胡、黃芩長於透解少陽之邪熱。
12、【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敗毒散:方中羌活、獨活發散風寒,除溼止痛,羌活長於祛上部風寒溼邪,獨活長於祛下部風寒溼邪,合用通治一身風寒溼邪,為君藥。川芎行氣活血祛風;柴胡解肌透邪行氣,助君藥解表逐邪, 又可加強止痛之力,共為臣藥。桔梗宣肺利膈,枳殼理氣寬中,二藥相伍,一升一降,暢通胸膈氣機;前胡化痰止咳;茯苓滲溼消痰,俱為佐藥。生薑、薄荷為引,助解表之力;甘草調和藥性,益氣和中,共為佐使藥。方中人參為佐,益氣扶正,驅邪外出,並寓防邪復入之義。喻嘉言用本方治外邪陷裡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氣疏通, 裡滯亦除,其痢自止,故稱此為「逆流挽舟」法。
13、【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桂枝湯【功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惡風發熱,汗出頭痛,鼻鳴乾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14、【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小青龍湯《傷寒論》【組成】麻黃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 半夏半升 五味子半升【用法】水煎服。【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15、【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是一首「辛涼重劑」,有閉者能開、壅者能洩的特點,以發熱,喘急,甚則鼻煽,苔薄黃,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16、【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九味羌活湯的加減化裁。若肢體酸痛較劇者,可倍用羌活以加強通痺止痛之力;溼邪較輕,肢體酸痛不重者,可去蒼朮、細辛以減溫燥之性;溼邪偏重胸滿者,去滋膩的生地,加枳殼、厚樸以行氣化溼;無口苦微渴,生地黃、黃芩當酌情裁減;裡熱甚而煩渴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熱除煩止渴。
B部分答案
1、【正確答案】 C
【正確答案】 B
【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方中細辛善止少陰頭痛,白芷善解陽明頭痛,川芎長於止少陽、厥陰頭痛,體現分經論治的用藥特點。
2、【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敗毒散【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溼。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 脈浮而按之無力。
【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九味羌活湯【主治】外感風寒溼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
方劑學 第三單元 瀉下藥
1、黃龍湯煎時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
A、升提以防氣陷B、宣肺利氣排膿C、宣肺祛痰利咽D、宣肺化痰止咳E、宣肺以助通腸
2、以下各項,哪項是濟川煎的組成藥物
A、澤瀉、枳實B、川貝母、當歸C、肉桂、肉蓯蓉D、牛膝、枳殼E、升麻、枳實
3、服用十棗湯的最佳時間是
A、餐中B、清晨空腹C、飯後D、飯前E、睡前
4、下列瀉下劑組成中不含有大黃的是
A、溫脾湯B、濟川煎C、調胃承氣湯D、大承氣湯E、小承氣湯
5、下列關於十棗湯使用注意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年老體弱者慎用B、宜從大劑量開始C、孕婦禁用D、若服藥得快利後,當食粥以保養脾胃E、宜清晨空腹時服用
6、濟川煎證臨床表現不包括的是
A、舌燥少津B、脈象沉遲C、腰膝酸軟D、大便秘結E、小便清長
7、以下哪項是麻子仁丸的主治病證
A、陰虛便秘B、腎虛便秘C、脾約便秘D、氣虛便秘E、腎虛精虧之大便秘結
8、大承氣湯的組成藥物除大黃外,其餘的是
A、芒硝、厚樸、甘草B、芒硝、厚樸、枳實C、芒硝、桃仁、芍藥D、芒硝、桃仁、甘草E、芒硝、桃仁、桂枝
9、大黃牡丹湯中除大黃、牡丹之外還包括的藥物是
A、厚樸、桃仁、冬瓜仁B、枳實、桃仁、冬瓜仁C、厚樸、枳實、桃仁
D、厚樸、枳實、芒硝E、桃仁、冬瓜仁、芒硝
10、黃龍湯的組成藥物除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外,其餘的是
A、人參、當歸、甘草B、當歸、芍藥、甘草C、人參、當歸、牛膝
D、生地黃、人參、當歸E、麥冬、人參、當歸
二、B答案
1、A.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B.滋陰養血,潤腸通便C.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D.養陰清熱,潤腸通便 E.滋陰增液,通便瀉熱
<1> 、濟川煎的功用是
<2> 、麻子仁丸的功用是
2、A.潤腸通便 B.輕下熱結C.緩下熱結 D.微去裡實 E.峻下熱結
<1> 、小承氣湯的功用是
<2> 、調胃承氣湯的功用是
答案一
1、【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黃龍湯組方原理:桔梗開肺氣以利大腸,與大黃配伍,上宣下通,以降為主。
2、【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濟川煎【組成】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
3、【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十棗湯【使用注意】宜清晨空腹時服用,並從小量開始,據病情增減用量。
4、【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濟川煎【組成】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
5、【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十棗湯
【使用注意】本方藥性峻猛,孕婦禁用,年老體弱者慎用。宜清晨空腹時服用,並從小量開始,據病情增減用量。若服後雖瀉不爽,水飲未盡,次日可漸加量再服,以快利為度;若體虛邪實者,可與健脾補益之劑交替使用;若服藥得快利後,當食粥以保養脾胃。
6、【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濟川煎【主治】腎虛精虧之大便秘結。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舌淡苔白,脈沉遲。
7、【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麻子仁丸【主治】脾約證。腸胃燥熱,津液不足,大便乾結,小便頻數。
8、【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大承氣湯組成包括大黃、厚樸、枳實和芒硝。
9、【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大黃牡丹湯組成包括大黃、牡丹、桃仁、冬瓜仁和芒硝。
10、【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黃龍湯組成包括大黃、芒硝、枳實、厚樸、當歸、人參和甘草。
二、B答案來了
1、【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濟川煎【功用】補腎益精,潤腸通便。
【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麻子仁丸【功用】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2、【正確答案】 B【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皆為大承氣湯類方。大承氣湯硝、黃並用,大黃後下,且加枳、樸,攻下之力頗峻,為「峻下劑」,主治痞、滿、燥、實四症俱全之陽明熱結重證;小承氣湯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樸用量亦減,攻下之力較輕,稱為「輕下劑」,主治痞、滿、實之陽明熱結輕證;調胃承氣湯不用枳、樸, 後納芒硝,大黃與甘草同煎,瀉下之力較大承氣湯緩和,稱為「緩下劑」,主治陽明燥熱內結,燥、實而無痞、滿之證。
方劑學 第四單元 和解劑
一、A1習題
1、關於逍遙散與痛瀉藥方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兩方均可治療肝鬱脾虛之證
B、痛瀉藥方以治肝為主
C、逍遙散疏肝與健脾之力相當
D、逍遙散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
E、痛瀉藥方主治脾虛肝旺之痛瀉
2、小柴胡湯與蒿芩清膽湯兩組成中均含有的藥物是
A、陳皮、大棗B、竹茹、黃芩C、半夏、甘草D、枳殼、滑石E、黃芩、青黛
3、逍遙散的組成是
A、柴胡、薄荷、芍藥、甘草、白朮、茯苓
B、柴胡、蒼朮、芍藥、當歸、白朮、甘草
C、柴胡、芍藥、當歸、白朮、茯苓、甘草
D、柴胡、芍藥、當歸、白朮、燒生薑、甘草
E、柴胡、芍藥、甘草、當歸、燒生薑、白朮、茯苓
4、下列各項,不屬於半夏瀉心湯證臨床表現的是
A、嘔吐B、心下痞C、按之痛D、腸鳴下利E、苔膩微黃
5、四逆散的功用是
A、和解少陽B、和解少陽,內瀉熱結C、透邪解鬱,疏肝理脾D、疏肝解鬱,養血健脾E、補脾柔肝,祛溼止瀉
6、蒿芩清膽湯中不含有的藥物是
A、淡竹茹B、赤茯苓C、陳廣皮D、碧玉散E、芍藥
7、蒿芩清膽湯的功用是
A、清熱解毒,透熱養陰B、清熱利溼,逐瘀退黃C、洩火清肝,降逆止嘔D、清熱瀉火,利水通淋E、清膽利溼,和胃化痰
8、甘草、枳實、柴胡、芍藥組成的方劑是
A、四逆散B、痛瀉藥方C、四逆湯D、逍遙散E、以上都不是
9、以下哪項是小柴胡湯證的發熱特徵
A、寒熱往來B、日哺潮熱C、夜熱早涼D、寒輕熱重E、入暮潮熱
10、下列哪個方劑中方藥配伍寓有「辛開苦降」之意
A、桂枝湯B、麻子仁丸C、痛瀉藥方D、四逆散E、半夏瀉心湯
11、逍遙散不包括的藥物是
A、甘草、當歸B、白茯苓、白芍藥C、白朮、柴胡D、薄荷、生薑E、當歸、牡丹皮
12、半夏瀉心湯中除半夏、黃芩、乾薑外,其餘的藥物是
A、黃連、大棗、芍藥B、黃連、大棗、甘草C、枳實、柴胡、甘草
D、竹茹、牡丹皮、甘草E、梔子、牡丹皮、甘草
13、下列哪個方劑中方藥配伍寓有辛開苦降、補瀉兼施之意
A、痛瀉藥方B、四逆散C、半夏瀉心湯D、桂枝湯E、麻子仁丸
14、主治少陽溼熱證的是
A、小柴胡湯B、大柴胡湯C、蒿芩清膽湯D、逍遙散E、四逆散
15、下列關於半夏瀉心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本方用來治療因誤下小柴胡湯證,損傷中陽,寒從中生,少陽邪熱乘虛內陷,以致的寒熱錯雜
B、方中半夏為君藥,半夏苦辛溫燥,善能散結除痞,降逆止嘔
C、黃芩、黃連苦寒降瀉,清瀉裡熱以和陽,共為臣藥
D、人參、大棗、乾薑為佐藥,甘溫益氣,以補中焦之虛
E、炙甘草調和諸藥,兼為使藥
練習二
1、A.柴胡 B.半夏C.甘草 D.枳實 E.芍藥
<1> 、四逆散組成中不含有的是
<2> 、大柴胡湯組成中不含有的是
2、A.和解少陽B.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C.透邪解鬱,疏肝理脾 D.疏肝解鬱。養血健脾 E.補脾柔肝,祛溼止瀉
<1> 、小柴胡湯的功用是
<2> 、逍遙散的功用是
答案部分
1、【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痛瀉藥方以治脾為主,兼事柔肝,主治脾虛肝旺之痛瀉。
2、【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小柴胡湯【組成】柴胡、黃芩、人參、甘草(炙)、半夏、生薑、大棗蒿芩清膽湯【組成】青蒿、竹茹、半夏、茯苓、青子芩、生枳殼、陳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3、【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逍遙散【組成】甘草(炙)、當歸、茯苓、芍藥、白朮、柴胡。
4、【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半夏瀉心湯【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 舌苔膩而微黃。
5、【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四逆散的功用是透邪解鬱,疏肝理脾。
6、【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蒿芩清膽湯組成包括青蒿腦、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殼、陳廣皮和碧玉散。
7、【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蒿芩清膽湯的功用是清膽利溼,和胃化痰。
8、【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四逆散組成包括甘草、枳實、柴胡和芍藥。
9、【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小柴胡湯【主治】1.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2.熱入血室證。婦人傷寒,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3.黃疸、瘧疾以及內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10、【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半夏瀉心湯全方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並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體現寒熱並用、辛開苦降、補瀉兼施之配伍特點。
11、【正確答案】 E【答案解析】 逍遙散組成包括甘草、當歸、白茯苓、白芍藥、白朮和柴胡。用時可加薄荷少許, 燒生薑一塊切破,水煎熱服。
12、【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半夏瀉心湯組成包括半夏、黃芩、乾薑、人參、黃連、大棗、甘草。
13、【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半夏瀉心湯
本證由外邪乘虛入內,中虛失運,升降失常,寒熱互結於心下所致。治宜寒熱平調,散結消痞。方中以半夏為君, 散結除痞,降逆止嘔。臣以乾薑,溫中散寒;黃芩、黃連瀉熱開痞。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脾虛,為佐藥。使以甘草補脾和中而調諸藥。全方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並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體現寒熱並用、辛開苦降、補瀉兼施之配伍特點。
14、【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蒿芩清膽湯【主治】少陽溼熱證。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 或嘔黃涎而黏,甚則乾嘔呃逆,胸脅脹疼,小便黃少,舌紅苔白膩,間現雜色,脈數而右滑左弦。
15、【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半夏瀉心湯的組方原理。方中乾薑為臣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 以補脾虛,為佐藥。
二、B部分
1、【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四逆散【組成】甘草(炙)、枳實、柴胡、芍藥各十分。【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大柴胡湯【組成】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五兩、枳實四枚、大棗十二枚、大黃二兩。
2、【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小柴胡湯的功用是和解少陽。
【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逍遙散的功用是疏肝解鬱,養血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