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購電商不是團購,但扎的的卻是三四五線城市老百姓的心

2021-01-13 OFweek維科網

就在淘寶聯合支付寶上線拼團功能後第二天,蘇寧「88拼購日」宣布訂單突破500萬…除此之外,京東、網易等電商平臺也在拼購業務上集中發力。一時間,拼購電商業務迎來了集中爆發,形成圍城之勢。而這個「城」所指的正是發展不到3年,就衝進電商第一梯隊的拼購電商平臺拼多多。

為什麼這時候拼購電商火了?

毫無疑問,拼多多的走紅使得更多人關注於拼購這一潛力市場。根據艾媒諮詢所發布的《2017-2018中國拼購電商運營模式及用戶行為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超過2億人,增長率達到117.5%。並且根據報告預測,拼購電商市場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仍會呈現上漲趨勢,前景十分樂觀。那麼,為什麼市場會在這個時候選擇拼購電商呢?

1. 社交流量被電商平臺提上更為重要的位置,被認為是更便宜更有效的流量池

近年來,流量線上獲客成本不斷攀高,機器作弊點擊等流量陷阱也層出不窮。因此,在現有線上流量渠道又貴又不透明的情況之下,電商平臺急需更便宜更有效的流量池,於是他們瞄向了社交。

一方面,社交能夠以相對低的價格為電商平臺帶來流量,甚至是免費。書籍《流量池》中將社交帶來的流量,形容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上最重要的免費流量。另一方面,通過社交平臺還可以獲得直觀、持續、有轉化率的流量。由於人際關係之間的信任加權,會使得說服作用更強,能夠產生更高的最終購買行為。

而拼購電商正是建立在強社交關係之上進行,通過吸引多人拼購的形式來搭建社交關係網絡。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在採訪中表示,在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拼購、分銷等為典型的社交電商模式,成了電商平臺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成為零售電商行業與平臺電商、自營電商並駕齊驅的「第三極」。

例如拼購電商平臺拼多多,既利用了社交關係的網狀傳播範式,降低了獲客成本。又利用了關係營銷的強說服作用,提高了成交量。拼多多一系列亮眼的成績,如在今年1月GMV突破400億,今年3月其滲透率以22.4%超越京東排名第二等等也證明了社交對於電商的賦能。

2.尾貨和小微商家等傳統電商的雞肋有被利用的價值

傳統電商越來越中心化的後果就是把中小商家都丟掉了。在天貓等中心化越發強烈的傳統電商平臺,大品牌,銷量高,好評的產品逐漸形成頭部效應。如果商家本身不具備知名度,又不通過直通車、鑽石展位等方式購買流量入口,生存下來就十分艱難。尾貨和小微商家成了傳統電商平臺的「雞肋」。

神州優車CMO楊飛提到「在電商大淘寶體系裡,接近80%的交易額屬於天貓的20萬頭部商家,淘寶900萬中小商家瓜分剩下20%的交易額,所有的流量和交易都會集中到頭部。如果是大品牌,可以去天貓、京東卡位,但是小商戶真的就沒有辦法獲利了。」

而去中心化是拼購電商的優勢。拼購以低價引入流量,同時通過關係網絡對商品進行分裂曝光,毫無疑問這增加了中小商家和尾貨的曝光和購買率,把「雞肋」轉化成了「爆款」。例如在拼多多APP首頁上就會持續浮現用戶拼團的信息,而未告知具體的商品,於是能摒除品類的影響因素吸引用戶點開。並且在首頁還持續做商品拼團的滾動頁面,根據拼團熱度免費為商家做產品曝光。

同時,拼購電商還能幫助一些甩「尾單貨」的中小商家生存下來。因為低價本身會降低人們的對於商品質量的預期,因此在以低價為核心的拼購平臺對於尾貨有更強的助力。根據《北京晨報》的報導,在消費者熱拼的產品中,有的是企業庫存滯銷產品,有的是斷碼產品,另在《燕趙晚報》的報導中也提到很多商家確實把參與拼購當成了清理庫存的有效方式,所售賣的產品都是正常售賣後剩下的「尾貨」。在質量達標的前提之下,通過拼購的方式能夠幫助廠商消化庫存,又能幫助用戶以低價拿到商品,何樂而不為?

3.三四五線的大媽大叔正在把上網購物當成一種潮流

除了用社交來重新瓜分已有的流量池,電商平臺們還在思考,新客從何來?於是他們又開始轉向還處於流量紅利期的三四線城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社消總額佔比逐步提升至49%。

顯然,電商巨頭們都注意到了「流量下鄉」的事實,紛紛打響用戶爭奪戰。從農村淘寶到京東新通路,再到國美、蘇寧紛紛在三四線城市開設線下店鋪,但是最終他們都沒能拿下這塊市場。根據極光大數據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天貓和京東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僅為45.3%和43.4%。

究其原因,是因為拼購電商的邏輯才更對三四線城市用戶的胃口。一方面,他們需要在「消費升級」的大浪潮之中,滿足自己發聲的需要,而拼購模式正好滿足了這一點。因為在淘寶和京東普及的時候,智慧型手機還沒有鋪設到他們手中。於是,當智慧型手機一接通網路,他們就需要一個渠道來跟上潮流,把拼購電商作為自己階層上升的一個方式。在他們眼裡,在網上購物就是一種時尚,自己就是跟上了潮流。

另一方面,他們需要低價的商品。低價是拼購電商的一個重要特徵,而這也更加能夠打動收入力度相對較低的三四線城市。同時,因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居民聯繫更為頻繁和緊密,通過拼購形式能更好運用到原生線下關係網絡的強信任度和強說服力。從而實現,依靠「拼購「這一購買邏輯,來完成流量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化。在今年618京東通過「一元拼購」,通過抓住三四線城市,僅這一活動所帶來的新用戶就佔到總體的61%。

相關焦點

  • 月入輕鬆破萬——從了解社交電商四大模式開始
    為什麼我總說社交電商是未來趨勢?無外乎三個原因:1. 科技發展、網際網路技術提升讓原本的商業貿易靠差價賺錢的企業發展日益艱難;2. 信息日益透明,原先需要依靠信息差來獲取利益的空間不斷壓縮;3. 流量愈發珍貴,曾經十幾塊錢就能獲得的流量扶持,現如今可能需要成千上萬。而社交電商成為為數不多的節約流量成本突破口;4.
  • 資本熱捧,社交電商越過冷冬
    不同模式,不同活法基於商業環境中人、貨、場三大要素的差異,社交電商可以歸結為以下四類:1、內容型社交電商通過內容運營在平臺上實現引流、變現、服務、留存全閉環,或者導向第三方平臺/商家變現。例如:抖音電商、快手電商、小紅書2、拼購型社交電商利用多人拼團的模式,吸引用戶社交關係鏈上的潛在消費者,在自營電商平臺上變現。
  • 起死回生,誰會是社區團購的最大玩家?
    4、以低線城市為主。社區團購本質上不太是為像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服務的,因為我們選擇太多了,它更多服務的其實是三四線城市,包括縣城、鄉鎮。我們以美團為例,美團三線城市及以下,加起來只佔到美團整個市場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幾。你回縣城的時候,你會發現基本上也沒什麼人喊外賣,所以低線市場除了拼多多以外,基本上是所有人的一個空白區。
  • 社區團購:區域為王,還是美團阿里滴滴「三分天下」?
    但如果從網際網路、用戶價值的邏輯來看,未來,社區團購卻有可能成為巨頭市場。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社區團購未來會是美團、阿里、滴滴三分天下。一機會要捕捉未來,先了解當下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東西。《商業觀察家》認為,社區團購未來的機會和特徵,主要有以下五點。一、用戶線上遷移。
  • 拼多多正式「殺入」社區團購
    圖/聯商圖庫網際網路像座圍城,實體零售想做線上生意,電商又想搶佔線下份額,想要線下分散遍布社區終端的場景滲透價值。這意味著,拼多多目前面臨的困境並不是所謂的難以拉新,反而是花費巨額補貼拉來的新客由於種種原因,難以在拼多多形成高頻次、高客單價的穩定消費。
  • 社區團購將幹掉生鮮快遞?
    社區團購是將原本購買高頻、主要流通渠道為農貿市場和超市的生鮮品類轉入線上,是線上或門店購物+自提,而傳統電商是線上購物+線下配送的模式,兩者存在一定差別,那麼社區團購對快遞企業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呢?  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透露,安徽申通網點近期正在試點推行社區買菜團購業務。
  • 電商平臺三足鼎立,神仙打架愈演愈烈,農村農民坐享福利!
    電商行業眼下正在進行激烈的競爭,各平臺都在努力推廣自己的促銷活動。消費者的「剁手」熱情也是空前高漲,從網上各種尋求組隊的動態來看,今年的交易額又要迎來一番大漲。而電商的衝刺期,也讓快遞行業進入了一個極其忙碌的季度。
  • 京東物流大力布局本地倉,三四線城市網購提速至「當日達」
    消費數據顯示,京東商城在三四線城市的日均單量增速比一二線城市增速高出20%,隨著北上廣等核心城市的電商市場日漸成熟,三四線城市的潛在價值日益凸顯,同時,三四線網購用戶對「今日購、今日達」的高效物流服務需求非常強烈。
  • 94年CEO殺入社區團購:依託社交電商 1月做到日單3萬 布局5家分公司
    馬昕彤將整個社區團購的入局者分為三種勢力,第一種勢力是在長沙本地倖存下來的商家,這部分群體的特點是注重信息化運營而非純補貼。  第二波勢力來自於第三方,比如美菜、本來生活的原來團隊。對於這群人來說,一開始可能高舉高打,可以迅速向VC端融資,雖然具備供應鏈端優勢,但是欠缺跨城市代理、微商管理能力。  小區樂則是第三波勢力的代表,即出身於社交電商的團隊。
  • 美團收割社區團購 劍鋒暗指阿里
    考慮到美團優選事業部7月份正式官宣成立,目前僅在濟南、武漢、廣州、佛山四地上線,上述計劃不可謂不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美團還有兩路進軍生鮮的大軍,且成立時間早於美團優選:聚焦於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的美團買菜:其於去年上線,屬於美團原小象事業部、現買菜事業部旗下,採用前置倉模式。目前美團買菜在北京前置倉數量就已超過60家。
  • 社區團購能否為智慧生活「添點菜」?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社區電商異常的火爆,但從商業形態上說,社區電商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在2010年的時候,其實社區電商已經初見雛形,到了2014年的時候可謂是百家爭鳴,但都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性,直到今年,社區電商再次燃起,背後有哪些隱藏的深意?未來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
  • 專家看淡2019年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表現
    (原標題:專家看淡今年三四線市場表現)
  • 「九不得」調控下的社區團購,有哪些是可以確定的?
    除了監管壓力,行業發展初期的不確性很多也是一個問題,包括場上玩家對「社區團購」的定義和說法都不同。在去年11月三季報分析師會議上,拼多多CEO陳磊說:「多多買菜並非社區拼團購物」,試圖與熱鬧的「社區團購」劃清界限,自己悶聲發展。阿里巴巴新成立的社區團購事業部總裁侯毅,也是在去年11月的一次會上提及,他們認為社區團購是個全新電商模式,但目前僅僅還是萌芽階段。
  • 社區團購「爭奪戰」激烈 廣場舞大媽成「香餑餑」
    當下激烈的社區團購爭奪戰中 廣場舞大媽 成網際網路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社區團購對於武漢人來說並不陌生,歷經疫情後,沒有哪一座城市比武漢更熟悉社區團購模式。 得社區者得線下,得團長者得社區,爭奪「武阿姨」成為零售行業搶佔市場的關鍵。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線下顆粒度最小的流量單元,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誰掌握了社區的流量誰就掌握了線下的生意入口」,而這個入口的能量無疑將再造一個網際網路巨頭。他進一步解釋,網際網路人口紅利逐漸消退,線上流量見頂,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希望回歸線下維持用戶增長,而線下入口繞不開社區。
  • 對「社區團購」要多一些警惕意識
    12月15日,南京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喊話」電商平臺: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其他經營者的合法利益。部分媒體認為,南京市場監管局打響了「社區團購」監管的第一槍。
  • 「電商倡議」今年我們一起在舟山過年!舟山市電子商務促進會向全體...
    各會員單位、電商企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這一年內得到良好控制,但防控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國內各個地區零星病例常有發生,舟山的防疫工作依舊在嚴格執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也要注意減少商戶及消費者聚集,因此,我們向全市電商人發出如下倡議:1、春節「不打烊」,繼續引領線上消費
  • 三四線城市衣食無虞,二線城市艱難度日
    但現在看來月薪過萬一直是一種理想狀態,一線城市都這樣困難,那更不用說那些二三線城市了。二級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漢月入上萬者依然屬於少數。那在二線城市生活,如果能實現月薪過萬會是一種什麼體驗呢?像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外企等能拿到1萬以上的月薪是普遍,但是放在其它的行業,可能就沒有那麼高工資。像二線城市、中西部省份的城市大學生剛畢業一兩年月薪過萬還是比較少的。
  • 問吧精選|套路似曾相識,社區團購激戰,菜販小商的活路呢?
    社區團購砸了誰的飯碗?//本期話題//01 社區團購 VS 菜市場@小木沐兮:個人覺得只是各大平臺清庫存的一種手段,美其名曰社區團購。@penny_discovery:前段時間,在阿里的朋友就說現在幾大網際網路公司都在社區團購這塊發力,尤其是拼多多。雖然感覺這是個無法阻擋的趨勢,但想到充滿煙火氣的菜市場要消失了,還是有些惋惜和無奈……「了解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它的菜市場」,以後呢?
  • 2021年全國房價,哪些城市可能漲?|樓市|三四線城市|樓市調控|二手...
    一城一策,房住不炒為樓市調控總基調   今年下半年以來,深圳、杭州、寧波等多個城市陸續收緊樓市調控,其中深圳出臺了「史上最嚴」的調控政策,主要原因在於其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當前各地產業發展不平衡,且經濟總量位居前十的城市大部分位於南方城市,大量的人口從北方移居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