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淘寶聯合支付寶上線拼團功能後第二天,蘇寧「88拼購日」宣布訂單突破500萬…除此之外,京東、網易等電商平臺也在拼購業務上集中發力。一時間,拼購電商業務迎來了集中爆發,形成圍城之勢。而這個「城」所指的正是發展不到3年,就衝進電商第一梯隊的拼購電商平臺拼多多。
為什麼這時候拼購電商火了?
毫無疑問,拼多多的走紅使得更多人關注於拼購這一潛力市場。根據艾媒諮詢所發布的《2017-2018中國拼購電商運營模式及用戶行為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超過2億人,增長率達到117.5%。並且根據報告預測,拼購電商市場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仍會呈現上漲趨勢,前景十分樂觀。那麼,為什麼市場會在這個時候選擇拼購電商呢?
1. 社交流量被電商平臺提上更為重要的位置,被認為是更便宜更有效的流量池
近年來,流量線上獲客成本不斷攀高,機器作弊點擊等流量陷阱也層出不窮。因此,在現有線上流量渠道又貴又不透明的情況之下,電商平臺急需更便宜更有效的流量池,於是他們瞄向了社交。
一方面,社交能夠以相對低的價格為電商平臺帶來流量,甚至是免費。書籍《流量池》中將社交帶來的流量,形容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上最重要的免費流量。另一方面,通過社交平臺還可以獲得直觀、持續、有轉化率的流量。由於人際關係之間的信任加權,會使得說服作用更強,能夠產生更高的最終購買行為。
而拼購電商正是建立在強社交關係之上進行,通過吸引多人拼購的形式來搭建社交關係網絡。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在採訪中表示,在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拼購、分銷等為典型的社交電商模式,成了電商平臺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成為零售電商行業與平臺電商、自營電商並駕齊驅的「第三極」。
例如拼購電商平臺拼多多,既利用了社交關係的網狀傳播範式,降低了獲客成本。又利用了關係營銷的強說服作用,提高了成交量。拼多多一系列亮眼的成績,如在今年1月GMV突破400億,今年3月其滲透率以22.4%超越京東排名第二等等也證明了社交對於電商的賦能。
2.尾貨和小微商家等傳統電商的雞肋有被利用的價值
傳統電商越來越中心化的後果就是把中小商家都丟掉了。在天貓等中心化越發強烈的傳統電商平臺,大品牌,銷量高,好評的產品逐漸形成頭部效應。如果商家本身不具備知名度,又不通過直通車、鑽石展位等方式購買流量入口,生存下來就十分艱難。尾貨和小微商家成了傳統電商平臺的「雞肋」。
神州優車CMO楊飛提到「在電商大淘寶體系裡,接近80%的交易額屬於天貓的20萬頭部商家,淘寶900萬中小商家瓜分剩下20%的交易額,所有的流量和交易都會集中到頭部。如果是大品牌,可以去天貓、京東卡位,但是小商戶真的就沒有辦法獲利了。」
而去中心化是拼購電商的優勢。拼購以低價引入流量,同時通過關係網絡對商品進行分裂曝光,毫無疑問這增加了中小商家和尾貨的曝光和購買率,把「雞肋」轉化成了「爆款」。例如在拼多多APP首頁上就會持續浮現用戶拼團的信息,而未告知具體的商品,於是能摒除品類的影響因素吸引用戶點開。並且在首頁還持續做商品拼團的滾動頁面,根據拼團熱度免費為商家做產品曝光。
同時,拼購電商還能幫助一些甩「尾單貨」的中小商家生存下來。因為低價本身會降低人們的對於商品質量的預期,因此在以低價為核心的拼購平臺對於尾貨有更強的助力。根據《北京晨報》的報導,在消費者熱拼的產品中,有的是企業庫存滯銷產品,有的是斷碼產品,另在《燕趙晚報》的報導中也提到很多商家確實把參與拼購當成了清理庫存的有效方式,所售賣的產品都是正常售賣後剩下的「尾貨」。在質量達標的前提之下,通過拼購的方式能夠幫助廠商消化庫存,又能幫助用戶以低價拿到商品,何樂而不為?
3.三四五線的大媽大叔正在把上網購物當成一種潮流
除了用社交來重新瓜分已有的流量池,電商平臺們還在思考,新客從何來?於是他們又開始轉向還處於流量紅利期的三四線城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社消總額佔比逐步提升至49%。
顯然,電商巨頭們都注意到了「流量下鄉」的事實,紛紛打響用戶爭奪戰。從農村淘寶到京東新通路,再到國美、蘇寧紛紛在三四線城市開設線下店鋪,但是最終他們都沒能拿下這塊市場。根據極光大數據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天貓和京東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僅為45.3%和43.4%。
究其原因,是因為拼購電商的邏輯才更對三四線城市用戶的胃口。一方面,他們需要在「消費升級」的大浪潮之中,滿足自己發聲的需要,而拼購模式正好滿足了這一點。因為在淘寶和京東普及的時候,智慧型手機還沒有鋪設到他們手中。於是,當智慧型手機一接通網路,他們就需要一個渠道來跟上潮流,把拼購電商作為自己階層上升的一個方式。在他們眼裡,在網上購物就是一種時尚,自己就是跟上了潮流。
另一方面,他們需要低價的商品。低價是拼購電商的一個重要特徵,而這也更加能夠打動收入力度相對較低的三四線城市。同時,因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居民聯繫更為頻繁和緊密,通過拼購形式能更好運用到原生線下關係網絡的強信任度和強說服力。從而實現,依靠「拼購「這一購買邏輯,來完成流量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化。在今年618京東通過「一元拼購」,通過抓住三四線城市,僅這一活動所帶來的新用戶就佔到總體的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