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成語,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2021-01-15 騰訊網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據有人統計,在漢語中有兩百多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蘊涵,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民族思維的基本方式,在幫助人們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質規律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厚德載物」 的和諧理念

坤卦代表大地,代表母儀天下的形象。《周易·象傳·坤》 寫道:「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經過千百年的傳頌,「厚德載物」成為人們熟知的一條成語,它是對和諧理念的經典概括。其意說人的道德情懷要像大地一樣寬廣厚實,能夠嚴於律己、 寬以待人,能夠容納宇宙萬物,就像大海容納百川匯流、大地承載萬物生長那樣。這是人要與天地萬物相和諧的文化理念,今天我們提倡節約資源與能源、保護好生態環境,也可以從這裡找到哲學依據。

《周易》 主張「天地人合一」,就是人與天地和諧。人類和其他生物、事物不一樣,擁有智慧和複雜的思維能力,因此可以和天地共同形成「三才」。但人類作為天地 (或者說大自然) 的產物,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必須遵循與效法客觀規律, 包括自然規律及社會規律,必須做到與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相和諧。而且人與人之間也要相互和諧,故有 「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這樣的成語。

「自強不息」 的拼搏精神

乾卦代表父親或者君王,代表勇猛堅強的陽光之氣。《周易·象傳·乾》 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中的 「自強不息」已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它的意思說,自己要努力向上,不斷強化自身的力量,且永不停息。這種精神鼓勵人們艱苦拼搏、奮發圖強,這是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周易·乾卦》 還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後來濃縮成 「朝乾夕惕」 這條成語, 勸導人們在努力拼搏的同時還要勤勉謹慎。如果沒有艱苦樸素、辛勤勞作的拼搏精神, 就無法創造出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

創新求變的進取觀念

「易」 字由日月所組成,有變化的意思,所以 《周易》 的主要哲學思想除了和諧與勤奮拼搏,還有創新求變的進取觀念。《周易·雜卦傳》 說:「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形成「革故鼎新」這一成語。革卦由上卦兌金、下卦離火組成,即金屬在火中冶煉、得到升華與新生的卦象;而鼎卦由上卦離火、下卦巽木所組成,即木上燃火、烹飪之象,而烹飪就是把生的東西變成熟的。兩卦都有變革創新、拆舊屋建新房的含義,後來引伸到社會制度上,人們就把革除舊政、 建立新政稱為革故鼎新。這是對除舊布新發展觀念的準確概括,也是華夏子孫薪火相傳、 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

《周易·象傳·革》 說道:「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由此衍生出成語 「革面洗心」。這裡的 「小人」專指百姓,「革面」指變革原先對於暴政的表面屈服,從本來的面從而心不從,改成真正的心悅誠服,發自內心地順從明君的領導。「枯楊生華」這成語,則出自《周易·大過卦》 的九五爻辭。大過卦由上兌下巽所組成,兌象徵少男,巽象徵長女,故有老婦嫁給小夥之象。這就好比乾枯的楊樹開花一樣,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一時間的勉強湊合,維持不了長久。有意思的是,該成語後來演變成「枯木生花」或 「枯樹開花」,變成了相反的含義,即枯萎的樹木重新開了花,形容起死回生、 重獲生機,這與革故鼎新、 洗心革面等擁有相近的含義,就是說要變革創新,以求新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物極必反的辯證思想

《周易·否卦》 的上九爻辭說:「傾否, 先否後喜」,就是說要將不好的東西顛倒過來,把先前的不快變成喜悅。這說明世間萬物不會永遠處於阻塞狀態,而是隨時可能轉化為通達狀態;通達狀態也不一定長久不變,也可能會變成阻塞狀態。宇宙生存與發展有這樣的辯證規律,人世間的事情也要遵循這樣的辯證規律。當你遭遇艱難險阻或危機的時候,也無須懊惱和沮喪,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或許會有化險為夷、否極泰來的驚喜結果,這裡面就有兩個成語。

由此, 人們又得到「物極必反」這樣一個成語,說的就是世間萬物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但凡事物發展到了極限,都可能會走向它的反面。比如有的病人,有時出現假熱真寒,或者假寒真熱的症狀;輿論造過了頭,出現言過其實、文過飾非的現象。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學說,極好地繼承與發揮了這種辯證思想,提出福禍相依、 無為而無不為等著名論點。

不盈不滿的謙虛態度

《周易》中的謙卦鼓勵人們培養謙虛和自律品德,使得謙虛成為中華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周易·彖傳·謙》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告訴我們應效法自然之道,培養謙虛這種良好的文化品質,摒棄驕傲自滿那種不好的文化品質。

《周易·謙卦》 的初六爻辭說「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謙虛而有修養的人,能夠渡過大江大河,能夠做成大事,故而吉祥。《周易·象傳·謙》還有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的說法,由此形成「謙謙君子」和「謙卑自牧」這兩條成語。「謙卑自牧」的意思為:要保持謙卑的態度,自覺地提高自身修養、形成良好品德。

至真至純的誠信品德

有人認為謙卦是《周易》中最吉利的卦,因其經文中沒有一句不吉利的話。筆者以為在當前中國,中孚卦是最重要的一卦,因其主要提倡誠信,「中孚」 就是心中充滿誠信的意思。《周易·中孚卦》卦辭說:「只要心中充滿誠信,即便只用小豬、小魚作為祭品,也會吉祥。」彖辭則說:「誠信又堅守正道, 符合天的法則。」象辭又說道:「風吹來水就虛心接受,這表明心中的誠信可影響一切事物」,甚至連小豬、小魚這樣的低級動物都會受感動,故而吉祥如意,由此形成 「信及豚魚」這個成語。

《周易》整部經典中,有許多強調 「誠信」內容,包括修辭立誠、閑邪存誠等成語。不誇張地說,除了謙虛,誠信原本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內涵。在求生存、求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視誠信為做人立業的處世之本,這是華夏民族進步的精神與靈魂, 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們堅決反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虛假現象,竭力提倡「崇尚誠信」。當然,在我們使用道德規範仍然無法有效約束某些言行的時候,有必要強調法律和法治的作用。《周易·旅卦》的象辭說:「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這明確地告訴我們,要光明正大地治理國家,要謹慎制訂和執行法律制度,最終達到只需道德規範,而監獄中不需要關押犯人的社會境界。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智慧
    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周易》中的成語: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
  • 從成語典故看《易經》生存的智慧
    歷朝歷代的大思想家們無不從《易經》中汲取智慧的營養。正是基於此,《周易》被尊稱為中華文化的「群經之首」。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庭瑣事,人們都習慣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但一段時間以來,《易經》曾被斷章取義地誤解為是一本算命的書,很多人一提到《易經》立刻就會想到是算命的,是封建迷信。
  •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易經》中去尋找答案。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易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易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我們日常的這些成語和智慧都源於易經文化?
    朋友們應該發現了文裡這些帶引號的成語?其實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或處世智慧都間接或直接地源於«易經»,大部分我們比較熟悉,雖然古意與今意已有差別。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凝結了我們中華古人的智慧。看似古老遙遠,事實上早已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文裡這些成語和處世的智慧便是簡單舉例。還比如日常中,許多人經常說白色食物補肺,為什麼? 因為在五行裡,肺屬金,金為白。再比如水對應腎,五行裡的水為黑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多吃黑色食物補腎。
  • 你日用而不知的周易!生活,就在《易經》中!
    原標題:你日用而不知的周易!生活,就在《易經》中! 以上這些成語是不是很熟識卻不知道它的來源?其實這些成語都來自易經。今天我們就先知道這些成語來自周易,具體的內容我們在以後會慢慢展開來講。記得點上面的藍字先關注「畫畫幫」的公眾號哦。易經始於畫卦,是一套符號系統,借用畫畫幫的平臺分享易經我覺得是合適的。
  • 讀《周易》三十個成語,參悟天命,成就人生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之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作者 | 子曰簡介 | 透過《易經》觀世相,通過慧心寫人間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易經》是古代先哲對萬事萬物規律的集大成之作,它由《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等三部分組成,據說前兩部已經失傳,所以後人在《周易》的基礎上做了很多註解和演繹。
  • 有趣又智慧,成語這麼學,你愛嗎?
    「畫蛇添足」「杯弓蛇影」「鄭人買履」三個成語故事彰顯不同智慧。輕鬆有趣學成語,快來看看吧!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在尊重成語本意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新思考。「畫蛇添足」將成語典故中「比賽」這一元素進行放大,在比賽的每個環節都巧妙地設計出扣題的行為,最後演變成了通過「比賽」應徵捕快的故事。
  • 《莊子》中被後人曲解的3個成語,原來也隱藏著虛舟逍遙的智慧!
    閱讀國學經典,增長人生智慧,歡迎來到國學悅讀!莊周夢中的一隻彩蝶,不知讓多少人為之沉醉;莊周書中的那條大魚,不知讓多少人為之讚嘆。莊周,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段子手」,將他的人生智慧融入國學經典《莊子》(又名《南華真經》)之中。
  • 活好一生的智慧,掌握自己的人生,藏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
    世上只有兩種人:讀過《周易》的,沒讀過《周易》的。讀《周易》的人又分兩種:讀懂和沒讀懂的。讀懂的人樂天知命,用六十四卦的智慧活好一生。《周易》中記錄了六十四種卦象,每個卦象都由六組「陰(——)」「陽(──)」符號組成,用於表示天地萬物的一種變化。古人常常通過分蓍草、拋銅錢等方式得出卦象,再按照卦象提示趨吉避兇。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15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
  • 你永不知道的成語智慧:《兔死狗烹》中蘊含的人生智慧與謀略!
    兔死狗烹:《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鳥沒有了,弓也就收起來不用;兔子死了,獵狗也就被煮來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以後,把曾經出過大力的人殺掉。1、 為何「狡兔死,走狗烹?」2、 由「兔死狗烹」可知當時社會的認識情況,以及當時狗在社會中的作用。
  • 《道德經》中沿用至今的12大成語 洞見人生大智慧
    闡釋的源於天地之本、萬物之源的道,更是一言以蔽之,道盡天地人生的無窮玄妙、智慧,惠澤啟悟人們明道、修身、治世。 源流於老子《道德經》的成語,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而逐漸被更多人領悟,成為沿用至今的簡潔精粹之語,所成之語充滿著人生大智慧。有三、四、五、七字的,有兩組四字連用的,但人們廣泛熟知的多以朗朗上口的四字組成。
  • 成語「亡羊補牢」和「塞翁失馬」給我們的人生智慧!
    選自《淮南鴻烈集解》中的一個典故,衍生為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失馬【出處】:《淮南子·人間訓》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塞翁失馬之三兩個成語的智慧比較:但是這兩個成語的人生智慧卻是不一樣的。
  • 成語招賢記第414關成語怎麼填 第414關成語詳解
    導 讀 成語招賢記是有趣的成語猜謎玩法的益智向手遊,遊戲玩法簡單,你需要將屏幕下方的字填入空格中,讓橫豎兩排的成語完成即可挑戰成功
  • 周易取名:周易裡的精選好名,個個哲理豐富、智慧滿滿!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國學經典之一,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蘊含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很多家庭為新生小寶寶取名字的重要參考。
  • 《周易》八八六十四卦完整版,每一卦都選用成語做引導,值得深思
    周易難學,64卦難解。《周易》64卦解說(完整版),結合多個《周易》譯註版本,將每一卦都選用一組耳熟能詳的成語做引導式解說,拋磚引玉,以饗讀者。
  • 【實小智慧樂園】關於「羊」的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