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人旅遊新發現:興濟河變樣了

2021-01-09 跟著葉子去旅行

熟悉興濟河的人都知道,以前的興濟河可不是這樣的。

那時的興濟河,上面蓋有很多房子,帶點歐式風格的羅馬柱依然歷歷在目。這些房子作為家俱賣場,很紅火了一陣。

那時,那些房子裡還有KTV包房,還有影院。不過,後來聽說屬於違章建築呢。

因為那些房子的存在,加上兩邊道路的狹窄,前來購物的人都知道擁堵是常態,所以,慢慢地,那兒的生意也冷清了不少。

據了解,位於經十路至張莊路興濟河河道之上的興濟河商城居然還是濟南面積最大、跨度最長違建。那時,這種河道全被建築覆蓋。

終於,政府下了決心在2018年5月將全部違章建築予以拆除除。隨後,興濟河月治理工程全面拉開序幕。

河道得到了清淤,兩岸得到了綠化,栽了花,種了草,岸邊還建了一些小溼地,簡直就成了一個漂亮的湖濱公園。

興濟河上的橋很多,早晨,在河邊欣賞倒影,還有很多垂釣者的身影,淡泊的生活,讓人羨慕。

濟南興濟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部分河段完工後,發現河道變寬敞,水也清澈了。

整治後的興濟南河,河面仿佛完了不少。

興濟河中的水也仿佛清了不少。

原來的小廣場截了很多盆景。

喜看興濟河新變化:曾經佔據洩洪渠的違章家俱賣場被拆除了,河道整治,園林綠化提升,如今興濟河,舊貌煥新顏。

違章家俱賣場被拆除了,河道整治,園林綠化提升,如今興濟河,舊貌煥新顏。河道兩邊多了景觀帶,有的地段有木棧道、親水平臺。

河中栽有睡蓮,綠油油的可人。岸邊的花正開著黃花,很耀眼,很迷人。

河西岸的步道,很有意境呢。如今,興濟河已變身為景觀河道,成為城市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

相關焦點

  • 問河哪得清如許 從源頭開始揭秘興濟河之變
    「景觀河」這個名字,對穿濟南城而過的興濟河而言,或將不再是「奢侈品」。近日,興濟河經十路至張莊路段的整治方案已交由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年內計劃將該河段河床重新開挖,對標其他河段,塑造成景觀河道。事實上,不止上述河段,從源頭開始,這條縱貫3區、綿延22公裡、6年前曾被喚作「洩洪溝」「臭水溝」的大河,正悄然發生改變。
  • 濟南興濟河20日開啟生態治理,段興東西路均半封閉
    15日,記者從槐蔭區市政工程管理局獲悉,受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委託,該局將在20日啟動對濟南市興濟河(經十路—張莊路)進行生態綜合治理,工期計劃為一年,預計2019年11月底完工。興濟河兩側醫院、學校及居民小區眾多,人流量、車流量較大,交通比較擁堵。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 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五大新發現」刷新山東考古2019年山東省五大考古成果為:山東考古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山東考古新發現不斷力證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基本建設工程考古助推經濟建設成效顯著;考古工作成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動力;山東考古服務社會的能力不斷加強。
  • 「濟南的冬天」冬季旅遊產品亮相珠三角
    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濟南的風景也是面上含笑的,含笑期待大家的到來。伴隨著2020年的初雪,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如約而至。廣東一直都是濟南重要的旅遊客源地,1月4日開始,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攜手行業單位組成的推介小組,隨省文化和旅遊廳「好客山東」冬遊齊魯旅遊產品推介會到達深圳、廣州,精心策劃了冬季旅遊產品帶著響晴的「濟南的冬天」亮相珠三角。「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的北國風光常有,雪白世界裡冒著熱氣的潺潺泉水難得。
  • 2001年的濟南,我想你了!
    年輕時總以為歲月悠長無期20年彈指一揮間,方驟覺光陰似箭時光太匆匆20年仿佛眨眼的瞬間2001年濟南發生的一切好像就在昨天2001年1月18日,中國重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濟南成立。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零部件公司與母公司同時揭牌。
  • 「泉荷獎」意義非凡 濟南展文旅融合新姿態
    看完《泉城記憶》後,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薑桂成十分興奮:「以驚險刺激的雜技表演和奇幻的舞臺意境勾勒了從遠古到當代濟南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觀,十分適合親子觀看和旅遊市場,如果做好包裝、營銷的話,我十分看好其未來市場。」
  • 擘畫展望,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變成什麼樣子?
    原標題:擘畫展望,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變成什麼樣子? 擘畫展望,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變成什麼樣子? ——數讀「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草案經過規定的程序審查批准後,將正式成為指引未來濟南發展的路線圖。透過這份規劃草案,可以看出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的樣子。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以「四新四化」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培育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具體來看,在新智造方面,以推進新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 濟南經十路現全國最大門牌號,原來門牌號裡藏著這麼多秘密
    4月16日, 《濟南時報》刊發 引發網友關注。 經十路擴長後,新納入經十路的路段由於沒有門牌號碼,給沿線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行政管理都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沿線一些門牌號需要重新規劃。
  • 新動能·新山東丨歷經三年 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在新科技方面,聚焦氫能源、新材料、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四個領域,提出加快「中國氫谷」建設,創建「氫能源應用示範區」。在新服務方面,加快補齊高品質生活性服務業短板,發展智慧物流,加快山東科學城等重大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在新消費方面,圍繞文化、旅遊、健康、養老、體育等重點領域,發展幸福產業,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 濟南這些規劃令人期待
    地鐵列車在高架軌道上飛馳 (資料照片)  研究黃河適宜河段旅遊通航  對外建成濟鄭高鐵,打通濟南經聊城至邯鄲、長治高鐵通道,「十四五」時期新增高鐵運營裡程300新建高速公路200公裡以上,加快構建「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公路網,規劃建設濟南至鄭州、濟南至臨清、濟南至寧津方向高速公路。完成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高標準打造4F級機場,構建「機場+高鐵+地鐵」聯運系統。建成商河通用機場、高新通用機場,實施雪野機場改擴建工程。完成小清河復航工程,研究黃河適宜河段旅遊通航。
  • 無私奉獻 成績斐然 濟南旅遊學校關琛老師感動校園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在濟南旅遊學校有這樣一位體育老師,擔任學校2020級綜合實驗3班的班主任、學校田徑隊教練,默默奉獻、成績斐然。  因此,關老師,被市裡選中,在濟南市高中體育與健康「面對面」培訓活動中,在全市體育教師面前,上了一節體質健康達標示範課,受到所有與會老師和所在學校濟南外國語學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 濟南超越青島,還需要多少年?
    新中國成立後,濟南是省會、副省級市,青島是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濟南能擔任省會也是必然之事,畢竟青島的地理位置也不太適合擔任省會。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青島憑藉港口優勢、旅遊優勢直接是甩開了濟南一大截,讓地處內陸的省會濟南極為尷尬。
  • 濟南的山有哪些?濟南七大熱門名山盤點!
    濟南的山有哪些?濟南七大熱門名山盤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除卻世人熟知的名泉,其實濟南也是一個名山匯集的古城。濟南的山有哪些?喜歡戶外登山的你,下列景點不可錯過。蓮臺山一是洞穴之奇,二是山林之秀蓮臺山旅遊區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緊靠津浦鐵路、104國道兩大交通幹線,南與四大名剎之首--靈巖寺相鄰,西與道教聖地--五峰山相望,北距濟南25公裡。蓮臺山環抱如城,又因形似佛座蓮臺而得名。
  • 新十字方針對濟南城市發展指引發生了哪些變化
    原標題:「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對濟南城市發展指引發生了哪些變化?官方回應來了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9月2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發布會的第七場發布會,介紹濟南市在規劃引領和要素保障方面著力構建城市發展格局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濟南不花錢拍大片,免費遊歐洲,有這份旅遊攻略就行!
    源自等待春風喚醒的一座「泉城」,濟南。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春秋,一派江南風光即將閃現!濟南百聯奧特萊斯門票免費,位置在二環西這邊,有公交車站,自駕遊也沒問題的,以歐洲風格為特色,整個建築群都是歐式建築,成排的彩色建築,仿佛置身歐洲童話小鎮,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出國了,以為來到了威尼斯水城?!忒愜意啦,愛了!周圍還有幾大知名運動品牌,碰上打折力度大的時候,買到就是賺到!
  • 立足新格局,擘畫泉城新圖景 濟南文旅集團邀請市民觀察團為「2020...
    濟南文旅集團將搶抓機遇,大力實施項目建設攻堅、產業振興突破、經營效益提升、管理效能改進等四大戰略行動,打造「一核二翼三區四園」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努力發展成為中國旅遊集團十強和全國一流的現代文旅投資控股集團,奮力躋身千億級文旅集團俱樂部。
  • 中國新添一節日 5月19號為「中國旅遊日」
    4月28日下午 山東省旅遊局在濟南召開全省「中國旅遊日」活動電視動員會議      齊魯網4月28日快訊(記者 劉自勇)5月份全省天氣轉暖,各地鮮花盛開,綠樹也成蔭,是我省旅遊的黃金季節,還將迎來我國首個"中國旅遊日"。
  • 打造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新高地!
    打造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新高地!1月11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文旅局局長郅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濟南將策劃建設黃河文化中心、黃河文化主題公園、綜合性文化館群,整合黃河沿線文化旅遊資源,打造黃河流域文化旅遊新高地。如何挖掘利用好濟南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助力文化濟南建設?
  • 今年花勝去年紅 料得明年花更好 「百人觀摩團」檢閱「大變樣」
    (首席記者梁永明)在「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第二年度,各縣區、各部門拿什麼來展現工作實效?拿什麼來體現工作能力和水平?有速度、有質量、有規模、有內涵、有新貌,一年更比一年好,這是觀摩團成員最真切的「觀後感」;繼續保持大幹實幹快幹的勁頭,奮力實現「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這是觀摩團成員共同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