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史上最大規模的土拍於11月23日落下帷幕。
8宗宅地、總建面224萬㎡,28家房企報名,成交總地價約339.81億元,是去年「6·24土拍(224億元)」的1.5倍。僅單日的宅地交易總價就逼近去年深圳宅地成交總金額397.09億元。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認為,從2019年「6.24」土拍開始,深圳一改擠牙膏式的宅地供應模式,宅地批量供應成為目前的趨勢。
刷新多個土拍紀錄的深圳,今年正在通過增大宅地供應,寄望打破樓市非理性上漲困局。截至11月23日,今年深圳已成功出讓28宗宅地,成交總地價約758億元。尤其進入四季度以來,深圳迎來了土地供應密集期。
一日攬金超300億元
上午9點半,陰雨綿綿,深圳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外就已經排起了超過20人的進場隊伍。
今日的土拍分為上下午兩場,每場各出讓四塊宅地,有超過20家房企參與競拍。
「公司的目標是儘量都拿下,但因為深圳的拿地成本太高,自身的報價優勢沒有那麼顯著。」有參與競拍的華發股份、越秀地產等相關房企人士幾乎都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從上午10點到下午3點50分,經過近4小時的廝殺,全場舉牌超400輪,融創+華發、深圳地鐵、萬科、佳兆業+新城、安徽高速、金茂、電建與中信城開,成為今天的最大贏家。其中,安徽高速、中信城開均是深圳土拍市場的新鮮面孔。
競爭最為激烈的是A122-0371西鄉尖崗山地塊。該宗地25輪直接拍到最高限價,再激戰143輪競配建面積,廝殺前後持續近1個小時,最終萬科以59.98億+6.6萬㎡人才房面積拿下。這也是萬科首次挺進尖崗山。
位於寶安沙井的A301-0575地塊,是今天唯一一宗起拍價就超百億的巨無霸地塊。結合遊樂設施+酒店的規劃,此前就有市場傳聞稱這宗地屬於定向出讓,用於冰雪文旅綜合體項目。果不其然,該地塊僅顯示「一人競買」,由深圳融華置地(融創和華發的聯合體)底價127億元拿下。
同樣「一人競買「的還有A832-0861龍華大浪地塊,就在港鐵天頌旁邊。競買要求中「地鐵建設運營等」一項,就已揭示了最終得主——深圳地鐵。
下午場競拍於3點開始,所出讓的四宗宅地都位於光明。開拍不到一個小時,競拍便已結束。其中,最受歡迎的A515-0099光明鳳凰城地塊,由電建集團旗下的
深圳市福粵置業有限公司拿下。
8宗宅地,成交總地價約339.81億元,是2019年「6·24土拍(224億元)」的1.5倍。
除了土拍金額遠超去年,下午場光明片區所拍賣的四塊地全都受「7090政策」限制,限價也在5萬/㎡左右,低於深圳二手住宅均價6萬+元/㎡,具有明顯向剛需客傾斜的特點。這也是深圳以往土拍較少出現的現象。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認為,從2019年「6.24」土拍開始,深圳一改擠牙膏式的宅地供應模式,宅地批量供應成為目前的趨勢,同時,均採取「雙限雙競」的辦法出讓,既解決人才房合理化的供應,又穩定了整體市場價格,可謂一舉兩得。只是,本次8宗宅地供應均分布在原關外區域,位置上稍顯不足,市區的供應依然是稀缺資源,可以預見,未來深圳宅地競爭將越發激烈。
土地供應力度大增
今日土拍只是近期深圳土地市場的一個縮影。截至11月23日,今年深圳已成功出讓28宗宅地,成交總地價約758億,總建面約479萬㎡。
外部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成交住宅用地數量為12宗,總佔地面積約16萬㎡,2018年成交住宅用地數量則更少,僅有10宗。根據中指研究院、克而瑞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深圳成交的住宅用地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深圳前三季度供地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50%。
從供地節奏來看,自進入四季度,深圳供地節奏明顯加快。克而瑞數據顯示,僅10月,深圳就掛牌超10宗土地,環比9月增長544%,增幅位於一二線城市的首位。
這背後是深圳房價持續上行的現實。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十年間深圳房價總漲幅178%,領先國內諸多城市。今年「7·15」出臺之前,深圳房價在新冠疫情稍緩的四月迅速復甦,並快速上漲,一度領跑全國。
這種房價的非理性上漲局面對應的正是供地面積與住房需求的失衡、供地結構不合理等系列問題。
根據深圳市土地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006-2019年間,深圳累計住宅供應730578套,年均5.2萬套,放在長時間周期中,年住宅供應呈曲線下行之勢;與之對應的是,常住人口從2006年的846.43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1343.88萬人,累計增加接近500萬人,呈整體上行之勢。
同時,土地供應結構性失衡,工業、商業類用地供應多、住房用地供應少的局面十餘年間並未得到扭轉。美聯物業根據官方公開出讓的土地數據統計顯示,過去14年裡,深圳居住、商業、工業三類用地結構的分別佔比分別是:17%、10%和53%。其中,直系房價的居住用地佔全市總建設用地面積遠低於國家相關標準中25%-40%的下限。
住房「盤子小」的深圳正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緩解住房供應端緊張的問題。
5月初,深圳發布的《2020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顯示,年內計劃供應1200公頃建設用地,與2019年計劃供應量持平,其中居住用地為293.2公頃。這一居住用地的供應比例較去年計劃的150公頃增加了近一倍,年內計劃供應面積較2019年實際供應面積增加了50%。
今年,深圳針對盤活存量用地的城市更新和棚改也在以更大的力度推進。僅2020年上半年,深圳城市更新計劃立項52項,規模330.6公頃,分別同比上升79.3%、146.7%。
此前的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下稱「《實施方案》」)。其中,涉及到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權限由廣東省進一步下放至深圳,這也被外界認為裨益深圳土地管理能力提升,能部分緩解深圳土地資源供應緊張的問題。
更早前的9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張學凡在一次公開講話中,也明確表示,未來住建局聯合規劃局,將在「十四五」期間的用地供應上做一些調整,住房用地佔建設用地的比例,將提高到25%,甚至將在「十四五」期間的前兩三年提高到30%,補齊住房用地供應的短板。
接下來的12月16日,深圳還將「上新」三宗宅地,起拍總價34.03億,總建面約58.3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