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3月2日電 (南如卓瑪) 3月2日是農曆二月初二,甘肅甘南安多藏區也稱這天是「龍抬頭」之日,意為萬物復甦。今年「龍抬頭」之日巧遇藏族人的傳統節日藏曆木馬新年,甘肅蘭州、甘南等地藏族民眾歡度「新年」衍生「民俗經濟」,藏族嬰兒扎堆理髮「一師難求」,價格暴漲,剃一個頭上百元人民幣。
2日上午,定居在蘭州的藏族家庭才讓扎西一家忙著準備帶一歲的索南拉姆去剃頭,母親卡戴草不停打電話預約多家理髮店的師傅。
「目前排不上隊,晚點抱來吧」,遭到多次拒絕後,卡戴草索性開車前往蘭州人民理髮店,「抱著孩子站那,人家肯定不好意思拒絕太久」。她告訴中新社記者,今天藏曆年初一日程很滿,除了給孩子剃頭外,還要去佛教寺院文殊院燒香,此外還要去黃河邊放生。
與定居在蘭州城區的藏族家庭相比,家在甘南舟曲的藏族農民桑吉卡更顯忙碌。按照多年習俗,一大早起床後,桑吉卡就用鐵鍁鏟來燒過柴火的白灰,繞著房子撒了白白一圈,「龍抬頭也是蛇抬頭,這是震懾蛇蟲抬頭後不要進家院傷人之意,也寓意疾病災害拒之家外保平安。」
桑吉卡忙完後,又去麥場裡用白灰仔細畫出了耙子、鐮刀等各種勞動工具的樣子。全村人每家每戶的麥場裡,畫滿了各種各種的農用工具,「這是寓意新年五穀豐登之意,也是傳遞勞動最光榮的藏族人傳統美德」。
桑吉卡的妻子阿朱也忙著泡好豆子,準備炒出來給全家人吃。「吃炒豆子是我們這裡龍抬頭之日每個人必做之事」。
阿朱說,當地相傳古時龍王被困在天宮,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二月初二這天,人們正在翻曬大豆種子,猛然想起,炒開了花的豆子,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炒豆子,並在院裡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祈求釋放龍王。從此以後,當地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天吃炒豆。
當日,70歲的扎西老人選擇帶著老伴去郎木寺、四川阿壩一帶寺院燒香拜佛。「龍抬頭之日,巧遇藏曆新年初一,難得的好日子,專門帶著酥油糌粑租車去拜佛,心誠則最靈」,扎西說。(完)